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船檢
關注()本刊以權威、精品、現代為辦刊宗旨,關注水上安全、船舶質量、水域環保以及海上反恐,倡導海事文化,提供技。
中國船檢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中國船檢欄目設置
特稿;專論專訪;熱點透視;海事公告;海事信息。
中國船檢編輯部/雜志社投稿須知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閱讀推薦: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季刊)創刊于1978年,由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主辦。本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貫徹“雙百方針”。內容主要反映在船舶運輸系統、船舶設計、船舶自動化、船舶電站、交通工程、環保工程、港口工程、電子信息、船舶動力機械、船舶儀器設備、航運經濟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同時刊登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試驗報告和科研管理研究報告。
中國船檢最新期刊目錄
挪威氣候與環境部專家到訪中國船級社并開展交流
摘要:<正>2025年3月4日,挪威氣候與環境部專家主任/IMO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會間工作組主席斯維農·奧夫特達爾及相關專家一行到訪中國船級社(CCS)并開展交流。CCS副總裁王宏偉,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大連海事大學和CCS相關人員參加交流。雙方共同回顧了多年來的友好交往,并就船舶溫室氣體減排等IMO熱點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和交流。斯維農表示,中挪兩國作為航運大國,一直在國際航運領域發揮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中國船級社兩項成果獲2024年度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獎
摘要:<正>近日,2024年度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及技術發明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中國船級社牽頭申報的“船舶應用電池動力安全技術研究及應用”和“液化氣體船舶安全作業要求”項目分別榮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二等獎。“船舶應用電池動力安全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由中國船級社、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七一二研究所、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有限公司、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項目構建了國際上首個“規范+平臺”的電池動...
中國船級社頒發國內首張水下儲油裝備原則性認可證書
摘要:<正>近日,中國船級社(CCS)為中國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頒發國內首張水下儲油裝備原則性認可(AIP)證書,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水下儲油裝備在技術合規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了專業認證,為我國邊際油田開發提供了創新性解決方案,也為海洋工程裝備自主化進程注入了新動能
中國船級社助力中信金租845k系列紙漿船首制船交付
摘要:<正>2025年3月5日,由中國船級社(CCS)執行建造檢驗、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為中信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建造的84.5k多用途紙漿船首制船“CSPC HORIZON”輪交付。該系列紙漿船總長225米,型寬36米,型深21米,結構吃水14.5米,航速15.5節,是當前世界上噸位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的多用途紙漿運輸船。該船貨艙采用箱型結構設計,配備密封性背載式艙蓋及轉輪除濕機,甲板搭載4臺克令吊...
綠色脈動,智造“中國心”————作者:白麗榮;
摘要:<正>2025年2月25日,上海東海之濱,一場關乎全球航運業綠色革命的里程碑事件在此定格—Win GD X92DF-M-1.0甲醇雙燃料發動機全球發布儀式隆重舉行。發布儀式現場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集團)在萬眾矚目下,向世界揭曉這臺被譽為船舶巨型“綠色心臟”的全球最大功率甲醇雙燃料船用發動機
“安吉威信”,逐浪啟新程————作者:白麗榮;
摘要:<正>匠心筑夢,榮耀傳承。2025年1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4年全年造船業最新數據,我國再度將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全球第一的桂冠收入囊中,這已是我國造船業連續15年蟬聯此殊榮。2024年,中國造船人矢志不渝將中國船舶工業推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更高處。全年新接綠色動力船舶訂單占據國際市場78.5%的大額占比,是我們在全球造船業綠色革命浪潮中勇立潮頭的最...
重塑海洋能源產業鏈生態,打造清潔能源運輸“中國標桿”——訪山東海洋能源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茂忠————作者:薛龍玉;
摘要:<正>2025年2月,山東海洋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海洋能源”)首艘17.5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在上海江南造船廠開工建造,標志著公司加快建設海洋清潔能源運輸體系取得新突破。自2022年接收首艘LNG運輸船,順利進入國際LNG運輸市場之后,山東海洋能源乘勢而上,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簽署2艘17.5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項目,2024年又與卡塔爾能源公司(Qatar E...
他們“再進場”————作者:趙博;
摘要:<正>德國船東Peter D?hle Schiffahrts確認在廣船國際有限公司(簡稱廣船國際)訂造3+2艘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8400TEU集裝箱船,新船將在2027-2028年間陸續交付。這是廣船國際自2021年以來,時隔近4年,重返集裝箱船建造市場
數據驅動的智能船舶運動姿態預測技術現狀及發展————作者:柳芊;李詩杰;劉佳侖;胡欣玨;沈文何;
摘要:<正>近年來,數據驅動的智能船舶運動姿態預測成為一個熱門研究方向,為未來的航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借助先進的傳感器、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數據驅動方法通過對大量實際航行數據的分析,采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手段從中尋找規律,預測船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運動狀態。智能船舶,作為數字與智能技術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引領著全球航運業的未來
挪威智能船舶發展路線圖————作者:王思佳;
摘要:<正>挪威作為全球領先的海洋經濟國家,其擁有悠久的造船和航運歷史使其深刻理解航運業在全球貿易中的重要地位。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航運競爭和不斷提高的環保要求,挪威很早便意識到智能船舶技術在提升航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以及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的巨大潛力。如今,挪威在智能船舶領域的進展已取得顯著成就,并持續鞏固其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引航員登離船裝置常見問題————作者:田大春;
摘要:<正>引航員在船舶航行或錨泊時最常見的登離船方式是借助船舶的舷梯和/或使用引航軟梯,盡管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海事引航員協會(IMPA)及各區域引航員協會、港口國監督機構等都付出了巨大努力,但仍有太多關于引航梯安裝不當或不安全的報告
人員訪談在SIRE20檢驗中的應用————作者:羅紅波;
摘要:<正>SIRE自1993年啟動已有30年,每年有2萬多艘次進行SIRE檢驗,報告下載18萬份。SIRE檢驗為改善海運業的整體安全記錄做出了重大貢獻。但SIRE檢驗更多聚焦于硬件設備的檢驗,而我們知道事故的發生不僅是硬件故障的原因,更與人為因素相關。為進一步降低事故發生,聚焦重大風險,OCIMF在2024年9月推出SIRE 2.0檢驗。SIRE 2.0基于對所有船舶活動進行BOW-TIE風險分析,引...
SEA JADE公司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項目第2艘船開工
摘要:<正>2025年3月6日,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大連造船)為華光海運/中國燃氣/中船租賃合資公司SEA JADE建造的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項目第2艘船點火開工。該項目船型由大連造船自主研發,船舶總長299.7米,型寬46米,型深26.2米,設計吃水11.5米,設計服務航速為19.5節,貨艙總艙容17.5萬立方米。船舶采用GTT專利公司Mark III Flex型貨物圍護系統,配置...
安徽省首批入級CCS內河LNG動力多用途船開工
摘要:<正>2025年3月6日,長航貨運有限公司6艘130米LNG動力新能源多用途船于海螺集團蕪湖新遠船業有限公司正式開工,該批船是安徽省首批入級CCS的內河LNG動力新能源船舶。該型船總長129.98米,型寬16.26米,型深7.20米,設計吃水6.33米,載重量達10500噸,采用LNG單燃料動力,具備綠色、環保、節能、安全等顯著特點。該系列船的開工建造,標志著安徽省在內河綠色航運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
海洋潮流能發電技術綜述————作者:張建;凌愛軍;靳新悅;
摘要:<正>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尋找新的可再生能源逐漸成為了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潮流能作為一種相對穩定且可預測的能源來源,備受關注。利用潮流能發電已經成為了一種可行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其利用潮汐的自然現象,通過捕捉并轉化地球與月球之間相互吸引所引發的水位波動的動能用來發電,具有可再生、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低環境影響和低維護成本等優勢,有望成為未來新一輪能源產業革命的...
62000噸多用途紙漿船“中遠海運如意”輪交付
摘要:<正>近日,由中國船級社(CCS)全程參與建造檢驗的62000噸多用途紙漿船“中遠海運如意”輪正式交付。“中遠海運如意”輪總長201.8米,型寬32.26米,型深19.3米,設計吃水12.5米,結構吃水13.3米,最大航速不低于13.5節。其箱型貨艙設計兼顧靈活性與安全性,可高效裝載紙漿、谷物、鐵礦石等散貨,亦能承載風電設備、大型機械及集裝箱等特種貨物,滿足全球航線多元需求
衛星通信:智能船舶的連接基石————作者:王思佳;
摘要:<正>近日,集裝箱航運巨頭馬士基宣布,已與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 Maritime,以下簡稱Inmarsat)簽訂了一份新的協議,為其旗下所有船舶提供Inmarsat的衛星通信服務,以加強其全球船隊的連通性。打造“浮動辦公室”馬士基與Inmarsat的合作旨在通過升級衛星通信服務,推動馬士基全球船隊的數字化轉型。根據協議,Inmarsat將在2025至2026年間為馬士基旗下約340艘...
《船舶機器處所油污水、生活污水采樣方法》新舊標準對比分析————作者:王晶晶;孔倩瑜;劉孟云;李攀;林麗麗;江兵;
摘要:<正>新修訂的《船舶機器處所油污水、生活污水采樣方法》(JT/T 409-2024)(以下簡稱新標準)自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充分理解、貫徹新標準的技術要求,確保新標準實施效果,本文結合新標準修訂背景、目的和作用,對新舊標準的采樣工作,包括采樣方案、信息采集、樣品采集、采樣記錄、采樣安全防護、質量保證與控制等進行了全面分析,識別出新舊標準的異同和實施新標準的注意事項,并針對采樣設備、采...
風力推進正迎來風口——訪Oceanbird董事總經理Niclas Dahl————作者:薛龍玉;
摘要:<正>在勞氏日報發布的2024年“全球十大海事科技領袖”榜單上,背靠海運業兩大領先企業阿法拉伐(Alfa Laval)和Wallenius Marine的瑞典風帆技術開發商Oceanbird首次上榜。Oceanbird的可持續航運之旅始于2010年,當時瑞典知名船舶管理和設計公司Wallenius Marine發起了“零排放項目”,提出通過節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碳中和燃料實現零排放愿景。2015...
中國船級社服務保障全國首艘純電海上旅游客船“嶼見77”下水
摘要:<正>近日,由中國船級社(CCS)執行建造檢驗、福建船政旗下福寧重工為廈門海上旅游客運有限公司建造的“嶼見77”輪在福寧船廠下水。“嶼見77”輪是全國首艘純電池動力海上旅游客船,也是首艘純電動雙體聯調聯試沿海客船,其純電池動力系統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裝備“中國芯”,被列入福建省電動船舶示范項目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