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環境經濟》
關注()期刊簡介
是國內首家全面、深入探討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大型刊物。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主管,中國環境報社主辦。以宣傳國家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方面的方針政策為主要內容,深入探討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環境經濟》已成為業內發行量最大的環境保護綜合性刊物。發行范圍面向國內各級政府、人大、政協環保工作主管領導,環保行政主管部門,環境監測、監理站,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及企事業單位;并向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專家、學者以及聯合國駐華代表處、外國駐華使館及駐華商務機構予以贈閱。本雜志為月刊,國際大16開,全彩印刷,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CSSCI來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知網全文收錄
欄目設置
本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全面宣傳循環經濟,探討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環境稅改革爭議不休 姜妮
2.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開幕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
3. 北極亟需航運新規則
4. 全球海洋保護區保護成效堪憂
5. 政府、市場、公眾與流域治理--再論江蘇省太湖流域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 朱玫
6. “環境經濟政策實踐與創新”征文活動獲獎名單公布
7. 歐盟ETS下國家電價補助措施的影響評價 饒蕾,王淚娟
8. 如何構建一個包容性綠色電力市場? 劉新宇
9. 生態文明新理念之思 李秀東,李清源
10. 以體制機制和制度改革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沈滿洪
11. 我國農業環境責任保險制度設計構想 孫越君
12. 環境污染責任風險轉移策略 郅濡瑜,胡錦
13. 排污費改稅的法律思考 陳欣
14. 環保產品消費市場的實踐考查 余嬌,陳立軍
15. 我國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立法研究 王婉琳
16. “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3噸以上的”規定不乏模糊爭議之處 劉銘君
17. 重污染天氣環境應急體系構建路徑 朱云
18. 如何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 高立定,周翔
19. 治污數據與感受不能兩張皮 劉毅
國家級職稱論文發表:銀行保險的發展形勢與對策
【摘要】近年來,銀行保險業務在我國十分流行,銀行和保險公司都爭相地開展了這項業務。但是我國銀行保險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本文首先研究和分析了中國銀行保險業的三個發展階段與未來混業經營的發展趨勢,然后揭示現今中國銀行保險業發展的關于保險公司自身,國家政策和銀行合作的制約因素,最后就這些制約因素提出了要建立長期戰略聯盟,加強產品創新,積極培訓員工和完善監管體系的對策。
【關鍵詞】銀行保險,發展趨勢,制約因素,對策
一、銀行保險發展趨勢
(一)經營混業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保險公司銀保業務屬于分銷協議階段或戰略聯盟階段。隨著宏觀經濟環境向好,國家放開混業經營的限制,銀行和保險互為支持作用增強等,銀行保險將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進而對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合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銀行保險業務要適應激烈的競爭環境,就必然要建立以資本為紐帶的深層次合作機制,實現從產品合作向資本合作的轉變。因此,中國銀行保險發展的模式和最終形態就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通過這一資本融合方式,金融控股集團公司可以通過子公司從事銀行、保險等多樣化經營業務,最大限度的發揮集團品牌、營銷網絡、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協同優勢,降低集團整體經營成本,并從多元化經營中獲取更大收益。
環境經濟最新期刊目錄
美麗中國建設實施體系進一步完善————作者:王瑋;
摘要:<正>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美麗中國怎么建?2025年新年伊始,事關美麗中國建設的3份重磅文件相繼出臺,這標志著美麗中國建設實施體系進一步完善,引發了各界高度關注
赤泥綜合利用產業化難題何以破解?————作者:雷英杰;
摘要:<正>每生產1噸氧化鋁就會產生1—2噸赤泥,作為全球最大的氧化鋁生產國,我國赤泥年產生量大概在1億噸左右,但問題是,綜合利用水平卻不足一成,技術瓶頸、經濟成本、市場推廣成為赤泥綜合利用產業化難以翻越的“三道坎兒”。不只是在中國,赤泥綜合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難題。不過,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了規劃,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和推動,逐步突破赤泥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瓶頸,培育發展赤泥綜合利...
生態志愿服務邁向長效與規范化————作者:徐上;
摘要:<正>每個月,來自武夷山市愉悅社工中心的100多名志愿者,都會化身“護河衛士”,沿崇陽溪勸阻亂扔亂排的現象,讓“保護母親河”的呼聲化作全民行動。南平是閩江源頭、福建省重要生態屏障,這里活躍著多家志愿者協會和環保公益組織。2014年成立的南平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將志愿者隊伍匯聚成綠色生力軍,以實際行動為環保工作注入鮮活力量
企業如何進行碳核算?————作者:陳婉;
摘要:<正>在碳市場中,參與碳交易的企業將根據自己的排放獲得相應的碳資產或者碳負債,直白地說,企業的每噸碳排放都代表著“真金白銀”。作為落實碳排放雙控管理的重要主體,企業如何進行碳核算?碳管理咨詢師汪軍告訴《環境經濟》,企業進行碳核算就是我們所說的組織層面的碳排放計算,俗稱企業的碳盤查,通常來說,企業組織碳核算有“界、年、源、算、質”五步。道理很簡單,任何與碳排放相關的工作,都是建立在“依據標準規范、正...
追蹤產品碳足跡————作者:陳婉;
摘要:<正>當前,碳足跡愈來愈成為生態環境領域的“熱詞”。“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作為熱搜詞頻頻引來關注。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的《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制定發布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通則等國家標準,加快制定發布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加強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建設
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有了“刻度尺”————作者:陳婉;
摘要:<正>修一條路,會排多少碳?新能源汽車減排到底減了多少?廢棄塑料回收再生減排量有多少?種下一棵樹能減少多少碳排放量?……這些以前只能“估計”“大概”的數據,如今可以精準地核算出來了。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針對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碳排放統計核算工作面臨的短板制約,系統部署了多方面的重點任務,為實施碳排放雙...
CEMS,守護碳數據的先鋒————作者:陳婉;
摘要:<正>“雙碳”目標下,碳監測越來越受關注。火力發電廠、水泥廠、鋼鐵企業等行業企業對碳排放自動監測系統(CEMS)的應用變得愈發重要。記者注意到,《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工作方案》提出,要有序推進碳排放CEMS試點應用,鼓勵電力、水泥等行業企業先行先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污染源室副主任劉通浩告訴《環境經濟》,真實準確的碳排放數據不僅是全國碳市場擴容、活力釋放的重要基礎,也是影響溫室氣體減排成效的重要因...
扎緊入河排污口,守護一方清水流————作者:丁瑤瑤;
摘要:<正>入河排污口一頭連著江河湖泊、一頭連著污染源,是污染物進入環境水體的最后關口。全面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是倒逼水污染源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對于促進綠色發展,保護和建設美麗河湖具有重要推動作用。2025年1月1日,《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35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按照“以水定岸、明晰責任、差別管理、改革創新”的管...
地方發力,推動“以水定岸”全面開花————作者:丁瑤瑤;
摘要:<正>水陸統籌、以水定岸,這8個字,不僅是入河排污口監管的方向,更蘊含著各地豐富的治水智慧。近年來,在入河排污口監管過程中,各地通過抓好“排查、監測、溯源、整治”4個環節和工作,進一步打通水里和岸上,加快推進我國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步伐。生態環境部近期發布《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更加詳細地規范了各地開展排污口設置審批和監督管理的任務和要求,也為各地開展長效監管提供了重要...
城鎮雨洪排口怎么管?————作者:丁瑤瑤;
摘要:<正>城鎮雨洪排口,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排“污”口,但是其背后管網錯接混接、雨污混流等問題往往錯綜復雜,常常會出現雨污混排、汛期溢流等突出問題,是水環境質量改善的痛點難點所在。如何發現城鎮雨洪排口背后的問題?如何推動問題整改解決?如何實現長效監管?一系列城鎮雨洪排口排查整治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亟待解決
《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印發 全鏈條監管,守住污染入海的重要閘口————作者:丁瑤瑤;
摘要:<正>海洋環境問題的根子在陸上,入海排污口是陸源污染物進入海洋環境的最后一道“閘口”,是連接陸地和海洋的關鍵節點。加強入海排污口監管,對于從源頭上減輕污染物排海壓力、推進美麗海灣建設、保障海洋生態環境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入海排污口設置、備案、監測、執法等具體監管要求,為規范和加強入海排污口全鏈條監管奠定了基...
首批簽約130億元!綠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綠色發展————作者:陳婉;
摘要:<正>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聯合召開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推進會。會上,6家銀行與6家企業現場簽署融資對接協議,首批標志性簽約項目累計意向合作金額130億元。據悉,這一機制將推動金融機構強化綠色金融支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加快企業需求對接和融資服務跟進
南充“三增兩優一添”服務高質量發展————作者:王瑋;
摘要:<正>三年高效審批708個項目環評,涉及總投資近3000億元工作多年,2024年是黃山頭一回去外地“審批”。跟著市里的招商團,他前后去了廣東、湖南、陜西等地招商引資。黃山是四川省南充市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科科長。他說,不僅要去看企業在當地的生產工藝、產排污環節、治污設施,還要考慮如果落地南充,落在哪,有什么產業限制,有沒有環境容量,最終為決策提供參考
冰雪經濟炙手可熱————作者:徐上;
摘要:<正>在溫泉中放松身心,在不凍河上體驗冰雪漂流,在林海霧凇感受自然之美……以冰雪旅游為依托的冰雪經濟向多元化的維度拓展,為游客打造更多消費場景的同時,也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新的想象空間。冷資源熱活力隨著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亞冬會)日益臨近,2025冰雪旅游發展大會于1月在哈爾濱舉行,《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5)》同步發布
陜西省
摘要:<正>陜西省生態環境廳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牢記“國之大者”,秦嶺之綠愈發厚重;實施重點攻堅,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提升服務水平,全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鍛造環保鐵軍,堅決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貢獻生態環境力量
回望2024————作者:步雪琳;
摘要:<正>2024年在一個溫暖的冬季與我們告別,中國氣象局發布,冬季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北方多地發生因冰面凍得不夠厚,人踩在冰上落入冰洞的突發事件。氣候變暖的負面影響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展現,大自然一再向人類發出警示。在生態環保領域,中國是世界上貢獻日益突出的一支重要力量。2024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全國生態環境系統認真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以美麗中國建設為統領,持續攻...
趣聞————作者:徐上;
摘要:<正>育種新策略!“溫度感應器”幫助作物高產穩產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成功發現,使用自主研發的基因編輯技術為作物安裝“溫度感應器”,培育的作物新種質在正常農業生產條件下大幅增產,在高溫逆境下保持穩產。研究團隊的測試結果顯示,番茄新種質在正常農業生產條件下產量提高14%至47%,在高溫逆境下比對照組增產26%至33%;水稻新種質在正常農業生產條件下產量提高7%至13%,高溫逆境下比對照組增產25%。此項...
從新聞發布會回望2024
摘要: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一年。進入新時代以來,在祖國大江南北,“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碧海藍天、潔凈沙灘”的生動圖景正不斷上演。回顧2024年生態環境部召開的10場新聞發布會,我們見證了這一年生態環境系統堅持以美麗中國建設為統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攻堅克難、深化改革創新。新一年,我們要匯聚起美麗中國建設...
2024年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盤點之一 共繪美麗中國新圖景————作者:徐上;
摘要:<正>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一年。進入新時代以來,在祖國大江南北,“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碧海藍天、潔凈沙灘”的生動圖景正不斷上演。回顧2024年生態環境部召開的10場新聞發布會,我們見證了這一年生態環境系統堅持以美麗中國建設為統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攻堅克難、深化改革創新。新一年,我們要匯聚起美麗中...
2024年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盤點之二 污染防治攻堅戰邁出堅實步伐————作者:徐上;
摘要:<正>從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到守護凈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變化的是時間線,不變的是生態環境部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堅定信念。回顧2024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扎實成果,是對“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這個時代課題最好的腳注。全力應對重污染天氣最近10年,我國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但是在秋冬季,受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一些區域仍然會出現重污染天氣多發頻發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