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決策咨詢》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決策咨詢》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決策咨詢》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決策咨詢》是全國部分省(區)市決策咨詢工作聯系網絡網刊,是決策咨詢工作實踐性和學術性的綜合科技期刊雙月刊,由四川省農業科技顧問團辦公室主辦。刊物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為辦刊宗旨。面向決策者、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和廣大讀者辦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1997年評為全國優秀期刊三等獎、2000年評為四川省優秀期刊和一級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宏觀部署、宏觀規劃、構建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宏觀經濟、小康方略、產業發展、改革開放。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以海洋強國為取向傾力推展重大戰略工程 李靖宇; 1-6
2 農業產業化與工業化之關系辨析 王躍武; 7-8+43
3 農業鄉鎮城鄉一體化發展存在的難題及對策 李威; 9-11
4 江蘇新型城市化之現存問題及實踐路徑 邱少明; 12-15+86
5 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商業服務業的研究 王捷; 16-17+58
6 全域城市化背景下的大連市節約集約用地政策探析 孫東升; 18-20+77
7 實施“生產力促進協同創新智慧工程”的思路與對策措施研究 何心益;胡勇;宋建鋒;李燕;唐嵩; 21-25+28
8 對天府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中心的建議 何東;李勁松;夏梅;張凌鑫; 26-28
9 增強哈爾濱市在黑龍江省經濟發展中帶動作用的研究 劉濱偉;劉德凱;葛英偉; 29-31+80
10 加強“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開放與合作 王寧; 32-34+89
11 全球視野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與我國的對策選擇 王征; 35-38
12 錦州休閑農業發展的途徑與空間布局探析 魯小波;陳曉穎; 39-43
1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實現二次轉型發展的探索 夏明忠; 44-48
14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研究 耿相魁; 49-54
15 為高職大學生浮躁心理“把脈” 司開林; 55-58
16 低收入群體的復合型貧困研究——基于社會分層背景下的社會資本理論視角 鐘顥;萬將軍; 59-62+66
17 新形勢下社區矯正工作面臨的困境與出路——以山東省青州市為例 遲云福; 63-66
18 四川民營養老機構發展困境與對策建議——以涼山州僅有的兩家民營養老機構為例 胡勇; 67-68+73
19 大學生應對災害能力的培養研究 陳光軍;何光芬; 69-73
核心期刊投稿:不同光強對胡麻幼苗生長發育特性的影響
摘要 通過田間遮光試驗和實驗室弱光試驗,探討不同光照強度對胡麻幼苗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表明: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的5%~50%時,胡麻的出苗率高于對照組;光照強度為自然光的65%時,胡麻的成苗率最高。隨著光照強度的降低,胡麻的株高和節間距呈上升趨勢;很弱的光照強度(450 lx)使胡麻的幼莖變細,硬度降低,無法發育成苗。
關鍵詞 核心期刊投稿,光強,胡麻,生長
光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最重要的環境因子之一,光照強度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形態結構的建成。通常隨著光照強度的降低,光合速率和葉綠素含量呈現下降趨勢(如芒萁、黃連和缺苞箭竹等植物[1-3]),從而限制植物的生長。然而,有研究表明一定時期一定程度的遮光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4]。楊盛昌等[5]研究指出,在弱光生境下,秋茄幼苗的株高生長增加,抽條著生葉數和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均有所提高。因此,探討光照強度對作物苗期生長發育特性的影響,對作物的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胡麻(1inum usitita-tissimum L.)又名亞麻,系亞麻科亞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主要產地有加拿大、阿根廷、美國、印度和中國。我國種植胡麻的歷史約有1 000年,由印度傳入。胡麻喜干旱濕潤的氣候,在我國西北、華北種植廣泛,是當地主要油料作物之一[6]。近年來,我國每年胡麻的產量約為40萬t,僅次于加拿大,占世界總產量的17.8%[7]。目前,探討光照強度對胡麻苗期生長發育特性的研究尚未見報道。該研究對胡麻幼苗進行了不同光照強度的處理,通過田間試驗和實驗室弱光試驗研究了各項生長發育特性,為胡麻的農業栽培技術提供了理論依據。
決策咨詢最新期刊目錄
考慮供應中斷風險的產業鏈韌性動態恢復策略研究————作者:王平;劉旭;
摘要:本文針對一個二級供應系統研究了不同策略下不同類型供應商中斷風險擾動對產業鏈韌性的影響程度,并分別建立了三個單目標模型,包括產業鏈正常運作模型、在預防策略下的產業鏈運作模型以及在響應恢復策略下的產業鏈運作模型,旨在將成本投入最小化。此外還提出了雙目標決策模型,既考慮了運作成本的最小化,又考慮了產業鏈韌性恢復時間的最短化。針對雙目標模型的特點,基于ILOG CPLEX采用線性加權法進行求解。仿真結果表...
提升市縣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質量的建議————作者:李亞蓮;劉仲平;周亞軍;
摘要:切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協(政協委員)履職的基本手段,也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市縣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難題:認識不足;缺乏精品;保障不夠。提升市縣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建議:提高思想認識;理清工作“線路”;培育骨干“精兵”;立起考核反饋“標尺”;優化編報“配方”
成都對省域經濟輻射帶動力研究————作者:高璐;彭星;劉軍偉;
摘要:在區域經濟發展演進過程中,省會城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為四川省會城市,成都經濟實力強勁,已經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對比國內其他省會城市,成都在產業發展引領力、貿易流動促進力、資源要素運籌力、綜合樞紐鏈接力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差距,未來應著力從現代產業建圈強鏈、商貿流通體系建設、資源要素集聚拓展、樞紐通道內暢外聯等方向發力,引領省域協同聯動、帶動全省高質量發展
珠三角智慧城市發展水平測度與空間差異分析————作者:唐波;楊皓博;
摘要:基于中國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歐盟、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IBM)4種現有評價指標,構建珠三角智慧城市發展水平指標體系,利用熵權TOPSIS法和地理信息系統,進行珠三角城市群智慧城市發展水平測度和空間差異分析。結果發現:(1)時間上,2022年智慧城市發展水平從高至低排序依次是:深圳、廣州、珠海、東莞、惠州、佛山、中山、肇慶、江門。(2)空間上,呈現珠三...
從城市創新能力研究中國裝備科技城發展路徑————作者:陳偲;肖婷婷;
摘要:創新驅動發展是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全國各大城市紛紛開始建設科技城和科學城,將其打造成為城市科技創新的主陣地,提升城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每年評價全國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城市創新能力,該指標能很好地體現各地城市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與不足。本文以城市創新能力指標為依據,以德陽建設中國裝備科技城為背景,通過分析德陽的創新能力各項指標,對比德陽與全國其他國家創新型城市的...
科技創新中心創新策源能力提升路徑研究——以武漢科技創新中心為例————作者:黃濤;孔德斯;
摘要:本文聚焦科技創新中心的創新策源能力,即集聚能力、產出能力、驅動能力、輻射能力、持續能力,分析武漢科技創新中心創新策源能力的現狀與問題,提出提升該中心創新策源能力的對策:匯聚創新要素以提升集聚能力;促進原始創新以增強產出能力;推動成果轉化以提高驅動能力;建設協同網絡以加大輻射能力;營造開放生態以強化持續能力
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視角下農業轉型發展的實現邏輯——基于威縣梨產業發展模式的分析————作者:盛新宇;程明;
摘要:從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視角切入,探索農業轉型發展的實現邏輯。理論分析結果表明,農業轉型發展受要素稟賦、技術、人才、經營主體等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取決于發展機遇及政府的保障。高標準的規劃定位、高質量高效率的生產經營模式、獨具特色的銷售模式以及農業產業的融合發展是推進實現農業轉型發展的關鍵舉措。河北省威縣推進梨產業高質量發展正是當前農業改造升級的生動實踐。威縣基于自身條件特征,把握發展機遇,通過人才等的智力...
兩業協同集聚對碳排放的空間效應研究——基于空間杜賓STIRPAT模型的實證分析————作者:唐春華;周明鳳;聶偉;
摘要:本文構建固定效應模型、STIRPAT空間杜賓模型及偏微分法探究“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兩業協同集聚對本地及鄰地碳排放的空間影響,并深入分析行業、地區異質性。研究發現:(1)總體層面,兩業協同集聚對本地碳排放有顯著正向影響,對鄰地有正的空間溢出效應。(2)行業異質性層面,相較于單一制造業集聚,新型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協同集聚能有效實現節能減排,傳統生產性服務業仍表現為碳增排;由于受地區保護,新型生產...
以科技創新推動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占先發展的對策建議————作者:田梅;楊光煒;
摘要: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技術,是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已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陣地。面對新一輪人工智能發展浪潮,四川省應緊緊抓住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重大機遇,夯實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礎,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引領示范作用,助推產業發展走在全國第一方陣,以新質生產力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
數字金融對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攀升影響研究————作者:馬娟;張赟;楊童雨;
摘要:本文利用省級面板數據,實證研究數字金融對我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攀升的影響機制與效應表現,助力金融體系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研究發現,數字金融發展對中國制造業全球價值鏈地位的攀升具有顯著的直接驅動效應,且存在較為明顯的行業異質性特征,相對于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數字金融對資本密集型制造業的全球價值鏈參與度的影響更大;人力資本提升、營商環境優化在其中發揮了部分中介效應,是數字金融推動我國制造業全...
大力推進數商加快發展————作者:郭濤;馬瀟;
摘要:新質生產力核心內涵需體現新要素,當下時代最重要的新要素是數據。作為激活數據要素價值的產業載體,大力發展數商其在推動我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數據資源大省向數據價值大省轉變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具有客觀必要性。同時,戰略布局要求、數據市場潛能、算力集群優勢、綠色電力保障等有利條件,讓四川發展數商具有了現實可能性。為此,建議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合理引導集聚發展、培育本土數商龍頭、著力構建流通市場...
征稿和征訂通知
摘要:<正>《決策咨詢》是決策咨詢工作理論性、實踐性和學術性的綜合期刊。本刊以推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為辦刊宗旨,面向決策者、各領域專家、學者和廣大企事業工作者辦刊。刊物于1997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國家新聞出版署聯合評為全國優秀期刊,被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新聞出版局聯合評為四川省優秀期刊和四川省一級期刊。他是廣大決策咨詢工作者進行學術理論探索,發表意見和建議,互通信息,交流經驗的學...
川渝毗鄰區域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研究——基于川渝兩地合作共建融合發展功能平臺的實證分析————作者:吳翔;
摘要:“行政區經濟”現象導致經濟的跨區域發展受阻,為推動經濟區與行政區的適度分離,四川省和重慶市在其毗鄰地區聯合建立了十大功能平臺,按照跨行政區融合發展的程度不同,可以將其分為三類:緊密融合型、協調聯合型、園區先行融合發展型。川渝兩地通過實踐探索,毗鄰地區的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跨行政區經濟一體化融合發展的局面、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一體化發展局面、公共服務的跨行政區融合發展的局面初...
區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政策擴散的內在邏輯與實踐進路——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為例————作者:李書巧;楊瑞杭;
摘要:政策擴散是我國改革開放中的常見現象,在區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政策擴散是否具備差異化特征?本文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為例,分析其時空演進和擴散過程并歸納擴散邏輯。在此基礎上,提出區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政策擴散的實踐進路。研究發現,區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的政策擴散具有自下而上的吸納輻射特征,且中央政策的合法性強化和地方政府間的協同發展經驗對擴散至關重要。文章進一步歸納了政策擴散的實踐進路,包括樹立高質...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年長員工主動變革機制與促進策略研究————作者:閆艷玲;鄭婭萍;
摘要:本文聚焦于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年長員工的主動變革機制與促進策略,通過分析發現:在數字化轉型中,年長員工主動變革行為的內涵涉及工作重塑、技術學習以及資源尋求,特征為適應性、主動性和經驗性。然而,年齡刻板印象、工作家庭沖突及技術壓力成為變革障礙。為此,從個人、企業及政府三個方面提出促進策略,旨在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充分調動年長員工的積極性,構建積極向上的主動變革氛圍,提升企業整體效能,以應對日益激...
農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運營效率與財務績效————作者:王鑫鑫;肖蕊;張乾鳳;
摘要:基于2007~2022年中國農業行業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數據,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實證分析數字化轉型對農業企業運營績效與財務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在短期內,數字化轉型對農業企業的財務績效形成負向的影響;然而從長遠的視角審視,數字化轉型對農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數字化轉型通過提高企業運營效率間接提升財務績效;農業企業股權性質與企業規模的不同,會使數字化轉型對其財務績效的影響效應呈現出顯...
加強前瞻謀劃和戰略布局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作者:陳冕;
摘要:近年來,以通用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興未艾,這一顛覆性技術日益成為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的重要引擎。本文對當前主要大國人工智能布局戰略、產業發展前景、未來趨勢特征作出研判,分析了四川發展人工智能的多重優勢及短板,有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為四川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提供決策參考
“合肥模式”的成功實踐及對地方政府產業投融資的啟示————作者:趙翠潔;
摘要: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資本運作、基金支持”逐漸成為地方政府投融資的重要路徑。合肥通過“以投帶引”的產業招商新模式,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雙贏,打造出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范式。通過分析“合肥模式”的核心內涵和典型做法,從找準產業發展定位、提升資本運作能力、注重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構建人才隊伍體系等方面為地方政府產業投融資提供參考
以建設高等教育強市支撐溫州做強做大“浙江第三極”的思考與建議————作者:楊效泉;謝樹華;
摘要: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大學是城市的重要引擎,城市是大學的堅強后盾,二者是雙向賦能、休戚相依的命運共同體關系。溫州在建設高等教育強市的過程中,要遵循分類特色發展的思路,進一步統籌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的改革發展,通過推動“雙高”院校升格職業本科、將技師學院納入高校序列、理順各高校管理體制等舉措,實現溫州高等教育功能優化;通過深化校地合作、產教融合、聯席聯動等舉措,實現溫州高等教育精準賦能;通...
數字政府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的四川實踐與對策建議————作者:匡先輝;王思航;趙曉艷;董國風;龔競;
摘要:近年來,四川省深入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實施政務服務“聯通辦”,四川省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獲得感”不斷增強,全省數字政府體系逐步構建,但也面臨一系列問題。本文堅持問題導向,按照“找問題—找原因—找對策”思路開展分析,提出了構建政務服務全省“一張網”、打通行業系統全省“一張網”和構建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等對策建議,以期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能力...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