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種子科技》
關注()【雜志簡介】
《種子科技》是中國種子協會和山西省種子協會聯合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種子方面的技術性刊物。本刊理論與實踐結合,普及與提高并重,集知識性、科學性、實用性和信息性于一身,主要刊登種子管理、新品種的引種、區試、審定和良種的繁育、加工貯藏、檢驗、經營等方面的內容,辟有問題探討、大家談、學法用法、工作交流、風流人物、專題綜述、他山之石、實驗研究、適用技術、成果開發、知識講座、良種良法、品種介紹等欄目,實為廣大種子管理者、生產者、經營者及使用者、選育者揮毫耕耘的園地,獲取信息的窗口,釋難解疑的良師,開拓進取的益友。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2002年被中國期刊協會農業期刊分會評為優秀期刊
【欄目設置】
辟有問題探討、大家談、學法用法、工作交流、風流人物、專題綜述、他山之石、實驗研究、適用技術、成果開發、知識講座、良種良法、品種介紹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我國科學家發現水稻貯藏蛋白運輸奧秘等 5
2 青島設農產品直銷專柜蔬菜按份定價等 5
3 2014國際種業展 6
4 包頭出口脫水蔬菜年貨值達858.3 萬美元等 6-8
5 顆白色草莓售價近 1 731 元等 6
6 讓中國種子“走出去”改變世界 7-18
7 中國糧食安全的出路 7-8
8 現代農業要求重構和再造現代種業體系 8
9 種植不斷減少 國務院要求重點扶持大豆產業 10
10 豆農連虧多年被迫棄種大豆市場話語權喪失 11-12
11 大豆市場需求強勁進口將繼續增長 12
12 “聽音樂”的植物能長大個兒“做磁療”的種子不愁結果兒 13-14
13 國內外種企博弈種業市場 15-16
14 一穗小麥就是他的名片 19-20
15 沃土灑希望 執著迎豐收———山西沃達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歷程側記 21-22
16 種業呼喚“種子保險”護航 23-25
17 奶油南瓜的栽培管理 26
漁業致富指南雜志投稿:沂河水中化學需氧量的分析測定
摘 要:化學耗氧量(CODcr)值能夠有效反映水中有機污染的程度,是地表水水質分析與監測的主要項目之一。本課題通過重鉻酸鉀快速測定法測定沂河河水中化學耗氧量(CODcr),采用快速法反應時間短、節約水電,能及時、快速地診斷河水水質變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對比沂河不同時期、不同河段水質的分析數據,說明沂河沿岸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活污染,需要加大治理措施。
關鍵詞:漁業致富指南,COD,重鉻酸鉀法,沂河水質評價
一、前言
1、課題背景:
在自然界水環境中,水中有機物在生物降解過程中不斷的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造成氧的損失,破壞了水環境和生物群落的平衡,進而導致水生動植物和好氧微生物的死亡,嚴重破壞水生生態系統。由于河水中有機物種類繁多,組成復雜,難以一一定性和定量,COD反映了水體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是評價地表水水質和污染治理效果的主要指標之一。沂河發源于淄博魯山,流經沂源,沂水、沂南、河東、蘭山、羅莊、蒼山、郯城等縣區,縱貫沂蒙山區及臨沂南部平原經江蘇入黃海,全長574公里,流域面積7325平方公里。隨著近幾年臨沂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臨沂城區沂河兩岸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沂河已發展為旅游觀光帶,因而進入沂河的生活污水也大大減少,水質較以往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部分河段水域水質仍不容樂觀,水體污染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種子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盤州市玉米常見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探討————作者:趙勇;
摘要:盤州市玉米種植面臨多種病蟲害威脅,其中大斑病、青枯病、黑粉病和玉米螟等對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影響最為顯著。為應對玉米常見病蟲害問題,提出了深翻曬田以減少土傳病源、選擇抗病品種進行科學種植、實施精準監測與使用低毒農藥結合綠色植物源殺蟲劑防治、分區隔離和設置邊界保護限制病蟲害傳播等一系列綜合防治措施,旨在降低病蟲害發生頻率,為類似地區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
油菜病蟲害發生規律與防控措施——以常寧市為例————作者:伍學斌;周長青;尹小明;
摘要:油菜是我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油料作物,生產中病蟲害為害較重,研究油菜病蟲害防控很有必要。概述了湘南產油大縣常寧市主要油菜病蟲害菌核病、霜霉病、蚜蟲,次要蟲害菜青蟲、斜紋夜蛾以及猿葉甲、黃曲條跳甲,風險性病害油菜根腫病的發生規律及防治措施,提出了各時期防治重點,指出了常寧市油菜病蟲害防控現狀中的不足,提出改進措施,以期促進油菜安全生產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病蟲害防控技術要點————作者:黃瑋;
摘要:自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推廣以來,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農作物產量,但隨著種植面積擴大和種植年限增加,病蟲害問題日益凸顯,有效防控病蟲害勢在必行。基于此,探討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下的病蟲害發生特點,提出綜合防控技術要點,以期為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023年新平縣中高海拔玉米區域試驗簡報————作者:方紹軍;何發昌;
摘要:采用隨機區組試驗方法,觀察評價云禾007、宣晟10號、利民1號等玉米新品種在新平縣中高海拔地區的生育特性、農藝性狀、抗逆性、豐產性等綜合性狀。結果表明,鋒玉255、勝玉208和利民1號增產效果極顯著,綜合性狀好,適合在新平縣中高海拔地區栽培;瑞興201、宣晟10號和云禾007綜合性狀較好,較適合在新平縣中高海拔地區栽培;涌白玉662和紅玉618減產效果極顯著,但其他性狀較好,建議在其他地區繼續試驗...
不同輪作模式對井岡紅米稻產量和稻米品質的影響————作者:湯軍;魯繼紅;彭衛福;
摘要:為探究不同輪作模式對水稻產量和稻米品質的影響,以常規秈稻井岡紅米稻為試驗材料,設置冬閑-水稻(CK)、紫云英-水稻(LF)、油菜-水稻(YC)3種種植模式,測定水稻葉片SPAD值、干物質積累、產量以及產量構成等指標,以探明不同輪作模式對水稻生長發育和稻米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與CK處理相比,LF和YC處理可以顯著提高水稻產量4.9%和6.8%,增產原因主要是有效穗數和每穗粒數顯著增加。相對于冬閑模...
高梁幼苗耐鹽性的生理效應分析————作者:艾尼瓦爾·阿不都拉;徐彥軍;王瑞華;吳海波;劉翔宇;
摘要:鹽脅迫是影響高梁幼苗生長的重要環境因子。設置了不同濃度的鹽溶液處理高梁幼苗,研究了其光合作用效率、離子吸收與分布、細胞膜穩定性及滲透調節能力的變化規律,探討了鹽脅迫強度與持續時間對高梁幼苗生理效應的影響。結果表明,鹽脅迫降低了光合作用效率,破壞了Na+與K+的平衡,誘發了細胞膜脂過氧化及穩定性下降,同時增強了滲透調節物質的積累,高濃度鹽脅迫對幼苗的生理抑...
鳶尾葉斑病病原菌鑒定與致病性測定————作者:金怡;王漢榮;武軍;
摘要:為明確鳶尾葉斑病病原菌種類,對鳶尾葉斑病進行了分離、分子生物學鑒定和致病性測定。結果表明,共計分離出45株真菌,31株菌株不產生分生孢子,14株菌株產生分生孢子;形態學鑒定和分子生物學鑒定表明31株均為鳶尾枝孢霉(Cladosporium iridis),屬于優勢種,14株菌株為交鏈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致病性測定表明鳶尾枝孢霉(C.iridis)具有致病性。試驗結...
黔西市雜交水稻不同品種展示分析————作者:陳波;
摘要:水稻是黔西市主要糧食作物之一,通過鑒定、篩選引進的水稻新品種,從中優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水稻主推品種,可大幅度提升單產水平,提高水稻綜合生產效率,為水稻新品種的更換和示范、推廣提供科學依據。試驗表明,秀香優8號、泰優808、宜香優2115等品種適合在黔西市推廣應用,川優6203、野香優莉絲在加強病蟲害管理后,也可推廣應用
貴州黔西地區種植密度對玉米產量及其性狀的影響————作者:吳棲;
摘要:為了探討不同種植密度對黔西地區玉米產量及其生長性狀的影響,設計了4個不同種植密度處理田間試驗。通過試驗發現,低密度種植(67 500株/hm2)在莖粗、穗長、穗粒數、百粒質量及產量方面表現最優,同時有效降低了倒伏風險。相比之下,高密度種植雖促進了株高和穗位高增加,但顯著降低了莖粗、穗長及產量,并大幅增加了倒伏率。因此,對于黔西地區而言,低密度種植(67 500株/hm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對花生產量和油脂質量分數的影響研究————作者:姚艷香; 摘要:通過探究山東菏澤地區花生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對產量與油脂質量分數的影響,可為當地花生優質高產栽培提供依據。在菏澤花生種植基地,以“魯花11”為試驗品種,設置常規栽培組、密植組、施肥優化組、灌溉優化組與綜合管理組共5個試驗組,各3個重復,分別實施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包括不同種植密度、施肥方案與灌溉方式,并測定花生株高、分枝數、莢果產量、籽仁產量及油脂質量分數等指標,運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綜合管理組... 2022年貴州省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關嶺縣承試點12個遲熟品種分析————作者:楊艷;冷遠康; 摘要:種業振興是當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的一大要點,要強化糧食安全保障,就要切實抓好農作物種子區域試驗工作,確保每一粒種子質量得到保障。為了進一步篩選適宜、高產優質、抗逆性好的水稻品種,于2022年在關嶺縣開展了12個遲熟稻新品種區域試驗。結果表明,12個參試品種中,品香優153(F11)產量居第1位,綜合性狀較好,較F優498(CK)增產1.34%,在生產上,建議續試完成后示范推廣;珍野優106(F1)、... 南丹縣綠肥翻壓還田對水稻產量和土壤的影響研究————作者:龐燕;符翠芬;羅春鈮; 摘要:隨著農業社會發展,施肥方式與目標不斷變化。為增產和改善土壤質量,種植綠肥成為一項重要措施。2021—2022年,在南丹縣八圩瑤族鄉關西村進行綠肥翻壓還田水稻對比試驗。結果顯示,常規施肥結合綠肥翻壓還田能顯著提高水稻產量13.1%17.4%,最高增產1 190.75 kg/hm2,增產率達17.4%時綠肥還田量為20.63 t/hm2... 都勻毛尖高品質試制良種的選擇————作者:韋品祥; 摘要:以黔茶1號、黔茶8號、黔茶10號、中茶108、嘉茗1號、龍井43、福云6號和福鼎大白茶這8種貴州省主栽茶樹品種作為試驗材料,分別對其感官品質、生化特征和加工適應性進行統計。結果發現,感官品質綜合評分前3名的分別是黔茶8號、黔茶10號和黔茶1號,感官評分分別是92.55、92.25、91.65分;黔茶8號、黔茶10號以及黔茶1號茶樣無論是湯色、香氣、滋味還是葉底的評分均更高,只有在外形上的評分稍低于... 探索良種繁育新路徑,助推農作物提質增效————作者:汪聰;葉章運; 摘要:在農業領域,優良品種的培育對確保農作物豐收和提高農民收益至關重要。選取優良的種子是保證農作物總量的基礎。目前,盡管我國的農作物優良品種種植水平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提升,但仍然受到諸如環境、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問題制約,需要尋找更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以滿足農業發展的需求。客觀分析了現階段我國農作物良種繁育的現狀、良種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培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期為種植業高質量、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 大豆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及其遺傳基礎分析————作者:王另毫; 摘要:為剖析山東菏澤地區大豆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及其遺傳基礎,在當地大豆種植試驗田,選取菏豆10號、菏豆16號等6個品種,設自然發病對照組與大豆花葉病毒病、銹病、根腐病人工接種處理組,各處理組4個重復小區,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記錄發病率、病情指數,并運用系譜分析與SSR標記技術進行遺傳分析。研究得出,不同大豆品種對3種病害抗性差異顯著,如齊黃30號對大豆花葉病毒病發病率和病情指數最低,對銹病和根腐病抗性也... 山地煙后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作者:劉文彬;張志雷; 摘要:以曲靖市馬龍區王家莊街道為例,基于當地的地理特點,包括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等,分析了山地煙后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的概念、原理、要點、應用情況及推廣前景,以期促進當地農業生產方式轉變,提高農產品品質,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苦蕎與柴胡混種高效栽培技術————作者:高平霞;張國強;黃興華; 摘要:應用苦蕎與柴胡混種高效栽培技術,不僅能節約人力和時間,還能極好地為柴胡幼苗期的生長遮擋陽光,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有利于保全苗,有效提高土地資源綜合利用率,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從選地整地及施肥、選種及處理、適時適量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與貯藏等方面,介紹了苦蕎與柴胡混種高效栽培技術 河南新縣丹參豐產高效栽培技術————作者:孫瑤;譚政委;余永亮;楊青;蘇小雨;梁慧珍; 摘要:新縣地處山區,非常適合種植中藥材。丹參是河南省的道地藥材,對環境適應能力極強,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根據新縣地理位置、土壤性質及氣候條件等因素,綜合丹參的生長習性及藥效品質、產量需求,分析了丹參豐產高效栽培要點,旨在為丹參豐產高效及根莖類中藥材種植提供技術參考 小麥高產高效配套種植技術————作者:劉桂春;韓清坦; 摘要: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提高小麥單產水平和種植效益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圍繞小麥高產高效配套種植技術,從品種選擇與輪作倒茬、精量播種、合理密植與種植方式、水肥耦合與病蟲草害防治等關鍵環節進行了系統闡述,總結了黃淮海地區旱地、長江中下游地區水地以及西北灌區小麥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分析了增產增效機理,提出了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加快先進實用技術集成創新與推廣、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優化政策支持與利...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要點與推廣應用————作者:臧寶玲; 摘要: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是一種創新的農業種植方法,通過在同一地塊上交替種植2~4行小株距密植的玉米帶與2~6行大豆帶,實現一季雙收的目標,同時適應機械化作業,優化土地利用率,提高種植效益。在技術推廣應用中,需加大宣傳力度,開展種植技術培訓與指導,提供種植技術服務,加強政府對該技術的扶持政策、補貼措施及申請流程,鼓勵農戶積極采用新技術。簡要闡述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的要點,并探討了具體的推廣應用...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