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建筑鋼結構進展
關注()《建筑鋼結構進展》建筑論文投稿期刊,創辦于1999年,是由教育部主管、同濟大學主辦的建筑鋼結構專業學術雜志。2005年雜志改為雙月刊,2012年改為彩色印刷。
辦刊宗旨:
《建筑鋼結構進展》以推動我國建筑鋼結構事業的發展,促進相關理論研究及實用技術與新型產品開發,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加快科研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為宗旨,為廣大從事建筑鋼結構研究、設計、制作、安裝和施工以及維修防護等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師生和科研工作者服務。本雜志注重內容的實用和新穎,重視國內外建筑鋼結構領域的最新科技與市場信息,主要刊登各類建筑鋼結構的計算理論、實用設計方法、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制作與安裝工藝,展示國內外有特色的建筑鋼結構設計案例,廣泛交流建筑鋼結構新體系、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及其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情況,介紹各國建筑鋼結構設計規范以及我國建筑鋼結構設計規范的背景資料。長期以來,在廣大讀者及領導和編委們的大力支持和編輯部全體成員的努力下,《建筑鋼結構進展》在學術界的影響不斷擴大,所載論文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獨家收錄。目前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圖書館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建筑科學類的核心期刊以及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擴展版),并入編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S IPD)。
期刊欄目:
設計理論、設計案例、制造與安裝技術、專題論壇、專家觀點
期刊收錄:
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科技期刊核心期刊
建筑鋼結構進展雜志社征稿要求:
1.《建筑鋼結構進展》來稿應不曾在其它任何刊物上發表。
2.《建筑鋼結構進展》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文字簡練易懂、數據可靠。稿件文字長度(包括圖表和參考文獻)一般不宜超過16,000字,但如確有必要,可以適當超出。
3.《建筑鋼結構進展》要求采用國家規定的技術名詞。外文字符應區分文種、正斜體、黑自體、大小寫和上下角標,易于混淆者,請用鉛筆標注。
4.可通過E-mail投稿。內容應包括(按順序):題名(一般限20字以內,必要時可加副題名),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至系、所、室等),郵政編碼,中文摘要(300字左右),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附錄(此項可以沒有),英文題名,作者英文名,作者單位英文名稱,英文摘要(一般不少于150個字)及關鍵詞、第一及第二作者簡介(包括出生年月、性別、學歷、職稱、主要研究領域或主要從事工作、郵箱地址)、中圖分類號。
5.在寫作英文摘要時,要避免過于籠統的、空洞無物的一般論述和結論。應該用簡潔、明確的語言(一般介于100~150words)將論文的“目的(Purposes)”,主要的研究“過程(Procedures)”及所采用的“方法(Methods)”,由此得到的主要“結果(Results)”和得出的重要“結論(Conclusions)”表達清楚。如有可能,還應盡量提一句論文結果和結論的應用范圍和應用情況。
6.文稿如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上宣讀或其成果通過技術鑒定,可在首頁地角注明會議名稱、地點、時間或鑒定信息。文稿還需給出論文資助信息(包括資金項目的名稱和項目編號)。
7.必須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SI制),行文及運算中統一使用單位符號。
8.文稿章節編排采用三級標題。一級標題如l,2,3,…;二級標題如1.1,1.2,1.3,…;三級標題如1.1.1,1.1.2,…,2.1.1,2.1.2,…,前言排序為0。
9.文中公式按自然順序編號,如(1),(2),…。
10.文中圖表隨文出現,圖表用AutoCAD或Excel繪制,須符合制圖規范,要求將圖表原始文件隨文寄至編輯部。
11.文中插圖按自然順序編號,要有簡短的圖題。
12.文中表格按自然順序編號,要有簡短的表題。
13.如果文章有附錄部分,附錄放在參考文獻后。附錄的序號用A,B,C,…系列,如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中的公式、圖和表的編號分別用(A1),(A2),…系列;圖A1,圖A2,…系列;表A1,表A2,…系列。
14.參考文獻附于文末,按文中引用的次序進行編號,文內引用參考文獻處應在右上角以方括號標明文獻序號。沒有引用的文獻及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不得列入。文獻著錄的內容應符合國家標準GB7714-87。
閱讀推薦: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建筑職稱論文發表期刊,南京建筑工程學院主辦,本學報屬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建筑規劃、建筑學、工業民用建筑工程、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給水排水、建造電氣技術、工業設備安裝、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
建筑鋼結構進展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點云數據的大型復雜空間結構數字孿生施工監測技術————作者:任振洋;黃皓鎧;張國杰;易天琦;李晨;魯濤;查曉雄;
摘要:對于大型復雜空間結構構件數量多、節點構造復雜等特點,采用傳統的建模方法存在效率低、計算難度高的問題,無法滿足這類大型結構的要求。針對該問題,提出基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大型復雜空間結構數字孿生施工監測方法,對大型復雜空間結構的逆向建模技術進行研究。首先通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獲取結構點云,針對整體點云數據,采用基準點全排列和ICP算法進行配準,采用統計濾波和體素化方法降噪;針對不同截面形式的梁柱,提出采...
銹蝕鋼材表面重建方法及其受拉性能分析————作者:張衡;江文強;郭玉程;高飛;
摘要:銹蝕是造成鋼結構力學性能退化的主要原因,為此從輸電鐵塔角鋼上取樣開展了加速銹蝕試驗,選取不同銹蝕程度的試件作為研究對象,借助三維掃描儀采集了試件表面形貌數據,分析了銹蝕宏觀指標銹蝕層厚度和細觀指標分形維數隨銹蝕程度變化的規律。根據銹蝕試件表面的分形性質,提出了以銹蝕率、銹蝕層厚度和分形維數為指標,采用隨機中點位移法構造分形布朗曲面來模擬銹蝕表面的方法。結合銹蝕試件三維輪廓曲面統計數據,建立了銹蝕試...
距厚比對裝配式SCCT剪力墻軸壓性能影響研究————作者:龐瑞;張健;周超鋒;雷紅兵;黨隆基;秦守婉;
摘要:為研究距厚比對裝配式鋼-混凝土組合管(SCCT)剪力墻軸壓性能影響,完成了6個剪力墻試件的軸壓性能試驗,分析了試件的破壞形態、應變發展、承載能力和位移延性;基于試驗并考慮鋼板的初始缺陷,建立SCCT剪力墻的精細化有限元模型,并以距厚比為關鍵參數進行數值分析。結果表明:鋼板厚度相同時,隨著距厚比的增大,試件雙鋼板屈曲程度加劇,軸壓承載力和剛度減小,位移延性略有提高;基于距厚比與鋼板厚度、材料強度的正...
模塊化輕鋼-混凝土夾心復合樓板力學性能研究————作者:蘇佶智;李維超;楊臻;邵華;喬文濤;
摘要:模塊化輕鋼-混凝土夾心復合樓板是一種新型的裝配式結構形式,具有裝配率高、預制率高、連接方便、自重輕等特點,為明確該復合樓板的抗彎承載力和連接節點的力學性能,對其進行了試驗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試驗發現模塊化輕鋼-混凝土夾心復合樓板變形能力良好且試件破壞呈現彎曲破壞特征,當加載至極限荷載時,復合樓板和鋼梁連接良好,連接節點未出現明顯塑性變形。在試驗基礎上,建立了精細化有限元模型,進行了變參數分析。結果表...
基于節點損傷的鋼管混凝土平面框架火災下破壞機理分析————作者:宋天詣;趙國浩;項凱;
摘要:以采用外環板連接節點的帶鋼筋混凝土樓板三層三跨圓鋼管混凝土柱-鋼梁平面框架為研究對象,從節點損傷角度對該類平面框架的火災下破壞機理展開研究。建立了足尺的三層三跨鋼管混凝土平面框架耐火極限精細化有限元模型,并用相關試驗數據驗證了建模方法的正確性;基于底層受火危害大于高層受火、邊柱受火危害大于中柱受火原則,確定了12種典型火災工況,深入分析了不同火災工況下鋼管混凝土平面框架的破壞形式、溫度、變形發展和...
大跨度樹杈柱+層疊式曲面網殼屋蓋結構施工技術研究————作者:王章毅;楊樹森;李亮;潘文智;曹佐盛;馬多成;
摘要:惠城南站鋼屋蓋采用大跨度樹杈柱+層疊式曲面網殼,屋蓋結構體系獨特,國內少有。針對惠城南站鋼屋蓋工期緊、精度要求高以及施工條件復雜的特點,選擇頂部鋼屋蓋先做、高架候車層后做的施工方法,通過方案比選、施工組織優化、施工過程無支撐鋼柱穩定性控制以及施工過程仿真分析等關鍵技術,節省工期約1~2個月,施工成本降低約350萬,創造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成功保障鋼屋蓋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順利完成鋼屋蓋的安裝...
某機場航站樓鋼屋蓋抗火設計————作者:胡眾;周健;丁霖;
摘要:為使大跨鋼屋蓋結構抗火設計同時滿足安全可靠、功能適用和經濟合理的要求,對合肥新橋機場T2航站樓鋼屋蓋進行了基于仿真模擬的抗火設計。首先對典型的鋼管混凝土柱、鋼柱進行了基于構件的抗火性能仿真模擬,分析和比較了無防火保護和在不同等效熱阻防火涂料保護下的溫度場分布和構件耐火極限;對屋蓋桁架和鋼梁進行了基于整體結構的抗火性能仿真模擬,得到了考慮熱膨脹效應下的屋蓋構件耐火極限。最后基于分析結果,提出了抗火設...
大跨度鋼箱提籃拱施工線形新型監控技術研究————作者:馮賀杰;
摘要:宗村大橋主橋為下承式鋼箱提籃拱橋,橫跨已拓寬為III級內河航道的蕪申運河。對宗村大橋主橋采用的少支架大節段吊裝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并針對該大跨度鋼箱提籃拱橋的線形控制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在施工關鍵階段,利用有限元軟件Midas Civil進行有限元建模分析,計算得到橋體的線形和預拱度設置。在施工現場進行監測,并對比監測值與設計值,以對施工線形進行控制并保證設計線形滿足設計要求。所提出的現場施工線形新...
均布荷載作用下腐蝕貝雷桁架穩定承載力研究————作者:孫銘陽;田濤;劉昌永;王玉銀;尹航;
摘要:應用于造樓機等臨時結構中的貝雷桁架在使用期間經常面臨腐蝕威脅。鑒于目前缺乏適用于腐蝕貝雷桁架的承載力設計方法,本文針對桿件腐蝕的單跨貝雷桁架開展了穩定承載力研究;诩扔械难b配式公路鋼橋設計方法,通過靜力加載試驗和有限元模型分析了3類桿件(弦桿、斜桿和豎桿)的腐蝕對均布荷載作用下貝雷桁架穩定承載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在6 m跨度下,單跨貝雷桁架的破壞模式以剪切破壞為主,隨著跨度增加,破壞模式轉變為彎...
基于復雜應力狀態的火災后高強鋼本構模型研究————作者:柴鴻羽;蔡文玉;
摘要:火災是嚴重威脅高強鋼結構安全的災害。高強鋼過火后,其力學性能發生顯著劣化,在外部載荷產生的復雜應力狀態下,可發生斷裂破壞,從而導致整體結構發生倒塌,因此需要準確掌握高強鋼火災后的斷裂性能。而準確預測高強鋼火災后斷裂性能的重要前提是使用合理的本構模型;同時,本構模型還要能適用于不同應力狀態。因此,以Q690高強鋼為研究對象,通過設計光滑圓棒試件、缺口圓棒試件及平板槽口試件考慮不同應力狀態;對所設計試...
整段拼裝式輸電塔對接節點承載力試驗研究————作者:陳錫祥;張金鋒;羅義華;張樹林;李濤;張佳倫;劉紅軍;
摘要:針對角鋼鐵塔設計出一種上下兩端完全分開,形成獨立的結構,各段間采用圓形座板式對接,該種結構型式減少了主材接頭處螺栓群,有利于改進現有施工組塔方式,提高組塔效率和施工安全性,同時該種結構型式減少了主材接頭處螺栓群,為機器人登塔作業提供便利條件。其中,對接節點是保證整塔穩定的關鍵結構,為獲取對接節點承載機制、破壞模式及極限承載力,進行了10個足尺節點抗拉承載力試驗,考察了底板厚度、底板直徑、孔位直徑和...
基于施工監測數據的混塔轉接段承載性能研究————作者:譚繼可;冉煜冬;周揚;羅偉;王宇航;李彥娥;
摘要:在風電機組鋼-混凝土混合結構塔筒中,轉接段承擔著連接鋼塔段和混凝土塔段的過渡作用,其承載能力將直接影響整個風電機組的運行安全。裝配上部鋼塔前,需先對已裝配好的轉接段張拉預應力,以保證下部結構的穩定性,這也是混塔施工階段最主要的受力工況之一。在預應力荷載作用下轉接段處于復雜的空間受力狀態,因此,對施工階段轉接段力學性能監測十分重要。以實際工程為背景,在風電機組鋼-混凝土混合結構塔筒施工階段,監測轉接...
輸電塔底座板式對接節點主材角鋼受壓穩定承載力研究————作者:劉志祥;劉軍;靳幸福;張金鋒;錢程;吳磊;謝詠宏;劉紅軍;
摘要:在整段拼裝角鋼塔體系中,主材角鋼作為主要的受力構件往往設置開斷節點進行連接,角鋼的力學性能對整個塔體有著較大的影響,而相關規范未對開斷主材的穩定承載力提出對應的計算方法。以底座板式對接節點的主材角鋼為研究對象,通過足尺的軸心受壓試驗在相同約束條件下對接節點角鋼和未開斷角鋼的穩定承載力大小、變形規律進行對比。隨后利用ANSYS有限元軟件建立考慮橫向支承作用對接節點連接的主材角鋼軸心軸壓有限元模型。從...
水上柔性光伏雙層索系結構分析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作者:杜壯壯;王澤強;馬鑫民;趙一峰;胡洋;陳新禮;
摘要:水上柔性光伏支架可采用單層懸索、雙層索系、索網支撐等結構形式。針對北京良鄉污水處理廠實現大跨度覆蓋及形狀穩定性的特點,選擇雙層索系結構光伏支架,其由承重索、抗風索和豎向連接索組成。該結構通過雙索和搖擺柱的設計,使其具有跨度大、自重輕以及拉索受力均衡的優點。對索結構進行了合理的選型設計,基于等效用鋼量的方法對三種索結構設計方案的成本效益進行了評估。針對經濟效益較好的雙層索系結構光伏支架的進行了靜力性...
火災下部分包覆鋼-混凝土組合構件升溫數值模擬分析————作者:吳昊宇;吳培紅;謝豐蔚;林雪嬌;蔣首超;劉政君;
摘要:為研究部分包覆鋼-混凝土組合(steel-concrete partially encased composite,PEC)構件火災下的傳熱性能,首先采用PEC構件標準火災試驗驗證了二維有限元模型,然后對火災下帶有防火保護的PEC構件的升溫過程及主要影響參數進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不同防火保護條件下,PEC構件H型鋼腹板最高點溫度均位于翼緣與腹板交點處,PEC構件截面溫度最高點位置均位于翼緣端部。...
向審稿人致謝
摘要:<正>~
焊接熱輸入對TMCP和QT態高強鋼接頭沖擊韌性的影響————作者:崔強;趙逍;黃雷;楊輝;孫哲;王彥博;
摘要:為高強鋼在低溫環境下的應用提供試驗數據和建議,重點圍繞焊接熱輸入和接頭母材的不同交貨狀態這兩個關鍵影響因素,選取控軋控冷(TMCP)和調質(QT)兩種交貨狀態的20 mm厚Q550D和Q690D高強鋼,分別進行1.0 kJ?mm-1、1.5 kJ?mm-1和1.9 kJ?mm-1三種常見的氣保焊焊接熱輸入的接頭制備、韌性試驗檢測和對...
基于超聲CT成像的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界面損傷識別研究————作者:李修權;孔慶釗;陳琳;任耀軍;許斌;陳洪兵;
摘要:針對傳統超聲檢測方法難以準確識別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內部缺陷的難題,提出了基于超聲Computed Tomography (CT)成像的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界面剝離損傷量化方法。研發了具有電磁屏蔽功能的磁吸式新型超聲換能器,利用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算法提取透射波初至的方法。基于所建立的正演數值模型和反演分析,系統性研究了Back Projection T...
Ⅱ型套筒灌漿搭接接頭單向拉伸力學性能研究————作者:尹喜慧;田川江;余瓊;郭霖;謝青海;許志遠;
摘要:為研究Ⅱ型套筒灌漿搭接接頭(簡稱APC接頭)單向拉伸力學性能,基于ABAQUS軟件提出一種帶肋鋼筋精細化顯式動態模型,模擬分析了鋼筋位置、套筒壁厚、搭接長度等對試件破壞模式、承載力、延性和套筒應變等的影響。結果表明:試件破壞形式、荷載-位移曲線、承載力和延性均與試驗結果吻合較好,驗證了精細化模型的準確性;后插入鋼筋緊貼預留鋼筋布置于套筒軸線時試件極限承載力和延性最大,后插入鋼筋緊貼套筒偏心布置時試...
《建筑鋼結構進展》第二十六卷總目錄
摘要:<正>~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