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電源技術》
關注()【雜志簡介】
《電源技術》是信息產業部電源專業情報網網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辦,信息產業部主管,國家科技部(原國家科委)批準,屬于全國性的技術類科技期刊。主要服務對象是從事化學與物理電源研究、研制、生產的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工作者,有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師生及部分用戶,與電源相關行業的研究、研制、生產者。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
信息產業部電子精品期刊獎
天津市優秀期刊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研究與設計、測度與分析、工裝設備、電源與環保、綜述、專家述評、電源市場、國內外信息。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韓國研發燃料電池用銻摻雜石墨烯納米片 賈旭平
國際研究組織用石墨烯研制出首例紡織電極 劉蘭蘭
2015版榮威550 Plug-in新能源新選擇 付甜甜
新技術進步促進電池發展 劉春娜
高電壓型納米Al2O3包覆LiNi1/3Co1/3Mn1/3O2的制備和電化學性能 孟煥平,姚霞銀,尹景云,黃冰心,許曉雄,MENG Huan-ping,YAO Xia-yin,YIN Jing-yun,HUANG Bing-xin,XU Xiao-xiong
多孔鎳鈷鋁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研究 董少強,謝正偉,李想,汪灃,瞿美臻,DONG Shao-qiang,XIE Zheng-wei,LI Xiang,WANG Feng,QU Mei-zhen
Mg2+摻雜對LMO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梁興華,曾帥波,劉于斯,史琳,葉超超,LIANG Xing-hua,ZENG Shuai-bo,LIU Yu-si,SHI Lin,YE Chao-chao
卡波姆樹脂作為添加劑對鋰電池正極的影響 謝媛媛,曹利娜,宮璐,劉成士,張金龍,XIE Yuan-yuan,CAO Li-na,GONG Lu,LIU Cheng-shi,ZHANG Jin-long
LiFePO4/C復合材料的溶膠凝膠法制備及電化學性能 靳云霞,于鵬飛,李玉珠,吳春丹,肖順華,JIN Yun-xia,YU Peng-fei,LI Yu-zhu,WU Chun-dan,XIAO Shun-hua
不同比例Co3O4對硫正極材料導電性能的影響 葉超超,梁興華,劉于斯,史琳,曾帥波,YE Chao-chao,LIANG Xing-hua,LIU Yu-si,SHI Lin,ZENG Shuai-bo
富鋰正極材料Li1+xNi0.5Mn0.5O2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 金愷,張林森,劉文靜,馬振,孫陽,JIN Kai,ZHANG Lin-sen,LIU Wen-jing,MA Zhen,SUN Yang
優秀科技小論文:電力工程中有關繼電保護的思考
【摘要】在電力系統中,由于不同規格,大量的電氣設備通過電氣線路密切的聯系在一起,并且工作的環境以及地幅的廣闊等諸多因素,電氣故障是難以避免的。由于電力系統比較特殊,所以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整個電力系統的癱瘓。
【關鍵詞】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趨勢,優秀科技小論文
電力系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運行的狀況比較復雜,外界因素和設備本身都會引起電力系統的事故,進而阻礙了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為了針對這些問題,現在人們普遍認可的方式就是快速有效的切除相關出現故障的元件,避免故障擴大化,這個技術就是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
電源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歐盟“電池護照”解讀————作者:張國棟;
摘要:<正>2024年11月14~15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在浙江省寧波市成功舉辦“ESG及綠色低碳發展培訓”會議,旨在促進電池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升企業對EGS的系統認知和管理水平,并幫助企業提高“零碳”管理能力,提升公司和產品競爭力,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本報告《歐盟“電池護照”解讀》契合會議的核心議題,通過增強企業對“電池護照”的理解,促進企業出海的合規性和可持續發展
基于充電片段和PSO-BP的鋰電池SOH在線估計方法————作者:何山;趙宇明;田愛娜;姜久春;
摘要:由于鋰離子電池具有自放電率低、比能量大等優點,目前常被應用于動力系統中。但由于電池老化過程中內部反應過于復雜,具有非線性、強耦合等特性,且健康狀態不能直接測量,因此準確估算電池健康狀態較難,如何準確對電池健康狀態估算成為了電池領域內的研究熱點。通過分析牛津大學實驗室老化數據集,對溫度和電壓相關參數進行分析,發現隨著循環的進行,溫度變化率的斜率和等壓升時間間隔變化的規律與容量的變換規律相同或者相反,...
儲能用鋰電池無損檢測技術研究進展及應用展望————作者:權朝明;陳曉文;孟祥飛;王建華;殷霄飛;楊發虎;李世斌;
摘要:鋰離子電池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儲能介質,在儲能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無論是在電池制造階段,還是服役階段,提前發現電池內部缺陷或者失效行為都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常規的拆解檢測方法雖然能夠直觀地觀察到電池內部失效后的特征,但是這種檢測方法帶來的破壞性是不可逆的。無損檢測技術能夠在真實的環境和使用工況下對電池實施原位檢測分析,具有非破壞性、實時檢測等優點,能夠精準反饋電池...
二維TiO2基材料的制備及其儲鈉性能研究進展————作者:馬駿杰;李偉;藍曉琪;劉崢;周烽海;陳遠志;
摘要:綜述了近年來層狀二維二氧化鈦(TiO2)及其復合材料在鈉離子電池(SIBs)負極材料中的應用。闡述了層狀二維TiO2因為其結構的穩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積及優異的電化學性能在SIBs負極材料應用上的優勢,闡述了層狀二維TiO2的制備方法,如化學剝離法、模板支撐法等。介紹了層狀二維TiO2的摻雜及復合的方法,以及通過...
低溫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研究進展————作者:江清波;張新興;張德斌;羅鵬程;孫頌;王恭凱;
摘要:鋰離子電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性能好、工作電壓范圍寬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電網儲能、航空航天等領域。然而,這些領域中的設備往往需要周期性地在低溫條件下運行,限制了傳統鋰離子電池性能的發揮。梳理了鋰離子電池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以及電解液-電極界面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概述了鋰離子電池在低溫條件下的研究進展,并提出了具體的改進策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電動車用鋰離子電池組外部加熱技術進展————作者:文楠;周飛;徐曉斌;陳星;沈俊杰;
摘要:由于鋰離子電池在低溫工作時,其功率特性和循環壽命衰減顯著,影響電動汽車的續航時間,因此研究鋰離子電池的低溫熱管理系統尤為重要。綜述了低溫下鋰離子電池組外部加熱技術的研究進展,從加熱速率、溫度均勻性以及能耗等角度,比較分析了基于空氣、液體和熱泵的非接觸式加熱和基于相變材料、電熱元件的接觸式加熱的優缺點。針對電池低溫加熱效果評價標準的片面性,提出了改進方法。討論了主動式和被動式保溫策略的應用特性,并基...
GEO衛星鋰離子蓄電池在軌管理策略的演進————作者:王利然;周蓉;張文芳;劉鵬;姜垚先;
摘要:由于鋰離子蓄電池具有比能量高的突出優勢,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的空間儲能設備已由氫鎳蓄電池替代為鋰離子蓄電池。上一代衛星采用60~100 Ah鋰電池組作為儲能設備,實現了鋰電池組首次在我國GEO軌道通信衛星上的應用。最新一代衛星采用150~250 Ah大容量、高比能量鋰電池組首飛成功,象征著我國大容量、高比能量鋰電池組的成熟應用。隨著大容量、高比能量鋰離子蓄電池的廣泛應用,充電控制方式和均衡方...
基于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鋰硫電池隔膜研究進展————作者:藍曉琪;李偉;馬駿杰;王浩;周烽海;彭瑞;劉崢;
摘要:鋰硫電池因出色的理論容量和能量密度被認為是下一代最具潛力的儲能體系之一,但其商業化仍受限于可溶性多硫化物在電解液中的穿梭效應。在隔膜上涂覆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是進一步提高鋰硫電池性能的有效手段。綜述了MOFs及其復合材料對鋰硫電池隔膜的改性作用;闡述了MOFs及其復合材料改性隔膜對穿梭效應的抑制策略,并提出了修飾鋰硫電池隔膜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發展前景
中空多孔硅負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作者:鄭麗華;姚則慶;張育紅;陳冬;陳建;涂江平;
摘要:硅負極材料作為鋰離子電池理論容量最大的負極材料,具有容量高、資源豐富、環境友好等特點。以Mg2Si為還原劑,采用機械球磨法先將Mg2Si均勻包覆在SiO2表面,隨后通過高溫還原反應及酸洗處理,得到中空多孔硅負極材料,并對所得材料進行結構和形貌表征及電化學儲鋰性能研究。結果表明,以Mg2Si為還原劑能夠有效降低反...
NCM811/SiC@石墨鋰離子電池硅負極熱穩定性能的研究————作者:冀亞娟;官群;謝英朋;趙瑞瑞;
摘要:針對NCM811/SiC@石墨鋰離子電池體系,采用差示掃描量熱-熱重分析(DSC-TG)方法,研究了滿電態下電池各組件的釋熱時序及釋熱量,觀察到滿電態硅負極與電解液共存時的釋熱溫度最低,即為第一熱觸發組件,而滿電態正極、負極與電解液發生釋熱反應的釋熱量最大。設計了不同荷電狀態(SOC)下,負極、負極+電解液、負極+正極以及負極+正極+電解液的熱反應實驗,發現空電態下的正極+負極+電解液依然存在釋熱...
致密化天然石墨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研究————作者:鄭磊;聞晶晶;王琳;秦紅蓮;
摘要:通過控制瀝青加入量,對天然石墨進行不同程度的致密化處理,并將制得的致密化天然石墨與不同比例人造石墨進行復合,對得到的石墨材料進行物性表征,并制作成軟包全電池,進行電化學性能測試。結果表明:天然石墨進行致密化處理后,顆粒內部孔隙顯著減少,與LCO正極制得的全電池阻抗降低,倍率充放電性能及低溫性能均有提高,循環性能提高,容量保持率由600次循環的79.1%提高到1 000次循環的81%以上,循環膨脹率...
一維納米導電劑對低溫18650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影響————作者:李中原;張健;張航;梁建權;王磊;張家偉;劉倩;
摘要:針對低溫下鋰離子電池性能下降嚴重甚至無法工作的問題,開發了一種NCA/C體系低溫18650鋰離子電池。通過膜片電阻、倍率性能、高低溫性能及循環性能的對比分析,研究了一維納米導電劑多壁碳納米管(MWCNT)、氣相生長碳纖維(VGCF)對電池性能的影響。研究發現,一維納米導電劑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極片電阻,改善電池的倍率性能,降低發熱量,提升循環性能,提升低溫倍率性能。對比分析表明,MWCNT相比VGC...
基于阻抗特征的電解液缺陷鋰電池故障檢測————作者:常春;張正宇;潘亞梁;高洋;姜久春;
摘要:電解液注入不足會導致電池性能下降,甚至會產生內短路的風險,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為了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在電解液不足的電池發生故障前,及時進行故障檢測非常有必要。通過設計3種不同電解液注入量的鋰離子電池,模擬了鋰電池工廠流水線中電解液注入量不足的制造缺陷。對這3種不同電解液注入量的電池進行了循環老化實驗和不同階段的表征,使用電化學阻抗譜(EIS)技術揭示了電解液注入量不足時鋰電池的衰退機理,并提...
三元鋰離子電池熱擴散行為研究————作者:馮爽;許立坤;胡帛濤;鄺男男;
摘要:動力電池熱失控一直是行業難題,由單電芯熱失控所引發的電池包內部的熱擴散行為往往會造成惡劣的安全事故。基于此,針對電芯的熱失控行為,通過反應動力學測試和物性參數測試,建立一套電芯熱失控數學模型。以外部加熱作為熱失控觸發條件,測試了模組內電芯間的熱擴散行為。結果表明在無明顯冷卻措施介入時,熱擴散速度逐漸增加。此外,結合仿真手段,對模組內各溫度點數據進行了對標,并預測了該模組在一個小型電池包內的熱擴散表...
鋰電池模組熱失控產氣特性及燃爆危險性研究————作者:梁敬峰;肖剛鋒;肖質文;黃思林;侯軍輝;
摘要:針對磷酸鐵鋰電池模組在內部電池熱失控后,會在模組內留存大量可燃混合氣,造成極大安全隱患的問題,對磷酸鐵鋰電池和模組進行了熱失控產氣測試,獲得了模組內可燃混合氣的濃度變化規律,計算了模組內可燃氣體的爆炸時間范圍和最大爆炸超壓。結果表明,模組內單電池發生熱失控產氣時,排出模組的熱失控氣體體積為102.34 L,可對模組所處空間帶來巨大的爆炸隱患;根據公式推導得出實驗模組的氣體擴散速率為0.25 L/m...
螺旋翅片結合PCM的電池熱管理研究————作者:趙偉康;龔振;唐豪;
摘要:為了改善相變材料(PCM)熱管理系統中相變材料導熱系數過低的缺陷,添加新型螺旋翅片來提高散熱能力。采用Fluent數值模擬研究了螺距、厚度、寬度對翅片散熱性能的影響。研究了接觸面積、翅片體積相同時,螺旋翅片與縱向、橫向翅片散熱性能的差異,并對翅片進行優化。研究表明,螺旋翅片可以有效降低電池的工作溫度,延長電池工作時間,翅片的螺距、寬度、厚度分別為25、4、2 mm時,電池能在3 C下工作8 724...
動力電池包液冷系統結構設計及流道結構優化————作者:高慶云;周鵬;劉竹麗;秦東晨;
摘要:針對不同放電倍率下電池包對液冷系統的溫控需求,設計了單進雙出并聯流道,并提出四置液冷板的冷卻方案,以壓降和流量均勻性為目標對單進雙出并聯流道結構進行優化。結果表明采用單進雙出并聯流道結構冷卻時,電池包模組間最大溫差的差值不超過0.08℃,冷卻效果均衡,電池間溫度一致性高。采用四置液冷板冷卻時,2.5 C放電倍率下,模組間放置冷板相較于電池包側面放置冷板最高溫度低1.27℃,最大溫差低1.1℃。對流...
脫鋰富鋰錳基用作鋰一次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作者:葉千術;李婧竹;張智豪;胡策睿;
摘要:通過化學方法對富鋰錳基(LrLO)材料進行了脫鋰處理,使其具備荷電狀態以作為鋰一次電池的正極,研究了不同類型的酸對LrLO材料形貌結構以及性能的影響。研究發現,檸檬酸、過硫酸銨、草酸和甘氨酸可以部分脫出LrLO結構中的鋰,檸檬酸會改變LrLO團聚的結構,形成層狀結構和尖晶石結構;在不同酸濃度和溫度條件下,檸檬酸處理后的LrLO的首次放電比容量最高可達310.4mAh/g,容量主要出現在1.5~1....
直通孔擴散層結構對PEM電解槽性能影響研究————作者:丁萬龍;紀東驊;崔國亮;趙明;駱澤威;范禮;
摘要:為提升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的制氫效率并降低相應的能耗,通過調節陽極擴散層的孔徑和孔隙率,采用化學蝕刻法制備了具有直通孔結構的擴散層。利用原位測試和電化學阻抗譜(EIS)技術,分析了不同擴散層結構對電解槽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在60℃的工作溫度和1 A/cm2的電流密度條件下,具有70%孔隙率和400μm孔徑的擴散層展現出了最佳的制氫效率和最低的制氫能耗,此時電解槽的電壓僅為1.642 V。這...
FeS2/CoS2異質結的可控構筑及儲鈉特性研究————作者:陳珂君;方菲;
摘要:采用構筑FeS2/CoS2異質結的策略優化材料電化學性能。使用離子交換方法對前驅體MIL-88A進行離子交換,通過控制離子交換時間,實現Co2+含量調控,隨后通過高溫硫化的方法,得到了目標產物。表征結果顯示,離子交換時間會對產物的形貌產生重要影響,離子交換時間過長會導致前驅體的棱柱狀結構坍塌并發生團聚。電化學性能測試結果表明,離子交...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