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科學通報
關注()《科學通報》是中國科學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出版的雜志。主要報道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高水平和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報道及時快速,文章可讀性強,力求在比較寬泛的學術領域產生深刻影響。設有點評、進展、評述、前沿、論文、快訊、論壇、爭鳴、動態和書評等欄目。
主要欄目
《科學通報》中文版設有4類11個欄目(英文版設10個欄目).點評、進展、評述、前沿、論文、快訊、論壇、爭鳴、動態和書評等欄目。
期刊宗旨
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力求及時報道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意義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讀性強,能在一個比較寬泛的學術領域產生深刻的影響。讀者對象為國內外科技工作者,同時也被國內外的眾多重要科技信息系統收錄。
刊物特點
1)審稿在主編、正副執行主編的組織和特邀編輯的協助下開展,速度快,權威性強,評判準確,且具有多方監督機制。2)旬刊,全年36期,發表文章500余篇。3)設有10個欄目:點評、進展、評述、前沿、論文、快訊、論壇、爭鳴、動態、書訊
閱讀推薦:科學時代
《科學時代》ScientificTime(半月刊)1993年創刊,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海南省科技咨詢服務中心主辦。遵循“與時俱進、實事求是”的方針,力求體現“現代”、“實用”、“綜合”三大特色。其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交流有關經濟改革、科技改革的實踐經驗,研究經濟、科技發展的態勢及財政、教育事業發展的態勢,全面提高科教文化工作者的素質,從而推動我國各項事業在當今科學進步的時代與時俱進。
科學通報最新期刊目錄
加強草原生產力調控機制研究,推動草原生態與生產功能協同————作者:張英俊;賀金生;韓國棟;白永飛;
摘要:<正>草原作為全球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不僅有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保持與氣候調節等生態功能,還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農畜食品;草原在維護我國生態安全、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和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農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1~3]
廢PET塑料化學解聚和升級再造的研究進展————作者:劉佳銘;歐陽雪兒;張譯天;羅剛;梅清清;張士成;
摘要:在我國政府加大環保力度、積極倡導實施“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塑料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議題.一方面,塑料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在自然條件下難以降解,并會釋放微塑料不斷地毒害生物;另一方面塑料來自化石資源的合成,塑料的使用加劇能源的消耗.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作為產量最高的聚酯塑料之一,被廣泛用于生產各種日常用品和一次性包裝材料.盡管PET的回收從其生產之初已經得到開展,然而現在P...
細胞外囊泡在腫瘤液體活檢中的應用————作者:李帥;劉亞婷;仰大勇;
摘要:腫瘤液體活檢是研究者和醫生密切關注的一種新興的無創檢測技術,通過采集血液、尿液、唾液等體液,利用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等手段對腫瘤標志物進行分析,來確定受試者腫瘤發生概率或腫瘤發展狀態,具有靈敏性和便捷性的優點.細胞外囊泡(EVs)是活細胞主動分泌的膜結構,在細胞間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包含母細胞的生理病理信息,能動態傳遞疾病發生的信號, EVs已成為腫瘤液體活檢領域的一顆新星. EVs富含核酸(DNA...
中等尺寸含噪量子時代的量子計算化學:TenCirChem軟件包及其應用————作者:盛子瑞;李維唐;帥志剛;
摘要:量子計算為量子化學提供了新方法,尤其在處理復雜多電子分子系統和電子-聲子耦合問題中展現出潛力.當今量子計算機正處于中等尺寸含噪量子(noisy intermediate-scale quantum, NISQ)時代,容錯量子計算機尚未出現.在噪聲的影響下,量子線路深度、量子比特數或量子門操作數的增加都會使得引入的誤差不斷累積,最終導致不準確的計算結果.因此在短時間內,量子計算的經典模擬仍具有重要意...
地球深部碳對克拉通邊緣巖漿硫化物礦床的控制機制————作者:陳春飛;劉勇勝;
摘要:<正>克拉通是地球上最為古老且穩定的大陸板塊,以其異常厚的大陸巖石圈(厚度可達200~300 km)和長期的構造穩定性為特征,其穩定狀態大多已持續至少20億年[1,2].克拉通通常呈現碗狀結構,面積約占現代大陸總面積的50%,是重要的礦產儲藏區(尤其是金屬礦藏和能源礦藏).盡管克拉通整體呈現高度穩定,但仍可能受到區域性構造-巖漿活動的影響.由于長期漂浮在軟流圈之上,克拉通巖石...
葉綠體介導的抗病毒防御和病毒的反防御研究進展————作者:楊萌;趙曉菲;李大偉;
摘要:葉綠體不僅是光合作用的核心細胞器,還在植物激素的合成、活性氧(ROS)的產生、環境變化的感知、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的響應,以及細胞器之間的信號傳遞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對植物病毒與寄主之間相互作用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葉綠體在病毒侵染過程中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葉綠體通過合成植物抗病毒相關激素(如水楊酸(SA)、茉莉酸(JA)和脫落酸(ABA))、誘導ROS的迸發、產生葉綠體基質小管...
三維大氣環流分型的極端氣候事件動力學研究新進展————作者:胡淑娟;彭建軍;周冰倩;張雯欣;
摘要: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對生態系統、人類健康及全球經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除了全球變暖引發的整體升溫之外,局地三維大氣環流異常的動力調控機制也在極端事件的發生發展與強度變化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當前研究在局地三維大氣環流的空間結構及其異常動力機制方面仍顯不足.為此,本文系統梳理了基于全球大氣環流三型分解理論的極端氣候事件三維環流動力學研究進展,從極端高溫、極端降水及寒潮等事件入手,揭示...
濱海鹽沼CH4排放對生態系統凈CO2吸收抵消的模式與規模————作者:禹儀軒;黃佳芳;李琳;方淑媛;林文波;高居娟;仝川;
摘要:甲烷(CH4)排放在20年和100年尺度部分抵消生態系統凈二氧化碳(CO2)吸收,然而濱海鹽沼濕地CH4排放對生態系統凈CO2吸收的抵消強度尚不清晰.本研究運用透明箱+不同遮光率布罩+痕量氣體紅外分析儀+經驗模型的方法,高頻測定和評估了閩江河口分布的海三棱藨草鹽沼、蘆葦鹽沼生態系統凈CO2...
基于唾液16S rRNA基因測序和機器學習算法確定血瘀體質肺結節良惡性診斷的微生物標志物————作者:黃春霞;馬瓊;鐘楊;曾瀟;何佳瑋;李雪珂;王倩;付西;任益鋒;由鳳鳴;
摘要:血瘀質是肺癌的高風險體質類型,在肺癌發生的早期階段——肺結節,特別關注血瘀質人群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旨在基于口腔微生物特征構建血瘀質肺結節良惡性診斷模型,識別血瘀質肺結節早期惡性診斷的新型非侵入性生物標志物,并了解口腔菌群的變化在肺結節惡性演進中的潛在作用.研究收集了肺結節患者的唾液樣本及中醫體質信息,并將血瘀質良性(n=136)和惡性肺結節(n=73)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運用16S r RNA基因...
離子液體介導的鈣鈦礦光伏電池————作者:楊宛;顧子涵;晁凌鋒;夏英東;陳永華;
摘要:離子液體(ionic liquids, ILs)是一類在室溫下為液態的鹽類,因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 PSCs)領域展現出廣泛的應用潛力.尤其是, ILs在提高PSCs的性能和穩定性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系統總結了離子液體作為溶劑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重點關注ILs在PSCs制備中的關鍵功能,并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來優化和增強...
基于胺基配體構筑的四配位鏑單分子磁體————作者:孫榮;汪辰;王炳武;王哲明;高松;
摘要:單分子磁體可以在分子尺度上表現出磁記憶效應,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儲、分子自旋電子學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其中,稀土單分子磁體以高弛豫能壘和高阻塞溫度而備受關注.低配位的構筑策略有利于穩定稀土離子的Ising極限態,從而增強單軸磁各向異性,提升單分子磁體性能.但由于三價稀土離子具有高氧化態、離子半徑大以及易形成離子鍵的特性,其很難形成低配位(配位數小于5)的配合物.本論文以大位阻胺基配體作為強場軸向...
關于實施開放科學的香山倡議
摘要:<正>開放科學正在對科學研究范式產生根本性變革,全球科技治理理念與工具正在加速重塑.參照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開放科學建議書,香山科學會議“開放科學的趨勢與影響”學術討論會的與會者提出如下倡議:1.將開放、包容原則貫穿于科學研究的全過程,推動可開放知識的流動和價值提升.制定國家層面開放科學發展路線圖,并設立專門機構統籌協調
基于殼聚糖的納米藥物在腦部疾病治療中的應用————作者:陳暢;齊一琳;薛雪;
摘要:血腦屏障作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血液循環之間的生理屏障,嚴格阻擋微生物、毒素、炎癥因子和抗體等異物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大腦,充當大腦的“安全衛士”,對維持中樞神經系統正常生理狀態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然而,血腦屏障的存在也限制了小分子藥物、大分子物質等治療性藥物的通過,阻礙了腦部疾病的治療.研究發現,納米材料因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積大、易于修飾等獨特優勢,容易透過血腦屏障,常被應用于腦部藥物遞送.殼聚糖作...
原始地殼增厚驅動水反向富集與早期TTG形成————作者:劉勇勝;何德濤;陳康;趙國春;
摘要:地球以其獨特的板塊構造和具有演化的長英質大陸地殼而區別于其他星球.現今保存下來的太古宙大陸地殼巖石以英云閃長巖-奧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TTG)等長英質巖石為主,部分TTG形成于4.0~3.0 Ga,甚至更早.通常用停滯蓋層構造體制下的大洋高原底部熔融模型解釋最古老TTG的成因,但該模型無法解釋玄武質巖石熔融形成TTG所必需的水的來源.基于硅酸鹽熔體結晶固化時,水等揮發分會從固體物質析出并在殘余液...
分子云天體化學模型的進展————作者:葛繼興;蔡文仲;張霞;李芳芳;王晶晶;
摘要:天體化學是一門天文、物理與化學的交叉性前沿學科,其結合了天文觀測、實驗室化學與數值模擬等方面,在近幾十年來成果豐碩.天體化學模型作為其中的一個主要方面,在人們理解星際分子云中分子的物理和化學形成機制上起到關鍵作用.本文介紹了天體化學模型的發展過程、數值模擬方法與程序,探討了在物理和化學機制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本文對天體化學模型的數值方法、天體化學數據庫和數值模擬程序等基礎方面進行了介紹,并著重介紹...
聲學超材料的發展及展望————作者:馬冠聰;張柏樂;劉正猷;
摘要:<正>超材料一般是指由人工設計的微元所構成的經典波等效介質,可提供自然界無法或較難出現的波動性質.由于經典波的形式多樣、介質種類豐富,所對應的超材料也相應形成了一個個活躍的研究領域,部分成果更在近年開始邁入實用化階段.聲波是最為常見的經典波,與日常生活、社會生產、工業活動等幾乎所有領域都息息相關.因此,聲學超材料自誕生以來就一直備受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青藏高原古人類手腳印印跡學研究及其指示意義————作者:章典;王蕾彬;Bennett M.R.;張海偉;張盛達;李騰;蘇佳佳;楊現坤;宋松;陳詩敏;高鈺海;羅成才;鄧惠珍;程海;
摘要:古人類印跡學的研究始于20世紀,并在21世紀快速發展.作為研究古人類演化過程和生存環境的重要媒介,古人類印跡(如腳印、手印等)具有其他考古遺存(如骨骼化石、動植物遺存、文化層等)所不具備的優勢:保存狀況完好的印跡可以反映古人類的肌肉形態、運動狀態、性別、身高和種群構成等信息.在全球范圍內,非洲坦桑尼亞火山灰上的腳印(~3.66 Ma),北美洲白沙國家公園的腳印(23~20 ka)以及印度尼西亞洞穴...
《科學通報》征稿簡則
摘要:<正>《科學通報》創刊于1950年,是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雜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科學通報》致力于快速報道自然科學各學科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的最新成果、消息、進展,點評研究動態和學科發展趨勢,要求文章的可讀性強,能在比較寬泛的學術領域產生深刻的影響.旬刊,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
探索細胞的力學世界:生物力學感受器與細胞響應————作者:劉偉;杜雨婷;徐昕欣;柳懿芯;劉寶紅;劉妍君;
摘要:生物體通過感知環境并做出適應性反應來維持其生命活動,細胞在此過程中展現出感知與響應微環境信號的能力.除生物化學信號外,生物力學信號作為微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對細胞功能及生物體穩態至關重要.本文總結了微環境中的力學信號及其體外模擬重構方法,文章詳細討論了生物力學感受器的分類,包括酶介導型、轉錄因子響應型、離子通道型以及其他類型,并探討了它們在感知力學刺激和信號轉導中的作用.特別強...
宇宙中的化學拼圖:冷暗星云中的復雜有機分子————作者:全冬暉;盧楊;
摘要:<正>在宇宙的深處,寒冷而幽暗的分子云靜靜地漂浮著.這些分子云不像地球上充滿生機的海洋或郁郁蔥蔥的森林,而是密度極低,約為每立方厘米10~4個氫核,比地球大氣稀薄約15個數量級;溫度更是低至10 K(約–263℃),比地球上最寒冷的南極冰川還要冷得多[1].在這樣的環境中,化學反應似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任務:稀薄的氣體讓分子之間的碰撞變得如同大海撈針,而極低的溫度使分子幾乎失去動...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