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關注()本刊是全國創辦最早的水土保持專業期刊。立足山西,面向全國,積極宣傳有關水土保持方針政策,及時報道最新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大力普及水土保持實用技術,廣泛開展水土保持學術討論,交流介紹各地小流域治理的新鮮經驗,集學術性、資源性、實用性為一體。本刊以宣傳國家的水土保持法規政策,開展水土保持學術討論,普及水土保持技術與知識,交流小流域治理經驗,介紹國內外水保動態,立足山西,面向全國,為水保生態建設服務為宗旨。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欄目設置主要欄目:綜合論述、技術創新、試驗研究、學術天地、生態建設、監督管理、實用技術、信息窗口。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收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影響力:ASPT來源刊、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征稿要求(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閱讀推薦:中國水土保持科學
《中國水土保持科學》是國內公開發行的水土保持綜合性刊物。其宗旨是為水土保持界的科研、教學、生產及管理人員等提供科學技術交流的園地,傳播新成果、新技術信息,為促進水土保持科學技術的發展服務。秉承以人為本、民主辦刊、開放辦刊的理念,實行以學術價值為唯一標準的合乎國際學術期刊慣例的雙向匿名審稿制度。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碳足跡的水-能-糧紐帶系統研究————作者:丁麗瑞;苗志強;張瑜芝;武鈺斯;
摘要:針對水資源、能源和糧食之間敏感性和脆弱性的關系,構建了不確定性條件下基于碳足跡的水-能-糧紐帶系統優化配置模型。該模型以灌區經濟效益最大為目標函數,設置了水資源總量約束、蒸散發約束、地表水約束、優先使用地表水約束、能源約束、糧食安全約束和非負約束7個約束條件。以冶河灌區為例,求解得到灌區中井陘縣、平山縣、鹿泉區和元氏縣冬小麥與夏玉米各個生育階段配水結果、優化前后的用水量、農作物產量和經濟效益。結果...
2008—2020年永和縣旱平地面積變動特征分析————作者:周晗;王小云;張文麗;
摘要:為探究永和縣旱平地各種土地利用類型面積多年來的變化特征,文章以2008年、2012年、2016年、2020年四期的旱平地土地利用數據為基礎,對比分析了研究區旱平地各種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特征及其土地利用動態度。結果表明:(1)2008—2020年研究區旱平地以水平梯田為主,占比48.90%~72.93%;壩地、旱坪垣地次之,占比分別為17.62%~28.86%、7.66%~20.17%;灘地最少,占...
北方地區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概述————作者:張曉靜;王曉斌;劉興梅;陳媛媛;
摘要:雨水集蓄利用可有效緩解干旱地區的水資源緊缺形勢。文章總結了雨水集蓄利用的發展歷程,對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系統進行了概述,并從適用條件、建筑材料、施工工藝等方面客觀分析了北方地區常見的各類集雨貯存設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有其獨特優勢,有待在農業灌溉和海綿城市建設方面加強實施力度
汾河干流(清徐段)堤外水保景觀綜合治理————作者:馮小東;
摘要:新建汾河干流(清徐段)堤外綜合治理項目,為汾河中游百公里示范區鄉村段,任務是防洪安全、改善河道生境,形成百公里水利長廊、景觀長廊、休憩長廊、文化長廊,最終實現汾河“風光美起來”。文章結合汾河干流和主要交通,將汾河清徐段由南向北依次分為三段,優先選擇鄉土植物品種,因地制宜進行植物栽種,營造經濟節約性、生產性景觀,以提升河流生態功能為核心,構建汾河生態景觀廊道
松塔水文站雷達水位測量技術的精度與誤差分析————作者:石強;
摘要:雷達水位測量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避免因觀測者視力差異、天氣原因以及波浪壅水等因素造成的人工觀測水位誤差。研究基于松塔水文站2021年10月1日—11月1日的水位數據,驗證雷達水位計在水位監測中的精度。結果表明,松塔水文站雷達水位計比測結果顯示系統不確定度、隨機不確定度和綜合不確定度分別為-0.22 cm、2.67 cm和2.68 cm,系統誤差0.94 cm。這些數據表明,雷達水位計的測量精度與人...
汾河中游枯水期抗生素分布特征研究————作者:劉志平;楊蒲晨;解文艷;周懷平;楊振興;賀麗燕;花錦;
摘要:研究采用LC/MS/MS法對汾河中游45個位點,枯水期水體中常見的五大類(四環素類、磺胺類、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氯霉素類)共35種抗生素含量進行了檢測。其中,四環素類抗生素未檢出,其余四大類中共檢測到16種抗生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別為磺胺類、氯霉素類、喹諾酮類和大環內酯類,濃度范圍0.26~54.40 ng/mL,檢出率范圍2.2%~84.4%?股睾吭诳臻g上整體表現為汾河東支流>西支流>干流...
汾河流域運城段水土流失治理思路與成效————作者:茹玉玲;
摘要:汾河流域運城段總面積3 623 km2,水土流失面積2 136 km2,占總面積的58.96%。近年來,通過實施水土保持項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0 km2,實施坡改0.07萬hm2、淤地壩除險加固7座。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結合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促進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設淤...
定西市新時代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思考————作者:欒秀萍;李旭春;劉志賢;李媛媛;
摘要:水土流失嚴重,一直是定西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近期,定西市堅持以“十六字”治水思路為引領,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與鄉村振興相銜接、流域綜合治理與提高農業產業發展相融合、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實施以淤地壩為核心,溝頭防護、谷坊等溝道治理為輔,梯田林草植被建設、封育治理為延伸的坡面治理,形成溝坡兼治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探索總結出推進流域綜合治理,改善生態環...
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水土流失影響分析與預測————作者:郭振軍;
摘要:文章根據清水河(化橋至紅崖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通過采用局部新建堤防、現有堤防加高加固、灘槽整治等工程措施,實現防洪達標建設,全面提升該段防洪能力,并進行了水土保持區域劃分、主體工程水土保持評價、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分析了水土流失量預測單元、水土流失預測內容、水土流失影響因素,基于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確定了土壤侵蝕模數,進行了土壤流失量計算
黃土高原塬面保護治理對策——以蒲縣古縣塬面保護為例————作者:崔麗娟;
摘要:黃土殘塬溝壑區是黃土高原地區的主要水土流失類型區之一,水土流失引起了該區塬面面積持續減少、溝壑密度不斷增加,生態環境極為脆弱,開展“固溝保塬”綜合治理工程尤為重要。文章以蒲縣2023年黃土高原塬面保護工程為例,研究項目區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措施配置,分析項目實施后產生的效益,旨在通過蒲縣塬面保護工程的實施,為整個黃土高原塬面保護提供現實參考
小流域水土流失無人機監測技術及應用————作者:賈偉;
摘要:為了探析無人機技術在黃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監測中的應用,文章基于宋家溝小流域水土流失情況,在分析小流域水土流失無人機監測技術路線的基礎上,采用試驗法、折算法,對無人機監測飛行軌跡及技術參數進行了試驗和技術探討,建立了宋家溝水土流失區三維模型和圖斑精細化監管模式,為小流域無人機水土流失監測技術應用提供了借鑒
王家溝小流域泥沙來源對侵蝕環境變化的響應————作者:趙楠;郭麗麗;賈芳;趙世昌;程彬彬;
摘要:王家溝流域侵蝕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農民棄耕導致大量坡耕地撂荒,通過一系列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態建設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措施的實施,流域內植被得到有效恢復。為探明變化環境對王家溝流域泥沙來源及侵蝕特征的影響,項目選取流域內花曲溝骨干壩壩前堆積泥沙作為目標泥沙,采用復合指紋技術,確定泥沙來源及貢獻率,對應目標沉積泥沙分析不同類型泥沙源地對侵蝕產沙的影響。研究表明:(1)三泥沙源地的平均貢獻率表現為溝壁(...
2003—2019年全國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成效————作者:李興燕;
摘要:近20年,我國根據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變化以及治理成效提出水土保持工作要點,為今后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建議和參考。水土流失已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威脅到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中國作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國家,經過幾十年對水土流失的研究和治理已取得顯著成效。累計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逐年上升;與2003年相比,2019年水土流失面積下降了23.45%;2003年以前水土流失以中度及以上侵蝕為主,20...
山西省批準發布兩項水土保持地方標準
摘要:<正>山西省日前批準發布《水土保持科技園建設指南》(DB14/T 3044—2024)和《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規范》(DB14/T3043—2024)兩項水土保持地方標準,將于2024年11月13日開始施行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科技協作工作委員會2024年年會暨學術交流會在山西大同召開
摘要:<正>9月26日-27日,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科技協作工作委員會2024年年會暨學術交流會議在山西大同召開。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倪文進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張志強、大同市政府副市長孟維君、廳二級巡視員李俊智致辭,主任委員、水利部原督察專員牛崇桓主持會議,副主任委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原總工曹文洪做總結講話,副主任委員、世界水土保持學會主席...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24年總目次
摘要:<正>~
山西水利出版傳媒中心征訂單
摘要:<正>《山西水利》《山西水土保持科技》《山西水利科技》雜志是山西省水利廳主管、山西水利出版傳媒中心主辦的綜合、科技類期刊,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國家及我省的各項水利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總結推廣基層治水經驗、報道我省水利建設和科學研究中的新技術、新成果,是宣傳山西水利建設的重要窗口
山西產業用水和產業發展布局協調關系研究————作者:劉靜妍;耿國婷;
摘要:有限的水資源是產業結構優化重要的約束條件,把握產業用水和產業發展布局協調關系有助于提高山西省水資源利用效率,優化我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采用相關分析理論和情景分析,通過相關系數的測定,得到第二、第三產業與取水顯著正相關,分析在水資源約束條件下的用水效率和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以及地區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預測各產業用水效率提升幅度,給出產業結構和用水結構優化方向。結果表明,各產業用水效率應提高5%~...
《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完成修正————作者:本刊;
摘要:<正>7月26日,《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由山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完成第四次修改!掇k法》自1994年通過后,歷經1997年修正、2015年修訂、2021年修正!掇k法》的實施對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利用水土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和《中華人民共和...
夏縣白沙河城區段河道及兩岸生態系統構建————作者:索正茂;
摘要:夏縣是華夏民族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為解決白沙河水庫溢洪道消力池出口至臨夏線擬建白沙河橋下游,長4.85 km,面積約37.45萬m2的河岸區美化綠化問題,充分利用自然山水植被和地域文化,打造一個以生態景觀河道為主題的人文公園。確立以“黃河根祖文化區、忠義文化區、治國文化區、革命教育文化區”為核心靈魂的白沙河景觀工程分區。以綠色生態為手段,演繹一個美輪美奐、繽紛...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