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廣州航海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廣州航海學院學報》是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展示學校辦學形象和科研學術水平的窗口。《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主要刊載航海科學技術、航運管理、應用技術、基礎理論應用研究及高等教育研究等科研論文。《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學報》于1993年10月創刊,在出版管理方面由非標準刊號逐步改變、升格為標準刊號。最初,臨時采用廣東省報刊出版許可證粵字第1479號;而后,過渡為廣東省地方報刊出版刊號GD—1116/K;從1999年第1期起,采用國內統一刊號CN44—1448/U;從2001年第1期起,增補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9—8526。
自創刊以來,2007年上半年以前為半年刊,從2007年下半年起更改為季刊。學報一直受到歷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悉心關懷,經歷屆編委和編輯部人員的辛勤努力,為本校教學與研究人員、教學管理人員以及校外廣大同行提供了一個以航海、海上交通運輸、航務工程專業為主要特色的學術交流論壇,為促進我校的學科建設、繁榮航海學術研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學報的編輯出版工作中,能夠嚴格遵守、執行國家關于期刊、學報出版的各種法規,主要包括:國家科委新聞出版署頒發實施的《科學技術期刊管理辦法》,國家教育部辦公廳頒發實施的《高等學校學報管理辦法》,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實施的《期刊出版管理規定》,國務院頒發實施的《出版管理條例》等;嚴格遵守、執行編輯業務的各種標準規范,主要包括:《中國學術期刊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中國高等教育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范》,《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標點符號用法》,《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檢索期刊編輯總則》,《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排格式》,《文后參考文獻錄著規則》,《科學技術期刊目次表》,《校對符號及其用法》等;嚴格遵守、執行了有關的工作制度,主要有:主編負責制,責任編輯制度,責任校對制度,三審制和三校一讀制等。學報每年都順利地通過了出版管理部門按照報紙期刊有關規定實施的年度核驗。
多年來,學報編輯部加入了多個國家和省級高教出版、科技出版領域有關的學術團體,對外建立和保持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聯系,成為全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全國高職高專學報研究會、廣東省期刊學會、廣東省科技期刊學會、廣東省高校學報研究會的會員單位,有力地擴大了學校的對外影響。
2013年第2期變更為:《廣州航海學院學報》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列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期刊;
列入《中國期刊網》收錄期刊;
列入《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列入《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收錄期刊;
2004年被評為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
2006年被評為首屆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2006年被評為全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航海科學技術、航運管理、計算機技術、基礎理論應用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船模過駁波浪運動檢測試驗研究 陳愛國,葉家瑋,陳遠明,CHEN Ai-guo,YE Jia-wei,CHEN Yuan-ming
基于動態規劃理論的船廠碼頭移泊作業問題研究 陳建平,徐潔,龔幼,蔣成龍,CHEN Jian-ping,XU Jie,GONG You,JIANG Cheng-long
船舶電站綜合控制系統的設計 何幼富,鄭少霓,HE You-fu,ZHENG Shao-ni
廈門地鐵2號線鉆探工程海上通航安全評估 溫清洪,陳海航,WEN Qing-hong,CHEN Hai-hang
海運法律中限制“合同自由”原則的歷史變遷 陳孜,CHEN Zi
粵港澳航運服務合作機制研究綜述 蔡佩林,涂建軍,查安平,CAI Pei-lin,TU Jian-jun,ZHA An-ping
海上聯合搜救機制研究 蒙仁君,MENG Ren-jun
感知器在船舶航行危險評估中的應用 劉用功,LIU Yong-gong
基于實例的船舶靠泊操縱技術探討 丁振國,DING Zhen-guo
新公約下的海上醫療救護培訓探討 李俐,LI Li
STM8替代51單片機的實驗儀技術拓展 劉志軍,徐虎,李金泰,LIU Zhi-jun,XU Hu,LI Jin-tai
細菌覓食機制粒子群優化算法 程軍,吳燕子,CHENG Jun,WU Yan-zi
配置性協同創新機制探究 李憲徐,LI Xian-xu
應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鄭民偉,ZHENG Min-wei
《建筑制圖》課程項目教學法的研究與實踐 馬菁,MA Jing
自媒體時代高校體育改革創新的思考 肖亞玲,XIAO Ya-ling
完善我校思政課程實踐教學的思考 吳妙英,WU Miao-ying
廣東省手機游戲產業發展研究 陳坤,CHEN Kun
新晉本科院校學報稿源困境和組稿策略 王昊,WANG Hao
平衡計分卡在高校圖書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 黃惠蘭,HUANG Hui-lan
智能建筑雜志投稿:波形鋼腹板抗剪性能的研究
摘 要:為了研究波形鋼腹板的抗剪受力性能,首先設計了4根波形鋼腹板H型鋼梁并進行屈曲加載試驗,掌握了波形鋼腹板屈曲的基本特征;統計國內外已建波形鋼腹板組合橋的波形鋼腹板尺寸參數、并對彈性屈曲強度的計算進行了分析,建議了彈性屈曲強度簡化計算公式和適用范圍;考慮局部彈性屈曲強度要小于整體彈性屈曲強度等參數范圍,合理選取一批試驗數據對Yi、聶建國等提出的波形鋼板非線性剪切屈曲強度計算公式進行了對比分析,并通過ANSYS有限元程序對本文部分試驗結果進行了分析驗證.結果表明:波形鋼腹板主要承擔剪力且剪應力沿高度均勻分布;幾何初始缺陷對其剪切屈曲強度的影響較明顯;在工程應用范圍內,文中建議的彈性屈曲強度和非線性剪切屈曲強度公式與試驗值和有限元分析值吻合較好,精確度較高,可供工程設計參考.
關鍵詞:鋼腹板,抗剪試驗,屈曲,彈性,非線性
近年來我國已建成多座該類型橋梁,如較有代表性的山東鄄城黃河大橋、新密溱水橋等.隨著波形鋼腹板組合橋在我國的大力推廣,其設計計算方法需得到逐步的完善,特別是僅承受剪力的薄鋼腹板的剪切屈曲問題,包括整體屈曲、局部屈曲及合成屈曲,通過給定的波形如何準確得到其屈曲模態和荷載對指導設計至關重要.
廣州航海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AHP-模糊綜合模型的廣州智慧港口評價與建設研究————作者:李夢馳;陳澤鋒;
摘要:為推進廣州港智慧化目標實現,更好地支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以廣州港發展現狀為基礎,通過文獻查閱、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新時代信息技術在港口的應用進行梳理研究。基于港口基礎設施設備等相關指標,構建了智慧港口評價指標體系,并結合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建立綜合評價模型,對廣州港智慧化程度進行系統評價。研究結果表明,廣州港智慧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但在技術創新應用、設施設備、物流服務、運營與管理等方面仍需進...
感知擁擠、情感團結對漫展體驗的影響實證研究————作者:黃祺睿;黃曼慧;
摘要:擁擠是大多數漫展不可避免的現象,情感團結是影響游客體驗的重要因素。然而,有關漫展背景下的游客感知擁擠、情感團結與漫展體驗之間的關系研究尚欠缺。為了彌補該理論空隙,為漫展旅游管理實踐提供指導和啟示,以漫展為背景,探討感知擁擠與情感團結對游客體驗的影響,分析情感團結對感知擁擠與漫展體驗之間關系的調節作用,并開展實證檢驗。通過問卷調研,基于采集到的136份樣本數據,采用克隆巴赫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
基于GRNN的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質量風險預測研究————作者:任志康;
摘要:為準確預測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過程中的質量風險,通過對自升式鉆井平臺的建造流程進行梳理,結合質量風險事件的分析及企業的相關資料,運用環境分析法對企業建造質量情況、存在問題以及遇到的風險進行分析,選取材料質量、加工工藝、人員素質水平、設備設施因素等4項指標構成質量風險影響的科學指標體系,借助廣義回歸神經網絡(GRNN)方法對自升式鉆井平臺建造質量風險進行預測研究,得到各項指標的檢測數據及模型預測的正確...
轉籠式養殖平臺系泊系統疲勞特性研究————作者:楊鑒;王永聰;周駿;張曉瑩;扈喆;
摘要:轉籠式養殖平臺特有的轉籠結構在減少網衣污損和生物附著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這種結構也會給系泊系統帶來額外載荷。為了評估系泊系統的安全性,建立了某轉籠式養殖平臺的數值計算模型,并基于三維頻域勢流理論,對平臺的水動力系數進行計算;開展了平臺-系泊系統時域耦合動力分析,通過AQWA模擬波浪、海流等環境因素,得到錨鏈拉力時歷,評估系泊系統的安全性;采用雨流計數法分析系泊錨鏈拉力循環的幅值和次數,并基于T-N...
深遠海風電工程水下修復工藝的應用————作者:陳建均;
摘要:為探索水下修復工藝在海上風電領域的應用潛力,針對海上風電工程的特點,對傳統水下修復工藝進行優化,水下安裝物采用水下濕法進行水下焊接,水下拆除物采用水下氧弧切割法進行水下切割。以粵港澳大灣區深遠海風電項目為例,針對海上風電工程常見的海纜孔尺寸偏差、J型管超深、穩樁平臺傾斜等問題,制定水下修復方案。研究結果表明:運用水下修復工藝,能夠提升海纜孔尺寸糾偏工效25%以上,提升J型管尺寸糾偏工效33%以上,...
基于熵權-TOPSIS的海上人命救助力量排序模型————作者:孟景慧;潘家財;邵哲平;
摘要:傳統的依靠救助人員經驗來優選救助力量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海上救助不斷提高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需求。鑒于此,基于直覺模糊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構建面向海上人命險情的救助力量排序模型,選取救助力量抗風等級、現場人員轉移速度、轉移人員數量、應急通信能力和到達現場時間5個指標作為評價指標層,采用熵權法確定這5個指標的權重,利用加權TOPSIS法對救助力量的大規模人命救助能力進行評價及排序,并以...
基于能量法預測某內河甲板貨船的振動特性————作者:劉興望;張維英;
摘要:為減少已建成船舶振動響應過大影響船員工作生活及船用設備儀器儀表等正常運行,在設計階段對船舶振動性能進行預測,避免船舶局部振源頻率與船舶主振動頻率接近而導致船舶產生共振。以某內河甲板貨船的振動特性為研究對象,采用能量法系統分析并計算了該船舶從首階至七階的總振動頻率。研究結果表明:在設計階段對船舶進行振動性能預報,在船舶建造之前對其局部振源固有頻率進行精細調整,確保其與船舶主振動頻率有足夠的偏離,可避...
基于水下推進器的水潤滑軸承潤滑特性研究————作者:王帥帥;朱發新;滕憲斌;董良雄;
摘要:為有效指導水下推進器水潤滑軸承設計,提高水下推進器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基于實驗室小型水下推進器,利用DyRoBeS軟件建立水潤滑軸承幾何物理模型,研究水潤滑軸承的潤滑特性,通過仿真分析轉軸轉速、軸承徑向載荷對水潤滑軸承偏心率、最小水膜厚度、最大水膜壓力、剛度和阻尼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其他條件一定時,隨著轉軸轉速的增大,水潤滑軸承的偏心率不斷減小,最小水膜厚度不斷增大,最大水膜壓力不斷減小,剛度...
《廣州航海學院學報》2024年總目次
摘要:<正>~
征稿啟事————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廣州航海學院學報》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廣州航海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本刊主要刊載交通科學技術類文章、信息科學技術及基礎理論應用研究等科研論文.尤其以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海洋工程等為特色,為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國際刊號為ISSN1009—8526,國內統一刊號為CN44—1713/U,國內外公開發行.1投稿約定1.1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中文科...
基于SWOT-AHP分析法的湛江港航行安全發展對策研究————作者:李芳;楊宇藍;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湛江港航行安全問題,旨在為其航行安全發展策略的科學制定提供有力依據。通過綜合考慮其地理位置、通航環境、設備設施、政策法規、船舶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運用優劣勢分析法和層次分析法(SWOT-AHP分析法),分析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因素對湛江港航行安全的影響;通過構建AHP層次結構分析圖、SWOT判斷矩陣,進行判斷矩陣權重計算及一致性檢驗,并確定戰略方向。研究結果表明:影響湛江港航行安全...
離散灰色DGM(1,1)模型在長江水域船舶流量預測中的應用————作者:完劍俠;
摘要:為了更好地對船舶交通流量進行預測,根據2007—2020年江蘇海事局統計數據,以長江江蘇段各截面水域船舶流量為分析和預測對象,針對長江水域船舶流量各截面觀測數據序列特性,結合離散灰色DGM(1,1)模型原理及特性,將DGM(1,1)模型運用于長江水域船舶流量預測中并對其預測性能進行檢驗。通過將2007—2018年的歷史數據作為模型的訓練集,將2019—2020年的日均船舶流量數據作為模型的測試集,...
基于HHM-RFRM的海洋漁船航行作業風險識別與評估————作者:陳武;彭勃;
摘要:為進一步強化漁船事故防控力度,減少漁船事故發生,保障漁民生命與財產安全,考慮多種風險因素交互作用的影響,對漁船安全航行作業展開研究。基于層次全息建模和風險過濾、評級與管理理論(HHM-RFRM),建立漁船航行風險識別框架,有效識別和篩選漁船航行關鍵風險因素。以寧波象山縣漁船為例,結合多標準評估和貝葉斯定理篩選關鍵風險因素并探討其交互影響,最終篩選出瞭望情況、操作規范情況、漁民生產經驗、風浪、作業設...
基于GM(1,1)-SVM模型的貨運量預測研究————作者:周小琬;趙影;朱江洪;楊強;
摘要:針對目前鐵路運輸貨運量預測在精度方面的不足,考慮鐵路貨運量的非線性特征,基于灰色模型(Grey Model(1,1),GM(1,1))、支持向量機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建立灰色支持向量機模型(GM(1,1)-SVM)。以2021—2023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各個季度鐵海聯運的貨運量作為原始數據進行灰色預測,將GM(1,1)模型預測結果作為SVM模型的輸入變量,...
基于聚類分析的粵港澳大灣區岸電發展策略研究————作者:李夢馳;許夢娜;
摘要: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岸電發展進程,選取港口基礎設施條件等相關指標建立港口聚類指標體系,采用層次聚類分析法對港口聚類分層,結合數據分析層次特點,以港口聚類結果為導向明晰各港口的岸電發展規劃,從而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各港口的岸電發展重點提升目標,兼顧每個港口的岸電發展特色,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岸電聯動發展的綠色港口群一體化
考慮液壓舵機系統故障的輪船航向動態狀態反饋控制方法————作者:李德珊;
摘要:舵機系統是控制船舶航向的關鍵部件,液壓舵機系統出現故障,影響船舶的操縱能力和航向穩定性。因此在對輪船航向進行控制時,需要將液壓舵機的故障情況納入考量范圍。對此,提出考慮液壓舵機系統故障的輪船航向動態狀態反饋控制方法。在構建船舶運動的非線性數學模型中加入故障因子,對故障隨時間變化的情況進行表征,并將非線性模型轉化為狀態空間的形式。將期望舵角作為控制器的輸入值,并以控制舵角作為輸出值,采用模糊PID結...
基于Arduino的無人船舶實驗平臺設計與實現————作者:沈海青;魏贊昌;劉權德;
摘要:為解決船舶智能航行算法實船實驗成本高、研發周期長、設備維護修理難的問題,基于Arduino和PyQt5設計實現了一套小型無人船舶實驗平臺。該平臺支持遙控器控制模式,可用于緊急避險等突發事件,支持采用岸基上位機軟件遠程控制模式,可接收算法指令控制無人船航向和航速;能實時監控顯示無人船定位和姿態等參數;具有研發成本低、研發周期短、便于二次開發和維護簡單的特點,有助于科研人員開展模型船實驗,測試算法的可...
港口能源儲油罐區可燃氣體濃度預測建模————作者:姜建軍;胡候林;金曉宸;萬勇;鐘碧良;
摘要:原油在儲運過程中容易揮發、產生可燃氣體,可燃氣體濃度過高會有爆炸、中毒、使人窒息的危險,因此,預測和實時監控罐區可燃氣體濃度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基于BP神經網絡和遺傳算法優化的BP神經網絡的可燃氣體濃度模型,并進行預測和對比分析,通過LabVIEW軟件搭建監控系統,利用MATLAB script節點調用可燃氣體濃度最優的模型,實現儲油罐區可燃氣體濃度的預測和監控預警功能。結果表明,GA-BP神經...
海洋碳負排放實驗裝置設計及性能研究————作者:王婷玉;曾佳偉;韓亞晨;譚宏熙;邵許栩;
摘要: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挑戰,設計并測試一種新型海洋碳負排放裝置,通過結合人工上升-下降流技術和海洋生態效應,實現碳負排放的目標。利用SolidWorks軟件進行裝置建模設計,結合Arduino開發板進行控制系統設計。實驗結果顯示,裝置在清潔能源供電方面表現出色,但在運行功能和結構上存在一些缺陷。仿真分析驗證了控制電路的有效性,為裝置性能優化提供了重要依據。這項研究為海洋碳負排放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STC柴油機摻燒生物柴油改變噴油提前角研究————作者:夏清梁;
摘要:針對生物柴油黏性比柴油大,摻混后造成燃油霧化不良、油氣混合質量差、著火時刻及滯燃期都發生變化的問題,建立仿真模型,研究在生物柴油最佳摻混比25%(B25)時,改變噴油正時對相繼增壓(Sequential Turbo Charging, STC)柴油機燃燒和排放性能的影響,并確定最佳噴油提前角。仿真結果表明:在25%和75%負荷,隨著噴油提前角提前,缸內壓力、缸內溫度上升,指示燃油消耗率下降,NO排...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