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人口科學
關注()《中國人口科學》(雙月刊)創刊于1987年,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主辦的中國人口科學期刊。
《中國人口科學》自創刊以來,發表了大量有影響、高質量的理論文章,及時反映人口與勞動領域及交叉學科的最新學術研究成果,是各界人士了解人口學發展的重要窗口,它為國家和政府決策部門提供理論信息和對策。
《中國人口科學》為了適應人口學研究領域的不斷拓寬,以及人口學與相關學科的融合發展,實行部分論文的匿名審稿制,進一步提高了質量,受到人口學界的普遍關注,被譽為學術水平較高的專業期刊,2002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獎。 《中國人口科學》著重刊登具有較高質量的人口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論文、綜述、調查報告,內容包括:人口理論與政策研究、人口統計、人口與經濟、人力資本。 主要欄目:人口理論與政策研究、人口統計、人口與經濟、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社會保障研究、人口與社會、國際人口比較、人口與生態環境。獲獎情況: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優秀期刊獎。
中國人口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人口理論與政策研究、人口統計、人口與經濟、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社會保障研究、人口與社會、國際人口比較、人口與生態環境
中國人口科學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人口科學雜志社征稿要求
1.《中國人口科學》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中國人口科學》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中國人口科學》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閱讀推薦:人口與發展
《人口與發展》是一本由北京大學主辦,以人口、老齡、健康、勞動、統計、計劃生育的理論與實際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的學術期刊,自2000年改版擴版以來,以其一流的學術水準、嚴格規范的編輯體例受到學術界的推崇與好評。
中國人口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數字普惠金融如何影響女性經濟賦權?——來自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的證據————作者:王翌秋;姚粵;何亮;
摘要:提升女性經濟權能、促進男女經濟地位平等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包容性增長的重要路徑。文章構建了經濟賦權綜合指數,使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微觀數據實證分析數字普惠金融對經濟賦權的影響,并重點檢驗相應效應的性別差異。研究發現,以包容性為典型特征的數字普惠金融能夠有效促進個體的經濟賦權,相應效應對傳統金融市場上受限較多的女性群體作用更強。機制分析表明,數字普惠金融通過緩解性別歧視、加強信息搜尋與金融運...
農地城市流轉對農戶收入和生活質量的促進效應研究————作者:劉淑琳;馬雙;
摘要:研究農地城市流轉如何影響農戶的收入與生活質量,是實現帕累托改進、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基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文章以農地城市流轉為準自然實驗,考察其給農戶收入和生活質量帶來的變化。研究發現,農地城市流轉有助于提高受影響農戶收入,這一結果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機制分析表明,農地城市流轉通過增加城市工業用地面積和改善基礎設施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增加受影響農戶的非農就業機會,進而提...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對流動人口醫療服務利用的影響————作者:徐升;尹靖華;
摘要:促進充分合理的醫療服務利用,是保障流動人口健康的重要途徑。文章基于2013~2018年中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以基本醫療保險對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直接結算政策為外生沖擊,探討其對流動人口醫療服務利用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結果表明,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顯著增加了流動人口患病時去醫院就診的可能性和住院醫療費用總支出,這一政策對促進患者去三級醫院就醫的效應更強。機制分析表明,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可...
老有所醫與老有所依:醫養結合政策的代際經濟支持效應————作者:張磊;鄧紫琪;
摘要:醫養結合政策對于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2016年實施的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為政策沖擊,基于CHARLS2013年、2018年和2020年的老年人面板數據,系統檢驗醫養結合試點政策對子女向父母提供經濟支持的總效應及其機制。研究發現:醫養結合政策對代際經濟支持的“擠入效應”強于“擠出效應”,使試點地區子女對父母的代際經濟支持顯著增加,同時實現“老有所醫”和“老有所依”,但...
基層醫療服務使用對農村老年人主觀福利的影響——來自CLASS數據的證據————作者:陳璐;譚翠蓮;
摘要:對于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農村,基層醫療服務不僅減少了老年人前往大型醫院的不便,還在疾病預防和管理、健康認知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文章使用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2018和2020年兩期面板數據,基于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和工具變量法,檢驗了基層醫療服務使用對農村老年人主觀福利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基層醫療服務的使用顯著提升了農村老年人的主觀福利;從提升效果來看,同時使用看病、護理和康復服務及預防保...
認識人口理論研究中的中國特色————作者:蔡昉;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構建中國特色人口理論體系”。按照這個要求提高人口理論和政策研究水平,是相關領域學者義不容辭的職責。人口學作為一門學科,關注對諸如生育、死亡、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等人口發展現象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人口特征的諸多方面,既作為人口轉變過程的影響因素,也在人口轉變結果中得到具體體現。同時,人口研究還與經濟學、社會學、人文地理學等學科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人口高質量發展視閾下女性人口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作者:楊菊華;李延宇;王蘇蘇;
摘要:性別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文章基于歷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分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女性人口的特征與發展趨勢、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提出了新時代促進女性及總人口高質量發展的思路。研究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女性人口的占比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性別結構失衡問題;女性人力資本持續提高,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男多女少的性別結構失...
《中國人口科學》投稿須知
摘要:<正>《中國人口科學》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首批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資助的學術期刊,連續被中國知網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自1987年創刊以來,《中國人口科學》圍繞人口及相關學科領域的重要議題發表了大量高質量、有影響的學術論文,是各界人士了解人口、經濟等交叉學科發展的重要窗口,為國家和政府部門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
歡迎訂閱2025年《中國人口科學》
摘要:<正>《中國人口科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主辦,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連續四屆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獎,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首批資助。該刊自1987年創刊以來,圍繞人口及相關學科領域的重要議題發表了大量高質量、有影響的學術論文,是各界人士了解人口、經濟等交叉學科發展的重要窗口,為國家和政府部門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
家庭的“失靈”與干預:多元照護協同對失能老人健康的影響————作者:張馳;費舒瀾;
摘要:構建非正式照護和正式照護相輔相成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是“未富先老”背景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關鍵之舉。文章利用2018和2020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數據,考察由家人提供的非正式照護和由專業人員提供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對失能老人健康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家人照護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在改善失能老人健康方面均發揮著積極作用,但兩者的照護效果存在一定差異,家人往往因不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在維持和恢...
實體經濟發展、數字經濟賦能與大學生就業市場變動——來自招聘網站大數據的經驗證據————作者:毛宇飛;曾湘泉;胡文馨;
摘要:近年來,實體經濟在經歷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沖擊后逐漸復蘇,并不斷與數字經濟融合,對大學生就業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文章利用智聯招聘網絡大數據,實證檢驗了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及二者融合發展對大學生就業市場的影響。研究表明:實體經濟復蘇初期,企業新增招聘需求減弱,大學生延緩就業使得供給下降;在政策積極干預下,需求側降幅小于供給側,就業市場景氣指數上升。隨著數實協同賦能與深度融合,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供需兩側均發生...
數字政府建設對農民工就業質量的影響研究————作者:張明志;郇馥瑩;史新杰;李實;
摘要:提高農民工就業質量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數字政府作為一種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對區域就業環境產生了深遠影響。文章通過匹配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數據和國脈電子政務網發布的省級政府網站績效評估數據,探討了數字政府建設對農民工就業質量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數字政府建設顯著提高了農民工就業質量,且對工資收入、福利保障、工作穩定性的提升效應更為明顯。作用機制分析結果表明,數字政府建設可以通過強化信息傳遞、...
代際居住空間分離與農村老年人養老需求轉移————作者:盧文秀;吳方衛;康姣姣;
摘要:在老齡化、少子化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常態化多重背景疊加作用下,識別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需求變化,有助于找到完善農村養老服務的突破口。文章分析了代際居住空間分離對農村老年人養老需求的影響,研究發現如下。(1)代際居住空間分離促使農村老年人養老需求由家庭向社會轉移,即隨著代際居住距離擴大,農村老年人選擇家庭養老服務的概率下降,社會養老服務需求增加。(2)代際居住空間分離通過增加代際經濟支持和減少家庭養老服務時...
中國居民部門財富積累的來源結構——基于資金流量表和國家資產負債表的研究————作者:潘文軒;
摘要:厘清財富積累來源對促進財富積累、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學界對居民財富積累來源的量化研究較為薄弱。文章在構建居民財富積累來源理論模型的基礎上,利用資金流量表和國家資產負債表數據,從凈財富增量的來源結構、新獲取財富的來源結構、增值型資產增長的來源結構三方面量化分析了中國居民財富積累的來源結構。研究發現,2001~2019年間,財富增值對凈財富增量的貢獻度高于儲蓄,收入在新獲取財富中的占比高于...
生育對女性就業和職業轉換的動態影響——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作者:屈小博;王尋喻;
摘要:文章利用2023年中國城市勞動力調查數據,使用事件研究法識別了生育對中國城市女性就業的動態效應,并從職業類型和職業技能需求的視角,實證分析了生育對女性職業轉換的影響,得出三方面的研究發現。第一,生育對女性就業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生育早期的0~3年。女性的就業比例在其生育后3年內平均下降了15個百分點,在孩子進入學齡階段后逐步回升,8年后恢復到生育前1年的水平。第二,生育對受教育程度低、農村戶籍、外...
中國婚姻模式變遷對生育的影響——與日韓的比較研究————作者:李婷;王強;
摘要:全球眾多國家正面臨長期低生育水平的困境,東亞地區儒家文化圈的國家更是集體性陷入極低生育水平,并表現出相似的婚育特征。文章基于中日韓三國婚育模式的歷史變遷,探索了中國婚姻模式變化對生育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三國經歷了相似的婚育水平和模式變化;(2)婚姻模式變動始終發揮著拉低生育水平的作用,已婚生育率對生育水平的影響隨時間呈“負—正—負”的變化特征;(3)若以2020年為起點,保持中國女性婚內生...
《中國人口科學》2024年總目錄
摘要:<正>~
老年人的社會參與能否增進健康?——基于潛類別分析的經驗檢驗————作者:崔曉東;陳友華;
摘要:社會參與和健康是積極老齡化的兩大核心議題。老年人社會參與能否增進健康的實證研究結果并不一致,參與行為的分類方式不同是一個重要原因。文章基于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調查(CLHLS)數據,利用潛類別分析方法對參與行為進行分類,進而檢驗不同類型的參與行為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識別適合不同年齡段老年人的社會參與方式。研究發現,中國老年人的參與可分為生存型、運動型和休閑型三類,其中生存型社會參與最為普遍,運動型...
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來自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證據————作者:齊秀琳;汪心如;張恬;
摘要:文章結合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和2011~2018年中國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利用多期雙重差分法考察了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綠色轉型有助于提高農民工就業率,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政策使農民工就業率提高了4.4個百分點,該結果在處理多期雙重差分權重異質性后依然成立;(2)綠色轉型改變了農民工就業結構,使大量農民工流入到非技能密集型行業;(3)綠色轉型在提高農民工就業率的同時...
進一步深化社會保險改革的根本任務是理性建制————作者:鄭功成;
摘要:<正>社會保險制度關乎人民的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護理保障等基本社會權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保障體系的主體構成部分。社會保險制度的優劣成敗,不僅關乎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國計民生具有重大且深遠的影響。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制度建設為主線”“...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