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紡織高校基礎科學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紡織高校基礎科學學報》是由西安工程科技學院(原西北紡織工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它以繁榮科學文化,促進學術交流,發現、培養人才,推動現代化建設為辦刊宗旨。主要刊登數學、物理學、化學、力學及英語等五個基礎學科在理論研究、應用研究方面有創見性或實用性的學術論文、研究簡報與文獻綜述等。讀者對象為自然科學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師及研究生等。本刊面向全國廣泛征稿。對于學術水平高,具有創新性的稿件優先發表,稿酬從優。
【主要欄目】
理論研究、應用研究、綜述、研究簡報、教學研究
【獲獎情況】
1997年7月獲陜西省教育廳、省新聞出版局優秀期刊二等獎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群體智能和智能優化算法 楊新社,賀興時,YANG Xinshe,HE Xingshi
2. 效應代數中的 N-值偽補 李海洋,LI Haiyang
3. DBR0-代數及其弱化形式 LBR0-代數的性質 朱廣文,吳洪博,ZHU Guangwen,WU Hongbo
4. BL-代數的直覺模糊濾子 房衛平,FANG Weiping
5. 三次冪等矩陣與酉矩陣線性組合的研究 任芳國,王林娥,秦曉燕,REN Fangguo,WA NG Line,QIN Xiaoyan
6. 非負矩陣級數收斂性判斷 張緒緒,高汝林,ZHA NG Xuxu,GAO Rulin
7. 一個關于SmarandacheLCM對偶函數的方程 趙娜娜,ZHAO Nana
8. 一類包含Smarandache對偶函數方程的解 董小茹,楊瑞妮,DONG Xiaoru,YANG Ruini
9. (2+1)維Broer-Kaup-Kupershmidt方程的行波解及其分岔 唐亞寧,陳妍吶,TANG Yaning,CHEN Yanna
10. 一類帶有交叉擴散的捕食-食餌模型的全局分歧 張航國,容躍堂,黨蘇娟,ZHANG Hangguo,RONG Yuetang,DANG Sujuan
11. 兩種物種拋物-橢圓排斥趨化模型的定性分析 趙曉婕,張娜,ZHAO Xiaojie,ZHANG Na
12. 強協調決策形式背景的概念格屬性約簡 王艷盼,李濤,WANG Yanpan,LI Tao
13. 一種新的面向對象概念格屬性約簡方法 萬家良,WAN Jialiang
14. 一類廣義 Boussinesq方程的complexiton解 蘇軍,徐偉,徐根玖,SU Jun,XU Wei,XU Genjiu
15. 阻尼邊界條件障礙在分層介質中聲波散射問題的數值算法 榮翠蓮,RONG Cuilian
16. 一種求解歐拉方程的新的矢通量分裂方法 劉友瓊,任炯,梁楠,LIU Youqiong,REN Jiong,LIANG Nan
17. 一種固定結構多種群GEP算法 楊戰中,良梓,吳曉軍,YANG Zhanzhong,LIANG Zi,WU Xiaojun
18. 一種改進的和聲搜索算法 王慧敏,賀興時,盛孟龍,WANG Huimin,HE Xingshi,SHENG Menglong
19. 非均勻帶電圓環空間電勢和電場分析 張寧寧,耿森林,李永,ZHANG Ningning,GENG Senlin,LI Yong
20. 實用光電倍增管測量多泡聲致發光強度 買買提吐送·買買提明,張翠英,Maimaititusong Maimaitiming,ZHANG Cuiying
21. 高緯電離層離子速度分布函數及其非相干散射譜 胡光明,馬保科,常紅芳,HU Guangming,MABaoke,
醫學臨床研究雜志投稿:玉桂片治療黃褐斑常見證型臨床療效比較
摘要:目的 觀察本院制劑玉桂片治療黃褐斑常見證型的臨床療效,探索該藥治療黃褐斑的最適合證型。 方法 黃褐斑患者中的常見證型肝郁型、脾虛型、腎虛型、血瘀型均給予玉桂片口服治療,連服3個月,觀察各型患者的療效,采用非參數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 結果 用玉桂片治療黃褐斑患者88例,其中肝郁型20例,脾虛型23例,腎虛型24例,血瘀型21例,顯效率分別是6例占30.0%、5例占21.7%、18例占75.0%、4例占19.0%。 結論 玉桂片治療黃褐斑的肝郁型、脾虛型、血瘀型有效,治療腎虛型療效最佳。
關鍵詞: 醫學臨床研究雜志,玉桂片,黃褐斑,臨床療效
黃褐斑是一種女性多發的獲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膚病,皮損表現為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臨床上常見而又難以治愈,屬中醫學的“肝斑”、“黧黑斑”、“蝴蝶斑”等范疇。筆者自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期間,用本院中藥制劑玉桂片治療本病,部分患者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紡織高校基礎科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水溶性纖維素-螺吡喃光致變色高分子材料的制備及性能————作者:張帆;李藝琳;蔡再生;黃旭明;陸少鋒;劉慧景;
摘要:螺吡喃類光致變色材料因其快速的響應能力、直觀可視化的顏色變化等特點,成為眾多學者的研究熱點,而大多數螺吡喃衍生物易溶于溶劑,難溶于水,導致使用受限。為開發水溶性螺吡喃,本文以硅烷化螺吡喃(SP)和纖維素納米晶(CNC)為原料,通過接枝聚合得到水溶性納米纖維素-螺吡喃光致變色高分子材料(CNC-SP)。采用紫外-可見光光譜(UV-Vis)、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SEM)等對CNC-SP及織物進行測試...
LM@CNT/WPU電阻應變傳感纖維的制備及性能————作者:于郭鑫;鄧晶;張亞娟;胡婉寧;范大程;王蕊寧;
摘要:為了降低鎵基液態金屬的表面張力,增加與其他基體結合的親和性與穩定性,采用鎵基液態金屬(LM)與碳納米管(CNT)制備具有良好親和性的LM@CNT油墨作為導電材料,以水性聚氨酯(WPU)為彈性纖維基體,通過濕法紡絲工藝制備LM@CNT/WPU電阻應變傳感纖維。對傳感纖維的形貌和結構進行表征,并對其力學性能和拉伸應變傳感性能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利用CNT表面的羧基官能團與LM的Ga3+的絡合作用能有效...
織物參數對輪胎防滑套的耐磨和防滑性影響————作者:高興忠;張璇;朱子珺;李貞瑤;楊蕭旭;李若楠;鄧淑穎;陳宏;
摘要:為解決輪胎的鐵質防滑鏈笨重、易損傷輪胎等問題,通過設計織物組織,以及在滌綸纖維中加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制備一種防滑、耐磨的布制輪胎防滑套,并分別對織物防滑性、耐磨性、磨損前后的斷裂拉伸強力等進行測試。結果表明:不同經緯紗線的配置對織物防滑性能有顯著影響,經紗為滌綸、緯紗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織物摩擦系數最大,比市場產品高106%。織物緯密越大,耐磨性越好,當緯密從40根/10 cm增加到60根...
抗紫外吸濕排汗復合功能面料的制備及性能————作者:侯奧菡;魏鎣;關雅期;潘宏歡;趙景;王先鋒;
摘要:為了解決夏季服裝面料功能單一、無法滿足多樣化穿著體驗的需求,采用納米氧化鋅分散液(質量分數1%)為抗紫外整理劑,Texnology?X23(質量分數1%)為吸濕排汗整理劑,對棉織物進行復合整理。通過優化整理劑配比及后處理工藝,制備了兼具優良吸濕排汗及抗紫外功能的面料。利用接觸角測量儀、液態水分管理測試儀、紫外線透過及防護性能測試儀等測試并分析其吸濕排汗及抗紫外性能。結果顯示,...
基于服用性能的鐵氧體吸波涂層織物制備————作者:朱韓飛;劉亞瓊;王利君;
摘要:為得到高屏蔽效能兼具優良服用性能的吸波型電磁屏蔽織物,采用鐵氧體涂層賦予金屬基電磁屏蔽織物吸波特性,研究涂層制備工藝對織物屏蔽效能及服用性能的影響。運用多指標正交試驗分析了涂層涂覆對織物屏蔽效能和服用性能的影響,采用綜合評分法得到了屏蔽效能與服用性能最優的涂層制備工藝,并建立了鐵氧體涂層織物電磁屏蔽效能預測模型。結果表明:涂層涂覆后織物屏蔽效能得到了提升,耐用性變好、熱濕舒適性變差,織物外觀更加硬...
多孔Na3Zr2Si2PO12陶瓷的調控及吸波性能————作者:陳虹余;高路;董潔;渠永平;高慧;
摘要:為了應對吸波材料在高溫和腐蝕等惡劣環境下保持優異的性能,探討多孔Na3Zr2Si2PO12(NZSP)陶瓷作為一種潛在的新型隱身材料的可能性。采用傳統固相法制備多孔NZSP材料,并利用XRD、SEM和矢量網絡分析儀分析成型壓力對多孔NZSP的微觀結構和吸波性能的影響。研究發現,當成型壓力為40 MPa時,在1 ...
宋代褙子的源流與流變考析————作者:朱家雨;劉安定;朱翠云;
摘要:針對現有宋代褙子源流研究多聚焦文獻考據,缺乏多維度驗證其源流變化的原因問題,運用文獻研究、文物考古(墓葬出土實物)以及圖像信息(宋代古籍、傳世畫)三維印證的研究方法,對宋代褙子的源流與流變發展及其內在原因進行深入研究。研究發現:1)褙子的形成與變化受到文化和時尚的共同影響,其設計基于中單和半臂樣式,融合內衣外穿的流行趨勢,符合宋代的審美需求而最終形成。2)受程朱理學和封建倫理的深刻影響,宋代褙子款...
對位芳綸纖維超臨界CO2無水染色關鍵技術————作者:鄭環達;
摘要: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簡稱對位芳綸,是由對苯二甲酰氯和對苯二胺縮聚制得的全對位聚芳酰胺[1]。對位芳綸大分子結構中苯環與酰胺鍵上羰基和氮原子間形成共軛大π鍵,苯環上對位共價鍵具有較高內旋位能,由此產生的較大分子間氫鍵作用使纖維表現出優異的強度模量、耐高溫性、耐化學性、本質阻燃和質輕耐磨性,是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尖端領域用重要基礎材料[2]。近年來,隨著對...
智能纖維材料及其可穿戴應用————作者:龔維;
摘要:衣物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僅是為了遮蔽身體、保暖,也是文化和身份的象征。從史前時代的樹葉與皮毛,到先秦時期的沙紈深衣,再到西漢時期的素紗蟬衣,隨著農業、畜牧業以及手工業的不斷發展,衣物的材質、款式發生著顯著變化,纖維材料也逐漸成為衣物的基本組成單元。進入蒸汽時代,紡織業成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起點,棉紡和毛紡機的發明與應用,標志著紡織業從手工向機械化生產轉型。隨后在電氣時代,工業生產力的提升促使聚丙烯...
三維建模下傳統服裝不規則紋樣數字化虛擬仿真————作者:許奕春;范閃;
摘要:傳統服裝的不規則紋樣包含各種細節和獨特形態,數字化處理和虛擬仿真的難度較大。為完整記錄和保存傳統服裝不規則紋樣的形態、工藝、材料等信息,減少文化遺產的流失,提出三維建模下傳統服裝不規則紋樣數字化虛擬仿真方法。通過提取服裝不規則紋樣表面曲線的點,構建紋樣節點法向量和列向量,重構紋樣特征向量;利用馬爾科夫隨機場模型,推斷出傳統服裝不規則紋樣位置和方向,獲取特征與紋樣深度以及連接點間的關系;利用點云三維...
《紡織高校基礎科學學報》稿約
摘要:<正>《紡織高校基礎科學學報》是由西安工程大學與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共同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它以繁榮科學文化,促進學術交流,發現、培養人才,推動現代化建設為辦刊宗旨。主要刊登紡織工程、材料科學、服裝工程及其智能化方面有創見性或實用性的研究論文與文獻綜述等。讀者對象為自然科學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師及研究生等。《紡織高校基礎科學學報》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入選“紡織領域高質量科...
結晶行為調控電紡納米纖維物理性能研究進展————作者:羅天;洪楚玲;申佳帆;趙樹強;叢洪蓮;賀海軍;
摘要:納米纖維因其比表面積大、孔隙率高等獨特性質,在環境污染治理、生物醫藥以及能源利用等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制備納米纖維,其優勢在于原理簡單、工藝靈活、原料適用性廣泛。然而,在纖維成型過程中,由于結晶不完全,其光、電、熱、力等宏觀性能可能會受到限制。從溶液參數、靜電紡絲裝置、靜電紡絲參數以及后處理工藝4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電紡納米纖維結晶行為的調控策略,分析了電紡納米纖維的結晶行為與其光學...
膠原蛋白/纖維素納米纖維復合纖維的制備及交聯改性————作者:徐敏杰;唐樹淇;俞春蘭;江燦輝;岳程飛;蔡光明;
摘要:為改善膠原蛋白纖維機械性能差、熱穩定性差及遇水溶解等問題,引入纖維素納米纖維(CNF)為增強組份,通過濕法紡絲技術制備膠原蛋白/CNF復合纖維,并采用1-乙基-3-(3-二甲基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N-羥基丁二酰亞胺(EDC/NHS)對其進行交聯改性,通過紅外光譜(FTIR)、X射線衍射(XRD)、熱力學分析研究了膠原蛋白復合纖維的結構與性能。結果表明,CNF的引入可顯著改善膠原纖維的力學性能,...
基于電紡納米纖維的摩擦納米發電機的發展與前景————作者:劉美利;張葆龍;鄒海華;陳超余;
摘要:隨著可穿戴技術的發展,高效能源供應成為關鍵問題,摩擦納米發電機(TENG)作為新型能量收集技術備受關注。傳統織物基TENG雖具柔性,但輸出性能有限,基于電紡納米纖維的TENG應運而生,其納米纖維膜可提升能量轉換效率,在多領域潛力巨大。綜述了電紡納米纖維基TENG的發展現狀,涵蓋其構建方式、提高摩擦電性能的機理與方法(包括納米纖維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和器件結構優化),以及在仿生、健康檢測、可穿戴設備等...
PDA@TiO2@碳布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作者:費一帆;張綺月;陳昊良;焦文玲;
摘要:為提高二氧化鈦(TiO2)光催化劑的催化效率,并解決其在使用中難以回收的問題,采用水熱法及原位聚合處理在碳纖維布上分別依次包覆針狀TiO2及聚多巴胺(PDA),制備方法簡便易行。通過控制鈦源量、反應時間等條件進行調控,得到形貌獨特且規則的針狀TiO2涂層,經氧化自聚形成PDA表面涂層,以加速載流子分離,提高光降解率。進而使用掃描電鏡...
羧甲基殼聚糖增效大豆蛋白綠色紡織漿料及其漿紗應用————作者:程美如;孟璟;周子瑜;趙奕;
摘要:為解決大豆蛋白漿膜脆性大、延展性和韌性較差,漿膜在紗線卷繞過程中易碎裂問題,采取多糖誘導大豆蛋白分子二級結構策略,促使大豆蛋白在羧甲基殼聚糖的誘導下,二級結構由α-螺旋轉變成β-轉角和β-折疊,并形成分子締合,得到全綠色大豆蛋白基紡織漿料。對其漿液進行黏度測試,對漿膜進行拉伸性能測試以及紅外光譜分析,漿紗進行力學性能測試、毛羽測試、形貌分析和退漿率測試。結果表明:在羧甲基殼聚糖質量分數為0.6%、...
低裁耗經編全成形高彈連體衣結構設計與開發————作者:姚思宏;何玉燦;王二南;董智佳;馬丕波;
摘要:為解決經編成形服裝開發版型單一,生產裁耗高等問題,根據人體上肢的動態特征對版型結構進行轉化,將向下織造的衣袖轉化為向上織造,消除裁耗的同時增加衣領結構。同時,為提高高彈連體衣尺寸包容性,結合經編成形織物組織特性設計具有V形網孔的經編凹凸縱條組織,并進行拉伸性能測試。結果表明,使用此版型并采用孔數與底組織縱行數比例為4∶4的凹凸縱條組織的拉伸性能優異。采用CLO3D作為預覽平臺,縮短開發周期,進行實...
基于下肢皮膚形變的跑步壓縮褲的分區設計與應用————作者:周捷;楊可可;葉夢婷;
摘要:為了探討動態運動狀態下跑步壓縮褲對皮膚形變的影響,選取5名健康男性業余跑步運動員,通過體表描線實驗法,測量其在前邁、落地和后擺3個關鍵動作下的下肢皮膚形變,基于實驗結果,設計制作了壓縮褲樣品,并進行了穿著舒適性的主觀評價。結果表明:不同姿勢下皮膚的橫向變化量在整體上相差不大,形變率在-4%~8%之間;縱向上皮膚變化量在臀部和腿部的變化明顯,特別是膝蓋部位的拉伸形變最為顯著,達30%以上;壓縮褲的分...
曙紅Y后修飾Zr-MOF及光化學清除Cr(Ⅵ)離子和活性染料————作者:王洋;劉潔;秦穎彤;翟薇麗;李慶;
摘要:為了開發能夠高效光催化還原Cr(Ⅵ)和降解活性染料的新型雙功能光催化劑,將光敏劑曙紅Y(EY)原位內嵌于Zr-MOF中,制備了新型EY@Zr-MOF材料。通過X射線衍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和掃描電鏡等對其進行結構和形貌表征,并探究其光催化還原Cr(Ⅵ)和降解活性深藍K-R(K-R)的效能。結果顯示:在500 W汞燈下,Cr2O72-...
熱濕能量利用的智能紡織品————作者:王黎明;
摘要:隨著紡織科技的發展,紡織品已突破原有的保溫和美化的范疇,融合紡織、材料、化學、電子、計算機等多學科技術的智能紡織品日漸興起,是全球紡織服裝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作為新型的清潔能源技術,熱電轉換技術與濕氣誘導發電技術在智能服裝領域的應用開始受到關注,這是因為熱電器件與濕氣誘導發電器件可以將人體產生的熱和濕轉換成電能,從而能夠安全可靠地、全天候持續地為可穿戴電子設備供電[1-2]。...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