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毛紡科技
關注()《毛紡科技》(月刊)創刊于1973年,由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北京毛紡織科學研究所主辦。
《毛紡科技》是毛紡織行業唯一的全國性專業中文核心技術刊物,全國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報導毛紡織、毛針織、染整及相關專業的學術論文、科研報告和成果、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的開發,引進設備的消化吸收,企業的技術經濟分和質量管理等內容。獲獎情況:紡織工業類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獲中國紡織總會優秀期刊獎;《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
毛紡科技雜志欄目設置
專題研究、染整技術、紡紗、機織、針織、性能與測試、設備與改造、綜合報道
毛紡科技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Pж(AJ) 文摘雜志(俄)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文摘雜志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閱讀推薦:北京紡織
《北京紡織》本刊以報導紡織科學技術為主,結合經濟與管理,及時傳播有關經營決策和最新科技成果、產品開發和生產實用技術。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可為企業的生產技術提供有益幫助。
毛紡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高儲熱密度皮芯結構相變調溫纖維的同軸濕紡制備與表征————作者:曹慧;徐之光;張濤;趙燕;
摘要:針對相變纖維存在儲熱密度較低以及相變材料泄漏的問題,以相變材料十八烷(OD)作乳液分散相、聚丙烯腈(PAN)溶液作連續相制備油包油型乳液作為芯層紡絲液,并以PAN溶液作為皮層紡絲液,通過同軸濕紡制備相變調溫纖維。研究結果表明,制備的相變纖維具有皮芯結構,對OD具有良好的包覆性能,加熱8 h后OD泄漏率低于3%;制備的相變纖維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和極高的熱密度,吸熱、放熱溫度分別為27.5~29.4℃...
彩色被動輻射制冷多孔薄膜的制備及其性能————作者:劉金如;曹子豪;閆秀燕;徐紅;毛志平;
摘要:為了解決傳統白色輻射制冷材料缺乏美學特性、應用場景受限的問題,基于溶劑蒸發相分離技術,引入光致發光材料,制備彩色被動輻射制冷多孔薄膜,并測試其太陽光反射率、中紅外發射率以及戶外降溫性能。結果表明:黃色和粉色的輻射制冷薄膜太陽光反射率分別為80%和84%,中紅外大氣窗口發射率均達到98%以上;與環境溫度相比,黃色和粉色輻射制冷多孔薄膜分別降低3.0℃和3.7℃;彩色光致發光輻射制冷多孔薄膜不但具有優...
加捻紗線芯吸現象的模擬與分析————作者:杜世儀;萬賢福;汪軍;
摘要:為分析加捻紗線的垂直芯吸現象,基于毛細效應建立了一個理想結構紗線的芯吸數值模擬模型。為驗證該數值模型,選取直徑為55μm、圓形橫截面的37根滌綸纖維制備6種不同捻度的滌綸紗線,并進行一系列垂直芯吸實驗,分析了紗線捻度及理想結構紗線3種不同排列方式對紗線芯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實驗數據與數值模型模擬結果的芯吸速率趨勢一致,模型在紗線芯吸研究中具備可行性;隨著捻度的增加,紗線芯吸速率顯著減小;開啟式...
基于人體著裝壓和表面肌電信號的騎行褲功效分析————作者:尹玲;翁睿;陸鑫;夏蕾;任仕杰;
摘要:為進一步優化騎行褲功效,選擇市面上流行的2款騎行褲(每款2個型號)作為實驗樣本,以7位男大學生作為受試者進行騎行褲穿著實驗,測試受試者騎行時的著裝壓力和下肢表面肌電信號,以分析騎行褲款式對服裝壓的影響,以及動態服裝壓與下肢表面肌電信號的相關性。結果表明,騎行過程中,騎行褲對人體股直肌施加的壓力最為顯著,其次是膝蓋部位;膝蓋彎曲的設計以及膝蓋拼接彈性更強面料的直筒設計均能有效減輕膝蓋處的動態壓力;受...
不同分梳工藝對兔絨纖維性能的影響————作者:戴婕妤;陳泳良;胡星友;
摘要:為了提高梳理后兔絨纖維的可紡性,比較不同分梳工藝對兔絨纖維性能的影響,分別通過氣流分梳工藝和蓋板分梳工藝對同一批兔毛進行梳理,并對梳理后兔絨纖維的形貌結構、長度、直徑以及力學性能進行測試,并測試對應純紡紗線力學性能、毛羽、條干均勻度,評價梳理工藝對兔絨纖維性能及其紡紗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相比于蓋板分梳工藝,氣流分梳能夠很大程度減小梳理過程對兔絨纖維表面鱗片的損傷,較大程度地保留兔絨纖維的天然卷曲...
元代紅地搭子鹿紋織金綾的分析與復原————作者:王陽;楊爽;李喆;王永進;鄧麗元;
摘要:為了更好地實現元代織金綾的復原,以敦煌莫高窟北區出土元代紅地搭子鹿紋織金綾為研究對象,提出一種數字化與現代紡織技術相結合的復原方法。首先用圖文互證方法對其色彩、紋樣、材質、工藝等方面深入分析;然后運用AI和紋織CAD軟件對織物進行虛擬復原;最后使用SGA-598全自動大提花織機成功復原出織金綾實物。通過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復原效果隸屬度為52%,表明該復原方法具有較好的有效性。數字化與現代紡織技術...
基于復合酶法脫膠的玉米苞葉纖維的性能分析————作者:田英華;王男;夏超越;吳紅艷;陳美方;
摘要:為了提升廢棄玉米苞葉的利用率并將其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采用復合酶對玉米苞葉進行脫膠處理,探究酶法脫膠對玉米苞葉纖維理化特性的影響,并測試玉米苞葉的化學組分、微觀結構、結晶度、紅外光譜、斷裂強度等。結果表明:玉米苞葉中膠質主要組分為脂蠟質、水溶物、果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膠質含量約為80%,大量的膠質黏附在纖維上,纖維黏結形成了片狀結構;酶處理后大量膠質從纖維上脫除,纖維素含量提高至47.48%,玉...
竹葉黃酮結構修飾產物對柞蠶絲織物的染色————作者:于穎;
摘要:為了開發符合生態標準的新結構天然染料,以竹葉黃酮為研究對象,針對其染色中存在的缺陷,提出通過酰基化結構修飾改善其上染性能和染色牢度;探討了酚基化修飾原理,對比分析了修飾前后竹葉黃酮染色柞蠶絲織物的最佳工藝、色牢度、抗菌性能和防紫外線性能。結果表明:修飾前竹葉黃酮直接染色最佳工藝為染料用量6%(owf),pH值5,染色溫度80℃,染色時間60 min;修飾產物直接染色最佳工藝為染料用量7%(owf)...
角蛋白共混氣凝膠的制備及其對亞甲基藍的吸附————作者:張晴;麻文效;胡丙南;唐夢瑤;
摘要:為回收利用羽絨纖維,以還原法提取羽絨角蛋白的粉末為原料,以卡拉膠和魔芋膠為增強改性材料,通過冷凍干燥法制備出三元復合氣凝膠并將其用于吸附水溶液中的亞甲基藍,并對其結構、形貌、力學性能及熱穩定性能進行分析。通過對氣凝膠吸附亞甲基藍的動力學特征研究,得到不同氣凝膠的吸附速率等參數。結果表明:羽絨角蛋白共混氣凝膠吸附亞甲基藍的最佳條件為pH值8、溫度25℃、時間200 min。吸附過程更符合準二級動力學...
鈦酸鋇/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涂層羊毛織物的摩擦電性能————作者:陶金;曹秀明;熊佳慶;丁巧英;楊艷;胡小燕;
摘要:為了改善羊毛織物的摩擦電輸出性能、提高自能量傳感效率,采用表面自組裝功能化的方法,以純羊毛織物為基材,納米鈦酸鋇為功能材料,通過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分散固著作用制備了鈦酸鋇/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涂層羊毛織物,研究功能化改性后羊毛材料的表面形態和化學結構變化,并探討改性前后羊毛織物的摩擦電輸出性能。結果表明,經等離子體處理后的羊毛纖維負載能力提升,其表面均勻覆蓋了粒徑200 nm的高分散性納米鈦酸鋇;功...
滅火防護服輕量化設計與表征————作者:李永海;錢志敏;閆金剛;文美蓮;
摘要:為了在危險、復雜的城市滅火環境下,提高消防員救援效率,滅火防護服需要輕量化。在保證防護服熱防護性能(TPP)不小于1 467 kW·s/m2(XF 10—2014《消防員滅火防護服》要求)的前提下,開展防護服輕量化研究。滅火防護服面料組合外層采用表層/底層六邊形結構連接芳綸雙層織物,面密度220 g/m2;防水透氣層為聚酰亞胺-PTFE膜織物,面密度為1...
基于BP神經網絡的敦煌圖案在旗袍中的感性應用————作者:方思涵;薛媛;
摘要:為提高敦煌圖案在旗袍中的設計效率,滿足消費者對旗袍圖案的感性需求,提出基于BP神經網絡的敦煌圖案在旗袍中的感性設計方法。篩選7類符合旗袍風格的敦煌圖案,繪制16款旗袍刺激圖,利用語義差異法設計調查問卷,獲取消費者在12個維度對刺激圖的感性評價值,利用因子分析法對評價值進行數據分析,選出3個感性因子,從3個維度分析敦煌圖案的設計要素并對其進行模塊編碼,構建消費者對旗袍的感性評價與敦煌圖案的設計要素之...
基于數據思維的服裝產品生命周期實證分析————作者:劉麗嫻;王賀林;李浩;鄭澤宇;
摘要:為幫助服裝品牌提高設計效率,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在已有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借助知衣科技智能平臺,以衛衣單品為典型,以8個代表性品牌的80款女裝連帽衛衣的近30萬銷量數據作為研究樣本,采用數據分析和擬合方法,探討互聯網時代服裝行業產品生命周期類型及其特點。研究結果表明:傳統服裝行業產品生命周期類型在當下服裝行業仍具適用性,此外還呈現前期變異、中期變異和后期變異3種變異類型,且各生命周期類型...
秦代服飾中前襲工藝技法分析————作者:寧簡毓;陳果;
摘要:為了對秦代服飾“前襲”的工藝技法進行深入解讀,以北京大學藏秦簡《制衣》篇記載內容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研究、對比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秦代“傅”和“兼”的制衣工藝技法,并提出“兼”的3種釋義方案,結合出土文物進行互證,檢驗各方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最后將方案3的斜裁法與傳統的正裁法進行比較研究,得出斜裁法形成落肩效果的同時增加擁掩量,更契合當時的禮儀規范,對秦代前襲工藝技法分析有助于推動秦代服飾結構及其...
廢舊服裝回收行為的影響因素————作者:王甜甜;馮寧靜;李青;朱忠義;薛哲彬;
摘要:為了解決廢舊服裝因數量急劇增加而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問題,探究了居民參與廢舊服裝回收行為的影響因素。首先采用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居民對廢舊服裝的處理方式;然后基于計劃行為理論,從政府和社區、回收機構以及個人行為意向3個維度構建居民參與廢舊服裝回收行為的影響因素模型;而后借助驗證性因子分析、相關性分析以及回歸分析等方法,針對上述3個維度與居民參與廢舊服裝回收行為意愿之間的影響關系,展開進一步...
全自動紡織絡筒機槽筒電機驅動故障診斷方法————作者:劉金浦;張培航;
摘要:隨著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全自動絡筒機成為紡織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其運行穩定性和效率對于整個生產線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為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研究全自動紡織絡筒機槽筒電機驅動故障診斷方法。首先,采用光纖電壓傳感器和霍爾電流傳感器采集相電壓和相電流信號作為分析的基礎數據;然后,采用小波分解對正常運行、相間短路故障和單相接地故障進行故障特征提取;最后,采用引力搜索算法(Gravitat...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起毛針布優化設計————作者:趙菊梅;趙磊;朱挺;劉云崗;劉建華;
摘要:為對起毛針布設計提供理論研究和可靠性驗證方法,建立起毛針布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起毛針布主要參數變化與針布受力后總變形、等效彈性應變和等效應力的變化規律,同時根據實際起毛工藝,測算單根鋼針受力情況,并驗證起毛風格形成的過程。研究表明:針尖與坯布穿刺深度、針尖與線圈作用時間是決定起毛風格的主要因素,同時也受到起毛針布針高、前后膝比例、角度、密度、底布結構(橡皮、棉布厚度、彈性模量)、鋼絲...
基于拉曼光譜技術的山羊絨與綿羊毛鑒別————作者:朱安宇;吳秀桓;郭晉洲;李衛東;
摘要:山羊絨與綿羊毛具有相似的化學成分與組成,為了快速、準確、客觀地實現二者間的鑒別,利用顯微共焦拉曼光譜儀測定了不同地區山羊絨與綿羊毛的拉曼光譜圖,采用標準正態變量變換(SNV)、平滑及二階導數對原始拉曼圖譜進行預處理,通過主成分分析,結合馬氏距離建立了山羊絨綿羊毛定性判別模型。結果顯示:模型預測準確率為100%,表明拉曼光譜結合化學計量學的方法能夠較為有效地實現山羊絨與綿羊毛之間的鑒別
基于YOLOv8s的特征融合織物疵點檢測方法————作者:蔣明宇;吳斌;張紅英;
摘要:針對織物缺陷種類繁多、尺度變化大以及小目標漏檢等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YOLOv8s的特征融合改進算法。首先在Neck層引入加權特征融合策略,并設計了多分辨率特征層聚合模塊CWcat,通過加權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顯著提升了檢測精度,同時僅增加少量計算成本;其次,采用VOVDGSCSP特征融合模塊優化了Neck層的多層特征信息融合,提高了小目標檢測的精度,并有效降低了計算復雜度;最后,采用SIoU...
基于YOLOv8改進算法的織物瑕疵檢測方法————作者:張學林;閔悅;熊金泉;丁文超;
摘要:為了解決織物生產過程中,瑕疵檢測存在的準確率低、檢測速度慢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YOLOv8改進算法的織物瑕疵檢測方法。首先,借鑒輕量化的StarNet重新設計了主干網絡結構,降低模型參數量,提升檢測速度;其次,設計了一種基于Sobel算子的邊緣信息增強卷積,以獲取瑕疵的邊緣信息,提升瑕疵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在回歸損失函數中引入對不同尺度的物體不敏感的NWD損失函數,提高對小目標瑕疵識別的檢測能力...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