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上海農村經濟》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上海農村經濟》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上海農村經濟》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上海農村經濟》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冉冉徹百家爭鳴的方針,理論聯系實際,對農村經濟發展和改革中的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進行研究、探索和交流,為普及和發展農村經濟學科服務,為發展和繁榮農村經濟服務。將繼續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著力宣傳農業現代化、農村城市化、農民市民化和城鄉一體化,深入報道上海郊區推進“三個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居住向城鎮集中)的新氣象、新典型;宣傳城鄉統籌發展,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宣傳深化農村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宣傳增加農民收入、完善農村經濟保障制度,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農民根本利益;宣傳政策、法規,報道國內外經濟、科技、市場信息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是全國農經核心期刊、全國農業優秀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版塊欄目:本刊特稿、農民增收研究、經營決策、工作研究、村級經濟、航頭專欄、市場觀察、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政策信箱、信息窗。
上海農村經濟最新期刊目錄
推動上海農墾高質量發展————作者:李昌浩;王鵬;
摘要:<正>農墾是國有農業經濟的重要骨干和代表,是推進農業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上海四大農墾集團所轄農用地總面積96.86萬畝,農業總產值約占全市31.9%,承擔了非常重要的農業供給保障功能。一、上海農墾建設面臨的瓶頸與新要求(一)瓶頸問題一是農業板塊都處于相對邊緣的地位。除光明食品集團外,其余三家市屬國企集團現有農業板塊產值都不高,光明食品集團農業產值占集團年營業收入比重也僅約為6%。上海地產集團和上實...
“四個統一”打造宅基地盤活四種模式————作者:王靜;汪文建;趙曉怡;
摘要:<正>閔行區現有宅基地宗數20762宗,主要分布在浦江鎮、華漕鎮、浦錦街道,其中浦江鎮宅基地宗數最多,共有10646宗,約占全區宅基地總宗數的51.27%。全區宅基地農房分為自住、半自住半出租、全部出租、完全閑置四種利用情況。其中全部出租的占比15.7%,半出租的占比66%。在盤活利用過程中,主要面臨三方面的問題
探索自留地改革激活“沉睡”土地————作者:姜亮;蔣佳琪;汪詩瑤;
摘要:<正>自留地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配給成員長期使用的少量耕地和菜地。在閔行區的近郊地區,傳統自留地存在零散、低效利用及管理難題:一是自留地分布零散且權屬不清,不利于規模化經營和管理;二是部分自留地存在低效利用的情況,農民種植的作物品種單一,經濟效益低下;三是自留地的管理缺乏統一標準和監管機制,給村莊的整潔和美觀帶來挑戰
一網統管賦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作者:陳振宇;姜亮;熊巧奕;
摘要:<正>一、閔行區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主要問題近幾年,閔行區農村地區通過開展農村村莊改造、生態廊道建設、村內道路橋梁建設、“五違四必”區域環境綜合整治、中小河道綜合整治、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兩個示范村”創建、推廣積分制治理等,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治理改善,農村整體風貌取得顯著成效。但在長效管理方向仍然存在較大壓力
清美集團發揮綜合優勢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摘要:近年來,上海郊區涌現了一批利用資源優勢,采用“小切口、新打法”方式促進一三產融合發展的典型。近期,市農業農村委秘書處會同金山區農業農村委、市鄉研中心開展了調研,形成了《清美集團發揮綜合優勢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松林生態農業園構建循環農業新模式成效初顯》《拼多多發揮平臺紐帶作用助推農產品出村進城》三個典型案例,供學習借鑒
上海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作者:杜志釗;曹家俊;
摘要:<正>2010年起,上海在全國率先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扶持政策,經過多輪推動,2023年全市各類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已達99.54%。但是,上海在優化綜合利用結構、提升高值化利用水平、延長產業鏈條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如何讓秸稈綜合利用從“用得了”變為“用得好”,是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所趨。近年來,上海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180萬-190萬畝,其中水稻種植面積占85%左右。統計...
農業科技項目過程管理的經驗與思考————作者:邢魯亭;湯勇華;
摘要:<正>農業科技項目作為農業科技進步的主要推動力,在農業科技發展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農業科技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項目過程管理是指個體或組織針對某一項目施行的決策、計劃、溝通、協調、控制以及激勵等措施,農業科技項目的過程管理,是指從合同書簽訂到提交項目驗收申請這一階段
深化農村法律服務供給側改革助力鄉村治理現代化——崇明區開展“門診式”公共法律服務的探索與啟示————作者:萬春利;
摘要:<正>崇明區探索以公共法律診所為抓手,逐步形成了“人民矛盾人民解、源頭治理不上交”的良好局面,有效促進了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為深化農村法律服務供給側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鑒。一、農村法律服務存在的制約因素“我們兄弟姐妹幾個為了贍養老人鬧得不可開交,律師您快幫我們出出主意”“我想和阿嫂家的輔房調換一下,書記您給我說和說和”……近年來,圍繞婚姻、家庭、宅基、贍養、撫養等矛盾形成的糾紛,使群眾對農村基層...
特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路徑探析——以洛陽市偃師區為例————作者:劉雪峰;
摘要:<正>文化是鄉村全面振興的精髓所在。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是黃河流域擁有重要文化遺產最多的區(縣)之一,借由構建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形態,讓文化成為全域鄉村的軟實力,走具有偃師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是偃師區立足自身文化資源優勢的必然選擇
關于上海市農墾企業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思考————作者:袁俐雯;李卓;
摘要:<正>上海地產集團、農投集團、上實集團和光明食品集團是上海市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所轄農用地面積約占全市的18.88%,承擔著保障糧食安全供給、地方農業產業升級、農業科技創新等多重任務。因此,在新形勢下,探索進一步深化農墾企業改革,充分激發其在“穩產保供”和“引領示范”方面的內生動力,有利于推動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上海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墾企業高質量發展路徑與模式研究————作者:許睿旸;朱杰;
摘要:<正>一、農墾企業內生動力激發的路徑研究(一)市場導向策略的實施路徑當前,部分農墾企業的產品種類單一,市場定位不清晰,無法適應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因此,強化市場導向是激發農墾企業內生動力的關鍵措施。農墾企業應加強市場需求調研,精準把握消費者偏好。通過建立市場信息收集和分析機制,掌握農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消費趨勢和競爭態勢,為企業的生產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同時應優化產品結構,增加產品的多樣性和市場適應...
淮安市丁集鎮黃瓜全產業鏈發展實踐————作者:張麗麗;
摘要:<正>丁集鎮位于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西北郊,全鎮總面積95平方公里,下轄21個行政村,共有1.7萬戶,常住戶籍人口約6.4萬人,耕地面積5.98萬畝。近年來,丁集鎮堅持把黃瓜產業確立為全鎮農業主導產業,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優勢,多渠道解決資金、品種、技術、管理難題,不斷延長產業鏈條,以黃瓜全產業鏈發展助力縣域鄉村振興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亳州市為例————作者:丁培培;秦翠翠;
摘要:<正>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滿足農民群眾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一、亳州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存在的問題(一)人口結構變化動搖了“宜居”鄉村的動力建設宜居鄉村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廣大年輕且有創新力的農民積極參與,但是隨著亳州市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亳州市農村人口持續減少
松林生態農業園構建循環農業新模式成效初顯
摘要:<正>上海松林生態農業園(以下簡稱松林養殖場)位于金山區廊下鎮,是上海市第一座也是目前全市規模最大的現代化樓房養豬場。該養殖場集合了“樓房養豬”、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態產業全鏈條發展等方式,有效探索實踐了循環農業新模式,被生態環境部列為第二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實踐案例。每年出欄商品豬8.4萬頭,產值1.5億元;農業廢棄物轉化成沼氣發電,為養殖場節約電費200萬元;沼液還田為當地農戶節約化肥成本4...
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展望————作者:孫雷;
摘要:<正>上海在全國范圍內是比較早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2012年初,農業農村部在上海第一次召開了全國都市現代農業現場交流會。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中國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報告》顯示,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連續多年處于全國36個大中城市首位。今后一個時期,上海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可歸納為“一二三四”。一是圍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農業強國的總目標,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二是依靠科創興農、改革強農“雙輪”驅...
生態農業發展的實踐與思考————作者:唐宏杰;沈依研;王忠燕;
摘要:<正>閔行區發揮政策引導作用,依靠先進農業科技,優化品種結構,推廣綠色栽培技術,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有效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生態化發展和資源循環利用
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推動上海鄉村振興工作上臺階————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今年全國兩會是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召開的重要會議。會議緊扣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對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作出部署,對保障糧食安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我們做好今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切實承擔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三農”工作的永恒主題。上海是糧食主銷區,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要...
開辟近郊城鄉融合發展新路徑譜寫閔行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篇章————作者:朱群英;秦晶晶;湯雨薇;徐梅琳;
摘要:<正>閔行區是上海的近郊區,也是上海中心城區的拓展區,處于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全區111個行政村中,建制相對完整村72個(含規劃保留保護村10個),其中位于城鎮開發邊界內12個、開發邊界外16個,跨城鎮開發邊界44個。全區耕地4.1萬畝,其中耕地保護空間2.7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1.5萬畝;全區糧食種植面積約1.6萬畝、規模化蔬菜種植面積約0.6萬畝;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家,其中國家級1...
杭州市臨安區推動小農戶參與“土特產”發展的三聯實踐————作者:陳小蘭;吳昌;
摘要:<正>“土特產”是指以農民為主體,生產或經營具有地域社會文化、歷史特色,受當地自然環境及氣候影響的產品或服務。大力發展“土特產”,是實現鄉村特色產業振興的重要內容。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顯著促進了農村居民增收,尤其是對農村低收入群體的作用效果更強,能夠推動縮小縣域農村城鄉收入差距。從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歷史沿革看,小農戶是最適合從事鄉村特色產業經營的主體之一。如何推動小農戶參與“土特產”發展?杭州市臨安區湍...
拼多多發揮平臺紐帶作用助推農產品出村進城
摘要:<正>拼多多作為上海本土成長的新電商開創者,堅持“普惠,人為先,更開放”的價值觀,充分發揮超大城市的綜合優勢,一手牽農民,一手牽市民,實現9個涉農區優質地產農產品線上銷售全覆蓋,囊括了南匯8424西瓜、松江大米、練塘茭白、崇明白山羊等22大品類。目前,拼多多已直連全國1000多個農產區,超1600萬農業生產者參與到數字經濟中,農(副)產品交易額占平臺總交易額的20%,為廣大小農戶線上銷售搭建了橋梁...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