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農機科技推廣》
關注()【雜志簡介】
《農機科技推廣》是由農業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自2004年1月起由雙月刊轉為月刊以來,繼續以其權威性、導向性、適用性的辦刊原則和高科技含量、高信息含量、高水平的辦刊質量受到了全國各級農機管理部門、推廣系統、農墾系統、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以及農機專業戶等方面廣大讀者的普遍歡迎。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知網,萬方,維普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名家視野、本刊特稿、體系建設、推廣天地、適用技術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大力弘揚改革精神 有效履行公益職能 胡 樂 鳴 4-5
2 農谷荊門東北作業助農增收打響品牌 喬 風 生等 14-15
3 鄒平以“土地托管”破解“誰來種地”難題 胡 公 理 16-17
4 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小麥生產實驗分析 武 延 斌 18-20
5 玉米機械化深松試驗對比研究及結論 李 水云 等 21-22
6 彭陽縣雨養農業推廣打破靠天吃飯 楊 烯 張 雙平 23-24+27
7 淺談加工番茄移栽機械化作業增產模式 阿 哈 提 25-27
8 蕪湖縣油菜撒直播機收推廣經驗與體會 董 根 生等 28-29+31
9 茶葉生產機械化存在問題如何破解 曹新 城等 30-31
10 微孔滲灌技術節水性試驗與研究 麻 平 張 超 32+34
11 設施蔬菜生產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研究 楊 立 國 等 33-34
12 臺灣考察有感 花 登 峰 王 聰 玲 35-36
13 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構建都市現代農業 王 超 閆 子雙 37+40
14 冷陰極全廣譜太陽能滅蟲器的性能特點 李夢 雯 陳國華 38-40
15 影響綠茶殺青質量的主要因素 朱 憲 良 41+43
16 檸條青貯飼料機械加工技術 陶維 華 42-43
17 推廣機械化深耕深松技術應注意什么 高 偉 44
18 2BSKQM-2 型雙壟開溝全覆膜播種機 趙 春 祥 等 45-46+48
19 自走式大型枸杞采摘機的研制與試驗效果 劉文海 47-48
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大力發展以戶用沼氣為紐帶的山地生態農業
摘 要:丘陵山區適宜發展以戶用沼氣為紐帶的山地生態農業,文章就其循環原理、清潔高效、推廣成效和前景以及搞好基礎配套工程大力發展等作了闡述。
關鍵詞:發展,戶用沼氣,山地生態農業
本區位于重慶市東北部,長江上游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境內以丘陵低山為主,山大坡陡,溝壑縱橫,耕地零碎,土壤瘠薄,水土流失嚴重,山地特征明顯。農業生產特點是農村人口多,農民居住分散,人均耕地少,生產規模小,以庭院經濟為主。自2003年農業部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以來,全區建成運行戶用沼氣“一池三改”80000余戶。以戶用沼氣為紐帶的“養殖-沼氣-種植”能源生態模式,適應丘陵山區經濟發展水平,以農戶為建設單元,機動靈活,得到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農民愿意為之。山地生態農業顯示出生機與活力,發展成效顯著。
農機科技推廣最新期刊目錄
皖南山區特色農機裝備研制情況及對策建議————作者:查威;
摘要:<正>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盛產茶葉、菊花、竹筍等特色產品,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黃山貢菊、干鮮竹筍等在國內外享有盛名。近年來,黃山市針對地方產業特色,大力開展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從技術攻關、企業培育、裝備推廣等方面,推動農業機械化向高質高效全程全面轉型升級,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裝備支撐。一、主要做法1.聚焦產業發展精準攻關。為破解皖南山區特色作物農機智能化發展中的短板問題,...
安徽奏響“十四五”農機化技術推廣新樂章————作者:宋學忠;常志強;劉成美;
摘要:<正>“十四五”以來,安徽省農機化工作緊緊圍繞農業強省目標,聚焦“江淮糧倉”建設,充分發揮農業生產的先鋒隊和排頭兵作用,推進機制創新,轉變推廣方式,強化體系支撐,優化服務供給,為安徽省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抵御自然災害、鞏固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提升農機化水平上下功夫“十四五”以來,安徽大力推廣高效、綠色、智能和復式作業機械裝備和技術,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全程全面機械化生產模式,交上一...
安徽省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現狀與思考————作者:李林鶴;
摘要:<正>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是農機推廣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基礎,在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的農機化技術,提供因地制宜的技術指導和推進農業科研成果與生產實踐的轉化等方面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是提高農作物單產和農機化發展水平的重要力量。當前,安徽省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面臨新的形勢、新的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好發展機遇,建設適應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發展需要的農機推廣體系,將有利于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一、農機化技...
亳白芍生產機械化發展現狀————作者:馬春陽;懷濤;
摘要:<正>安徽省是中藥資源和產業大省,中醫藥底蘊深厚,“北華佗、南新安”久負盛名。全省現有中藥材品種4115種,居華東之首,全國第六,其中亳州白芍(簡稱亳白芍)具有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的功效,與銅陵丹皮、歙縣貢菊、岳西茯苓并稱為安徽四大皖藥。2023年亳州市中藥材機械化生產的機耕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機播環節機械化水平約為20%左右,機收環節機械化水平約為30%左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約為55...
阜南縣小麥機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作者:王剛;王利;
摘要:<正>阜南縣位于黃淮海平原,是國家小麥生產基地縣,全縣小麥種植面積每年在120萬畝左右,小麥生產基本實現了機械化。阜南縣農機推廣站從1989年開始引進示范小型拖拉機配套的小型播種機,示范推廣小麥機播、免耕條播、水稻旱直播等技術,取代了過去落后的人工撒播、木耬播種生產。之后逐步引進推廣了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的大中型播種機、旋耕播種機、施肥播種機等。由于小麥機播能夠提高作業效率、節約成本、提高播種均勻度和...
懷遠縣糯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建議————作者:崔標;
摘要:<正>懷遠縣坐落在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是農業農機大縣,農田面積180多萬畝,主糧作物有小麥、水稻、玉米。懷遠縣南部鄉鎮以麥稻周年輪作為主,北部鄉鎮以麥玉周年輪作為主,糯稻常年種植面積約83萬畝。一、糯稻生產現狀1.糯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較高。懷遠縣是全國最大的糯米加工生產集散地之一,也是全國第四批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和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截至2023年底,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296....
祁門縣茶葉全程機械化發展現狀與建議————作者:葉小平;
摘要:<正>祁門縣作為著名的茶葉產區,祁門紅茶聞名遐邇。茶葉生產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全程機械化有利于提高茶葉生產效率、穩定茶葉品質、降低勞動強度和成本。然而,祁門縣茶園分布地形復雜、地塊分散不規則,茶葉生產工序繁多精細,大型機械設備難以進入作業,小型機械設備精細化程度不高,影響機械化水平提升。盡管在近年來農機購置補貼的推動下,茶葉機械的應用得到了一定提升,但要實現茶葉全程機械化仍需深入研究
農業機械智能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策略————作者:王影;
摘要:<正>農機智能化是集成和應用GPS定位系統、遙感技術、物聯網(IoT)、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手段,不但可以使農作物的種植、管理、收獲及后加工等各方面的工作效率與精度得到大幅提升,同時還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資源的使用,大幅度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與生產成本。為此,對農機智能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進行研究,是一項很有實用價值的課題。一、農業機械智能化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優勢1.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黃山市創新推廣果蔬烘干技術 促進菊產業高質量發展————作者:王俊;
摘要:<正>近年來,黃山市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實施,創新推廣清潔化、智能化、自動化果蔬烘干技術,扎實開展菊花等農特產品加工燃煤替代項目,采用生物質顆粒機和空氣能熱泵烘干設備替代燃煤型菊花等農特產品加工設備,實現菊、茶等燃煤型加工設備替換和自然淘汰2萬余臺,每年減少燃煤使用約2萬噸,受益農戶1.5萬戶,提升空氣質量,改善人居環境,增加農民...
懷遠縣現代農業生產條件下的農機推廣方法探索————作者:趙悅;
摘要:當前,懷遠縣在農業機械推廣方面面臨多重挑戰,包括農民對新技術接受度低、資金限制、技術培訓體系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的推廣模式。為促進懷遠縣今后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本研究主要針對懷遠縣目前在農業機械推廣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通過提高農民對新技術的接受度、構建多元化融資支持機制、完善技術培訓體系和采取因地制宜的推廣模式等措施。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先進適宜的農業機械裝備和技術能夠有效推廣應用,...
農業機械化在泗縣節糧減損中的作用分析————作者:夏中春;
摘要:本文根據國內對農業機械化在節糧減損環節中發揮作用的研究現狀,以農業機械化在泗縣節糧減損中發揮作用的現狀為例,指出農機節糧和機收減損中存在嚴重損失浪費的問題,并就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提出了在農業機械化節糧環節如何在播種時節約種糧;在收獲環節如何提高收獲質量,減少收獲損失;在晾曬環節推廣應用糧食烘干技術等措施來解決;同時提出提高農機專業合作組織服務質量,充分發揮農機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等,進一步提高...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摘要:<正>2024年12月17—1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嚴守耕地紅線,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會議強調,要堅決扛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確保糧食穩產豐產。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嚴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建立耕...
固鎮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存在問題與應對措施————作者:張鳳功;
摘要:<正>仲興鎮位于固鎮縣北部,擁有耕地面積16.08萬畝,土壤屬于砂姜黑黏土,種植習慣一年兩季,以小麥和玉米為主,2024年小麥種植面積為15.7萬畝,玉米種植面積為14.9萬畝,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0.38萬畝。仲興鎮從2021年開始推廣大豆玉米復合種植技術,下邊就其存在問題以及應對措施進行梳理和分析。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現狀與問題分析1.機械種植環節分析。(1)整地造墑。小麥秸稈處理。小麥秸稈...
高效植保機械化技術應用情況分析研究————作者:張莉;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安徽省高效植保機械化技術的應用現狀,特別是農用植保無人機的推廣情況。研究發現,得益于政策支持,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顯著增加,展現出作業效率高、節水節藥、安全性高和防治效果好等優勢。針對專業飛手短缺、地方標準缺失、電池續航能力不足等問題,本文提出了加強試驗示范、推動標準制定、加大政策扶持和強化技術培訓等對策,以期促進植保無人機技術的科學發展和廣泛應用
安徽省玉米機械化播種質量提升調查分析————作者:吳然然;
摘要:<正>玉米是安徽省主要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1800多萬畝。隨著技術的發展,安徽省玉米農機裝備數量逐漸增多,綜合機械化水平穩步提升,玉米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但是,在玉米全程機械化快速發展的同時,玉米機械化播種、收獲等作業質量仍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玉米播種存在出苗率不高、缺苗斷壟等現象,嚴重制約著安徽省玉米產量的提升。本文通過開展調研,全面了解安徽省玉米機械化播種現狀,分析影響玉米高質量播種的...
安徽省水稻產區糧食烘干生產經營選型配套建議方案————作者:張翼;
摘要:<正>水稻、玉米收獲后的含水率達16%—31%,小麥有18%—20%,如若處理不當極易發生霉變腐壞。傳統的糧食干燥方式以自然晾曬為主,受天氣變化、場地大小、人為經驗等多種因素制約,每年因發霉、發芽等損失的糧食占比高達5%左右。因此,大力發展糧食烘干機械化是必然趨勢,它不僅能提高烘干效率、降低霉變損失、提升糧食品質、延長儲藏時間、增加生產者收益,還能加強抵御自然災害風險的能力,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含山縣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對策————作者:熊元清;崔琴;
摘要:<正>含山縣地處安徽省東部,是油菜生產重點縣之一,油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以上,油菜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2.24%。特別在油菜機播(機栽)、機收減損、烘干等短板方面,通過多次舉辦油菜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推廣現場會,并通過“機具展示+技術講解+現場演示”的方式,全方位展現油菜生產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和新模式。本文針對油菜生產機械化各個環節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主要對策等問題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含山縣油菜...
皖北夏玉米機械化播種對比試驗效果分析————作者:曹發海;
摘要:<正>2023年,安徽省農機推廣總站選定固鎮縣、泗縣、濉溪縣、臨泉縣等縣開展了夏玉米機械化播種作業質量對比檢測試驗,建立了一批機械化播種作業質量對比監測區,集中展示了高性能播種機和傳統播種機在不同作業速度下的作業質量效果。一、試驗點基本條件各試驗點遵守“五統一”原則,即統一種床條件、統一作物品種、統一操作機手、統一作業時間、統一田間管理條件,確保對比試驗條件統一,減少試驗數據誤差。各試驗點基本試驗...
不同機械化種植方式對水稻產量和效益的影響————作者:汪勝明;陳結華;
摘要:<正>潛山市位于安徽西南部、大別山東南麓,占地面積1688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為58.6萬,其年農業總產值為55.4億元。下轄16個鄉鎮,地貌特征“七山一水兩分田”,全市有耕地面積60萬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53萬畝左右。截至2023年末,全市農機總動力達50.96萬千瓦,擁有各類農業機械51094臺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機941臺,聯合收割機520臺,插秧機549臺,植保無人機272臺,糧食烘干機22...
滁州市稻茬油菜機械化抗濕播種技術應用初探————作者:孔壽;何廣福;昂正鑫;
摘要:<正>滁州市位于安徽省東部,江淮之間,丘陵地帶,是國家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一直有稻茬田種植冬油菜習慣。近年來,在國家穩糧擴油政策推動下,極大調動種植戶積極性,充分利用冬閑田和麥改油,擴種油菜,全市油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面積已達40萬畝左右。截至2023年底,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率已達79.9%,其中機械化播種率已達67%,機械化收獲率已達81%。油菜種植機械化率相對較低的原因,一是小農戶種植規模小,...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