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蠶業》
關注()【期刊簡介】
《中國蠶業》是農業部主管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蠶業科技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大16開本,季刊,郵發代號28-54,每季中月15日出版。面向蠶業生產和科研,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服務于全國蠶絲業戰線。內容豐富翔實,通俗易懂。主要刊登栽桑、養蠶、蠶病、蠶種、制絲、蠶業經濟、蠶業副產物綜合利用及野蠶,以及有關繭絲綢方面的政策法規等。本刊注重科學性、先進性、知識性、實用性和可讀性。適于全國廣大蠶絲業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訂閱參考。
《中國蠶業》是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蠶業科技刊物。面向蠶業生產和科研,實行普及和提高相結合,服務于全國蠶絲業戰線。
【讀者對象】
主要讀者對象為從事各級蠶絲業的管理人員,蠶絲生產的科技人員(包括廣大養蠶戶)以及院校師生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知網,萬方,維普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設綜述、研究簡報、新技術應用、知識廣角、改革探索、質量標準、園區建設、科技博覽、蠶文化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2013 年全國蠶桑生產實現“四連增” 封槐松 1-3
2 廣西蠶區蠶繭生產情況及生產成本調查報告 于永霞 樂波靈 黃梅梅 李 莉 肖麗萍 4-7
3 柞蠶蛹蟲草的研究進展 王乃紅 靳月琴 蘆 成 8-10
4 不同插穗對桑樹綠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響 杜 偉 程嘉翎 11-14
5 桑枝條雙面削嫁接桑樹的關鍵技術研究 黃傳書 唐小平 雷 霆 劉文波 郭明武 15-18+20
6 8% 殘殺威可濕性粉劑對美國白蛾的防效試驗 仝德俠 張 巖 趙明陽 董 輝 胡俠君 付 強 李 輝 郭 飛 19-20
7 家蠶無滯育期多化性品種的高效益省力化保育技術研究 孫平江 錢荷英 李木旺 張月華 宋紅生 徐安英 21-24
8 新蠶品種華康 2 號在涪陵區中秋蠶期農村飼養初報 吳文鉑 章金中 徐安英 25-27
9 兩廣二號雜交原種母蛾產卵規律調查 鐘蘇苑 邱國祥 王先燕 胡智明 張桂玲 李 征 文字威 郭定國 張化成 孫京臣 28-30
10 10% 烯啶蟲胺水劑和 60% 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對家蠶的急性食下毒性測定 唐小蘭 陳偉國 孫海燕 31-34
11 皓月 × 菁松早春全齡人工飼料育初探 韓益飛 孔旭東 繆文軍 張士宇 李長銘 曹擁軍 繆葉德 35-37
12 不同采繭時間對蠶繭質量的影響 錢忠兵 38-40
13 山東省蠶桑產業現狀與發展對策 郭 光 王向譽 聶 磊 宋洪燕 于振誠 41-43
14 山西省桑樹產業現狀與前景分析 孟? 王宏恩 王艷萍 楊濱浩 44-48+51
15 淺談炮車鎮晚秋蠶繭低產劣質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孫 偉 49-51
16 漢濱區蠶桑產業在市場巨浪中搏擊發展 陳 恒 52-54
17 天津薊縣山區果桑優質安全栽培技術 高 揚 賈愛軍 李樹海 樊春芬 劉景然 55-56
18 康浪壩蠶桑產業發展模式探討 楊光學 王江南 57-59
19 蠶病綜合防治技術示范推廣初見成效 余曉萍 60-61
湖北農業科學雜志投稿: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的問題
摘要:河南省在全國首創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模式,全省各地以不同舉措廣泛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以河南省為例,對新型農村社區進行了分類,針對不同類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出現的共性及個性問題進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關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湖北農業科學,新型農村社區,分類,對策,河南省
中國蠶業最新期刊目錄
桑樹品種育71-1葉片長度與桑果品質性狀指標變化的回歸分析————作者:金方倫;羅朝斌;楊勝特;
摘要:為探討桑樹葉片性狀影響桑果品質性狀指標變化的因素,2022—2023年以育71-1桑樹品種為試材,在桑果成熟季節調查桑樹葉片長度及桑果品質性狀指標,采用Microsoft Excel軟件研究了桑果品質性狀指標變化對桑樹葉片長度的反應。(1)相關系數分析結果表明,桑樹葉片長度與桑果質量和桑果寬橫徑等指標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與桑果縱徑、桑果厚橫徑和桑果種子數量等指標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
捕食性天敵昆蟲叉角厲蝽對桑螟的田間防治效果————作者:黃林丹;陸密密;莫優想;羅平;莫梁斌;莫江玲;韋春沙;
摘要:為探索捕食性天敵昆蟲叉角厲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loff)]對桑螟[Diaphania pyloalis(Walker)]的防治效果,開展田間釋放叉角厲蝽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在監測到螟蛾羽化高峰期后第7天開始釋放叉角厲蝽,釋放方式為一次性釋放,每667 m2釋放100頭時,釋放叉角厲蝽第7天防治效果最優,為害枝率減退率為79.30%,蟲口減退...
家蠶新品種云夏3和云夏4原種的最適入庫冷藏及浸酸時間研究————作者:楊繼芬;羅智明;李剛;杜偉;鄧歡;駱紅蓮;黎永謀;高建華;廖鵬飛;
摘要:為了解不同冷藏浸酸參數對家蠶新品種云夏3和云夏4原種孵化率的影響,掌握其最適入庫、最適冷藏及最適浸酸時間,以云夏3和云夏4原種為材料,產卵后分別經25℃庫外保護36 h、48 h、60 h和72 h,再經10~12℃保護2 h后入庫5℃冷藏。分別在冷藏35 d、40 d和45 d后出庫,經15℃中間溫度2 h,于2%福爾馬林溶液浸泡8.0 min,用濃度18.87%、溫度47.8℃的鹽酸溶液浸漬,...
浙西山區果桑種植現狀及豐產栽培要點————作者:姜蘇北;徐向宏;余華新;魯建根;周光明;
摘要:介紹了浙西山區發展果桑產業具有的自然條件優越、種植技術底蘊深厚、政策扶持強勁有力、桑果采摘獨具特色等優勢和浙西山區果桑產業的現狀。從果桑引種、果桑園選址規劃、果桑種植及樹型養成、果桑豐產管理技術、果桑病蟲害防治等方面論述了浙西山區果桑豐產栽培技術要點,旨在提升淳安縣果桑的產量和品質,推動淳安縣果桑產業發展
保山市隆陽區桑樹病蟲害發生規律的研究————作者:楊麗莎;番成磚;宋志姣;
摘要:為研究保山市隆陽區桑樹病蟲害發生規律,對保山市隆陽區的桑園進行了3年定時定點觀測記載。結果顯示:保山市隆陽區桑褐斑病發生時期為5月上中旬至10月下旬,發生高峰期為7—9月;桑里白粉病發生時期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發生高峰期為7—9月;桑偽棍薊馬發生時期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發生高峰期為9—10月;朱砂葉螨發生時期為5月上旬至10月下旬,發生高峰期為6—9月;小綠葉蟬發生時期為5月中下旬至9月下...
家蠶一代雜交種繁育形勢及對策建議————作者:張保華;丁少觀;
摘要:為了解2021—2023年全國家蠶一代雜交種繁育情況,中國蠶學會蠶種分會對全國17個省(區、市)的38家主要蠶種生產單位進行了調研。全國每年繁育家蠶一代雜交種1 000萬張(盒)左右,蠶種質量總體優良,生產(繁育)的蠶品種主要有兩廣二號、781×7532、菁松×皓月、華康3號、川山×蜀水、中2016×日2016;云南省為全國優質種繭生產基地,種繭生產量占全國的60%以上;人工飼料育成為當前蠶種生產...
我國家蠶人工飼料育的研究與應用概況————作者:龍從明;熊容;郭銘建;李偉;潘旎;余華獻;
摘要: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傳統的栽桑養蠶模式受到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成本高、季節性較強、技術裝備落后、土地資源緊缺等多重因素影響,蠶桑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介紹了家蠶人工飼料基礎研究取得新進展、生產應用規模逐步擴大、專用蠶品種選育技術基本成熟、配套飼育技術體系標準初步建立等主要研究和應用現狀,以及家蠶人工飼料種類、使用情況和家蠶人工飼料主要飼育模式,并在分析飼料配方有待改善、飼料成本相對較高、專...
家蠶天然彩色繭分子遺傳研究進展及應用展望————作者:朱琳;王夢嬌;史成波;張輝;趙國棟;錢荷英;
摘要:蠶絲是高檔的紡織原料,被譽為“纖維皇后”。蠶業生產上的蠶絲多為白色,然而通過化學染色使蠶絲著色的方式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近年來由于人們對彩色蠶絲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對天然彩色蠶絲的研究變得熱門。天然彩色蠶絲色彩艷麗且多樣、抗氧化能力強、無需添加化學染料而更加環保,因此逐漸受到了廣泛關注。綜述了家蠶彩色繭的成色機制、品種研發以及彩色繭的繭色形成調控機理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強調了從分子水平深入研究家蠶彩色...
即時電暈處理不同發育時期家蠶卵的孵化效果分析————作者:張雨麗;張桂征;蔣滿貴;王平陽;王霞;崔秋英;黃旭華;卿軍;
摘要:為研究電暈解除家蠶卵滯育的卵齡適期,對比分析了即時電暈和即時浸酸處理產后不同發育時期家蠶卵和處理前后分別進行5℃冷藏抑制發育不同天數家蠶卵的孵化效果;并提高電暈電壓及電擊時間處理產后4~12 d(25℃保護)的家蠶卵,探索不同電暈處理條件對已滯育家蠶卵孵化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電暈處理家蠶卵的催青經過比浸酸處理短,電暈刺激劑量(電壓大小、電擊時長)對家蠶卵的催青經過有影響,刺激量增大可縮短催青經過...
我國蠶藥應用現狀分析————作者:王思卿;陳濤;
摘要:從獸藥相關法規、現有蠶藥品種數量、蠶藥生產企業概況等方面介紹了我國蠶藥的發展現狀;調查了淘寶網和拼多多網線上銷售蠶藥的有關情況,分析認為網上銷售存在經營假蠶藥、批準文號已失效的蠶藥仍未及時下架處理、無證經營蠶藥、蠶藥產品包裝顯示信息不全面、網站把關不嚴等現象。分析認為我國蠶藥發展存在蠶藥銷售終端蠶藥數量與批準文號數量不符、新蠶藥研發與審批監管有待加強、蠶藥生產企業的銷售網絡及產品知識宣貫有待提高、...
岳西縣蠶桑產業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模式及對策建議————作者:劉和洋;劉軍;
摘要:安徽省岳西縣是中部地區最大的蠶;乜h,有1 500多年的栽桑養蠶歷史。分析了安徽省岳西縣蠶桑產業發展現狀、發展經驗、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升級改造桑園基地、提升蠶桑產業機械裝備的普及率、完善蠶;A設施建設、扶持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充實蠶桑技術人員力量、抓好三產融合發展等對策建議,以期促進安徽省岳西縣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型污染物威脅下的蠶桑產業發展對策————作者:王萬秀;王毓;陳冠陶;張建華;王謝;
摘要:蠶桑產業正面臨著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和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emerging pollutants, EPCs)的威脅。如何識別、評估并控制EPCs在蠶桑產業中的傳播和影響,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和研究熱點。針對蠶桑產業面臨的EPCs問題,介紹了各類EPCs的生物毒性、基因毒性和生物累積與放大效應,概述了其對桑樹及家蠶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的影響機制,提出了加強對蠶桑環境的檢測和防護...
智慧農業背景下江蘇智慧蠶桑發展的機遇和對策分析————作者:王欣;李學馨;姚銀邦;葛玉潔;王軍;
摘要:介紹了國內外智慧農業和國內智慧蠶桑的發展情況,敘述了江蘇省“碎片化”桑園限制智能裝備應用、“陳舊化”蠶種業束縛產業新質化發展、“手工化”采喂方式挑戰蠶農生產積極性、“飼料化”養蠶既促進蠶桑產業發展又容易快速破壞現有的蠶桑產業規模的影響等推進江蘇智慧蠶桑發展的主要原因,在分析江蘇發展智慧蠶桑重要機遇的基礎上提出了制定江蘇智慧蠶桑高質量發展目標、學習借鑒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智慧化發展經驗、加快推進“智慧工...
重慶市蠶桑絲綢產業綜合統計系統的發展與創新————作者:熊容;傅宇航;龍從明;李偉;向曉鋒;鐘興權;余華獻;
摘要:蠶桑絲綢產業綜合統計是對蠶桑絲綢第一、二、三產業的生產情況開展統計調查、統計分析。簡要闡述了重慶市蠶桑絲綢統計制度的發展歷史與現狀,分析了重慶市面臨統計監管制度不完整、統計指標體系陳舊、統計系統指標分散口徑不一、統計數據開發和應用能力不足等問題及挑戰;從統計制度改革、新型統計平臺構建等重慶市蠶桑絲綢統計制度的創新入手,介紹了重慶市蠶桑絲綢產業綜合統計平臺的建設歷程、新型統計平臺的總體架構及功能設計...
呂梁山區推行“飼料桑+湖羊”立體種養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作者:韓淑鴻;尉文龍;孟保奎;
摘要:以呂梁市臨縣兔板鎮前溝村為例,拓展到周邊沿黃河流域的興縣、臨縣、柳林、石樓等縣域鄉村,探討呂梁山區推行“飼料桑+湖羊”立體種養產業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進行了效益分析,設計了種桑、養羊、延伸產業鏈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健全機構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分段實施、檢查驗收落實管護等保障措施,可為鞏固脫貧成果與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產業振興的典型樣板
隴南市蠶桑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作者:趙濤;馬芳;馮珂云;張朝陽;陳玉平;張杰;
摘要:蠶桑產業是甘肅省隴南市的區域特色產業之一。為推動隴南市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從隴南市發展蠶桑產業的歷史背景、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資源入手,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研。論述了隴南市蠶桑產業發展情況,介紹了加強蠶;亟ㄔO、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堅持多元化開發、走“蠶桑+文旅”融合發展之路等隴南市發展蠶桑產業的主要做法。并在分析隴南市蠶桑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基礎設施薄弱、發展定位不準、產業結構單一、扶持政策搖擺、...
蠶桑產業提質增效生產技術創新模式的實踐與成效——以來賓市忻城縣為例————作者:黃林丹;羅平;莫優想;莫梁斌;胡雪松;藍雪源;莫江玲;韋春沙;羅祖現;韋靜;
摘要:針對來賓市忻城縣單位面積桑園桑葉產量較低、共育的小蠶質量參差不齊、蠶繭品質不高、勞動力匱乏、蠶病發生頻繁、家蠶農藥中毒不斷等影響蠶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經過實踐形成了“5+1”蠶桑產業提質增效技術創新模式,即“建設高產優質桑園+推廣人工飼料育小蠶+改善大蠶桑葉育的環境及規范養蠶操作+開展蠶桑病蟲害綠色防控+實行機械化作業”+構建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團隊。忻城縣通過實施“5+1”蠶桑產業提質增效技...
廣西蠶區雜交桑夏季不同摘芯處理對桑葉經濟性狀及品質的影響————作者:黃瓊玲;黃勝;莫榮利;邱長玉;劉丹;曾燕蓉;朱光書;張朝華;陸曉媚;石華月;林強;
摘要:為了解不同摘芯方式對桑葉產量與質量的影響,篩選出適宜的桑園摘芯管理方法,在南寧地區以樹齡5年的桂桑優12號夏伐桑園為對象,以不摘芯為對照進行了摘取一芯兩葉、一芯三葉、一芯四葉、一芯五葉4種不同的摘芯處理。每日觀察摘芯后頂部4葉,測量葉長和葉寬,記錄桑樹農藝性狀及側芽生長情況;在葉片達到完全成熟后,測定葉面積、千克葉片數、100 cm2葉片質量、平均單枝產葉量,測定總糖、總蛋白...
靖西市石漠化地區桂桑6號的引種栽培試驗————作者:曾燕蓉;邱長玉;趙瀟;黃勝;莫榮利;劉丹;石華月;朱光書;張朝華;陸曉媚;林強;
摘要:為推廣優良桑樹新品種桂桑6號以推進廣西石漠化地區優勢特色蠶桑產業發展,在廣西靖西市石漠化地區進行了桂桑6號的桑樹新品種引種栽培試驗,結果顯示:與當地主栽品種桂桑優12相比,桂桑6號每667 m2全年桑葉產量為2 730.53 kg,提高16.76%,增產效果明顯;桑葉蛋白質含量為20.35%,增加2.88個百分點,桑葉營養狀況更優;萬蠶繭層量指標春葉、夏葉分別為3.59 kg...
家蠶品種優食一號和廣食一號全齡人工飼料育比較研究————作者:張升祥;宋文慧;胡增娟;梁嘉雯;范鑫;孟迎晨;任春久;
摘要:家蠶對低成本人工飼料的適應性是人工飼料養蠶技術應用的基礎。以家蠶人工飼料適應性品種優食一號(YS)和廣食一號(GS)為材料,使用桑葉粉質量分數為20%的低成本人工飼料(M20人工飼料)進行飼育,并對其5齡期幼蟲的生長發育、飼料利用效率、繭質、消化酶活力及其基因表達水平進行研究。結果表明,GS蠶的體質量、食下量、飼料利用效率和繭質等指標均顯著高于YS,其中在5齡盛食期,GS與YS間的蠶體質量差異達到...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