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水產學雜志》
關注()【雜志簡介】
《水產學雜志》是國內公開發行的水產學綜合性刊物(半年刊)。其宗旨是為水產界和水生生物學界的科研、教學、生產及管理人員等提供科學技術交流的園地,傳播新成果、新技術信息,為促進水產科學技術的發展服務。秉承以人為本、民主辦刊、開放辦刊的理念,實行以學術價值為唯一標準的合乎國際學術期刊慣例的雙向匿名審稿制度。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現已被正式收入到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期刊數據庫。
【欄目設置】
水產養殖、資源增殖、環境保護、魚病、育種、水生生物、漁業機械、魚品加工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團頭魴鐵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嗜水氣單胞菌感染下的表達 孫盛明,戈賢平,朱健,張成鋒,繆凌鴻,SUN Sheng-m ing,GE Xian-ping,ZHU Jian,ZHANG Cheng-feng,Miao Ling-hong
氧化魚油誘導草魚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肝胰臟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轉移酶通路的應激反應 林秀秀,葉元土,蔡春芳,吳萍,黃雨薇,陳科全,李婷,羅其剛,LIN X iu-xiu,YE Yuan-tu,CAI Chun-fang,WU Ping,HUANG Yu-w ei,CHEN Ke-quan,LITing,LUO Qi-gang
雜色杜父魚生物學初步研究 霍堂斌,宋雪松,王振洋,王野,栗鐵柱,HUO Tang-bin,SONG Xue-song,WANG Zhen-yang,WANG Ye,LI Tie-zhu
亞東鮭 Salmo trutta fario 肌肉營養成分分析和品質評價 王芳,戶國,周建設,谷偉,李寶海,白慶利,王炳謙,WANGFang,HU Guo,ZHOU Jian-she,GU Wei,LIB ao-hai,BAI Qing-li,WANGB ing-qian
七種常用水產藥物對梭鱸幼魚的急性毒性 韓小麗,高攀,胡建勇,程先友,時春明,李林,HAN Xiao-li,GAO Pan,HU Jian-yong,CHENG Xian-you,SHI Chun-m ing,LILin
常見水質指標對患腹水病黃顙魚組織病理的影響 張濤,宋文華,富麗靜,胡宗云,李赫,閆有利,ZHANG Tao,SONG Wen-hua,FU Li-jing,HU Zong-yun,LIHe,YAN You-li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感染鱖 Siniperca chuatsi 的組織病理學觀察 戚瑞榮,雷燕,崔龍波,唐紹林,馬家好,QI Rui-rong,LEI Yan,CU ILong-bo,TANG Shao-lin,MA Jia-hao
畜牧養殖論文投稿:畜牧養殖行業的成本核算管理探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禽肉類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畜牧養殖業在當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要。養殖業 已經由以前的副業生產漸漸轉變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規模化、集中化了的畜牧養殖行業的成本核算內容也變得更加復雜。因此,對畜牧養殖業的成本核算管理問 題的探討也很有必要。
【關鍵詞】畜牧養殖論文投稿,畜牧養殖業,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1畜牧養殖業在成本核算上的特殊性
水產學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葛氏鱸塘鱧消化系統的形態與組織學結構研究————作者:孫佳鑫;陳秀梅;劉鐵鋼;安思雨;李明澤;林允杰;吳雪芹;金笑延;李旭男;王桂芹;
摘要:為探究葛氏鱸塘鱧(Perccottus glenii)消化系統形態與組織學結構,促進其人工養殖及飼料研發,用生物學測量、解剖觀察、石蠟切片制作及電鏡觀察等技術系統研究了體質量為(28.89±0.82)g,全長為(13.89±1.00)cm的野生葛氏鱸塘鱧外部形態學性狀、消化系統結構特征及組織特征。結果表明:葛氏鱸塘鱧的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胃和腸道,消化腺主要為肝臟和膽囊。葛氏鱸塘鱧口裂較大,鰓...
中國光唇魚屬魚類研究進展及前景展望————作者:汪勇翔;鐘天星;姜建湖;李福貴;周佳俊;林永晟;李家樂;任建峰;
摘要:光唇魚是光唇魚屬(Acrossocheilus)所有魚類的統稱,是一類在山澗溪流和江河中上游等急流環境中棲息的鲃亞科小型魚類。近年來,該屬中的光唇魚(A. fasciatus)、半刺光唇魚(A. hemispinus)和云南光唇魚(A. yunnanensis)三個物種逐漸發展成為人工養殖對象,并形成一定的養殖規模,成為重要的名特優經濟魚類。本文主要以光唇魚、半刺光唇魚和云南光唇魚為對象綜述了光唇...
魚類飼料效率性狀的遺傳基礎研究進展————作者:徐藝華;鄭先虎;孫志鵬;劉天奇;那榮濱;魯翠云;
摘要:魚類飼料效率性狀不易準確測量,傳統選育技術改良飼料效率性狀難度較大,而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育(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能快捷選擇飼料效率性狀,是改良飼料效率性狀的有效途徑。開展MAS的關鍵是遺傳解析該性狀,發掘調控性狀的關鍵基因和標記。目前養殖魚類飼料效率性狀的遺傳基礎研究進展較慢,僅部分魚類利用標記-性狀關聯分析、數量性狀位點(Quantitative trai...
亞硝酸鹽對降海早期大西洋鮭(Salmo salar)的急性毒性————作者:陳娟;劉淑蘭;趙延寧;胡麗萍;紀凱;王振洋;韓厚偉;姜黎明;
摘要:在水溫(15.6±1.5)℃和鹽度30~31下,將平均體質量279 g的大西洋鮭(Salmo salar)降海鮭置于容積3 m3、加入2.5 m3水的圓柱形玻璃鋼養殖缸中,每缸24尾,24 h連續充氣。用NaNO2母液配制亞硝酸鹽質量濃度為0 mg/L(NaNO2濃
黑龍江茴魚種群遺傳多樣性及地理變異的微衛星分析————作者:彭文杰;馬波;
摘要:利用微衛星技術比較研究了黑龍江水系松花江上游支流松江河(SJ)、黑龍江上游支流根河(GH)與呼瑪河(HM)及嫩江上游支流諾敏河(NM)4個地理種群的黑龍江茴魚(Thymallus grubii)遺傳結構,旨在了解黑龍江茴魚的遺傳多樣性及地理變異信息。結果表明,黑龍江茴魚表現出較高的遺傳多樣性水平,平均等位基因數17.4,平均觀測雜合度0.805 1。4個種群中GH遺傳多樣性水平最高,HM和NM其次...
秋季黑龍江茴魚的年齡結構與生長特性————作者:韓豪祥;金洪宇;廉杰;薄永芳;馬波;
摘要:為了解黑龍江流域黑龍江茴魚(Thymallus grubii)的生長特性及資源現狀,2020年9月—10月采用擬餌鉤釣和三層流刺網在黑龍江流域呼瑪河和額木爾河采集黑龍江茴魚332尾,測定體長(精確到1.0 mm)、體質量(精確到0.01 g)和年齡組成等,解剖取出性腺,判斷性別,同時以微耳石鑒定年齡,并通過Von Bertalanffy方程計算生長速度和生長加速度。結果表明:秋季黑龍江茴魚樣本平均...
飼料中不同鋅水平對大口黑鱸腸道脂肪代謝的影響研究————作者:朱文歡;潘小妹;陳見;古殿超;譚青松;
摘要:鋅是水生動物所必需的元素之一,且與魚體脂肪代謝密切相關。本研究以初始體質量(5.26±0.12)g的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為實驗對象,用鋅水平分別為50.1 mg/kg(Zn50)、73.3 mg/kg(Zn73)和209.2 mg/kg(Zn209)的3種飼料進行為期10周的養殖,研究不同鋅水平對大口黑鱸腸道脂肪沉積以及脂代謝相關酶和基因表達的影響,以期為大口黑鱸...
鹽堿脅迫對大鱗副泥鰍鰓、肝及腸組織結構的影響————作者:王瑞;顏秉龍;徐維康;朱明;張家敏;陳建華;顧忠旗;
摘要:為研究鹽度和堿度對大鱗副泥鰍(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鰓、肝及腸組織結構的影響,在水溫20.7~21.5℃、p H7.49~7.52條件下,將體質量(7.63±0.89)g的大鱗副泥鰍飼養在充分曝氣后的自來水(淡水組,FW)、鹽度12(SW組)、堿度35 mmol/L(AW組)及鹽堿混合水(鹽度12、堿度35 mmol/L,S+A組)中14 d。以充分曝氣的自來水與過濾天...
浙江近海曼氏無針烏賊春、秋季群體形態比較分析————作者:劉姝含;徐開達;劉連為;隋宥珍;吳天;
摘要:2022年春季(3月—4月)和秋季(10月—11月)在浙江近海禁漁區線以西海域(27°0′~31°0′N,120°0′~124°0′E)設115個調查站位,采用4個航次底拖網采集曼氏無針烏賊(Sepiella japonica)樣本,近海張網、拖蝦作業補充取樣,測量全長、胴長、胴寬、頭長、眼徑、眼間距、腕足(1~4)、觸腕長,及觸穗長12個長度形態指標,利用獨立樣本t檢驗、主成分分析和判別分析研究...
3種擬除蟲菊酯在中間球海膽稚膽培育中清除分叉小猛水蚤的初步研究————作者:鄭宇軒;王翰林;裴泓霖;韋英華;常亞青;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明3種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在中間球海膽(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稚膽培育過程中,對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的殺滅效果和安全使用劑量。在水溫(14.4±0.3)℃下,將平均膽徑(685.51±23.22)μm的中間球海膽稚置于100 m L的水體中,采用靜水試驗法開展急性毒性試驗,研究氰戊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對中間球海膽稚膽的...
福爾馬林對眼斑雙鋸魚(Amphiprion ocellaris)受精卵和仔稚幼魚的毒性及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效果————作者:宋立民;羅鑫;徐林通;王宇;孫金輝;史東杰;姜巨峰;
摘要:為防治眼斑雙鋸魚(Amphiprion ocellaris)的淀粉卵甲藻病,研究不同濃度的福爾馬林溶液對眼斑雙鋸魚受精卵、仔魚、稚魚和幼魚的毒性和防治淀粉卵甲藻病的效果。在海水晶配制的鹽度28~32海水和水溫27~30℃下,將附有受精卵的人工魚巢用福爾馬林溶液浸泡10 min后,移至養殖缸中,再用0 mg/L、100.0 mg/L、200.0 mg/L、300.0 mg/L和400.0 mg/L的...
一株促進底棲硅藻和藤壺幼蟲附著的活性菌株————作者:畢銘;吳芷馨;靳翠麗;劉青;周曉見;
摘要:為構建適合海洋底棲經濟動物附著的生物群落,提高建設海洋牧場的效果,從分離自江蘇連云港海域(119°18′2.23″N,35°2′12.84″E)的9種海水常見的硅藻中,比較自然培養的多種硅藻的附著率以及各類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EPS)產量及組成的差異,分析硅藻附著率和EPS的相關性,最終篩選出一種活性菌株。該菌株經鑒定為短小芽孢桿菌(Bac...
甲殼動物腸道菌群研究進展————作者:朱加偉;周心磊;謝姝敏;邢超凡;高煥;王攀攀;
摘要:高等脊椎動物的腸道菌群與宿主的健康相關的研究較多,而蝦蟹等甲殼動物的腸道菌群的研究尚不全面。本文綜述了甲殼動物腸道菌群的來源、結構以及在宿主體內的功能,分析了影響腸道菌群結構的相關因素,展望了甲殼動物腸道菌群的研究趨勢,為甲殼動物的腸道菌群開發和利用提供參考
鎮靜劑地西泮在漁業環境及水產品中的研究概況————作者:鄭皓潔;李玲;黃珂;
摘要:地西泮是我國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檢出的一類獸藥,卻時常在水產品抽檢中出現,給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開展地西泮殘留檢測和風險評價是食品質量安全控制中重要的環節之一。本文通過綜述我國水產品及漁業環境、漁用投入品等水產養殖關鍵要素中地西泮的殘留現狀,分類討論地西泮檢測常用的樣品前處理技術和分析方法,總結歸納地西泮在生態環境和水產品中的毒性效應和風險評價概況,旨在為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提供參考...
不同規格虹鱒的血清脂質組成及肝臟脂代謝差異分析————作者:李晨輝;覃東立;陳中祥;葛凱博;高磊;黃麗;白淑艷;王鵬;
摘要:為研究總結虹鱒在不同生長階段脂類的代謝差異,分別對三種不同規格的虹鱒進行研究,包括S組(60~80 g)、M組(300~350 g)、L組(1 000~1 200 g),測定肝臟及血清中的脂類生化指標,抗氧化相關指標及脂質代謝相關基因的相對表達量。結果表明,在虹鱒的不同生長階段,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L組的含量顯著高于其他組;L組肝臟中丙二醛含量顯著低于另外兩組;脂質代謝相關基因如過氧化物酶體...
不同方法對斑重唇魚SNP位點初探————作者:葛銳;趙熙來;郝慧敏;聶竹蘭;張蝶燕;
摘要:為了檢驗傳統形態學鑒定斑重唇魚(Diptychus maculates)結果的可靠性,獲得物種的分子遺傳標記基礎數據并篩選出更適合斑重唇魚的專屬引物序列,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河水系捕獲20尾不同斑紋的斑重唇魚,先利用COI基因進行擴增測序分析,對所有樣本進行SNP擴增分型實驗,再進行高通量轉錄組測序,利用生物信息學分析SNP位點。擴增分型結果顯示,其與形態學鑒定結果一致,在1 550 bp序列...
新疆木扎提河長身高原鰍年齡結構與生長特性研究————作者:張麗蓉;紀北文;聶竹蘭;魏杰;
摘要:2023年3月—6月在新疆木扎提河拜城縣察爾齊鎮河段(41°38′12″N,81°26′52″E)及破城子水文站河段(41°47′32″N,80°59′9″E)采集115尾長身高原鰍(Triplophysa tenuis),現場測量全長、體長、體質量、體高、體寬等11個外部可量形態參數,用微耳石鑒定年齡,用函數擬合生長方程研究高原鰍年齡、生長及繁殖力。結果表明,所采集的長身高原鰍年齡分布為1~6齡...
黑龍江茴魚對幾種常用消毒藥物和麻醉劑的耐受性————作者:馬凱;朱曉磊;張瀾瀾;衛明亮;趙成;何寶全;尹家勝;張永泉;
摘要:為篩選適用于黑龍江茴魚(Thymallus grubii)的消毒藥物和麻醉劑,采用靜水試驗法,分析10月齡黑龍江茴魚對高錳酸鉀、硫酸銅、氟苯尼考、氯化鈉、甲醛、美婷Ⅱ等6種常用消毒藥物和2-苯氧乙醇、MS-222兩種麻醉劑的耐受性。結果表明:(1)高錳酸鉀、硫酸銅、氟苯尼考、美婷Ⅱ、氯化鈉和甲醛對黑龍江茴魚的安全濃度分別為0.68 mg/L、0.18 mg/L、33.26 mg/L、3 204.2...
斑馬魚脊椎成骨細胞系的建立————作者:閆婷;劉天奇;佟廣香;徐歡;張婷婷;匡友誼;
摘要:為建立斑馬魚(Danio rerio)成骨細胞系,將4月齡斑馬魚脊椎剪成2~3 mm3的組織塊,置于含有鯉(Cyprinus carpio)血清、表皮細胞生長因子(EGF)、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L-谷氨酰胺及胎牛血清的M-199培養基中,28℃下用組織塊貼壁培養法進行原代成骨細胞培養,用染色體核型鑒定、胞外基質蛋白檢測、基因表達及流式RNA原位雜交(RNA-FISH)分析鑒定成骨細...
鯉皰疹病毒2型orf153基因編碼蛋白的可溶性表達及多克隆抗體的制備————作者:王娜;張舟;張旻;景宏麗;吳紹強;
摘要:為制備鯉皰疹病毒2型(Cy HV-2)ORF153蛋白多克隆抗體,經分析優化合成orf153基因片段,并將其克隆至pSUMO-Mut載體中,構建pSUMO-Mut-orf153原核表達質粒,然后將重組質粒轉化到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中,經IPTG低溫誘導,獲得可溶性的重組蛋白ORF153。SDS-PAGE電泳和Western blot實驗結果表明,表達的可溶性重組蛋白與His單抗產生特異性反應,反應原...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