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關注()《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雙月刊)曾用刊名:(南京林業大學學報)創刊于1958年,是由南京林業大學主辦以林業為主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單月末出版,A4開本,每期定價10元,全年60元。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報道范圍主要為生物學、土壤學、林學基礎理論、林木遺傳與生物技術、林業機械與電子工程、林產化學與工業、生物化工、園林植物與風景園林、林業經濟與管理、森林經濟與管理、森林工程、土木工程等以及有關邊緣科學的研究成果。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欄目設置研究論文、綜合述評、研究簡報、專題專欄、研究生論文摘要、特稿、論壇。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收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哥白尼索引、劍橋科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物理學、電技術、計算機及控制信息數據庫、動物學記錄、化學文摘(網絡版)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
3、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83;總被引頻次:2205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440;綜合影響因子:0.790
7、南京林業大學學報榮譽:
全國高校優秀學術期刊一等獎、江蘇省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
入選中國期刊方陣、江蘇期刊方陣
并獲優秀期刊稱號,江蘇省優秀科技期刊等榮譽
全國高校學報精品·優秀·特色期刊中的優秀科技期刊
江蘇期刊“明珠獎特色欄目獎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一等獎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精品科技期刊
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網站
江蘇省科技期刊金馬獎
閱讀推薦: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of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雙月刊)曾用刊名:福建農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福建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創刊,主要報道有關海峽西岸經濟區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最新研究成果,兼顧刊載其他社會科學方面的學術論文,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高等農業教育改革服務。主要讀者對象為有關專業的高校師生,農村和農業經濟研究、管理人員等。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最新期刊目錄
跨區域生態安全格局時空演變特征與優化路徑研究——以南京-合肥雙都市圈為例————作者:余瑞;鄭志元;鄭杰;魯珊;
摘要:【目的】跨界地區的生態安全格局的構建是保障區域生態安全以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構建跨區域的生態網絡,揭示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生態屏障功能退化與空間異質性特征,促進生態源地間的完整性、連通性、穩定性,為跨省域城市群生態安全格局的保護與優化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南京-合肥雙都市圈為研究區域,對比分析了2000年、2010年、2020年3個時期的生態安全格局的時空格局變化特征,根據生態源地具有可逆的...
基于林分生長和徑階分配模型系統的紅松人工林經營優化————作者:楊瑞軻;金星姬;PUKKALA Timo;李鳳日;
摘要:【目的】構建黑龍江省紅松人工林的林分生長和徑階分配模型系統,從而優化林分經營策略,為制定經營方案和提升森林質量提供模型支持。【方法】基于1980 —2023年黑龍江省218塊紅松人工林固定樣地的復測數據,構建包含枯損模型、優勢高生長方程、斷面積模型以及Weibull徑階分配模型的生長預測系統。運用高斯 - 牛頓法和似乎不相關回歸求解生長模型參數,并且采用矩解法恢復徑階分配模型中的直徑分布參數。為驗...
修枝和間伐對長白落葉松人工幼齡林下草本植物多樣性和土壤理化性質的短期影響————作者:楊賀;劉盛;李國偉;劉東洋;李依桐;王斌;
摘要:【目的】探究單一修枝撫育和疊加間伐撫育兩種撫育方式對長白落葉松人工幼齡林下草本植物多樣性及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為落葉松人工林的可持續經營提供理論與技術依據。【方法】2019年8月選取了17年生的長白落葉松(Larix olgensis)人工幼齡林,設計了修枝+間伐、僅修枝兩種撫育方式,以未撫育為對照,撫育2、4 a后分別對林下草本植物和土壤進行了調查,對不同撫育方式下草本植物多樣性和土壤養分之間的...
水肥耦合對S86三倍體毛白楊人工林碳儲量影響的研究————作者:朱靜偉;賈黎明;古麗米熱·依力哈木;曲冠博;孫一鳴;續可心;周歐;王亞飛;
摘要:【目的】探討華北黃泛平原沙地不同水肥耦合處理下楊樹(Populus)人工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及其分配格局變化,為提高楊樹人工林固碳增匯能力以及楊樹人工林經營管理技術優化等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山東高唐舊城國有林場6年生不同水肥耦合處理下S86三倍體毛白楊(P. tomentosa)人工林為研究對象,設置3個灌溉水平(滴頭正下方20 cm處土壤水勢分別達到-20、-33和-45 kPa時灌溉,即W1、...
紅松人工林不同復合經營模式土壤養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特征組成的差異————作者:張玲;張東來;
摘要:【目的】篩選紅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下合理的復合經營模式,為紅松人工林復合經營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不同復合經營模式(林-菌、林-藥、林-菜)紅松人工林群落為研究對象,在樣方調查數據的基礎上,測定并分析復合經營模式紅松人工林物種組成、土壤養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等特征。【結果】①經營初期,復合經營模式下群落物種多樣性指數比對照低。②林-菌、林-菜經營模式土壤養分積...
瓦雷茲芽孢桿菌FZB42中DUF1453家族蛋白CcdC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及對生長發育的影響————作者:李美橘;沈紫竹;官陳鄖;樊奔;趙銀娟;
摘要:【目的】瓦雷茲芽孢桿菌(Bacillus velezensis)FZB42中的未知蛋白CcdC含有一個未知結構和功能的DUF1453結構域。利用生物信息學方法預測CcdC的生物學特性,并通過構建ccdC敲除株,研究CcdC蛋白的功能,為揭示DUF1453的結構和功能提供基礎。【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學在線軟件預測CcdC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及理化性質、疏水性、跨膜區、亞細胞定位等,并對不同細菌中的Ccd...
基于引力模型的郊野公園吸引力評價————作者:張帆;劉雨菲;仇羽倩;邱冰;
摘要:【目的】明確郊野公園的吸引力影響因素,構建專項評價體系,為提高到訪率和使用率提供理論依據,從而更好發揮郊野公園的綠地效益。【方法】構建推力、拉力、阻力三維分析框架,研究游客對郊野公園吸引力的全過程評價,選取南京市4個建設較完善的郊野公園進行問卷調查,利用SPSS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通過計算公式求得各指標和因子的權重,將權重和各項指標得分帶入引力模型得到綜合評價得分,并與游客打分和網絡評...
基于改進Vision Transformer的森林火災視頻識別研究————作者:張敏;辛穎;黃天棋;
摘要:【目的】為解決當前森林火災圖像識別算法中存在的效率低、數據的時間信息利用不足問題,構建可識別視頻數據中森林火災的算法模型以提升林火視頻識別效率與準確率。【方法】提出了一種基于三維卷積神經網絡(3D CNN)結合Vision Transformer的林火煙霧視頻識別算法,用于識別森林火災視頻數據中的火焰與煙霧。通過三維卷積提取視頻數據中的時間與空間特征圖,構建向量序列,利用Vision Transf...
楊樺天然次生林各階段林分結構差異性分析及經營迫切性評價————作者:楊陳;孫鶴嘉;郭忠誠;劉強;
摘要:【目的】森林結構決定其功能,天然次生林是由原始林受干擾后形成的一種退化森林生態系統。本研究探究楊樺天然次生林的結構特征、闡明其驅動因素,為促進天然林質量提升和生態功能恢復提供依據。【方法】對比分析不同發育階段楊樺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間結構參數和綜合評價指數(FSS)的差異性,基于經營迫切性評價體系評估圍場縣境內楊樺天然次生林各發育階段的經營迫切性等級。【結果】①隨著楊樺天然次生林的發育,FSS值逐步提...
3種生物炭及其用量對土壤化學性質及青錢柳苗生長的影響————作者:王珊珊;蘭梓瑜;鄧銳;方升佐;
摘要:【目的】青錢柳是我國特有的多功能樹種,本研究探討施用不同種類及添加量的生物炭對青錢柳苗木生長、葉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土壤化學性質的影響,旨在為今后生物炭應用于青錢柳葉用人工林培育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1年生青錢柳幼苗為試驗對象,采用雙因素隨機區組設計,通過200 d的盆栽試驗,探討3種生物炭(青錢柳炭、稻殼炭和竹炭)及其不同體積比添加量(5%、15%和25%,相當于質量比的添加量為1.0%、3.5%...
漳河上游土地利用與生態系統服務時空演變及預測————作者:李斌;王賀封;張安兵;魏凱濠;李斯林;
摘要:【目的】探究我國中部地區流域土地利用動態和生態系統服務時空演變特征,為糧食主產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國土空間規劃提供科學依據。【方法】以2000—2020年漳河上游土地利用變化為基礎,基于InVEST、PLUS等模型,探討了漳河上游過去及未來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變化及生態系統服務時空演變規律。【結果】①2000—2020年,流域內土地利用變化主要表現為耕地迅速減少及建設用地持續擴張;2035年,自然發展情...
基于遙感數據量化黃河三角洲刺槐林的邊緣效應————作者:劉思思;王紅;車純廣;王鑫;
摘要:【目的】邊緣效應是指在不同生態系統交界處,由于生態因子的差異及相互作用,引發系統內某些組分顯著變化的現象。這一效應廣泛存在于森林、濕地、草原等生態系統中。研究森林邊緣效應對生態保護、林業管理、氣候變化應對和碳儲量計算具有重要意義。【方法】以黃河三角洲刺槐人工林為研究對象,利用UAV-LiDAR和Sentinel-2遙感數據,分別提取了7個結構指標和3個生理指標,量化了人工林三維結構和生態功能的邊緣...
互花米草入侵與治理對濱海鹽沼濕地鳥類棲息地影響的研究進展————作者:朱怡;吳永波;薛建輝;
摘要:生物入侵是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其中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是對我國濱海地區影響最大的入侵植物之一,對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鳥類棲息地等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筆者通過中國知網(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數據庫收集了關于互花米草入侵對濱海鹽沼濕地鳥類棲息地影響的相關文獻,綜述了互花米草入侵過程及治理對濱海鹽沼濕地鳥類...
余姚市生態公益林主要群落物種多樣性及生物量空間格局影響因素研究————作者:劉如夢;張曉勉;顧嘉誠;許俊;岳春雷;李賀鵬;黃旭波;
摘要:【目的】探索余姚市生態公益林6種主要群落物種多樣性及生物量空間格局,進一步研究環境因子對公益林生物量和物種多樣性的影響。【方法】以2020年浙江省余姚市生態公益林175個樣地調查數據為研究基礎,通過分析各樣地喬木、灌木層的物種、樹高、胸徑、地徑、蓋度等,結合林分因子數據及相應氣候和土壤因子數據,分析余姚市生態公益林6種主要群落類型物種多樣性、生物量空間格局及與環境因子間的關系。【結果】①余姚市生態...
景觀組成和景觀配置對百山祖國家公園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作者:王超銳;鐘佳輝;張勇;劉偉;王增;方向華;林杰;張相;
摘要:【目的】不同植被類型和結構在提供生態系統服務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價值,這些服務對維持生態平衡和人類福祉至關重要。本研究旨在厘清不同森林類型和景觀配置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的影響,明晰森林類型組成及結構變化引起的生態系統服務供給差異。【方法】以浙江省百山祖國家公園為例,選擇InVEST和CASA模型量化2000—2020年的植被凈初級生產力、生境質量、土壤保持和水源供給4種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并通過地理加...
不同光照條件下頂花板凳果的光合特性變化及耐陰性評價————作者:楊欣蕊;王慶;李倩;岳明;趙雪艷;白晶茹;李艷;
摘要:【目的】探究遮陰強度對頂花板凳果(Pachysandra terminalis)的形態特征、生理指標、光合參數、葉綠素熒光的影響。為頂花板凳果在園林應用中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頂花板凳果作為試驗材料,設置全光照、遮陰30%、65%、85% 4種光照條件(全光照為對照組),測定其形態特征、生理指標、光合參數、葉綠素熒光參數等,通過主成分分析和隸屬函數法對其耐陰性進行綜合評價。【結果】隨著遮陰強度的...
5個冬青品種枝條抗彎特性及其與理化性質的關系————作者:殷雅文;侯召斌;劉佳琪;吳文平;鄒義萍;郝明灼;
摘要:【目的】篩選適宜造型的冬青(Ilex cassine)品種,分析枝條化學組分及物理性質對其抗彎特性的影響,為其他造型冬青品種的篩選提供理論依據。【方法】以5個冬青品種(‘長青柳’I. cassine ‘Angustifolia’、 ‘內莉’I. × ‘Nellie R. Stevens’、 ‘黃金枸骨’I. × attenuata ‘Sunny Foster’、 ‘紅瑪瑙’I. decidua ‘...
高花色苷藍莓品種果實品質分析與比較————作者:趙俸藝;樊蘇帆;趙慧芳;劉洪霞;閭連飛;吳文龍;吳雅瓊;李維林;
摘要:【目的】藍莓(Vaccinium spp.)富含花色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生理功能,近年來備受關注。不同品種藍莓在果實品質和功能性成分上存在顯著差異,明確這些差異對育種和加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比研究10個高花色苷藍莓品種的果實品質特性,為鮮食品種選育、功能性產品研發及優質育種親本篩選提供參考。【方法】選取南高叢、北高叢和兔眼藍莓共10個品種,測定成熟果實的外觀特性(色度、果徑、...
國土空間視角下長三角城市群自然保護地連通性評估與生態修復重點區域識別————作者:劉琪琪;劉媛媛;唐曉嵐;
摘要:【目的】在城市化進程迅速推進的背景下,構建自然保護地生態安全格局對于提升自然保護地的連通性以及推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方法】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為研究區域,基于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結合形態學空間格局分析法(MSPA)與現有自然保護地數據識別生態源地。運用層次分析法(AHP)構建綜合阻力面,并利用最小累積阻力模型(MCR)提取生態廊道,從而構建“生態源地-綜合阻力面-生態廊道”模式...
林業廢棄物與豬糞堆肥過程中理化性質變化及腐熟度評價————作者:鄭捷翔;王艮梅;劉亞柏;李嘉欣;賀紫瑩;程錦萍;程新宇;
摘要:【目的】為林業廢棄物合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提供依據。【方法】以修剪的獼猴桃(Actinidia arguta)枝條(取自江蘇句容市某果園)和豬糞(取自當地養豬廠)為研究對象,采用好氧堆肥的方法,按照獼猴桃枝條與豬糞的不同質量比例共設置6組處理,分別為9:1、7:3、5:5、3:7、1:9,與9:1的基礎上添加了微生物菌劑的9:1(E)處理,研究獼猴桃枝條與豬糞混合堆肥過程中養分含量的變化及腐熟程度評...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