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機械科學與技術
關注()《機械科學與技術》(月刊)曾用刊名:(機械設計)創刊于1981年,由西北工業大學主辦,從2004年開始為月刊,大16K,每期正文128頁,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辦刊宗旨:力求反映機械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成果。讀者對象為從事機械科學技術的研究、設計、實驗、開發、應用與教學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情報人員及理科院校師生。
《機械科學與技術》主要反映機械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成果,刊登理論研究、設計計算、機構分析、實驗研究、CAD/CAM及機電一體化方面的學術論文、成果報道及評述,介紹新方法、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
機械科學與技術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301;總被引頻次:1720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460;綜合影響因子:0.272
7、機械科學與技術雜志榮譽:
陜西省優秀期刊一等獎
8、偏重的研究方向:工程與材料(24)、機械工程(22)、機械動力學(6)、機械結構強度學(3)、機構學與機器人(3)、機械摩擦學與表面技術(3)、機械測試理論與技術(2)、制造系統與自動化(2)、零件加工制造(2)、數理科學(1)、金屬材料(1)、物理學I(1)、聲學(1)、微/納機械系統(1)、金屬功能材料(1)、信息科學(1)、計算機科學(1)、計算機軟件(1)
9、投稿錄用比例:79%
10、審稿速度:平均2.30769個月的審稿周期
機械科學與技術欄目設置
理論研究、設計計算、機構分析、工藝·設備·材料、實驗研究。
閱讀推薦:機械工程師
《機械工程師》雜志主要報道機械加工設備、工藝、工裝、卡具、刀具、模具、通用機械及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檢驗測量、分析試驗、表面工程、制造業信息化、設備維修與改造等方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設備、實用技術、經驗及相關的知識技能;國內外最新技術動態、市場信息、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制造業優秀企業與工程師的典型案例。
機械科學與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BDD-YOLO:輕量化的軸承表面檢測算法————作者:王嘉祺;王曉麗;劉平;
摘要:軸承缺陷檢測對于確保設備正常工作至關重要。本文提出一種基于YOLOv5s改進的輕量級軸承缺陷檢測模型BDD-YOLO,旨在解決現有軸承缺陷檢測在速度慢、精度低以及在邊緣設備上難以部署等方面的問題。在模型中設計了一種可以在保持精度的同時降低模型參數的輕量級卷積模塊C3GE(C3Ghost-ECA),并在C3GE模塊基礎上,構建了C3GE-CSPGhostNet骨干網絡,提高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減少模型...
高速齒輪傳動噴油潤滑特性分析及噴口結構優化————作者:許建民;楊煒;韓勇;王鵬川;姚栓;
摘要:高速齒輪箱內復雜的流場會對齒輪潤滑性能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傳動系統的壽命和傳動效率。為了厘清高速齒輪傳動中噴油參數對噴油潤滑特性的影響規律,基于計算流體力學,建立了高速齒輪攪油和噴油潤滑仿真模型,首先對比了攪油和噴油潤滑的潤滑性能和力矩變化,然后探究了不同噴油速度和噴油距離下齒輪箱內部的流場特性,最后提出了一種類扇形噴油結構并通過正交試驗對其進行了結構優化。結果表明:相比于噴油潤滑,攪油潤滑對高...
非線性最小二乘法的渦旋盤型線參數反求————作者:孫澤堯;丁鋒;秦鑫;李洋;
摘要:渦旋盤是影響渦旋壓縮機性能的主要部件,對渦旋盤型線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針對給定渦旋型線反求型線參數的問題,基于逆向工程,提出了一種利用Matlab軟件精確反求渦旋線參數的方法。通過三坐標測量儀精確測量渦旋線輪廓坐標,利用帶有位移補長的非線性最小二乘法與下山單純形迭代法實現擬渦旋線擬合,求得渦旋線的基圓半徑以及發生角參數。將提出的帶有位移補長的非線性最小二乘法與常規非線性最小二乘法以及基于Hubbe...
TC4耳片孔壓合襯套冷擠壓強化參數的疲勞壽命正交仿真研究————作者:錢梓昂;黎向鋒;劉左惠;唐偉;劉燁欣;李文生;
摘要:壓合襯套冷擠壓工藝是一種國際常用的增強緊固件孔強化工藝,具有精度高、擠壓量大、和強化效果好等優點。本文通過ABAQUS仿真軟件,模擬了TC4耳片孔壓合襯套冷擠壓強化過程,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了芯棒過渡圓角半徑、邊距比和襯套厚度比對冷擠壓之后耳片的疲勞壽命和耳片-襯套組件的質量,設計正交仿真對比研究了這三個結構參數對耳片緊固孔結構疲勞壽命的影響,并采用極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結構參數的影響程度。結...
異形電極電火花加工微孔間隙流場仿真與實驗研究————作者:金慶松;范立想;陳書涵;唐偉東;嚴一雄;康小明;
摘要:為了改善電火花加工排屑效果,本文提出一種斜直削邊異形電極用于微孔電火花加工。通過間隙流場數值模擬分析,并結合實驗得到的微孔質量和加工效率結果驗證了提出的異形電極的有效性。仿真結果表明,相比削邊電極和圓柱電極,異形電極在微孔出口處的流體豎直向上平均速度提高了5%和14.36%,排屑效率提高了5.93%和17.20%。實驗發現,異形電極的加工效率比削邊和圓柱電極的加工效率分別提升了5.93%和19.2...
異種鋁合金5083/6061氬弧焊搭接接頭的疲勞分析————作者:梁興龍;王瑞杰;劉國壽;閆文峰;張林歡;代恒源;
摘要:為研究異種鋁合金焊接接頭的疲勞性能,本文采用MTS材料試驗機對5083和6061異種鋁合金氬弧焊(TIG)搭接接頭進行了恒幅疲勞測試及典型試件的疲勞斷口觀察,進而對試件進行壽命預測。疲勞測試結果表明:在不同載荷水平下試樣有三處不同的疲勞斷裂位置。經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疲勞斷口后發現,焊縫內部存在不同尺寸的未熔合缺陷,斷口表現出韌性斷裂的特征。結合有限元應力分析結果,分別采用缺口應力法和局部應力應變法...
融合A*和SA算法的移動機器人路徑規劃方法————作者:劉雄峰;鄒勇;張振華;劉學城;
摘要:為解決移動機器人路徑規劃中傳統A*(A-Star)算法路徑平滑度差,路徑較長的問題,提出一種融合A*與模擬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SA)的混合路徑規劃方法(SA-A*)。該方法使用模擬退火算法對A*算法得到的初始路徑進行二次規劃,通過迭代去除A*路徑中的冗余節點,減少路徑轉角,縮短路徑長度,結合了A*算法與模擬退火算法的優點,高效規劃路徑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能跳出局部最優...
壓氣機旋轉不穩定及其處理機匣控制策略————作者:陳智洋;吳艷輝;
摘要:為探究旋轉不穩定的控制策略,本文針對某亞聲速軸流壓氣機在實壁及周向淺槽機匣條件下開展了多通道數值模擬研究。實壁機匣壓氣機試驗測量和數值模擬分析表明,旋轉不穩定是壓氣機轉子葉頂載荷與泄漏流周向耦合的結果。隨著壓氣機流量減小,其轉子葉頂主加載區前移至30%軸向弦長處時,該主加載區處的泄漏流沖擊相鄰葉片壓力面并影響該葉片葉頂主載荷,葉頂主載荷和泄漏流周向耦合形成旋轉不穩定。以葉頂30%軸向弦長處,開展的...
“開拓者”粒子群算法的六軸機械臂時間最優軌跡規劃————作者:唐福宏;曾慶生;馮棟彥;
摘要:以AUBO-i10機械臂為研究對象,針對六軸機械臂軌跡規劃的時間最優問題,采用3-5-3混合多項式插值函數規劃軌跡,改進粒子群優化算法提出開拓者粒子群算法優化時間。根據機械臂的改進D-H參數表利用MATLAB機器人工具箱建模,給定機械臂末端執行機構在笛卡爾空間下的軌跡插值點,通過逆運動學求解機械臂六個關節的角度;利用開拓者粒子群算法優化插值時間節點,求取軌跡最快運行時間;對比其他改進粒子群算法,開...
一種磁流變關節單足機器人設計與跳躍性能研究————作者:呂云飛;徐浩東;張良;孫帥帥;楊健;
摘要:針對現有足式機器人在跳躍過程中爆發不足、負載能耗高的問題,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磁流變技術的驅動關節,用來提高機器人系統的運動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對新型關節的建模分析,建立了可變剛度的并聯彈性執行器單足模型,進行了運動學、動力學分析,設計了解耦運動控制方法,并通過COMSOL進行磁場仿真以分析磁流變關節鎖止力矩,最后通過實驗驗證了單足機器人的跳躍性能。實驗表明,與傳統電驅動關節模組相比,電機起跳瞬時...
GCr15軸承鋼磨削變形研究————作者:丁騰威;馮碩;李娜;王利梅;牛金濤;喬陽;王相宇;
摘要:GCr15軸承鋼因其高硬度和優異的耐磨性,廣泛應用于軸承等精密機械零件的制造。然而,在磨削加工過程中,工件易產生變形,影響其尺寸精度和表面質量。本研究基于不同磨削深度、進給速度及砂輪磨損狀態,進行了磨削試驗,旨在分析各磨削參數和砂輪磨損狀態對工件變形量的影響。通過激光測振儀和旋轉測力儀,實時監測工件的變形量及磨削力的變化。結果表明,砂輪磨損狀態是影響工件變形的主要因素,砂輪磨損越嚴重工件變形越大,...
粘彈性梁振動系統的稀有和隱藏吸引子及其演化特性研究————作者:伏江龍;呂小紅;
摘要:從稀有和隱藏吸引子的角度研究非線性粘彈性梁振動系統多穩態行為的全局動力學。識別了系統在參數平面和狀態平面耦合下的多穩態吸引子模式及存在區域。結合Runge-kutta法、打靶法和胞映射法研究了多穩態中的稀有和隱藏吸引子及其產生與消失的原因。結果發現,粘彈性梁振動系統呈現出多種類型復雜的多穩態行為,系統參數的微小變化會引起多穩態吸引子數量和性質的迅速變化。鞍結分岔和倍周期分岔是稀有吸引子產生與消失的...
熔石英精密磨削表層損傷分析實驗與仿真研究————作者:潘之千;崔飛杰;楊明輝;鄧犇;彭芳瑜;閆蓉;唐小衛;
摘要:熔石英材料因其優異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其高脆性和低斷裂韌性使其在精密磨削過程中易產生裂紋等表面缺陷,本文以實驗與仿真相結合的方式,分析了不同工藝參數下熔石英去除形式以及表層損傷形成規律。通過提取砂輪磨粒的幾何特征,建立了正八面體單磨粒磨削熔石英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使用小粒度砂輪開展了熔石英精密磨削實驗,通過對比磨削力和加工表面形貌對模型的有效性進行驗證。仿真結果表明,磨削比能以及應...
凹凸零件單點漸進液壓成形方法研究————作者:尚苗;李言;楊明順;丁永明;李龍;
摘要:凹凸件的無模具成形及低的成形精度制約著漸進成形技術的工業化推廣。為此,提出了一種單點漸進成形與液壓成形混合而成的新工藝,比較了不同成形方法對制件成形性的影響。分析了不同液壓參數對凹、凸特征成形高度、成形角和成形精度的影響規律。試驗結果表明,通過先液壓脹形再靜壓支撐單點漸進成形的方法能夠獲得凹凸件;制件最大高度誤差和徑向誤差主要發生在凹特征和凸特征的過渡區域內。與無靜壓支撐的成形過程相比,0~0.0...
彈性滑動結構對主動間隙控制組件振動特性影響研究————作者:鄭洪波;王曉杰;李小龍;
摘要:為研究彈性滑動結構對主動間隙控制組件振動特性的影響,根據能量平均法線性化彈性滑動結構的非線性支承剛度,采用有限元法和子結構綜合法相結合的方法建立了渦輪機匣、彈性滑動結構和主動間隙控制組件耦合參數化模型。對彈性連接方案和固支連接方案下耦合系統的振動特性進行對比仿真分析,結果表明:相比固支連接方案,彈性連接方案下主動間隙控制組件支架固有頻率變化較大,主動間隙控制組件后支架高頻振動增大,前支架高頻振動大...
融合ADRC的無人機軌跡跟蹤控制————作者:王藝霖;王洪亮;麥鴚;江佩瑤;吳興華;馮跟源;
摘要:本文針對四旋翼無人機在軌跡跟蹤過程中面臨的非線性及不確定性挑戰,提出了一種結合改進非洲禿鷲優化算法的自抗擾控制策略。該策略通過為四旋翼無人機的各個控制通道設計自抗擾控制器,有效提升了軌跡跟蹤的精度與飛行的穩定性。同時,利用改進后的非洲禿鷲優化算法對自抗擾控制器的參數進行優化,簡化了調參過程,顯著增強了系統的魯棒性。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在軌跡跟蹤精度與魯棒性方面均優于傳統自抗擾控制,為四旋翼無人機控...
改進RT-DETR的鋼材表面缺陷檢測算法————作者:張偉健;徐向英;章永龍;
摘要:針對缺陷檢測中目標檢測精度不高和模型正負樣本不均衡的問題,提出一種改進的RT-DETR目標檢測模型。首先使用Adown模塊、Dwconv卷積以及CAA注意力機制設計了新的RepNCSPELAN4模塊,使骨干網絡RCANet更輕量化且能夠更準確的提取數據特征,同時融合了目標的上下文信息,增加了對小目標的檢測能力。其次提出SlideVarifocalLoss使網絡更加關注難樣本和負樣本,提升了模型對難...
應力圓分析的動集車主承力梁的疲勞評估方法————作者:廣德強;尹鑫;周紅山;張昭;
摘要:采用BS EN12663-1:2010標準構建了時速160公里/小時內燃動力車車體結構疲勞計算工況,采用TB/T 3548—2019的FAT90和FAT160曲線進行疲勞強度計算。采用應力圓方法畫出對應各個工況的應力圓,進行疲勞應力變化范圍/疲勞應力幅的計算,用于進行疲勞強度分析。結果顯示,最大疲勞應力變化范圍沒有出現在主應力方向上,而是與最大主應力方向相差12.771°至126.985°,由此說...
薄壁件超聲縱扭振動輔助銑削的振動抑制研究————作者:曹人毅;張臣;劉丞讓;黃鹿;張光彥;
摘要:為提高薄壁件成型表面質量與輪廓度,分析了超聲縱扭振動輔助銑削的特點,研究了超聲加工的振動特性,在薄壁渦旋盤進行了驗證。首先,對超聲縱扭振動銑削進行了運動學分析,提出一種求解銑削“分離-接觸”時刻的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對超聲縱扭振動輔助銑削的等效剛度進行分析,最后,開展了超聲縱扭振動輔助銑削薄壁件實驗,對不同超聲振幅、轉速下的工件振動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超聲縱扭振動輔助銑削提高了薄壁件加工等效剛度,...
全地形履帶車輛復合懸掛系統多目標優化研究————作者:孫寶;高敏;李占龍;常藝紅;趙宇翔;
摘要:全地形履帶車輛因其在復雜的行駛環境中表現優異,廣泛應用于軍事、救援和農業等領域,但對其懸掛系統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采用多目標灰狼優化算法,對全地形履帶車輛并聯仿生型復合懸掛系統進行多目標優化,以提升車輛的乘坐舒適性和平順性。首先,通過多尺度法數值求解系統動力學方程,確定關鍵目標函數;其次,以位移傳遞率和固有頻率為優化目標,建立該懸掛系統多目標優化模型;最后,使用優化算法確定彈簧阻尼器的最優安裝角度...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