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離子交換與吸附》
關注()【雜志簡介】
《離子交換與吸附》是一本反應國內外離子交換劑、吸附劑、高分子催化劑、高分子試劑、醫用高分子材料以及《離子交換與吸附》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在科研、生產、應用和應用基礎研究諸方面的進展和動向的學術性科技期刊。創辦于1985年,現為雙月刊,每期16開、96頁,由南開大學高分子化學研究所主辦,主編何炳林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刊物主要欄目為: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經驗交流、專論與綜述等。專門發表吸附分離方面的科研論文和科研成果,探討應用基礎理論,介紹新的吸附分離材料的實驗技術、生產技術和應用技術,交流工作經驗。發表高分子催化劑、高分子試劑、醫用高分子材料以及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論文,介紹其在科研、生產、應用和應用基礎研究諸方面的進展和動向。經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認定,《離子交換與吸附》入選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并同時為《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2000年第四次被評為中國科技期刊的核心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離子交換與吸附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研究論文、研究簡報、經驗交流、專論與綜述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硅膠負載硫脲型吸附材料對Zn(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楊迎霞;宗偉;孔令利;牛余忠;陳厚;孫昌梅;曲榮君193-200
基于聚丙烯無紡布表面親疏水性的調控及其對內分泌干擾物的吸附研究 張環;張思宇;劉凱;魏俊富;張越;張迎東201-211
常見有機酸對多胺樹脂吸附鎳離子的影響特性 韋蒙蒙;劉福強;凌晨;陳泰鵬;陳達;李愛民212-220
基于溶解度參數模擬的耐溶劑型PI膜材料的篩選 汪錦;郭猛;徐榮;鐘璟;張琪221-229
拳參黃酮與VC協同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篩選 李帥;劉軍軍;馬興元;申建鋒;吳冬青230-241
富羧類吸附樹脂對BIT生產廢水中有機物的吸附研究 費正皓;方潔;楊珊珊;劉總堂;孫玉鳳;吳秀紅242-249
硅膠表面3-甲基噻吩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及吸附特性研究 胡廷平;李成偉;鄭立輝;鄭潔;王敏250-259
聚合硫酸氯化鋁鐵合成及穩定性機理研究 張智;張超;李淼;陳樹新;栗方星260-271
氫氧化鉭對磷酸鹽的吸附性能 于世華;王悅虹272-280
綜述
擴張床吸附層析技術介質研發與應用進展 鄧永平;辛嘉英;姜佳雯;劉金文;林凱281-288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人防通風設計中若干問題的討論
摘 要:結合人防通風設計,指出了人防通風設計規范的適用范圍;闡明了戰時不同防化級別工程通風方式之間的轉換原則;針對醫療救護工程分類廳的換氣次數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意見;就涉及到柴油電站設計的幾個冷卻概念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人防通風,設計規范,轉換原則,換氣次數,柴油電站
引言
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開始頒布實施以來,在積極貫徹“長期準備、重點建設、平戰結合”方針和“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與城市建設相結合”原則的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全國對人防工程的建設日益重視。筆者現將在多年人防通風設計中遇到的若干問題綜述如下。
離子交換與吸附最新期刊目錄
鄰苯二酚-甲醛樹脂的合成及其硼硅選擇性吸附研究————作者:李英茹;王春紅;
摘要:本研究基于縮合聚合的方式,采用反相懸浮聚合方法,制備了帶有鄰羥基基團的硼螯合樹脂。通過控制投料方式和升溫方式,并對分散介質、反應溶劑種類及用量、反應溫度和時間等參數進行了調整,從而優化了樹脂的結構;考察了吸附溶液的pH、初始濃度對樹脂硼酸吸附性能的影響,在最優條件下樹脂對硼酸表現出84.5 mg/g的高吸附量,優于商品化Amberlite IRA-743樹脂;并且在硼-硅混合體系中,該樹脂表現出優...
TiO2載體甲基橙印跡聚硅氧烷-海藻酸鈣膜及性能研究————作者:張新新;王文爽;李琦;馮靈智;趙孔銀;
摘要:為了解決染料廢水的污染問題,本文以TiO2為載體,甲基橙(MO)為模板分子,硅烷為功能單體,制備了MO分子印跡聚硅氧烷(MIP),然后將其混合分散在海藻酸鈉水溶液中得到鑄膜液,經過鈣離子交聯,得到MO分子印跡聚硅氧烷-海藻酸鈣(MIP-CaAlg)復合水凝膠膜。同時不加模板制備了非印跡聚硅氧烷-海藻酸鈣(NIP-CaAlg)復合水凝膠膜。采用透射電鏡,掃描電鏡,紅外和熱重對其...
江蘇省泗洪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的經驗模式及實現路徑探索研究————作者:劉下國;邱大燕;周安益;
摘要:江蘇省泗洪縣地處江淮生態經濟區,生態資源稟賦非常突出,作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泗洪縣主動融入宿遷市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大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穩步開展生態修復工作,在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中不斷探索生態修復“治理+開發”模式。本文以泗洪縣為例,開展了泗洪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的經驗模式研究,探索形成一批具有泗洪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
蛋白質生物標志物超靈敏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作者:王海濤 ;馬曉媛 ;宋艷冰 ;王雨萱 ;王亞斐 ;趙琢 ;張擁軍 ;
摘要:蛋白質生物標志物作為疾病分子診斷的重要依據,對早期診斷、疾病分期及治療效果評估具有重要價值。文章綜述了蛋白質生物標志物超靈敏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介紹了常見的蛋白質生物標志物的超靈敏檢測技術,特別探討了基于分子印跡聚合物和納米技術構建的生物傳感器在蛋白質生物標志物超靈敏檢測中的應用,這些傳感器在檢測蛋白質生物標志物方面展現出了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此外,文章還討論了蛋白質生物標志物超靈敏檢測面臨的挑戰...
高性能芴基陰離子交換膜的制備與微納結構調控新進展————作者:鄭吉富;李勝海;張所波;
摘要:陰離子交換膜(AEMs)作為核心部件已被廣泛應用于燃料電池、電解槽以及液流電池等多種能源轉化與存儲器件中,其性能直接影響這些電化學器件的性能。雖可以通過控制聚合物骨架結構以及離子基團在聚合物結構中的相對位置和分布等因素對AEMs的微相分離結構和性能進行調控,但AEMs材料通常存在多種降解途徑,其離子傳導率與吸水率或尺寸穩定性也存在Trade-off關系,發展綜合性能優異的AEMs材料極具挑戰性。文...
廢棄PET催化氫解材料————作者:鄒雨翀;陳偉鵬;麥耀舜;王偉;夏勇;周欣;
摘要:作為全球消耗量最大的塑料之一,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食品包裝、飲料瓶、紡織品、建筑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然而,PET不斷增長的廢棄物排放給環境可持續發展帶來壓力。與焚燒或降解為CO2的技術相比,將PET氫解為化工原料并實現高值利用的催化氫解技術近年來受到關注。該技術可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同時帶來經濟效益。目前,催化氫解技術尚未投入工業應用,其面臨的主要挑戰在于關...
用于CO2吸附的殼聚糖-金屬絡合物基球形分級介孔N摻雜碳-金屬材料的制備————作者:姜海濤;何濤;王春紅;
摘要:球形碳材料具有表面均勻光滑、機械強度高、耐磨性好等特性,十分適用于柱式操作,近年來在CO2分離領域表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多孔碳在高溫條件下的吸附量出現明顯下降,需要在碳骨架上引入金屬位點以增強其對CO2的吸附結合力。為避免碳化過程中的金屬粒子聚集,文章選用天然多糖殼聚糖,利用其能與金屬離子形成穩定配位聚合物的特性,在前體中補充交聯結構,使其在碳化過程中形...
鎳基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對C6烷烴異構體吸附分離性能研究————作者:呂道飛;李永濤;陳俞谷;李翠詩;歐夢如;張柔;林天麟;周坪駿;李炅峰;蘇江尚;柳澤偉;許鋒;彭俊潔;王勛;陳忻;
摘要:石油化工行業分離汽油中的C6烷烴異構體有利于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在常溫常壓下高效分離C6烷烴異構體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文章以4-吡啶甲酸為有機配體,制備了金屬有機框架材料Ni(IN)2,并探究該材料的穩定性及其對正己烷(nHEX)、3-甲基戊烷(3MP)和2,2-二甲基丁烷(22DMB)的吸附性能。實驗結果表明,Ni(IN)2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能在650...
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中專創融合和課程思政的體現——“生物工程下游技術”課程設計探索與實踐————作者:王淑芳;丁丹;周衛紅;王堅;
摘要:如何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教學,在引領學生成長成才中踐行專創融合理念,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文章就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工程下游技術”課程內容設計、課程組織及教學舉措、成績評定方式和教學效果等方面展開分析課程組教師的教學體會。目的在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調高校專業課教學應注重學生們在創新實踐中的成長與發展,回歸和突出育人本質
鹽湖鹽藻生物質材料對U(Ⅵ)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周昌友;陳元濤;張煒;王海洋;韓珊珊;荊永康;
摘要:柴達木盆地鹽湖鹵水中鈾資源儲量巨大,探尋和開發鹽湖鈾資源已成為我國戰略性選擇之一。采用從柴達木盆地鹽湖中分離純化所得的杜氏鹽藻與特氏杜鹽藻藻株,將其培養、離心、烘干、活化后制成藻粉,考察了初始pH、吸附時間、吸附溫度、初始U(Ⅵ)濃度、不同鹽種類及濃度等對2種鹽藻吸附U(Ⅵ)的影響。杜氏鹽藻與特氏杜鹽藻對U(Ⅵ)的吸附過程均為單分子層化學吸附,通過Langmuir吸附模型擬合可知吸附量分別最高達2...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飲用水中西草凈含量的不確定度評定————作者:黃慧星;楊昀菲;
摘要:文章依據國家標準《飲用水中450種農藥及相關化學品殘留量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GB/T 23214—2008),以實例介紹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測定飲用水中西草凈含量的不確定度評定。計算平均濃度為5.14μg/L的西草凈飲用水樣品的合成不確定度及標準不確定度,通過各分量的不確定度計算結果,得出其不確定度貢獻主要來源于標準溶液配制過程引入的不確定度、標準曲線擬合引入的...
寬層間距MoS2納米片對水中重金屬Cu(Ⅱ)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張夢;聶廣澤;仲兆祥;
摘要:通過水熱法制備寬層間距的二硫化鉬(W-MoS2)納米片,并將其用于吸附水中的游離態和絡合態Cu(Ⅱ)。實驗結果表明,W-MoS2對水中銅離子(Cu2+)、檸檬酸銅(Citrate-Cu)和乙二胺四乙酸銅(EDTA-Cu)均有優良的吸附效果,其吸附等溫線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計算得到最大吸附量分別為55.71、23.45和9.72 mg/g。W-M...
南瓜皮的氧化改性及其對Cu(Ⅱ)和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陳佑寧;張潤浦;黃金鴻;王敏;
摘要:文章以農業廢棄物南瓜皮(PP)為原材料,采用H2O2對其進行改性,制備了氧化南瓜皮(OPP)生物吸附劑。采用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XRD)、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對改性前后的吸附劑進行表征,研究OPP對Cu(Ⅱ)和Pb(Ⅱ)的吸附性能。結果表明:OPP對于Cu(Ⅱ)和Pb(Ⅱ)的吸附量明顯增加,在pH值為5時,對Cu(Ⅱ)和Pb(Ⅱ)最大吸附量分別為238.09 mg/g和338.98 mg/...
纖維素-聚合離子液體復合材料研究進展————作者:崔展鵬;劉利沙;韓選亮;劉遵峰;周湘;
摘要:文章總結了使用離子液體溶解纖維素以及通過可聚合離子液體與纖維素進行原位聚合制備纖維素-聚合離子液體復合材料的相關研究進展,基于纖維素材料的結構,闡述了離子液體溶解纖維素的機理,分析了其溶解纖維素的影響因素;同時總結了可聚合離子液體通過原位聚合制備纖維素-聚合離子液體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最后展望了纖維素-聚合離子液體復合材料未來的發展方向
功能陽離子型油包水乳化劑在護膚乳霜中的應用研究————作者:翁佳麗;馮逸鑫;王佳麗;李燕;張磊;
摘要:為有效解決油包水護膚乳霜長期以來存在的高低溫穩定性差、難以制備等行業關鍵性技術難題,研究在油包水乳霜中使用功能陽離子型油包水乳化劑作為主要乳化劑,提升油包水乳霜高低溫穩定性。功能陽離子型油包水乳化劑具有增加油包水乳化界面厚度和提升乳化界面致密性的作用,乳化、穩定性能強大,通過對其所制備的油包水乳霜分別進行高低溫穩定性測試、顯微鏡觀察、粘度測試和膚感評測,驗證其性能。結果顯示,功能陽離子型油包水乳化...
磷酸和硫酸鈉一步法合成六偏磷酸鈉新方法研究————作者:劉斌;姚德秀;周駿宏;
摘要:六偏磷酸鈉是一種使用廣泛的功能性磷酸鹽,可用于洗滌、水處理、食品、選礦等工業生產中。六偏磷酸鈉傳統生產工藝較為陳舊,為了開辟新的原料來源及合成路線,嘗試采用Na2SO4與H3PO4直接反應,以降低原料成本。文章研究了該直接反應的可行性并研究煅燒溫度、煅燒時間和物料配比3種變量對該反應的影響,實驗發現在煅燒條件下...
COF均孔樹脂研究和產業化進展————作者:毛天暉;劉兆菲;張振杰;
摘要:共價有機框架材料(COF)均孔樹脂具有大比表面積、高化學穩定性以及易調節的孔結構(孔大小、孔形狀、官能團),在吸附分離領域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文章總結了傳統吸附分離樹脂與COF均孔樹脂的特點和區別,以及國內外COF均孔樹脂的研究和產業化現狀,分析了其大規模生產和成型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技術挑戰,并對COF均孔樹脂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為進一步推動其產業化進程和市場應用指明了方向
高分子物理課程思政中閉環式教學的構思與實踐————作者:趙傳壯;關欣;王格格;陳欣然;
摘要:高分子物理課程是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創新意識、工匠精神和工程倫理的良好載體。文章提出了“階梯式能力培養+閉環式價值培養”的思政融合教學設計思路,將科學趣聞、工程案例和科技前沿等帶入課堂,將專業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有機結合,達到了“學有所感,學有所思,學有所悟”的教學效果,為理工科專業課程的思政融合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
燃料電池用高性能耐高溫質子交換膜的研究進展————作者:王樂樂;王潛;李雷;呂睿軒;金朔;楊景帥;
摘要:在120~200℃的操作溫度范圍內,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HT-PEMFC)表現出了諸多優勢,包括較快的電極反應動力學、較高的一氧化碳(CO)耐受性以及簡化的熱和水管理系統。HT-PEMFC的核心材料之一是高溫質子交換膜(HT-PEM),其性能直接決定了燃料電池的整體表現及使用壽命。目前,以磷酸(PA)摻雜聚苯并咪唑(PBI)膜為代表的HT-PEM受到了廣泛關注。文章首先闡述了PA摻雜型HT-P...
磁性吸附劑Fe3O4@SiO2-NH2的制備及其對Cd2+的吸附性能研究————作者:劉永俠;焦朋朋;王晴;楊丹;于曉娜;姜東良;王盛諭;吳昊;
摘要:文章采用分步合成法制備了磁性吸附劑Fe3O4@SiO2-NH2,通過紅外光譜儀(IR)、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振動樣品磁強計(VSM)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其進行了表征,同時研究了pH值、吸附時間、初始濃度和溫度對Fe3O4@SiO2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