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關注()《沈陽農業大學學報》創刊于1956年,是沈陽農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科學學術期刊。主要刊登農業工程、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利用、植物保護、動物科學、生物學、林學、食品科學等方面的專論、研究報告、學術論文、研究簡報、實驗技術。讀者對象主要是農業院校師生、農業科研人員和有關部門的專業干部。
本刊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固定刊源,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確認為綜合性農業科學類核心期刊。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設施番茄栽培中氨基酸肥替代氮肥效應評估與施用策略優化————作者:張國顯;王子寧;楊麗娟;富宏丹;劉義玲;李振濤;林國林;孫周平;
摘要:[目的]針對設施番茄氮肥過量施用引發土壤氮素積累及番茄產量與品質下降的問題,研究氨基酸肥替代化學氮肥的效果和施用策略優化。[方法]以設施番茄為研究對象,通過盆栽試驗,設置不同比例的氨基酸肥替代化學氮肥處理,探究其對設施土壤氮含量、番茄產量、品質和氮素利用率的影響,綜合分析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確定氨基酸肥替代氮肥的最大潛力與最佳施用比例。[結果]在等氮量條件下,40%氨基酸肥替代氮肥(M4N6PK)處理...
不同采收期及初加工方式對白鮮皮中白鮮堿、黃柏酮和梣酮含量的影響————作者:李旭;沈寶宇;孫文松;
摘要:[目的]篩選遼寧道地藥材白鮮皮的最佳采收時期及產地初加工方式,科學指導白鮮皮采收生產,為白鮮皮的科學采收和初加工提供理論依據。[方法]利用HPLC法對不同采收時期(抽莖期、孕蕾期、花期、坐果期、果熟期、枯萎期)及產地初加工方式(曬干、陰干和45~65℃烘干,蒸制+45~65℃烘干,水煮+45~65℃烘干)的白鮮樣品中白鮮堿、黃柏酮和梣酮含量進行測定。[結果]白鮮堿及梣酮在孕蕾期含量最高,黃柏酮含量...
植物ARF家族成員研究進展————作者:孟思達;聶曉雨;葉云珠;朱美玉;韓磊磊;申琦;譚昌華;齊明芳;李天來;
摘要:ARF(Auxin Response Factor)作為生長素信號傳導路徑中的關鍵轉錄因子,調控下游靶基因的表達,參與對多種植物發育進程的調控,如花器官發育、胚發育、葉片極性發育以及根系發育等。ARF家族成員不但對植物形態建成產生影響,還在植物對環境脅迫的響應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全面總結ARF家族成員在植物生長發育中的研究進展,包括ARF家族成員的發現與鑒定、結構特點、表達模式,探討其在激素信號...
基于AWOA-BI-LSTM的光伏發電功率預測————作者:吳仕宏;張璧臣;吳佳文;武興宇;
摘要:[目的]光伏發電功率的準確預測對可再生能源整合到電網、市場和建筑能源管理系統中至關重要。為提高預測精度,本研究提出一種基于改進鯨魚優化算法(AWOA)和雙向長短期記憶網絡(Bi-LSTM)的混合模型(AWOA-Bi-LSTM)。針對傳統鯨魚優化算法(WOA)尋優精度低、收斂速度慢的問題,提出動態權重因子和自適應參數調整兩種改進策略,以增強模型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斂效率。[方法]利用實際光伏發電數據和...
設施栽培條件下不同生育階段黃瓜表征對混合酚酸的響應閾值探究————作者:孫周平;張宏浩;劉鑫;楊四萍;趙翌博;富宏丹;余朝閣;劉玉鳳;李天來;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過外源施加混合酚酸類物質,探明酚酸對設施黃瓜不同生育時期的化感效應及閾值特征,從而明確設施黃瓜全生育期對混合酚酸的化感響應閾值及動態變化特征,為農業生產提供理論依據。[方法]試驗通過外源施加不同濃度的土壤酚酸浸提液和酚酸混合液,測量黃瓜的株高、莖粗、整株生物量以及產量等指標,結合化感效應敏感指數(RI),分析不同酚酸濃度抑制全生育期黃瓜生長的濃度閾值。[結果]酚酸混合液在24~...
交錯布種下氮肥減施對花生根系特性及產量品質的影響————作者:王婧;趙世玉;徐爽;謝暢;蔣春姬;趙新華;劉喜波;鐘超;于海秋;王曉光;
摘要:[目的]針對遼寧省花生生產上氮肥施用量過大,導致氮肥利用率低、產量和品質下降的現狀,探究交錯布種下氮肥減施對花生根系特性及產量品質的影響,以期明確遼寧地區單壟交錯布種條件下花生最佳氮肥減施量,為當地的花生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方法]試驗于2019-2020年在沈陽農業大學進行,以青花6號為試材,采用大田隨機區組設計,設置5個氮肥用量水平,T0(不施氮肥)、T1(純氮82.5 kg·hm 精準施肥技術在遼北旱地保護性耕作中的集成應用————作者:李立偉;顏丙新;武廣偉;楊信廷;叢岳;魏學禮;劉瑞;凌琳;董建軍; 摘要:[目的]針對遼北旱地保護性耕作施肥機械施肥量調節標定困難、施肥量控制精度差、智能化水平低等問題,集成研制了一套基于電液驅動的智能精準施肥控制系統,旨在提高施肥作業精度和智能化水平。[方法]系統基于編碼器-GNSS組合測速,結合電液比例控制技術,根據預設的排肥量和車速,實現對施肥量的精準控制;通過終端設備轉發作業信息到服務器,實現施肥作業遠程監管。該系統應用于2行指夾式玉米免耕施肥播種機,進行排肥量... 人字紋斜槽式水稻育秧播種排種器優化設計與試驗————作者:劉大為;秦鋒;王志鵬;謝方平;李旭;龔明; 摘要:[目的]針對現有水稻育秧播種排種器作業效率較低、且高速作業時存在播種均勻性差導致播種合格指數偏低等問題,難以滿足當前南方地區早稻毯狀苗常規稻育秧播種的農藝要求,為改善傳統機械直槽式排種器在高速作業時用種量較大、排種器的脈動效應導致秧盤內稻種分布不均等問題,研究設計了一種人字紋斜槽式水稻育秧播種排種器。[方法]使用SOLIDWORKS三維軟件對該播種裝置關鍵結構進行設計,采用力學分析法對排種器充種充... 靜電噴霧下霧滴沉積與飄移關鍵影響因素仿真與試驗優化————作者:張毅杰;黃國亮;宋澤祺;計占江;馬長蘋;錢智勇;施杰; 摘要:[目的]當前三七植保施藥過度且農藥飄失污染嚴重,采用靜電噴霧是實現減藥增效綠色發展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但其噴霧效果的關鍵影響因素及適宜參數選擇尚不明確。因此,開展關鍵影響因素下的霧滴沉積與飄移仿真預測與參數優化至關重要。[方法]運用Fluent仿真得到關鍵影響因素下的靜電霧滴液膜厚度變化云圖。基于三七植株葉片形態,以噴霧行走速度、噴霧高度和側風風速為試驗因素,以正反面霧滴密度和質量中心距為試驗指標... 玉米/花生間作下根系互作強度對土壤鉀素活化吸收的影響————作者:周東英;孫悅馨;蘇慧杰;李世賢;董奇琦;張元春;張鶴;王婧;王曉光;于海秋;趙新華; 摘要:[目的]探究玉米/花生間作根系互作對土壤鉀素活化吸收的影響,為間作提高土壤養分吸收利用提供理論基礎。[方法]通過根箱模擬試驗,探討不同根系互作強度(不分隔、部分分隔和完全分隔)及鉀素供應水平(不施鉀和正常施鉀)對玉米/花生間作植株和根際土壤pH、有機質含量及各鉀組分變化的影響,以揭示間作系統對鉀素活化和吸收的促進作用。[結果]較不施鉀,正常施鉀顯著增加了作物根際土壤中全鉀(8.28%~15.85%... 基于土地利用變化的東北黑土區景觀生態風險評價————作者:邊振興;劉彬;管德陽; 摘要:[目的]東北黑土區作為世界四大黑土區之一,分布著珍貴的黑土資源,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方法]基于東北黑土區土地利用數據,運用空間信息技術和景觀生態學知識建立了景觀生態風險評價模型,定量解釋了東北黑土區土地利用變化及景觀生態風險之間的耦合關系。[結果]2000-2020年東北黑土區土地利用類型主要以耕地、林地為主,二者構成了研究區基質景觀,土地轉移類型主要以林地轉向耕地為主,轉移面積為... 下遼河平原區耕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時空演化及影響因素研究————作者:韓曉晨;劉雨婷; 摘要:[目的]探究下遼河平原區耕地綠色利用效率時空演化規律及影響因素,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低碳減排和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增長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借助超效率SBM模型對2009-2022年下遼河平原區32個農業縣(市、區)耕地綠色利用效率進行測度,在此基礎上,利用空間自相關、Tobit模型等分析各縣(市、區)耕地綠色利用效率的時空格局演變特征及影響因素。[結果]研究期內下遼河平原區耕地綠色利用效率均值... 基于混合多目標粒子群算法的梯級橡膠壩群蓄洪調度研究————作者:徐偉;臧旭東;夏冰;張磊;楊蕾; 摘要:[目的]城市段河道梯級橡膠壩群蓄洪調度問題具有非線性、多維性和高約束性,研究其高效穩定的求解方法,有助于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退水期的水資源補充壩內庫容,對提高汛期洪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研究考慮社會目標、生態目標和效率目標,建立梯級橡膠壩群多目標蓄洪調度模型。[方法]為提升模型求解性能,提出了一種混合多目標粒子群算法(HMOPSO)用于模型求解,該算法通過Logistic映射初始化... 基于深度學習的稻粒在穗計數方法研究————作者:周云成;張羽;劉澤鈺;李瑞陽; 摘要:[目的]稻粒計數是水稻考種的重要環節。針對傳統稻穗穗粒人工計數存在著效率低、易出錯等問題,研究構建一種稻穗穗粒原位計數模型。原位計數方法可以不破壞稻穗原有拓撲結構,進而進一步應用于其他表型參數獲取。[方法]模型以ResNet作為骨干網絡,應用圖像和范本稻粒之間的特征相關性,預測稻粒概率密度分布,進而通過密度圖求和獲取稻粒數量。構建稻穗圖像數據集,定義稻粒在穗計數模型的損失函數,該函數同時考慮預測密... 基于深度學習的植物葉病斑精細化分割方法————作者:徐虹;李林峰;楊昊;文武;陳敏;周航; 摘要:[目的]為解決植物葉中小目標病斑和病斑邊緣分割精度差的問題,實現精確的植物葉病害嚴重程度的評估任務,開發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植物葉片病斑精細分割方法。[方法]以葡萄葉黑腐病、葡萄葉黑麻疹病、草莓葉斑病組成的數據集Ⅰ,蘋果葉斑點落葉病、蘋果葉黑星病以及蘋果葉檜膠銹病組成的數據集Ⅱ為例,以Deeplabv3+為基礎,提出一種名為MFA-Net的改進的深度學習網絡,其使用改進的Xception網絡作為主... 基于ROS-QT的紅花采摘機器人多線程傳感器數據預處理系統————作者:郭輝;王翔;武天倫;楊春天; 摘要:[目的]針對紅花采摘機器人在復雜農田環境中面臨的實時感知與控制挑戰,特別是多源異構傳感器數據處理和對環境變化的快速響應問題,設計一種基于ROS和Qt的多線程并行控制系統。[方法]數據處理引入生產者-消費者模型,實現多源異構傳感器數據的實時并行處理,提高系統數據處理效率和魯棒性,并在新疆吉木薩爾縣紅旗農場紅花田現場試驗。[結果]多線程架構在復雜場景中顯著優化資源利用率,減少端到端延遲約19.3%~2... 蛋雞產業綜合監管大數據平臺:架構、技術與應用————作者:衛培剛;孫偉;王梁;孔繁濤;劉繼芳;吳迪梅;曹姍姍; 摘要:[目的]蛋雞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在我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當前蛋雞產業內部數據資源利用率低、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問題,構建了蛋雞產業綜合監管大數據平臺。[方法]以北京市良種蛋雞產業集群為研究對象,設計了面向蛋雞產業綜合監管大數據平臺的總體架構和邏輯功能,闡明了數據抓取與融合、產銷智能推薦方法、產品溯源技術和糞污還田利用計算方法等關鍵技術,采用主流的服務框架和開源... 天女木蘭PIN基因家族的鑒定及在種子萌發過程中的表達————作者:梅梅;王斯彤;劉怡菲;虞家昕;張芷瑞;陸秀君; 摘要:[目的]天女木蘭(Magnolia sieboldii K. Koch)是我國重點保護的具有觀賞、芳香和藥用價值的珍稀瀕危野生木本資源植物,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樹種無性繁殖困難,故以種子繁殖為主,但是種子具深休眠特性,種胚發育不完全致使種子萌發和出苗困難,極大限制了開發進程。PIN基因家族編碼生長素跨細胞膜外向轉運蛋白,與種子發育和萌發有關。[方法]通過分析PIN基因家族結構和功能,探究生長素在種... 基于高密度遺傳圖譜發掘雜草稻早抽穗QTL————作者:李轉;梁鋮瑋;于曉玉;韓雨晴;崔娟;趙雪;孫健;陳溫福; 摘要:[目的]水稻(Oryza sativa L.)抽穗期是由多基因調控的數量性狀,影響水稻產量和品質,決定了水稻適應種植區域和分布范圍,抽穗標志著水稻由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雜草稻作為一類早熟型種質資源,其抽穗期往往提前于栽培稻,然而其遺傳機制尚未被充分闡明。[方法]基于早抽穗的粳型雜草稻WR04-6和晚抽穗的秈稻七山占構建的包含168個體的重組自交系群體,結合高密度的SNP遺傳圖譜應用完備復合區間作... 飛防助劑對2.5%井岡·蠟芽菌水劑理化性狀及無人機噴霧防治水稻紋枯病效果的影響————作者:祁之秋;高連奇;李袆;魏松紅; 摘要:[目的]為研究飛防助劑對藥液理化性狀及防治效果的影響,篩選適宜2.5%井岡·蠟芽菌水劑防治水稻紋枯病的飛防助劑。[方法]將供試藥劑2.5%井岡·蠟芽菌水劑按田間推薦量40 mL·667 m-2和無人機噴施藥液量1 000 mL·667 m-2制成噴灑液,用于測定相關指標。[結果]8種市售飛防助劑按藥液體積的0.5%、1.0%、1.5%和2.0%與井岡·蠟芽菌混合,不影響藥液穩定性;能顯著降低藥液表...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