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農村經營管理》
關注()【雜志簡介】
雜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村雜志社、中國農村合作經濟管理學會主辦,是一本面向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領域的行業性期刊。雜志創刊于1989年,原名《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2003年改名為《農村經營管理》,一直是農業部經管司、經管總站、農業產業化辦公室指導工作的重要窗口,各級農經管理部門開展工作的參謀助手。
本刊是融政策性、理論性、知識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全國農經類核心期刊。刊物始終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中心任務,積極宣傳中央的有關方針政策,及時傳達業務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和指導精神,總結交流各地的實踐經驗,探討研究農經理論和實際工作問題,傳播現代農村經營管理知識。
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雜志將繼續堅持工作指導刊的定位不動搖,堅持服務于“三農”工作、服務于農經干部、服務于農經事業的辦刊宗旨不動搖,突出政策性、指導性和理論性,強化時代性、前瞻性和實踐性,圍繞新形勢下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的改革和發展,積極宣傳黨和國家有關農村經的方針政策,傳達業務主管部門的工作部署和指導精神,及時總結交流各地經驗,探討研究農經理論和實際工作問題,傳播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知識,提供國內外農經信息。
【宗旨定位】
突出政策性、權威性、指導性和實踐性,宣傳黨的農村方針政策,傳達業務主管部門工作部署,開展農經管理理論研究探討,總結交流各地實踐經驗。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影響因子:0.206
被引次數:3757
【欄目設置】
政策直通車:及時發布國家有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管理、財務與集體資產管理、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一村一品等方面的法律政策,深度解析政策背景、內涵及走向
理論探討:研討農村經營管理深層問題,分析農村經營管理趨勢走向
土地承包管理:總結交流各地開展農村土地承包、承包經營權流轉和承包糾紛調解仲裁等事務的實踐經驗和思考體會
農民負擔管理:總結交流各地建立健全農民負擔監管長效機制,開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的實踐經驗和思考體會
財務與集體資產管理:總結交流各地開展財務公開、財務規范化管理、集體“三資”管理、集體經濟組織建設、集體經濟產權改革等工作的實踐經驗和思考體會
專業合作社:總結交流各地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經驗體會,交流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的經驗做法
農業產業化:總結交流各地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經驗體會,交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經營管理、帶動農民增收的經驗做法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從土地托管看農業社會化服務 徐剛
2.信處動態
3.土地托管三式 李志剛
4.“土地全程托管”探新路 姚燦華,曹宏祥
5.因勢利導農田托管 盧霄
6.土地托管:活力初顯問題待解 朱金芳,丁俊杰
7.做好“田保姆”致富千萬家 韓素蘭
8.工商資本進入農業要“引”更要“導”——關于工商資本進農業的思考和建議賀軍偉,王忠海,張錦林
9.正視社會資本投資農業利與弊 邵科,丁力洪,劉慶宇
10.糧食連續增產的政策因素分析與建議 詹卉
11.土地確權登記的德州試驗 張洪星
12.商丘互換并地啟示 張道明,王允才
13.規范農地檔案管理 尹興英
14.土地承包問題觀察 江云懷
15.股份制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探思 饒國興,曾晨,張衛波
16.清產核資看淄博 趙勇
17.高度關注城郊村集體經濟發展 朱葉翔
18.增城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實踐 江敏靈,李霞
期刊論文發表范文:關于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摘要:農村經濟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和復雜性的工程,直接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農村經濟效益的提升。新時期我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涵蓋多方面的艱巨任務,同時工作中仍存在基層領導重視不足、經濟管理體制不健全、公共事業發展滯后、農民利益維護不到位、農村人口素質有待提高等問題。因此,基層政府部門應增強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視,建立健全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完善公共事業建設,制定群眾利益維護機制,提高農村人口素質。
關鍵詞:期刊論文發表,農村,經濟管理,政府
前言
新農村建設是國家發展的一項重任,我國農村人口眾多,農業經濟不僅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直接關系著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穩步推進,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也受到廣泛的關注。由于農村地區經濟建設、公共事業、人口素質與城鎮仍存在較大差距,加強農村經濟管理成為一項艱巨的工作。農村經濟管理是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程,因此,新時期廣大農村地區需要用創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斷提高經濟管理工作的水平。
農村經營管理最新期刊目錄
新政
摘要:<正>《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七號)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23年12月29日通過,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旨在保障糧食有效供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維護經濟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共11章74條,包括總則、耕地保護、糧食生產、糧食儲備、糧食...
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的理念指引與實現路徑————作者:趙一夫;王麗紅;
摘要:<正>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保障,關乎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影響農村社會穩定大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以及歷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均對鄉村治理作出明確部署和安排。目前,鄉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確立,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成為持續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著力重點。202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傳達了習...
貴州畢節:創新基層治理體系 走好鄉村善治之路————作者:張瑋;
摘要:<正>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把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理念、方法、作風運用到鄉村治理的全過程各方面,著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村民自治能力提升、法治鄉村建設、鄉村德治、人才保障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強化黨組織建設,筑牢基層組織戰斗堡壘畢節市堅持大抓基層黨建的鮮明導向,全面統籌推進,不斷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
管好農村“三資”責任田————作者:李廷友;劉玫伶;
摘要:<正>農村集體資產是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在農村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水平不僅關系著做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后半篇”文章,也關系著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結合重慶市近年來管理運營集體資產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全面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運行水平,需從制度建設、組織建設、人才培養、數字賦能、資產運營等方面發力
以“三資”管理創新力推集體經濟發展————作者:蘇歆陽;鹿傲飛;王玉斌;
摘要:<正>加強“三資”管理是發展農村經濟和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近期,筆者赴山東省臨朐縣調研,詳細了解該縣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模式方面的創新舉措,總結該縣探索資金使用規范化、資源配置高效化、資產運行股份化、系統監管透明化的有效實現路徑。理順體制機制,夯實基層陣地臨朐縣重視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治理體系,主要從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完善兩個層面持續深化相關領域的系統化改革創新
浙江龍港:探索建立農民住房公積金制度————作者:王玉庭;
摘要:<正>近日,筆者到浙江省龍港市進行了深度調研,了解到龍港市自被列入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以來,聚焦全域城鎮化過程中農民居住問題,探索農民住房公積金制度,將農民群體納入公積金保障體系,豐富了城鄉融合進程的實現形式。該制度入選“浙江省第二批共富最佳實踐”“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15個機制性制度性創新模式培育庫”“浙江省2022年度鄉村振興最佳創新案例”
從“種好菜”到“做好菜”——基于對山東省莘縣發展預制菜產業的調研————作者:陳文波;葛士濤;王國忠;黃麗敏;
摘要:<正>預制菜產業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農業轉型升級的新業態、農民“接二連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仍處于市場成長期,市場滲透率約為10%~15%,預計2030年將達到30%;整體市場規模未來6~8年有望達到3萬億元。山東省莘縣圍繞“搶抓預制菜產業發展機遇、推動產業升級”這一重要課題,深入有關縣區、企業進行調研,分析研究當前現狀、存在的問題短板及下步對策建議
牢牢守住農村改革的政策底線————作者:本刊評論員;
摘要:<正>2023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強化農村改革創新,在堅守底線前提下,鼓勵各地實踐探索和制度創新。隨后召開的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強調,審慎穩妥深化農村改革,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穩慎抓好農村宅基地兩項試點,因地制宜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從“堅守底線”“審慎”“穩妥”“穩慎”等多個關鍵詞中,可以看出,改革要堅持“穩”字當前,在堅守底線前提下開展創新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習近平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摘要:<正>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部署2024年“三農”工作。黨中央高度重視這次會議。會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就開好這次會議,做好“三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在京召開
摘要:<正>2023年12月20日,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要求,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著力夯基礎、穩產能、防風險、增活...
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努力奮斗——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看2024年“三農”工作戰略部署————作者:齊中熙 ;于文靜 ;高敬 ;胡璐 ;郁瓊源;
摘要:<正>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會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就開好這次會議,做好“三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
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作者:孔祥智;
摘要:近期,202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分析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部署2024年“三農”工作。下一步如何發力?怎樣落實?編輯部特別策劃“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專題,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就“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把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方向、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等主題進行解讀,以供讀者學習參考
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作者:宗成峰;李開明;
摘要:<正>2023年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抓好防止返貧監測,落實幫扶措施,增強內生動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三農工作新形勢作出的重要論述,是扎實有力接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助力農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
今日學習
摘要:<正>鄉村振興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性工程,要落實規劃、扎實推進。要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實現糧食均衡增產。——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
封面說明————作者:張愛林;
摘要:<正>近年來,廣西合浦縣重點推廣網棚栽培、補光栽培、果園機械等方式,大力發展特色水果產業。目前全縣設施水果種植面積達1萬多畝,年產值1.8億多元。這是冬日在合浦縣烏家鎮拍攝的一處水果種植園(無人機照片)
聲音
摘要:<正>鄉村與農村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有著顯著區別。鄉村的概念更為豐富,更具有廣泛性。鄉村不僅是農民的鄉村,更是全國人民的鄉村。當我們談論農村時,我們會想到農民、農業,這是傳統的農村振興理念。但是鄉村振興并不僅僅局限于農民,它還包括了新型農民、城鎮居民等多元化的居住者。鄉村振興的產業業態也是多元的,不再局限于傳統農業。它還包括農產品電商平臺、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的業態
數字
摘要:<正>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億斤!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糧食產量數據的公告,全國31個省(區、市)的調查顯示: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8453萬畝,比2022年增加955萬畝,增長0.5%;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390公斤/畝,比2022年增加2.9公斤/畝,增長0.8%。全國糧食總產量13908億斤,比2022年增加178億斤,增長1.3%
用活“千萬工程”經驗 把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方向————作者:李曉壯;
摘要:<正>202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討論稿)》,強調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這意味著“千萬工程”從經驗層面進入到了普及推廣階段,已經被實踐證明了的寶貴經驗必將普惠到更多區域、更多鄉村,有效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有力推動農村農民實現共同富裕
聯農帶農穩增收——基于對福建省安溪縣兩家茶葉合作社的調研思考————作者:王夢穎;
摘要:<正>福建省安溪縣是福建烏龍茶主產區之一,2023年,茶園面積達60萬畝,年產量超過6萬噸,涉茶總產值360億元,從事茶業的農民合作社1197家、家庭農場584個,分別占全縣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總數的73.2%、66.6%,規模以上茶企業102家,茶葉個體經營戶11968戶,30萬安溪人從事茶葉銷售,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家庭農場+農戶”,形成了內連基地、外連市場的茶業生產經營體系。202...
因地制宜走融合發展之路——基于對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利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調研啟示————作者:李政良;
摘要:<正>近期,筆者調研了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利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發現該合作社通過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帶動小農戶成員就業增收、安心種糧的同時,還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實際,因地制宜開展多元經營,探索多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強了合作社發展能力,提高了經營收益,探索出了合作社提質增效的發展路徑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