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農業信息》
關注()
《中國農業信息》期刊簡介
《中國農業信息》報道的范圍是:國內外農村科技研究與生產技術動態,如新成果、新理論、新經驗、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有關熱帶可持續農業理論和實踐研究論文,動植物品種選育、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現代集約化種養技術、農業生物災害防治、農產品儲運保鮮加工等科學試驗報告;農業經濟管理,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研究,新技術開發、應用和推廣,圖書信息情報學,科研體制改革和管理等原始論文,以及考察報告、綜述、人物介紹等。
《中國農業信息》2013年04期目錄
旱地春小麥定西39號良種生產膜側種植要點...................嚴明春
內蒙地區甜玉米種植特性分析...............................李峰
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及產品開發與應用進展分析.................李富先
秋季大田雞腿菇栽培技術...................................盧鳳玲
邯鄲市麥茬玉米免耕節本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張蘭松
小麥高產管理的10項措施...................................田戰旗
大西洋馬鈴薯壟膜溝灌標準化栽培技術.......................張忠福
河北省西部深山區中、低產土壤改良技術模式.................李穎
試述干旱地區莜麥高產栽培技術.............................郭志剛
大慶市設施栽培黃瓜病害發生現狀與防治對策.................金輝
南鄭縣玉米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楊華娥
甘蔗的社會經濟價值探討...................................陳莉
加強綠色農業基地建設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唐景茂
預測2013年棉價下降產量消費量雙增加.......................毛樹春
中國農業信息最新期刊目錄
一種耦合邊緣檢測算子的多尺度自適應分割方法————作者:賴林瀟;陸苗;陳德超;溫彩運;
摘要:【目的 】傳統多尺度分割算法所獲得的分割尺度多依靠經驗確定,容易造成區域“過分割”和“欠分割”問題。文章利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地物間邊緣信息突出的特點,提出了一種耦合邊緣檢測算子的多尺度自適應分割方法。【方法 】(1)首先利用Canny算子對遙感影像進行邊緣提取,得到邊緣梯度信息。(2)將初始多尺度分割結果與邊緣梯度信息進行耦合處理,構建最優分割的評價指標選取地塊的最適分割尺度。(3)將選取出的不同...
基于時序Sentinel-2影像和隨機森林算法的梨樹縣玉米種植面積提取研究————作者:周子媛;馬榮菲;史文嬌;
摘要:【目的 】準確獲取作物種植分布對典型黑土區保障糧食安全和合理規劃作物布局等具有重要意義。【方法 】文章選擇典型黑土區吉林省梨樹縣典型作物玉米為研究對象,基于2016—2022年哨兵二號(Sentinel-2)多時相影像及自然環境條件等數據,利用隨機森林算法對梨樹縣玉米種植分布進行提取。基于不同時間范圍數據,采用3種研究方案:生長期數據提取方案、全年數據提取方案和全年數據+數字高程模型(DEM)提取...
作物遙感估產方法對比及一致性評價————作者:吳清瀅;譚忠昕;余強毅;汪彩華;宋茜;陸苗;吳文斌;
摘要:【目的 】針對不同作物遙感估產方法結果存在的差異性,對多情景下遙感估產方法進行對比及一致性分析,以探討造成作物估產結果差異的可能因素。【方法 】文章按照“數據+模型”的組合方式對遙感估產方法進行歸類,隨后在不同年份、地域和作物之間進行估產實驗,并對估產結果和一致性進行分析,以比較組合方法在多情景下的作物估產效果。【結果 】(1)環境數據和多源遙感數據均能提高估產結果的準確性,統計回歸方法比機器學習...
單雙季水稻遙感制圖研究進展————作者:胡瓊;楊靖雅;李詩琪;魏浩東;宋茜;余強毅;吳浩;吳文斌;徐保東;
摘要:【目的 】單雙季水稻面積分布和時空變化監測對于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國家糧食安全保障以及氣候變化研究等具有重要意義。【方法 】文章概括了單雙季水稻遙感提取的理論基礎;采用文獻綜述的方法,從單雙季水稻識別的遙感數據源、樣本獲取方法和模型構建等3個方面重點評述了不同遙感制圖方法的特點及應用情況;總結出單雙季水稻制圖面臨的挑戰,并展望了未來單雙季水稻遙感提取研究的發展方向。【結果 】(1)微波遙感影像是彌...
空地協同的廣域蔬菜種植傳感數據采集研究————作者:李海燕;李博;王美麗;張菁菁;
摘要:【目的 】針對大規模蔬菜種植區域傳感器部署成本高昂、數據遠距離傳輸困難等問題,設計高效的數據收集策略。【方法 】文章結合蔬菜種植區域的分布特征,采用動態K均值聚類算法對區域進行分簇,通過貪心算法基于最近插入原則生成初始的卡車與無人機協同路徑。之后利用基于進化的人工蜂群算法對路徑進行優化,結合動態Metropolis準則、動態禁忌搜索和精英選擇策略進一步提升解的質量。【結果 】該方法顯著減少了數據收...
區域土壤調查采樣點布設方法研究進展————作者:張自剛;王迪;李煒琪;王璽森;吳文斌;錢建平;
摘要:【目的 】采樣點布設是區域土壤調查的重要環節和關鍵前提。合理布設采樣點既能提高土壤調查結果的質量和效率,又可以減少土壤調查費用與工作量。【方法 】文章系統總結了近年來國內外土壤采樣點布設方法研究進展,歸納了區域土壤調查采樣點布設數量和空間布局方法,分析了現有采樣點布設方法中存在的問題。【結果 】(1)土壤調查采樣點布設數量或密度的確定方法主要有基于經驗或先驗知識法、經典統計學法、地統計學法及多種方...
土壤質量評估信息化平臺的發展與應用研究————作者:姚瑞;黃鈺洋;金武澤;陳令坤;史舟;周煉清;
摘要:【目的 】土壤質量評估是分析土壤現狀和變化動態的重要手段,在農業、生態環境和土地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融合應用,眾多土壤質量評估信息化平臺應運而生,深入探究此類平臺的發展與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方法 】文章介紹了土壤質量評估的理念和方法,重點闡述土壤質量評估信息化平臺的發展歷程、關鍵技術和主要應用;探討了平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并展望了未來技術進步對土壤質量評估信...
農業領域不同學科創新團隊結構規律對比研究————作者:羅瑞;任妮;郭婷;孫藝偉;戴紅君;
摘要:【目的 】在科學研究日趨復雜、多元、交叉和融合的背景下,探索創新團隊結構規律,優化團隊評價機制,有助于激發科技創新動力,推進科技發展。【方法 】文章從團隊外部特征和內在屬性兩個視角,分別以競爭力和團隊網絡結構為切入點,利用團隊生產力、團隊影響力、團隊規模、團隊凝聚力等指標對農業領域創新團隊建設規律展開研究,比對不同學科創新團隊的特征差異。【結果 】農業領域不同學科的科研團隊在成果產出和團隊建設方面...
《中國農業信息》征稿啟事
摘要:<正>《中國農業信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中國農學會農業信息分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共同主辦的農業信息科學領域的綜合性科學技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11-4922/S,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672-0423。本刊為雙月刊,16開本,每雙月25號出版。一、雜志定位《中國農業信息》定位為傳播和刊載農業信息的獲取、處理、分析和應用服務...
中國農學會農業信息分會
摘要:<正>一、學會簡介中國農學會農業信息分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業信息科技工作者的學術性群眾團體,工作上接受中國農學會的指導。農業信息分會團結和組織全國農業信息科技工作者,圍繞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現實需求,研討農業信息理論、技術和方法,促進農業信息學科建設;搭建農業信息學科交流平臺,開展農業信息學術交流和技術服務,培養農業信息專業人才;開發農業信息產業資源,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現代化建設。二、入...
基于相似推理法的土壤類型制圖研究————作者:孫廣睿;周清;謝紅霞;張揚珠;袁紅;段良霞;
摘要:【目的 】獲取準確的土壤—環境關系是保證土壤類型制圖精度的關鍵。文章期望利用相似推理法這一基于成土環境條件進行土壤類型推理的技術,對有土屬圖但無土種圖地區進行土種制圖可行性研究。【方法 】該研究選取湖南省邵東市牛馬司鎮為研究區,參考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的土壤類型制圖方法,嘗試在有二普土屬圖、但無土種圖的地區,進行耕地、園地、林地和草地土屬更新制圖和耕地土種推理制圖的研究。以二普土屬圖為底圖,運用相似...
農產品標識對脫貧地區農產品上行的影響——基于供銷社電商平臺的實證分析————作者:費威;李雁鳴;
摘要:【目的 】探討供銷社如何借助電子商務推動脫貧地區農產品上行,從消費溢價視角分析不同標識對農產品單位價格的影響,為供銷社電商發展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據。【方法 】文章采用數據挖掘方法,利用供銷社電商平臺上1.342 9萬筆大米銷售的實際交易數據,實證分析832優選標識、扶貧標識、農產品質量認證標識和地理標志認證標識對農產品單位價格的影響。【結果 】(1)農產品標識對農產品單位價格具有顯著正向影響,消費者...
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的影響機制與空間效應————作者:李鵬;富瀟睿;郭新玲;王淑芬;
摘要:【目的 】構建數字經濟、鄉村產業發展水平的綜合評價體系,探究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的機制及空間效應,以期為我國鄉村產業發展提供新路徑。【方法 】文章利用2011—2022年我國31個省(市、區,不含港澳臺)的面板數據,采用熵權Topsis法、時間—個體雙向固定的空間杜賓模型等,探究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產業發展的機制、數字經濟對于鄉村產業發展的空間溢出效應及其空間異質性。【結果 】(1)我國數字經濟以及鄉...
基于深度學習與數據增強的土地利用分類研究————作者:欒淑麗;唐杭;劉曦;張諾欣;張海琴;
摘要:【目的 】探討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提高高光譜圖像分類準確性的方法,解決高光譜數據處理的信息冗余和融合過程的信息損失等問題,為土地利用管理等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方法 】文章以象山港為研究區域,基于珠海一號高分辨率遙感影像,通過PCA法降低影像數據的維度,提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同時去除噪聲和冗余信息;在數據降尺度的過程中采用ILGIF技術實現最小化信息損失來優化圖像融合,保留關鍵空間和光譜信息,以提供更...
基于多源數據要素的高標準農田服務平臺開發與應用————作者:羅健;賈玨;陳勇;邱政超;秦希;
摘要:【目的 】融合多源數據信息構建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經營的全過程管理平臺,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應用效率,推動我國高標準農田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方法 】文章圍繞農業多源數據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和使用等過程的應用,從數據的采集、融合和應用出發,總結高標準農田服務平臺的發展現狀,分析基于多源數據的高標準農田服務平臺的關鍵技術,提出系統性的體系架構。并從平臺的數據中臺、技術中臺和業務中臺多個角度闡述高標準農田...
基于WebGIS和微服務技術的污染場地信息可視化系統設計與實現————作者:金武澤;廖榮華;周芙蓉;江葉楓;王政;周煉清;史舟;
摘要:【目的 】隨著我國城市化與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污染場地數量顯著增加,嚴重影響農業土壤和人體健康。污染場地信息系統能夠實現實時監測、風險評估與治理方案推薦等功能,對于污染場地管控治理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方法 】文章采用WebGIS技術,以實現地理空間數據可視化并提高系統靈活性;利用微服務技術構建可擴展的系統架構,以適應多源異構的污染場地數據管理需求;引入核密度分析法和空間插值分析法,全...
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土壤鹽漬化監測研究進展與展望————作者:石燕子;李文娟;李曉彬;楊婷;周兆葉;李旺平;吳文斌;
摘要:【目的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脈,土壤鹽漬化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準確監測土壤鹽堿化對耕地保護具有指導意義,可為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管理部門進行鹽漬土的監測與改良提供參考。【方法 】文章通過文獻分析法,綜述國內外近年來關于土壤鹽漬化的監測現狀、方法和進展。【結果 】(1)介紹了基于多源遙感數據的土壤鹽漬化監測研究成果,聚焦當前的熱點問題;進一步探討了影響監測精度的誤差源和因素。(2)在已有研究基礎...
綜合樣本、特征和分類器多要素的作物分類對比研究————作者:溫彩運;歸曉謙;陸苗;汪彩華;余強毅;宋茜;吳文斌;
摘要:【目的 】利用遙感技術能夠大范圍快速提取作物的空間分布信息,其精度是由樣本、特征、分類器等多要素共同決定的。當前研究主要關注單要素和雙要素的對比分析,缺少多要素的作物分類對比研究。文章旨在為目標區域的作物識別任務選擇分類要素,獲取高精度的作物空間分布信息提供參考和依據。【方法 】該文基于“MAP杯”數智農業大賽作物識別項目,收集了2021年湖北枝江區域的13份作物分類結果以及2022年山東桓臺區域...
基于樣本與識別算法差異的耕地地塊遙感識別結果分析————作者:馬瑜蔓;歸曉謙;王淇鋒;汪彩華;余強毅;吳文斌;陸苗;宋茜;
摘要:【目的 】耕地地塊是農業生產與經營管理的基本單元。及時準確地獲取耕地地塊信息對農業資源監管、耕地利用監測等具有重要意義。【方法 】文章基于2021—2022年“MAP杯”大賽地塊提取結果,采用地面真實樣本,對26個地塊識別項目結果分別計算混淆矩陣,驗證耕地地塊遙感提取精度,并從耕地地塊識別訓練樣本獲取、地塊識別算法模型和識別精度差異3個視角,分析了耕地地塊識別技術框架應用潛力和效果。同時,對同一研...
《中國農業信息》征稿啟事
摘要:<正>《中國農業信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主管,中國農學會農業信息分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共同主辦的農業信息科學領域的綜合性科學技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11-4922/S,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672-0423。本刊為雙月刊,16開本,每雙月25號出版。一、雜志定位《中國農業信息》定位為傳播和刊載農業信息的獲取、處理、分析和應用服...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