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心理技術與應用
關注()《心理技術與應用》心理科技期刊發表,創刊于2013年2月,由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主管、開明出版社主辦。
《心理技術與應用》辦刊宗旨:介紹、推廣心理技術,提高心理服務實效;運用、開發心理技術,促進心理技術創新;提供心理技術研究、探討及應用的交流平臺,搭建心理學研究成果與社會應用之間的橋梁。讀者對象:從事心理與心理技術研究和教學的專家、學者;社會各界(包括政府、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公檢法部門等)從事心理咨詢與心理輔導的人士;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教師;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的人士;從事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員以及心理技術愛好者。
心理技術與應用雜志欄目設置
專家視點、探索爭鳴、學界聲音、心理測評、眼動研究、實驗技術、人因工程、太空心理等
心理技術與應用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知網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心理技術與應用雜志社征稿要求
來稿須知
1.來稿字數控制在6000字以內為宜,言簡意賅、精練耐讀。
2.稿件內容要求注重科學性、專業性和可讀性,文字通順、條理清晰。
3.來稿中請務必注明作者真實姓名、署名方式、工作單位、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等。
4.文中若提及外國人名,請翻譯成中文,第一次出現以這樣的格式表示:拉德(Ladd),再出現只用中文即可。
5.來稿文責自負,應注明引文來源、摘要、關鍵詞和參考文獻。
6.稿件一經采用,本刊將按規定給作者奉寄稿酬,并寄樣刊1冊。
閱讀推薦:經營管理者
《經營管理者》是一本面向企業中、高層主管的管理專業性雜志, 用最樸實的語言為管理者提供最務實的管理知識與體驗;用最專業的運作分析,提示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崇尚務實,相約成功。以專業專心的精神,打造全新的《經營管理者》,奉獻給讀者一份學習型雜志。
心理技術與應用最新期刊目錄
自尊與網絡攻擊行為的關系:來自元分析的證據————作者:張麗華;王樂欣;
摘要:研究者對自尊與網絡攻擊行為的關系各執一詞。采用元分析技術探討自尊與網絡攻擊行為之間的關系。經過文獻檢索和篩選,納入原始文獻85篇,含86個獨立樣本,被試65048名。分析隨機效應模型發現,自尊與網絡攻擊行為之間存在顯著但較弱的負相關。進一步的調節效應檢驗表明,兩者的相關性受到自尊測量工具、文化類型、樣本量大小的影響,但不受到年齡、性別、學段的人口學因素,以及網絡攻擊行為的測量工具和出版類型差異的影...
解釋與選擇操縱對選擇偏好變化的影響————作者:唐衛海;胡俊;王化梅;劉希平;
摘要:基于選擇盲范式,通過兩個實驗探討解釋和選擇操縱對偏好變化的影響。結果發現,解釋對選擇偏好的影響表現為選擇擴散效應;選擇操縱對選擇偏好的影響表現為產生偏好反轉的趨勢或偏好反轉;解釋在選擇操縱中對選擇偏好的影響表現為對偏好反轉趨勢或偏好反轉的擴大化;解釋在選擇操縱中對偏好的影響體現在時間維度,且20s是偏好變化的質變期,即出現偏好反轉
高中生在線風險暴露的潛在類別及其影響因素————作者:卜若晗;張亞利;
摘要:采用在線風險暴露量表、父母沖突量表、教師支持量表、同伴依戀量表及自我控制量表對河北省1579名高中生開展調查,探索高中生在線風險暴露的潛在類別及其影響因素。結果顯示,高中生在線風險暴露可分為低風險組、不良內容接觸組和高風險組;父母沖突、教師支持、同伴依戀和自我控制是在線風險暴露潛在類別的影響因素;高中生在線風險暴露的整體檢出閾值為9分,不良內容接觸檢出閾值為3分。高中生在線風險暴露存在異質性,相關...
風險決策中社會距離影響群體成員有關風險的先驗信念————作者:鐘旭東;王佳雯;王芳;
摘要:為深入探究群體決策中個體風險決策的變化及其認知基礎,進而優化群體決策效能,采用仿真氣球冒險任務,通過對比不同決策模式(個體決策、共同決策、輪流決策)及不同社會距離群組條件下個體的連續風險決策,并利用強化學習的貝葉斯模型構建決策過程模型。結果顯示,相較于個人決策,在雙人決策時,個體表現出更高的冒險性。然而,貝葉斯模型擬合揭示,這并非是個體的風險偏好提升,而是個體對氣球不會破裂的先驗信念有所增強,并且...
量子認知心理學:跨學科視角下的認知模型與決策理論創新————作者:劉燊;
摘要:量子認知心理學通過引入量子力學中的疊加、干涉和糾纏等核心概念,重新審視傳統認知科學的基本機制,尤其在決策、感知覺、語言和記憶等領域展現出獨特的應用潛力。量子決策模型利用量子概率與量子測量過程,能夠解釋人類在面對復雜、不確定情境下的選擇偏好,彌補了經典決策理論的局限。此外,量子認知模型在處理多重選擇、模糊性和信息干擾等認知現象中提供了新的視角。盡管如此,量子認知心理學在理論深化與實驗驗證層面仍然面臨...
《心理技術與應用》簡介
摘要:<正>《心理技術與應用》雜志于2013年創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10-1104/R,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2095-5588,月刊),由民進中央主管,開明出版社主辦。本刊是一本應用心理學專業期刊,發表各應用心理學領域的前沿學術研究成果,尤其是運用心理學原理、方法和技術探討經濟、社會、管理、健康、教育等領域真實問題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心理技術與應用》對投稿文章采用嚴格的同行匿名審稿制...
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女性缺失現象的成因與干預述評————作者:許玲瑞娜;張麗;
摘要:通過梳理近十年的相關文獻,從生理、個體心理和社會環境三方面分析女性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STEM)領域的低參與度和高流失率現象的成因。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腦結構和性激素的作用;心理因素是自我效能感、認知能力以及STEM興趣的性別差異;社會環境因素則涉及性別刻板印象、家庭和學校的影響。目前的干預研究主要探究...
互聯網環境下茶飲品牌擬人化營銷溝通效果及其影響因素————作者:葉知綠;陳依琦;姜賽;
摘要:擬人化營銷是茶飲品牌順應當下互聯網環境而采取的營銷策略,有利于加強茶飲品牌與消費者的聯系,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好感度和購買量。收集2020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最受歡迎茶飲品牌前八名的微博帖子,進一步統計、編碼和分析茶飲品牌的發帖內容,探討其擬人化營銷的溝通效果及影響因素。結果發現,擬人化營銷是否有互動、是否有具體的互動內容、互動內容是否與茶飲產品相關是影響擬人化營銷溝通效果的重要因素
感恩行為訓練對高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學業成就的影響————作者:俞錦旺;張得龍;
摘要:感恩有助于個體幸福感的提升和學業成就、工作成就的提高。近年來,研究者著重考察了感恩干預在提升個體的主觀幸福感和工作成就等方面的實際作用,但其有效性問題尚存在分歧。為此,采用感恩清單和感恩拜訪的感恩行為訓練方式,對高職大學生開展為期十周的感恩干預實驗,以考察感恩行為訓練對高職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學業成就的干預效果。結果顯示,感恩行為訓練后的實驗組被試的主觀幸福感和學業成就,不僅顯著高于感恩行為訓練前,...
中文版問題性抖音使用量表在大學生群體的修訂及信效度檢驗————作者:高小容;唐宇;植鳳英;
摘要:以105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經翻譯并修訂問題性抖音使用量表(Problematic TikTok Use Scale,PTTUS),開展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效標關聯效度分析、信度檢驗和跨性別測量不變性檢驗,確定中文版PTTUS的具體條目,并再次驗證該量表的效度。結果顯示,中文版PTTUS的三因子模型擬合良好,內部一致性信度、重測信度、結構效度和校標關聯效度均符合心理測量學標...
道德自我知覺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情境公開性的調節作用————作者:趙敏;吳文昕;鄧仁鋒;白麗英;
摘要:為探討道德自我知覺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以及情境公開性在其中的調節作用,設計了2(道德自我知覺:道德啟動組/不道德啟動組)×2(情境公開性:匿名/公開)的被試間實驗,通過回憶范式操縱被試的道德自我知覺,并使用獨裁者博弈測量其親社會行為。結果表明,相較于不道德啟動組,道德啟動組的親社會行為更多。同時,情境公開性在道德自我知覺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中起調節作用。此外,在匿名條件下,道德自我知覺顯著正向預測親...
群體身份對過度的第三方懲罰的影響及其機制————作者:渠亞明;馮利;杜冰;王鑫文;
摘要:分別采用獨裁者游戲和真實情景開展兩項研究,以探討群體身份影響過度的第三方懲罰的心理機制。結果發現,與受害者群體身份一致的個體,會對違規者產生過度的第三方懲罰;社會身份威脅在群體身份對過度的第三方懲罰的影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群體身份認同調節群體身份對過度的第三方懲罰的影響,具體表現為,高群體身份認同水平的個體會做出過度的第三方懲罰
神經質對涉毒罪犯的變態心理的影響:一個有調節的中介模型————作者:趙洪金;李強;黃鑫;周彥榜;張磊;
摘要:為考察神經質對涉毒罪犯的變態心理的作用機制,采用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中國罪犯心理測試的個性分測驗、傾向性道德敏感問卷和自編罪犯改造情況問卷對云南省兩所監獄的1961名涉毒罪犯開展調查。結果表明,神經質與其變態心理和道德敏感性呈顯著正相關,與其改造情況呈顯著負相關。同時,道德敏感性在神經質與其變態心理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罪犯改造情況調節道德敏感性對其變態心理的影響。基于道德敏感性的雙...
求偶動機對女性進食態度的影響:同性競爭和身體比較的作用————作者:董僉會;李檀;吳寶沛;
摘要:近年來,進食障礙高發于女性群體,然而其治療手段和效果較為有限。進食與女性身材管理密不可分,而女性身材管理又與其求偶動機息息相關。因此,為探索求偶動機對女性進食態度的影響,研究1采用回憶法啟動123名健康成年女性的求偶動機發現,啟動求偶動機后口腔控制增強;研究2采用求偶動機量表、同性競爭問卷、身體外貌比較問卷及進食態度問卷調查662名成年女性發現,同性競爭和身體比較在求偶動機和進食態度之間起鏈式中介...
《心理技術與應用》簡介
摘要:<正>《心理技術與應用》雜志于2013年創刊(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10-1104/R,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2095-5588,月刊),由民進中央主管,開明出版社主辦。本刊是一本應用心理學專業期刊,發表各應用心理學領域的前沿學術研究成果,尤其是運用心理學原理、方法和技術探討經濟、社會、管理、健康、教育等領域真實問題的原創性研究成果。《心理技術與應用》對投稿文章采用嚴格的同行匿名審稿制...
創造性元認知策略知識的結構探索與量表編制————作者:衣新發;姜蘭;
摘要:創造性元認知策略知識是人類應對不確定性、解決復雜問題以及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關鍵因素。基于國內外相關理論和質性訪談,構建了創造性元認知策略知識的結構框架,并編制了適用于大學生的評估量表。通過分析2530名大學生數據,最終形成了包含創造性元認知策略知識類型和應用兩個分量表的正式量表,共36個項目。探索性因素分析、驗證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檢驗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項目區分度、內部一致性、穩定性、結構效度和...
老年人孤獨感與軀體生命質量的關系:一項縱向追蹤研究————作者:范云歌;黃瑞典;王威;張瑞;李曉薇;范方;
摘要:為探討老年人孤獨感對其軀體生命質量的縱向關系及其作用路徑,使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的軀體生命質量分量表、孤獨感量表簡版、宿命論量表和患者健康問卷抑郁量表對廣東省276名老年人進行間隔9個月的兩次問卷調查。結果發現:(1)老年人孤獨感可負向預測其軀體生命質量;(2)宿命論在孤獨感與即時軀體生命質量之間起調節作用,低宿命論可減弱孤獨感與軀體生命質量間的負向關系;(3)抑郁在孤獨感與長期軀體生命質量之間起完...
基于質性分析的網絡社會排斥前因機制探究————作者:秦萌萌;孫倩;邵愛國;
摘要:運用扎根理論,借助NVivo軟件對國內文獻、網絡熱帖評論及深度訪談資料進行質性分析,探討網絡社會排斥的前因機制。結果發現,網絡環境對互動對象社會排斥行為的歸因傾向是影響網絡社會排斥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形象意識高的個體,其拒絕敏感性強,更容易作出消極歸因并陷入自我否定,消極情緒增加,從而加劇了網絡社會排斥。而個體向往情緒的增多、高質量的現實人際關系及與互動對象緊密的現實關系距離則能減少對互動對象行為的...
不健康飲食行為的干預策略:基于食物渴求的精細化侵入理論的視角————作者:沈悅;張赫;汪聰慧;
摘要:不健康飲食行為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挑戰之一,如何有效促進健康飲食行為已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議題。精細化侵入理論提出食物渴求的產生包括兩個階段。首先,食物線索觸發侵入性的意象;其次,個體對侵入性意象進行精細化加工。基于該理論系統梳理了現有的飲食行為干預策略,探討了這些策略的關聯性以及未來研究的潛在方向,為更有效地開發和實施促進健康飲食行為策略提供了參考性框架
心理本質論對文化自信的影響————作者:董俊瑩;衛朝選;畢重增;
摘要:心理本質論是人類形成概念范疇的重要認知方法,其在文化自信的形成的作用性質是未知的。通過兩項研究探究心理本質論(文化本質論和人格本質論)對文化自信形成的作用。第一項研究發現,操縱文化本質論可以狀態性改變個體的文化自信,具體表現為文化自信會隨文化本質論增高而顯著增高。第二項研究發現,非文化領域的人格本質論變化未對個體的文化自信產生影響。這些結果說明,心理本質論是影響個體文化自信的因素,其作用具有文化領...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