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水產科學》
關注()【雜志簡介】
作為學術性、綜合性、全國性的《中國水產科學》,目前已成為我國水產界的重要學術期刊。在促進我國的水產科學研究,加強國際間學術交流、展示我院直屬科研所、高校及地方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就進展等方面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刊1998年獲得全國優秀水產報刊評比一等獎,1999年被4家權威機構聯合組成的中國科學文獻講師評價中心定為二級數據庫來源期刊,一級全文收錄期刊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于2002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業期刊學術類一等獎”。國外方面,被美國《海洋文摘》、《化學文摘》和《動物學記錄》以及俄羅斯《科學文摘》收錄。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及榮獲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
國外數據庫收錄
俄羅斯文摘雜志
美國化學文摘
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網絡版
英國動物學記錄
2008年度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007年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水產資源、海淡水捕撈、水產養殖與增殖、水產品保鮮與加工綜合利用、漁業水域環境保護、漁船、漁業機械與儀器、學術論文等。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葉爾羌高原鰍胚胎發育與胚后發育觀察 陳生熬,宋勇,牛玉娟,劉潔雅,謝從新,任道全,范鎮明,CHEN Shengao,SONG Yong,NIU Yujuan,LIU Jieya,XIE Congxin,REN Daoquan,FAN Zhenming
半滑舌鰨新型膜孕激素受體基因分子特征及其在卵巢發育過程的作用 柳學周,史寶,李曉曉,徐永江,王珊珊,李曉妮,LIU Xuezhou,SHI Bao,LI Xiaoxiao,XU Yongjiang,WANG Shanshan,LI Xiaoni
牙鲆家系4個選育性狀的測定與分析 王磊,胡燦燦,陳松林,田永勝,鄧寒,李文龍,謝明樹,牛余澤,龐仁誼,趙永偉,WANG Lei,HU Cancan,CHEN Songlin,TIAN Yongsheng,DENG Han,LI Wenlong,XIE Mingshu,NIU Yuze,PANG Renyi,ZHAO Yongwei
mtDNA 和微衛星標記在放流牙鲆和非放流牙鲆鑒定中的應用 童愛萍,司飛,劉海金,王桂興,于清海,王玉芬,姜秀鳳,侯吉倫,TONG Aiping,SI Fei,LIU Haijin,WANG Guixing,YU Qinghai,WANG Yufen,JIANG Xiufeng,HOU Jilun
尼羅羅非魚卵黃脂磷蛋白的分離純化與性質鑒定 單瑞后,王松,王駿,王軍,汝少國,SHAN Ruihou,WANG Song,WANG Jun,WANG Jun,RU Shaoguo
飼料中不同碳水化合物水平對刺參幼參生長和能量收支的影響 夏斌,王際英,李培玉,張利民,李寶山,宋志東,黃炳山,XIA Bin,WANG Jiying,LI Peiyu,ZHANG Limin,LI Baoshan,SONG Zhidong,HUANG Bingshan
吉富羅非魚與奧利亞羅非魚完全雙列雜交后代生長性能與肌肉營養成分的比較 強俊,楊弘,徐跑,何杰,馬昕羽,朱志祥,李瑞偉,QIANG Jun,YANG Hong,XU Pao,HE Jie,MA Xinyu,ZHU Zhixiang,LI Ruiwei
低鹽急性脅迫對仿刺參相關生理指標的影響 庚宸帆,田燚,張宇鵬,常亞青,宋堅,GENG Chenfan,TIAN Yi,ZHANG Yupeng,CHANG Yaqing,SONG Jian
畜牧養殖論文投稿:畜牧養殖行業的成本核算管理探析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禽肉類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所以,畜牧養殖業在當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要。養殖業 已經由以前的副業生產漸漸轉變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規模化、集中化了的畜牧養殖行業的成本核算內容也變得更加復雜。因此,對畜牧養殖業的成本核算管理問 題的探討也很有必要。
【關鍵詞】畜牧養殖論文投稿,畜牧養殖業,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1畜牧養殖業在成本核算上的特殊性
1.1畜牧養殖業的產品特殊
畜牧養殖業的產品與其他行業不同,畜牧企業的產品大都是生物資產,而不是原輔材料,所以在成本核算時與別的行業有很大的區別。種畜核算用生產性生物資產科目,幼畜及育肥畜核算用消耗性生物資產科目。
中國水產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花刺參幼參安全運輸用麻醉劑優選及麻醉效果評估————作者:馮浩然;黃亮華;鄭博駿;黃毛寧;吳俊濠;許強;
摘要:花刺參(Stichopus monotuberculatus)因其對環境變化及人為刺激極為敏感, 人工繁育的苗種在運輸過程中有應激性強、死亡率高的問題。本研究旨在開發一種適宜的麻醉方法以減輕幼參在運輸過程中的應激反應和死亡率。比較了5種常見的漁用麻醉劑——丁香油、2-苯氧乙醇、硫酸鎂、MS-222和氯化鎂對花刺參幼參的麻醉效果; 通過建立基于行為學指標的麻醉及恢復階段評價方法, 將整個麻醉過程分為...
南極磷蝦資源與漁場變動及其對環境響應的研究進展————作者:趙云霞;王新良;應一平;朱建成;劉璐;李文雄;趙憲勇;
摘要:南極大磷蝦(Euphausia superba)作為南大洋生態系統的關鍵物種和重要的極地漁業資源,其資源分布和變動與南大洋的環境因素緊密相關。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科學養護管理南極磷蝦資源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乎南大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也涉及可持續漁業產業的發展。為應對這些挑戰,國內外學者持續開展了大量的磷蝦資源調查和相關研究工作,政府間國際組織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也積極推進南極磷蝦漁業管理新機制建...
大口黑鱸細胞角蛋白8基因的分子克隆與表達分析————作者:岳榮艷;瞿風雨;吳海清;林仕梅;陳擁軍;羅莉;周興華;何遠法;
摘要:細胞角蛋白8 (cytokeratin 8, CK8)是一種細胞骨架蛋白, 屬于角蛋白家族成員, 在調控上皮細胞粘附與運動、介導免疫反應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了探究ck8基因在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免疫反應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擴增(RACE)技術克隆獲得大口黑鱸Msck8基因的全長序列2424 bp, 其中5'非編碼區有570 bp, 3'非編碼...
漁業生態系統動力學模型研究概述————作者:張崇良;關麗莎;張魁;
摘要:近年來,基于生態系統的漁業管理(EBFM)的理念得到了廣泛認同。EBFM的實現需要對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作用機制的深入理解,以及合適的模型方法來評估和預測生物資源和生態系統的變化。漁業生態系統動力學模型在這一背景下發展而來,旨在探究漁業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及其對環境變化和人類干預的響應,并逐漸成為生態系統信息綜合、集成和預測的主要工具。近20年來,漁業生態系統動力學模型迅速發展,但由于其種類繁多,...
適量限飼對紅鰭東方鲀殘食的影響————作者:張志君;馬強;梁萌青;徐后國;衛育良;
摘要:本研究探討適量限飼下紅鰭東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生長、存活、體表牙印、應激反應及5-羥色胺(5-HT)和多巴胺代謝,旨在探究適量限飼對紅鰭東方鲀殘食的影響。挑選健康無傷痕的紅鰭東方鲀幼魚(18.61±0.05) g,設置飽食投喂為100%組(FH),在此基礎上,分別減少投喂量至FH組的85%(FM)和70%(FL),每個處理組3個重復,共9個養殖桶,每桶30尾,養殖周期56 ...
深海散射層在南印度洋長鰭金槍魚棲息地研究中的應用————作者:萬樹杰;李國棟;陳新軍;
摘要:為探究印度洋長鰭金槍魚(Thunnusalalunga)棲息地與該海域深海散射層分布之間的關系,基于2011—2020年間印度洋長鰭金槍魚的產量數據、聲學調查數據,并選取海表溫度、葉綠素a濃度等2個環境因子,采用GAM模型與棲息地適宜性指數,對比分析了深海散射層與不同環境因子組合對印度洋長鰭金槍魚棲息地適宜性的影響。GAM結果表明,深海散射層、海表溫度、葉綠素濃度3個因子組合的偏差解釋率最高,為4...
大黃魚網箱養殖重金屬廢物排放的定量評價————作者:林路佳;王巖;
摘要:定量評價海水魚類養殖的重金屬廢物排放量可為完善產業規劃和養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分析了從6個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網箱養殖實驗中采集的48個配合飼料和144個全魚樣品的鐵(Fe)、銅(Cu)、錳(Mn)、鉻(Cr)、鎘(Cd)和鉛(Pb)含量,首次利用改進的營養學模型計算了大黃魚重金屬貯積效率和養殖廢物排放量。研究結果表明:按從高到低的順序,飼料重金屬含量Mn(709...
低鹽條件下脊尾白蝦養殖群體不同世代間遺傳變異的微衛星分析————作者:張曉宇;梁俊平;李澤龍;李慧;王先鋒;李吉濤;
摘要:為了揭示低鹽養殖條件下脊尾白蝦(Exopalaemon carinicauda)養殖群體連續世代間的遺傳變異,采用微衛星分子標記分析了脊尾白蝦2021—2023年間4個連續世代GP2~GP5養殖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和遺傳分化。實驗結果顯示,對11個微衛星位點進行擴增,共檢測到70個等位基因,片段長度在138~296 bp之間,10個位點表現為中高度多態。GP2~GP5養殖群體的平均觀測雜合度(H_o)...
大薊水提物抗大口黑鱸虹彩病毒活性研究————作者:馬艷平;郝樂;馮國清;王剛;劉振興;
摘要:為了探明大薊水提物(Cirsiumjaponicumaqueousextract,CJAE)對大口黑鱸虹彩病毒(largemouthbass ranavirus,LMBV)的抑制活性,本研究通過體內外實驗分析CJAE的抗LMBV效果,CCK-8實驗證明CJAE在鱖腦細胞(Siniperca chuatsi brain cells, SCB3)上的安全濃度為≤1000μg/mL, CC50值為148...
基于環境DNA技術的夏、秋季刺參養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研究————作者:阮述超;劉子毓;葉琪;韓泠姝;肖皓冉;丁君;王犖;趙沖;尹東紅;常亞青;
摘要:為研究刺參(Apostichopus japonicus)養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結構及其對養殖環境的影響,采用環境DNA(environmental DNA,e DNA)技術于2023年夏季和秋季對6個刺參養殖池塘進行檢測。調查結果表明,夏季共檢出浮游植物8門103屬162種,秋季共檢測到8門248屬465種。浮游植物種類數和相對豐度均以甲藻門(Dinoflagellata)、綠藻門(Chloro...
高通量測序分析東山灣代表性魚類對污損生物的攝食差異————作者:譚清元;張方圓;趙峰;楊剛;張濤;
摘要:近年來,生物污損對我國海水養殖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探索一種新型、綠色的防控技術,本研究選擇長鰭籃子魚(Siganus canaliculatus)、黃鰭棘鯛(Sparus latus)、平鯛(Rhabdosargus sarba)和雙刺三棘鲀(Triacanthus biaculeatus)等4種福建東山灣代表性魚類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分析了這些魚類消化道內的18S rDNA基因...
基于MaxEnt模型的浙江近岸黃鯽潛在適生區分布研究————作者:李齊群;蔣日進;趙芃;張秋宏;劉明智;申家榮;張洪亮;朱文斌;龍翔宇;
摘要:為了解浙江近岸黃鯽(Setipinna taty)的分布特征,基于浙江近海產卵場底拖網調查獲得的81條分布點記錄數據,結合該海域鹽度、葉綠素a以及初級生產力等6個海洋環境因子數據,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預測黃鯽潛在適生區的空間分布,并探究其分布與主要影響因子的關系。結果表明,MaxEnt模型對黃鯽潛在適生區的模擬結果具較好的預測精度和可信度(AUC=0.812)。黃鯽潛在適生區分布的主要影...
人工繁育紅九棘鱸性腺發育規律與特征————作者:王崇偉;李雪;李超偉;盧昇;宋煜;劉洋;陳松林;
摘要:為探究人工繁育條件下紅九棘鱸(Cephalopholis sonnerati)早期性腺發育、分化規律及其繁育特性,本研究通過解剖和組織學技術,追蹤觀察了30~380日齡紅九棘鱸的性腺。研究結果表明,紅九棘鱸為典型的雌雄同體、雌性先熟魚種,其卵巢異步成熟,多次產卵。卵母細胞可分為6個時相,根據不同時相卵母細胞組成可將卵巢發育分為6個時期。早期性腺發育在45日齡開始出現原始卵巢腔, 150日齡卵原細胞...
草魚和赤眼鱒nanos2基因的克隆與表達特征分析————作者:黃玲;葉歡;岳華梅;侯彥嶺;屈紫玲;阮瑞;李創舉;
摘要: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為了加快草魚育種進程,筆者建立了草魚生殖干細胞移植方法,利用赤眼鱒(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借腹生殖產生草魚配子。為建立移植后鑒定草魚和赤眼鱒生殖細胞的方法,本研究克隆得到了草魚和赤眼鱒生殖相關基因nanos2的全長cDNA序列,對其進行序列分析,通過熒光定量PCR (qPCR)研究其在不同組織的...
紫貽貝熱硬化過程中耐熱相關生物學過程及通路的轉錄組分析————作者:張萬亮;董震宇;王昊;魏炳琦;林華建;王偉峰;郭寶英;
摘要:紫貽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的熱硬化是為了應對春季連續低潮期的極端低潮而進行的提升熱耐受性的一種生存策略。為揭示紫貽貝在熱硬化下的熱耐受性提升機制,基于轉錄組測序技術對熱硬化組(H)和對照組(N)處理后的貽貝鰓組織進行測序分析。結果顯示,相對于對照組,熱硬化組有651個差異表達基因,其中有159個顯著上調, 492個顯著下調。GO分析結果顯示,差異表達基因顯著富集于...
中華絨螯蟹Rheb編碼序列的克隆及表達分析————作者:田志環;焦傳珍;
摘要:Rheb (Ras homologue enriched in brain,腦中富集的Ras同源物)是mTOR (mammalian or 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號通路上游重要的調控因子。為探究Rheb通過mTOR信號通路調控中華絨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長發育和營養代謝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克隆了中...
低氧脅迫對綠鰭馬面鲀血液生理生化、鰓組織結構和肝臟抗氧化能力的影響————作者:劉志飛;汪峰;陳帥鈺;陳夏添;賈玉東;
摘要:為探究綠鰭馬面鲀(Thamnaconus modestus)的低氧耐受能力和低氧脅迫過程中血液生理生化指標、鰓組織結構和肝臟抗氧化能力的變化情況。本研究使用封閉靜水法,分析了綠鰭馬面鲀臨界氧分壓(critical oxygen tension,Pcrit)和失去平衡點(loss of equilibrium, LOE)時的水體溶解氧濃度,隨后分別在Pcrit 許氏平鲉對慢性高溫脅迫響應的轉錄組學分析————作者:譚杰;張正;劉長琳;王亮;肖文杰;姜達; 摘要:為探索許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高溫脅迫條件下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測序平臺分別對許氏平鲉高溫處理組(溫度由18℃緩慢升至27℃后養殖5d)和常溫對照組(18℃下養殖)的鰓、肝和腸道組織進行了轉錄組測序。以|log2fold change|≥1和FDR(false discovery rate,錯誤發現率 秦嶺細鱗鮭視覺器官早期發育組織學觀察————作者:張林;郭星辰;宋榮群;王楨璐;葉歡;熊冬梅;李志剛;邵儉; 摘要:在長期秦嶺細鱗鮭(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 Li, 1966)人工繁育過程發現其對光敏感且強光易致死,特別是在早期發育階段。為解析該現象的生理原因,提高規模化人工繁育效率,本研究通過組織學方法對秦嶺細鱗鮭視覺器官的發生及視網膜發育特性進行系統觀察。結果表明,秦嶺細鱗鮭受精后177 h (hours post fertilization, HPF),胚胎進入器官分化期,視... 秦嶺細鱗鮭仔魚游泳能力及行為————作者:楊宏燦;劉鵬;王藝舟;李君軼;周瓊;王楨璐;邵儉; 摘要:游泳能力及行為是魚類生存與適應環境的重要基礎。為探究秦嶺細鱗鮭(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 Li, 1966)游泳能力及行為特征,科學解決其苗種培育及人工放流過程中水流速環境選擇問題。本研究以人工繁育的秦嶺細鱗鮭仔魚為實驗對象,在水溫(11.4±0.17)℃下采用遞增流速法測試了秦嶺細鱗鮭仔魚的感應流速、臨界游泳速度和爆發游泳速度,利用固定流速法測定分析了其持續游泳能力及...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