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生物物理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生物物理學報》是中國生物物理學會會刊,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共同主辦,發表有關生物物理學、分子生物學和膜與細胞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納米生物學、光生物學等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原創性的高水平研究論文、快報和綜述文章,同時還刊登有關重大科技新聞的背景介紹和書評。是我國生物物理學等有關學科的科技工作者發表研究成果、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被美國《化學文摘》、中國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及萬方數據庫等檢索系統收錄。
【欄目設置】
1 綜述
針對生物學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問題,或生物學研究中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進展撰寫的介紹性文章或評論。文章應選題新穎、文字流暢、結構完整,應考慮到較廣泛的讀者面。撰稿作者應在相應領域具有較深厚的研究基礎,能夠較全面地把握本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并能根據自己的研究經驗提出見解及對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議。
2 研究論文
文章應該是對某一完整的研究工作的總結,在研究結果、研究方法或提供的科學認識上應有所創新。論文須未投寄其它刊物,其中的所有數據及圖表應從未發表過。
3 新人點評
用于發表研究生和博士后對過去5年中發表的新文獻(不超過5篇)的總結和見解。字數不超過3000字,參考文獻不超過10篇。
4 方法與技術
設立本欄目的宗旨是希望建設一個平臺,供科研工作者交流在研究過程中的設計思路、研究技巧以及發展出的新技術和新方法等。文章介紹的內容應具有普適性,最好能配合圖像說明,使讀者能夠按照文章內容進行實際操作。字數在5000字以內。
5 技術方法講座
是對生物學相關領域的一些成熟技術的系統介紹,尤其是一些較新且普遍應用的技術。文章應就如下幾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方法的原理和特點,與其他方法相比的優缺點、操作過程、應用技巧,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等。字數在1萬字以內。
6 封面故事
在封面刊登彩色圖片,同時配發封面故事,介紹成果的內容、意義。圖片要能反映研究工作的內容,但不要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簡介應言簡意賅,除了介紹成果外,還須對圖片進行簡要說明。字數控制在500字左右。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封面故事 174
2 埃博拉病毒受體的研究進展 錢盈;王祥喜; 177-185
3 競爭性內源RNA在轉錄后水平調控基因表達 李海北;宋瑾;曹鵬博;周鋼橋; 186-195
4 核酸類物質脫嘌呤的反應特性、機制及影響因素 安然;董平;梁興國; 196-206
5 氧化還原內穩態關鍵因子Nrf2對新陳代謝的調節作用 張信玲;馬蕾娜;顧玉超; 207-220
6 瞬時與延遲葉綠素熒光及820nm光反射動力學同步測量技術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應用 張雯婷;李鵬民; 221-229
7 人源色氨酰tRNA合成酶H130R突變體的酶活和初步晶體學分析(英文) 孫曉亮;劉雪夢;倪曉敏;王小艷;袁震;楊磊;徐曉玲; 230-240
8 等溫滴定量熱法研究核糖開關aac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相互作用 石會剛;陳東戎; 241-250
9 基于人類信號轉導網絡研究卵巢癌病變過程的信號轉導模式 曹木水;楊競;吳素娟;李亦學;李園園; 251-262
10 人類干細胞啟動子區CG含量與組蛋白修飾的相關性 蘇文霞;李前忠; 263-271
11 基于同義密碼子使用的原核生物基因組大、小染色體及質粒進化特征分析 畢勝男;于家峰;任景;王吉華; 272-285
研究生發表核心期刊投稿:合肥植物園21個桂花品種觀賞習性調查分析
摘 要:通過2014-2015年每7d一次的觀察記錄,對合肥植物園已掛牌的21個桂花品種的物候期進行了調查研究,著重記錄其觀賞期及果實成熟期的相關性狀。在綜合分析不同品種的花期、花形、花色、果實和長勢等性狀的基礎上,為后期篩選觀賞價值較高的桂花品種提供一定的依據。
關鍵詞:桂花,品種,物候期,調查
桂花是我國傳統名花,在中國有著長達2 500a的栽培歷史,其正式的園林應用歷史也在2 000a以上[1]。桂花自古就倍受推崇,中國古代廣植桂花,歸根溯源是因其具有豐富的文化意義[2~6]。而且桂花在歷史上美好寓意很多,如古代鄉試、會試人們把考生考中喻為“折桂”,并與神話傳說掛上鉤,美稱“月中折桂”、“蟾宮折桂”;登科及第者則美稱曰“桂客”、“桂枝郎”,科舉考場則美稱曰“桂苑”等[7]。桂花為合肥市市花,合肥植物園自2003年以來每年都舉辦一次桂花展,深受合肥市民的喜愛。
生物物理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競爭性內源RNA在轉錄后水平調控基因表達————作者:李海北;宋瑾;曹鵬博;周鋼橋;
摘要:競爭性內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 RNA)假說提出了一種RNA在轉錄后水平調控基因表達的機制,即信使RNA(message RNA,m RNA)、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假基因(pseudogene)轉錄物及環狀RNA(circular RNA,circ RNA)通過競爭結合相同的微小RNA(micro R...
氧化還原內穩態關鍵因子Nrf2對新陳代謝的調節作用————作者:張信玲;馬蕾娜;顧玉超;
摘要:核轉錄因子紅細胞系2-p45相關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p45 related factor 2,Nrf2)是調控細胞氧化還原穩態的重要轉錄因子。除了調節氧化應激反應外,近年來,Nrf2在代謝調節中的重要作用也備受關注。文章重點綜述了Nrf2調控細胞的糖代謝、脂代謝、核酸代謝和氨基酸代謝的方式,并論述了Nrf2失調導致的多種代謝相關疾病,包括糖尿病、脂肪肝、帕...
瞬時與延遲葉綠素熒光及820nm光反射動力學同步測量技術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應用————作者:張雯婷;李鵬民;
摘要:在光合作用研究中,通過分析瞬時葉綠素熒光誘導動力學曲線,可以獲得圍繞光系統Ⅱ(photosystemⅡ,PSⅡ)發生的原初光化學反應的信息。通過分析延遲葉綠素熒光誘導動力學和衰減動力學曲線,可以探尋發生電荷重組而產生延遲熒光的不同基團,從而更加直接地了解PSⅡ的狀態。而820 nm光反射可以用來檢測發生在光系統Ⅰ(photosystemⅠ,PSⅠ)的原初光化學反應。文章簡要介紹了這三種動力學的發生...
人源色氨酰tRNA合成酶H130R突變體的酶活和初步晶體學分析(英文)————作者:孫曉亮;劉雪夢;倪曉敏;王小艷;袁震;楊磊;徐曉玲;
摘要:色氨酰t RNA合成酶(tryptophanyl-t RNA synthetase,Trp RS)催化色氨酸的活化及其特異性t RNA的氨;,為蛋白質合成提供原料。在IFN-γ刺激下,人源細胞中的Trp RS通過結合血紅素增強其氨酰化活性,以調節吲哚胺2,3-雙加氧酶表達水平增高所引起的色氨酸缺失。體外研究發現,鋅離子和血紅素競爭性結合人源Trp RS以增強其氨酰化活性。然而,由于一個氨基酸位點...
等溫滴定量熱法研究核糖開關aac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相互作用————作者:石會剛;陳東戎;
摘要:核糖開關(riboswitch)是位于m RNA非編碼區域的RNA元件,可與小分子配體結合導致結構轉變,進而調控下游基因的表達。核糖開關aac能夠特異性結合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從而調控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表達。目前,核糖開關aac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相互作用的位點和機制尚不清楚。作者利用等溫滴定量熱法對核糖開關aac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結合親和力及結合熱力學性質進行了研究,并初步探討了點突變對相...
人類干細胞啟動子區CG含量與組蛋白修飾的相關性————作者:蘇文霞;李前忠;
摘要:組蛋白修飾與基因的轉錄表達關系密切,是表觀遺傳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啟動子是調控基因表達的重要元件之一。按照Cp G含量的不同,可以將啟動子分為高Cp G含量(HCG)和低Cp G含量(LCG)兩類。通過比較人類H1細胞系中16種組蛋白修飾在HCG啟動子及LCG啟動子上的分布,發現大部分組蛋白修飾在整個啟動子區域都是HCG啟動子的修飾水平較高,個別組蛋白修飾在啟動子的部分區域上是LCG啟動子的修飾水平...
基于同義密碼子使用的原核生物基因組大、小染色體及質粒進化特征分析————作者:畢勝男;于家峰;任景;王吉華;
摘要:基于同義密碼子偏好分析,對54個原核基因組大、小染色體及質粒中蛋白質編碼基因的序列特征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大、小染色體中蛋白質編碼基因的GC含量分布相近,質粒中蛋白質編碼基因的GC含量分布與所在物種全基因組的GC含量差別較大。進一步的分析表明,大、小染色體共同偏好的密碼子最多,且具有相近的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使用特征;趯治龅耐x密碼子使用模式分析表明,大、小染色體具有相近的序列特征...
封面故事
摘要:<正>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新發傳染性疾病埃博拉出血熱(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的主要病原體,與馬爾堡病毒(Marburg virus,MARV)共屬于絲狀病毒科(Filoviridae)。1976年,EBOV導致的出血熱出現在扎伊爾,其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且死亡率高達50%88%,這是關于EBOV的最初報道。人類感染E...
埃博拉病毒受體的研究進展————作者:錢盈;王祥喜;
摘要:埃博拉病毒能在人類和非人靈長類中引起嚴重的出血熱疾病。1976年,國際上首次報道了埃博拉出血熱病例,到2014年,非洲又爆發了歷史上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然而,至今仍然沒有明確的預防疫苗和治療藥物。與大多數病毒一樣,埃博拉病毒需要入侵宿主細胞才能完成自身的復制。因此,找到埃博拉病毒入侵的受體并探究其入侵的過程和機制,對于開發病毒疫苗及新型治療藥物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作者希望通過總結埃博拉病毒受體的研...
核酸類物質脫嘌呤的反應特性、機制及影響因素————作者:安然;董平;梁興國;
摘要:核酸的脫嘌呤反應是指核酸鏈上核糖與嘌呤之間的糖苷鍵斷裂,從而產生游離嘌呤和無嘌呤位點的過程。脫嘌呤過程與基因突變和細胞老化等過程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文章主要敘述了酸性和生理條件下核酸脫嘌呤的反應特點及影響因素,并對脫嘌呤的機理進行了描述。同時,總結了致癌物對于脫嘌呤的促進作用并揭示了脫嘌呤與癌癥等疾病的密切關系。此外,糖苷酶對于核酸脫嘌呤的催化作用也在文中進行了探討。對于核酸脫嘌呤的系統研究可以為基...
基于人類信號轉導網絡研究卵巢癌病變過程的信號轉導模式————作者:曹木水;楊競;吳素娟;李亦學;李園園;
摘要:為了系統地研究卵巢癌病變過程的信號轉導模式,綜合多種信息構建了完整的人類信號轉導網絡,發現卵巢癌相關基因在網絡中的拓撲學性質與其它基因存在顯著差異。將正常、早期卵巢癌和晚期卵巢癌三種狀態下的基因表達譜數據映射到信號轉導網絡中,利用基于共表達改變量的方法,篩選出正常與早期卵巢癌、正常與晚期卵巢癌、早期卵巢癌與晚期卵巢癌間的顯著差異模體。通過對顯著差異模體進行功能和模式的分析,發現卵巢癌的發生發展主要...
用羅丹明B實現微波輻照下細胞水平溫度的實時測量————作者:魯維;吳可;叢建波;蘇鎮濤;王長振;寧靜;周紅梅;楊國山;
摘要:為了探討用溫度敏感性熒光探針羅丹明B(rhodamine B,Rho-B)測量微波輻照下細胞水平溫度的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和光纖測溫儀測得的數據擬合出羅丹明B熒光探針熒光強度與溫度的關系式,并利用該熒光探針對微波輻照過程中細胞水平的溫度進行實時測量。結果顯示,溫度與熒光探針的熒光強度呈現較好的線性關系。利用擬合的溫度-相對熒光強度關系式可得到升溫過程(25~40℃)中細胞水平的準確溫度,這為...
應用基于粒子群優化的支持向量機算法識別真核生物基因的RNA聚合酶II啟動子序列————作者:張文;駢聰;陳園園;張瑾;李琴;張良云;
摘要:啟動子是調節基因表達的重要元件,對其的研究對于闡明基因轉錄調控機制具有重要意義。作者依據RNA聚合酶Ⅱ啟動子序列特性選取高效的特征提取方法,構建了基于粒子群優化的支持向量機(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PSO-SVM)新方法,用以識別真核生物基因RNA聚合酶Ⅱ啟動子。結合5-折交叉檢驗方法,得到啟動子-外顯子、啟動子-內含子...
哺乳動物細胞色素P450酶中底物識別位點與功能的進化關系————作者:王臖霞;畢杰;盧星宇;王振;李亦學;
摘要: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酶存在于所有哺乳動物中,它們從共同的祖先通過基因倍增進化而來,以一種"爆炸性"的趨勢形成了龐大的超家族。除代謝脂質等內源性物質外,部分CYP酶還在藥物等外源性物質的代謝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過收集和注釋哺乳動物CYP酶的序列發現,家族規模發生顯著變化的七個活躍亞家族均屬于CYP1~4家族,相比之下,非CYP1~4家族的家族規模則基本保持穩定。...
利用高分化種內和種間序列構建單倍型中介網絡————作者:康斌;程詩萌;閆靜靜;彭金彪;章樹業;
摘要:單倍型網絡是用于分析和顯示單倍型序列進化關系的常用方法。中介網絡法常用于構建單倍型網絡,但該方法在利用序列差異較大的數據構建單倍型網絡時,會因長支問題導致算法可靠性下降。作者利用人-大猩猩祖先序列及人群IL37基因序列重建了代表人類共同祖先的中介序列,再將該序列與高分化人群DNA序列及外群序列一起構建單倍型中介網絡,有效解決了長支問題,提高了構建單倍型中介網絡的可靠性,為解決同類問題提供了一種簡便...
長鏈非編碼RNA功能的研究進展及其與癌癥的關系————作者:屠欣怡;宋瑾;賀福初;周鋼橋;
摘要:長鏈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指長度在200個核苷酸以上且不能編碼蛋白質的RNA。lnc RNA起初被認為是轉錄噪聲,但后續研究表明,許多lnc RNA只在機體特定生理狀態的特定部位表達,或是只在某些特定的生物過程中表達,對特定lnc RNA的基因敲低可導致表型改變,從而證明了其是有功能的。事實上,目前的lnc RNA研究幾乎覆蓋所有的生理學和病理學過程...
基于蛋白質相互作用“熱點”區域的小分子藥物設計研究進展————作者:楊曉敏;李英倫;
摘要:蛋白質為行使其生物學功能,通常與其它蛋白質發生相互作用,而這些相互作用的區域被稱為"熱點"區域,某些異常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產生,而某些特定結構的小分子藥物可以抑制這些相互作用,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文章綜述了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中"熱點"區域的構成、"熱點"區域的變異與疾病之間的關系、"熱點"區域的預測,以及幾個...
胞漿型肌酸激酶cDNA的克隆及其對興奮毒性神經細胞鈣超載的保護作用————作者:田云云;劉宗智;張婷;李巧彥;黃瑾;謝建新;張君;王鐵鵬;
摘要:鈣離子超載是介導興奮性神經毒性和多種神經退行性病變的重要細胞機制,胞內能量耗竭是鈣超載所致神經細胞死亡的重要原因。腦源胞漿型肌酸激酶(cytosolic creatine kinase,CKBB)能通過催化生成磷酸肌酸來存儲能量,提高細胞的荷能狀態,對鈣超載引發的細胞毒性可能具有調控作用。作者克隆了小鼠CKBB的c DNA,發現過表達CKBB能有效緩解A23187刺激引起的SH-SY5Y細胞內AT...
谷胱甘肽修飾金納米棒用于腫瘤細胞光敏熱療的療效及相關機制————作者:汪靜;高曉娟;趙啟鵬;
摘要:金納米棒因其獨特的光電特性有望成為臨床無創光熱治療的理想光敏材料。然而,金納米棒的表面性質,如與蛋白質等生物分子的非特異性吸附作用,直接影響著納米粒子在臨床應用中的穩定性。作者采用兩性離子谷胱甘肽通過強健Au-S鍵形成修飾金納米棒,考察其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及其應用于腫瘤細胞近紅外光熱治療的效果,并對其紅外光敏熱療相關機制進行了初步探索,希望為金納米棒的臨床應用提供研究基礎
基于表面的形態學分析在音樂家大腦結構磁共振成像中的應用————作者:李建福;羅程;劉東博;堯德中;
摘要:研究訓練導致的腦可塑性變化對于理解人類大腦的功能是極其重要的,而音樂家的大腦是研究此類問題的一個理想模型。文章通過對性別年齡相匹配的16位音樂家和16位非音樂家大腦的結構磁共振成像進行基于皮層表面的腦形態學分析,統計對比了大腦皮層的一階及二階形態特征。結果顯示:音樂家在枕上回、顳上溝、頂下小葉及中央旁小葉區域具有更大的皮層表面積;在胼胝體附近皮層展示出更高的平均皮層厚度;在枕葉、顳葉、額葉及頂葉中...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