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種業》
關注()【期刊簡介】
《中國種業》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和中國種子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性、專業性、技術性種業科技期刊。主要以我國種子產業化、良種繁育、種子檢疫檢驗、種子加工貯藏等方面的研究實用高新技術為主。
【辦刊宗旨】
堅持為科研、生產、教學服務,為繁育推、產、銷一體化和實現種子產業化服務為辦刊宗旨。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
【欄目設置】
設有企業家風采、政策法規、實用新技術與新成果、專題綜述、實驗研究技術與方法、市場觀察、國外動態、種子產業化、名特新優品種、供求信息、讀者信箱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加快科研要素向種子企業流動的政策研究 張照新 方 華 孔祥智等 1-6
2 國家農作物品種區試站建設思考 邱 軍 7-9
3 新形勢下公益性事業單位從事種業發展思路探討 李春生 方福平 9-11
4 我國種子企業發展科研育種的對策思考 王 奕 郭承亮 12-14
5 常規水稻推廣與種企可持續發展雙贏出路探析 付云海 耿月明 羅必燦等 15-17
6 新時期我國種子科研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李 波 18-24
7 推動黑龍江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建議 張成亮 張 鑫 孫瑀琪等 24-25
8 青海省大通縣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現狀及發展思路 李宏茹 26-27
9 嘉祥縣大豆種業發展優勢及對策 田春華 高秀軍 和春雷 27-28
10 生產獲得優質、高產玉米種子之我見 馬賢森 陳永發 陸 燚 29-30
11 夏播玉米渭單 6000 子粒機械收獲的嘗試與思考 劉世林 30-32
12 閻良種子信息群成功經驗談 呂西群 33
13 不同玉米秸稈還田量對下茬大豆的影響 申曉慧 34-35
14 福建夏(秋)大豆新品種引進試驗初報 林貴發 王志純 陸佩蘭 36-37
15 小麥新品種漯麥 6010 豐產穩產性分析 曹燕燕 齊曉紅 耿會霞等 38-39
16 全膜雙壟溝灌模式下先玉 335 制種適宜密度研究 李永德 劉興成 王文慶 40-41
17 鉀肥用量對早熟春玉米邊單 3 號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 陳海軍 42-43
18 不同玉米品種的植株特性與產量結構及其增產潛力分析 孫君艷 李淑梅 董麗平 44-45
19 河南省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 孫艷華 何景新 崔曉東等 46-47
20 玉米新品種中單 909 種植密度試驗研究 王家潤 48-49
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大力發展以戶用沼氣為紐帶的山地生態農業
摘 要:丘陵山區適宜發展以戶用沼氣為紐帶的山地生態農業,文章就其循環原理、清潔高效、推廣成效和前景以及搞好基礎配套工程大力發展等作了闡述。
關鍵詞:發展,戶用沼氣,山地生態農業
本區位于重慶市東北部,長江上游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境內以丘陵低山為主,山大坡陡,溝壑縱橫,耕地零碎,土壤瘠薄,水土流失嚴重,山地特征明顯。農業生產特點是農村人口多,農民居住分散,人均耕地少,生產規模小,以庭院經濟為主。自2003年農業部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以來,全區建成運行戶用沼氣“一池三改”80000余戶。以戶用沼氣為紐帶的“養殖-沼氣-種植”能源生態模式,適應丘陵山區經濟發展水平,以農戶為建設單元,機動靈活,得到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農民愿意為之。山地生態農業顯示出生機與活力,發展成效顯著。
中國種業最新期刊目錄
分子標記技術在《種子檢驗學》中的教學實踐————作者:許峰;張子學;楊雪;王麗華;
摘要:為了全面提升《種子檢驗學》的教學水平,打造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金課”,有機融入現代生物學技術,強化學生對《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和《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的理解和掌握。以分子標記技術的發展和利用為切入點,以InDel標記的開發和在品種真實性及純度鑒定中的具體應用為教學內容,探討該技術的融合式教學,提出教學設計中存在的若干問題以及解決對策,最終服務于高水平應用型種業人才的培養
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A1316-3的選育與利用————作者:李春輝;
摘要:針對遼西地區降雨不均、易在不同時期發生干旱,一些生育期較長、需水量大的玉米老品種已經不能滿足種業市場發展需求,玉米種植戶對種植密度觀念的改變等現狀,錦州市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引進國內外各類種質資源,并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評價、篩選、擇優利用,對原有品種進行改良,提高品種的抗逆性、抗病性和適應性,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育成了抗性好、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A1316-3。該品系的育成對豐富玉米種質資源具有現...
優質高產雜交水稻組合泰豐優10350的選育————作者:馮慧;劉育生;楊成明;魏守余;黃強;劉勇強;潘琳;吳孝波;
摘要:高產、優質中秈中熟三系雜交水稻組合泰豐優10350是由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通過輻射誘變技術選育的優質恢復系輻恢10350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通過系譜法選育的優質秈稻不育系泰豐A組配而成。該品種生育期適中、株葉形態好、產量高、米質優,2019-2021年參加四川省原子能科企水稻品種聯合體試驗,2022年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川審稻20222062,適宜在四川省平壩、丘陵...
燕麥新品種烏燕3號的選育————作者:何竹青;張子臻;鄭成忠;梅雪;王千軍;李賽如;楊舟;王鳳梧;
摘要:烏燕3號是烏蘭察布市農林科學研究所以內燕1號為母本、貝勒為父本進行種間雜交選育而成的中熟型皮燕麥新品種,2024年5月通過內蒙古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蒙審-105-2024號,適宜在有效積溫≥2200℃地區,尤其是在內蒙古及其周邊省份、青海和西藏地區種植;在年降水量≥300mm的地區亦可進行旱作栽培。詳細闡述了烏燕3號的親本來源、選育歷程、生物學特性、產量表現及其栽培管理的關鍵技術要點
纖維亞麻品種華星1號的選育————作者:王玉富;邱財生;朱炫;龍松華;康慶華;陳曉艷;郭媛;邱化姣;郝冬梅;趙信林;吳智敏;鐘國乾;范志芳;
摘要:華星1號是根據主要優良性狀互補的雜交育種親本選配原則,以法國引進的纖維含量高的品種Diane為母本,以高產、抗倒伏的品系G070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纖維亞麻品種,2022年8月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亞麻(胡麻)(2022)430004,適宜在我國亞麻主產區種植。對華星1號的選育過程、特征特性、產量表現、種子繁育、栽培技術要點等進行總結,以促進該品種的應用和推廣
馬鈴薯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研究————作者:劉芳明;趙強;
摘要:作為全球關鍵的糧食作物,馬鈴薯的產量與品質深受病蟲害的嚴重影響。鑒于傳統化學農藥防治手段既污染環境又可能擾亂生態平衡,探索馬鈴薯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概述了馬鈴薯病蟲害綠色防控的核心策略及實施措施,并分析了農業管理、生物控制及物理—化學誘捕等三大方面的實際應用,旨在為馬鈴薯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的構建提供理論支撐與技術指導
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作者:馬曉燕;李紅;
摘要:蔬菜作為民眾日常飲食中必需的重要食物,其需求量呈逐年遞增的趨勢,特別是綠色無公害蔬菜。學習和掌握綠色無公害蔬菜的種植栽培技術,有利于蔬菜產量與質量的有效提升。其中,病蟲害防治是影響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的一個重要因素。著重圍繞綠色無公害蔬菜種植栽培技術以及常見病蟲害防治展開深度剖析,進而探究相應的應用策略。期望通過此番研究,能夠為蔬菜種植領域的蓬勃、穩健前行給予極具理論意義的引導與借鑒,助力從業者科學...
粳稻香軟米品種聲農7號的選育————作者:李金龍;李致遠;高宏;蔣志農;蔣聰;
摘要:聲農7號是云南聲農水稻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優質食味粳稻香軟米品種,2023年通過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滇審稻 2023055號。在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區及低海拔秈稻區試種,聲農7號表現出株型緊湊、高產、抗病性較強、食味品質優異等優良性狀。對聲農7號的選育經過、品種特征特性及在云南省種植的配套高產栽培技術要點進行總結,以促進其在云南省海拔1200~1850m及類似生態地區的推廣種植
玉米品種齊單633的選育及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作者:張玉;車會學;馬云增;吳靜;馬雪蕾;李巧麗;
摘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充分利用高稈作物玉米與矮稈作物大豆兩種作物生長習性互補的特點,提高了農田水肥光熱利用率,增加了單位面積產量,可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齊單633是由山東鑫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選育,并在2021年通過國家黃淮海地區審定的玉米品種。該品種具有抗莖腐病、株型緊湊、適宜機械化收獲等特點,充分滿足帶狀復合種植條件。介紹了齊單633選育過程、品種特性及產量表現,并論述了其在黃淮海...
高產耐逆抗病大豆新品種山寧33的選育————作者:馬玉芬;黃新陽;王修帥;周靜;趙云;楊旭;周延爭;趙恩海;李繼存;李素真;
摘要:山寧33是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于2013年以菏豆12號為母本、菏豆20為父本通過有性雜交,采用系譜法選育的高產、耐鹽、抗大豆花葉病毒病大豆新品種。2021-2022年參加山東省夏大豆區域試驗,2年每hm2平均產量3449.3kg,較對照菏豆12號增產6.5%;2023年參加山東省夏大豆生產試驗,平均產量3717.0kg,較對照齊黃34增產10.2%。該品種籽粒蛋白含量42.5...
優質強筋高產小麥中麥578費縣配套栽培技術————作者:梁風建;張善波;田宇兵;
摘要:優質、強筋、高產小麥的訂單種植產業化應用模式促進了農民增收和企業增效,為進一步筑牢糧食安全底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強力支撐。近年來審定推廣的半冬性小麥品種中麥578綜合抗性好、高產、優質,適宜在山東省全省種植。臨沂市費縣從2021年秋播開始展示試種中麥578,該品種表現優異,2024年夏收面積已超666.67hm2(1萬畝),當地占比在3%以上,正處于快速推廣和大面積應用...
國審小麥品種懷川267配套栽培技術————作者:王國雨;管慶飛;
摘要:懷川267是河南懷川種業有限責任公司以周麥19為母本、衡觀35為父本進行雜交,后代又雜入濟麥22,采用系譜法成功選育出的小麥品種,具有高產、抗寒、耐旱、耐干熱風、多抗、廣適等特點,202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麥20230096,適宜在河南(信陽、南陽南部除外)平原灌區,陜西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灌區,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安徽淮河以北地區的高中水肥地...
優質谷子新品種金苗K9————作者:楊帆;薛新偉;劉丹;穆安康;于智坤;張姼;張家林;沈軼男;付穎;白曉雷;柴曉嬌;陳愛民;王顯瑞;
摘要:金苗K9是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所以大金苗為母本、金苗K1為父本,經有性雜交選育而成的優質谷子新品種,在2024年完成國家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谷子(2024)150031。該品種幼苗黃綠色,平均生育期118d,適宜機械化收獲,米質優良,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通遼市,遼寧省朝陽市,河北省承德市和吉林省白城市≥10℃有效積溫2650℃以上地區春季種植
鮮食型甘薯新品種宜薯2號————作者:杜勇利;廖霏霏;楊春菊;熊湖;馬海艷;彭志蕓;劉小波;趙宇楊;沈學善;張德銀;
摘要:宜薯2號是以YS-05-11為母本,通過集團放任授粉選育出的鮮食型甘薯新品種,于2024年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甘薯(2024)510010。該品種株型半直立,蔓長中等,單株結薯數4~6個;薯塊短紡錘形,大中薯率89.95%左右,薯皮紫紅色、薯肉中等橙紅色,平均干物率21.70%,淀粉率14.80%,還原糖含量6.32%;中抗根腐病、黑斑病、莖線蟲病,高感I型薯瘟病,...
造林樹種的選擇與栽植管護措施————作者:李榮;張婷;馬瑞紅;閆陳輝;
摘要:造林樹種的選擇是營林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正確選擇樹種能夠提高造林的效果,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通過對樹種選擇原則及影響選擇的因素等方面進行探討,以期為營林工作中的造林樹種選擇和后續的栽植管護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遼寧沈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調研報告————作者:王賀;
摘要:沈陽市自2022年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試驗示范以來,通過項目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了解沈陽市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狀,以多個項目示范區為調研對象,對調研區的基本種植情況、存在問題進行調研,提出技術應用的優化建議,旨在加快推動該項技術在沈陽地區的本土化,實現“一地雙收”
高油酸花生骨干親本開農176的育種價值分析————作者:梁衛紅;王培云;李紹偉;胡俊平;殷君華;任麗;鄧麗;郭敏杰;
摘要:以高油酸花生品種開農176衍生出的38個花生品種為試驗材料,對其親緣系數和相關特性進行分析,探討其遺傳多樣性,闡明開農176在高油酸花生育種中的重要意義。結果表明,38個品種間親緣系數值(COP)變異范圍為0.063~0.563,COP總和為167,平均值為0.238。衍生的38個品種中高油酸品種34個,占總數的89.47%,品種間的COP總和為138.563,平均值為0.247。對試驗材料的育種...
國審中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688的主要性狀分析與應用探討————作者:杜立豐;郝晨陽;侯健;劉紅霞;雒志超;張學勇;陳雪莉;
摘要:為全面了解優質高產中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688的產量、品質和抗逆性等情況,利用中麥688在2020-2023年度金滿倉黃淮南片試驗聯合體黃淮冬麥區南片水地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的匯總數據,采用方差分析、通徑分析、高穩系數法等對中麥688的產量性狀、品質性狀和抗逆性表現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中麥688平均生育期224.22d,屬于中晚熟品種,株高適中,最高分蘗數可達1501.21萬/hm2<...
天津市1987-2023年審定粳稻品種相關性狀分析————作者:張華穎;賈旭穎;
摘要:天津是典型的粳稻適宜種植區域,小站稻是享譽世界的優質稻品牌。對天津市1987-2023年審定的粳稻品種的主要性狀進行系統梳理與分析,深入探究其發展趨勢,全面掌握粳稻品種在類型分布、產量表現、優質稻占比、抗病性等多方面的實際狀況。結果顯示,1987-2023年天津市共審定132個粳稻品種,包括118個常規粳稻和14個雜交粳稻;審定品種的年度產量總體穩定在6516.15~11016.90kg/hm 61份玉米雜交組合農藝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及優異組合篩選————作者:譚璀榕;雷婭紅;陳德功;錢偉;馬軍光;范太偉;周強;韓秉成; 摘要:為篩選適宜甘肅省推廣種植的宜機收、耐密、糧飼兼用、豐產穩產性好的優良玉米新品種,對61份玉米新配雜交組合的18個農藝性狀及產量進行調查,通過遺傳多樣性分析、相關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快速準確地將參試雜交組合分成多個類型進行篩選并推薦參加區域試驗,以期為有效提高玉米育種效率和精確性提供理論參考。結果表明,參試的雜交組合數量性狀差異性大,變異系數為4.38%~70.73%,其中生育期離散程度最...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