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陜西農業科學》
關注()【雜志簡介】
《陜西農業科學》為綜合性農業科技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登農業領域試驗研究、討論與建議、實用技術及經濟研究等方面的論文。本刊為雙月刊,每逢單月25日出版,用戶可通過當地郵局訂閱,也可向本編輯部直接訂閱。
《陜西農業科學》屬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主要報道農、林、水、土等方面的試驗研究、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新品種的介紹與推廣、研究綜述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等。
雜志承蒙大家的關心和支持,2008年再次被國家科技部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敬請廣大讀者和作者繼續關注和支持《陜西農業科學》的發展。
1955年創刊,國家教育部主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該刊為雙月刊。2004年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再次被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陜西優秀科技期刊
科技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農業試驗研究、農藝探討、經濟論壇、新農村建設、農業實用技術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生物有機肥對獼猴桃生長及果實品質影響的研究 姚春潮,龍周俠,劉占德,安成立,王西芳
小麥條銹病關口前移防治示范初報 黃樹志,文家富
川北稻區稻水象甲生物學特性研究 楊悅,閆寶榮
榆林水地上青薯9號的不同種植密度對產量的影響 汪奎,方玉川,井苗,孫利軍
不同間作物對早實核桃幼齡園生長結果的影響 王根憲,李孟軍,梁英
地形對品麗珠葡萄酒揮發性物質的影響 蔣寶,張昂
豬苓提取液體外抑菌活性研究 馮航
南鄭縣2014年水稻高產創建品種比較試驗 吳漢森,方君,李雪梅,沈玉梅
正交試驗法研究通經草總黃酮的提取及含量測定 張曉文,汪斌,王學軍
沙苑子酒的抑菌作用 范學輝,張清安,田呈瑞,董利彩
板栗葉水浸液對商洛黃芩幼苗酶活性的影響 彭曉邦
煙葉等級質量評價方法的思考與改進 楊峰鋼,張家韜,梅運鵬,董繪陽,秦鐵偉,趙海娟,王文飛
濃白笹之雪開花結果及播種育苗技術的研究 宋正達,陳梅香
菜豆不同施肥量肥料對比試驗 杜艷,于艷梅,侯宇
榆林日光溫室性能與設計建造技術研究 薛道富,郝哲
利用細胞微核技術對污水處理廠水質污染狀況檢測研究 李愛玲,趙妮平
職稱評定論文:甜玉米種植方式及保護地栽培技術
摘要 對甜玉米的種植方式和保護地栽培技術進行了綜述,為甜玉米的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甜玉米,種植方式,保護地栽培
Planting Model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Sweet Corn
JIA Sen HAO Li-dong DAI Ming LI He ZHANG Chun-yan HU Pan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Suihua University,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陜西農業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外源獨角金內酯對玉米幼苗鹽脅迫的緩解效應————作者:史沉魚;黃禎禎;梁美;梁振智;謝彥軍;侯青光;
摘要:為了探討獨角金內酯(SLs)對鹽脅迫下玉米幼苗生長生理的影響。本試驗以“鄭單958”玉米幼苗為材料,用獨角金內酯類似物GR24代替獨腳金內酯進行研究,在河池學院植物生理材料培養室進行土壤盆栽試驗,培養室平均溫度28℃,平均相對濕度為70.85%。待玉米幼苗至三葉一心時進行相關指標的測定,試驗共設4個處理:葉面噴施蒸餾水(CK1)、350 mmol/L NaCl+葉面噴施蒸餾水(CK2)、350 m...
水脅迫對甘薯SOD、POD酶活性和MDA含量及產量的影響————作者:李秋卓;張芳魁;史嬋;韓麗;邱詩春;張興端;
摘要:為探究甘薯在長期水脅迫環境下的適應性,以煙薯25、寧紫薯1號及商薯19三個甘薯品種為試驗材料,設置了貫穿甘薯全生長期的水脅迫環境,測定其在長期水脅迫條件下薯塊SOD酶活性、POD酶活性、MDA含量及鮮薯產量等指標變化。結果表明甘薯在受到水脅迫之后塊根內MDA含量顯著提升,SOD、POD酶活性隨著MDA含量增加同時增強以進行體內活性氧的自我清除。在增濕環境下煙薯25鮮薯產量減少27.29%、寧紫薯1...
不同播期對小麥寶研12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作者:張慧成;范春燕;郭艷萍;
摘要:為明確不同播期對小麥品種的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試驗以小麥新品種寶研12為材料,于2021-2022年在關中西部灌區設置了6個播期(10月1日、10月5日、10月10日、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25日)試驗,調查不同播期小麥的生育時期、農藝性狀及產量性狀。結果表明:隨著播期推遲,寶研12的出苗期、分蘗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期、成熟期都相應推遲;越冬期、拔節期、孕穗期的株高、分蘗、葉齡、...
以吉塞拉12號為砧木的5個大櫻桃品種在重茬地的適應性比較試驗————作者:李宴賓;
摘要:地處關中東部的陜西農墾華陰農場自2006年開始種植大櫻桃,根系為大青葉(喬化根系)、主栽品種為岱紅品種。2018年為了大櫻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開始探索在重茬地引種半矮化根系、不同大櫻桃品種。通過4 a時間的統一管理,在2021年進行了主干粗度、主枝粗度、主枝數量、成花能力、抗褐斑病能力的對比,結果表明,在以吉塞拉12號為砧木、以薩米脫品種為接穗時最適合在重茬地進行大櫻桃品種更新
土壤C/N配施對黃土旱區谷子營養器官生物量分配及產量的影響————作者:張旭東;白計玲;劉楚華;王小林;
摘要:為通過優化黃土旱區谷子施肥模式,探明旱區谷子生物量分配與產量形成的關系,以實現黃土旱區谷子高產、高效種植,通過大田土壤C/N配施模式,選用黃土高原旱地廣適性谷子品種晉谷21號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通過測定不同生物炭梯度(C:0 g/m2、C1:10 g/m2、C2:15 g/m2、C3:20 g/m2 關中農村生活污水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技術研究————作者:朱海波;梅凡民;景振江; 摘要:協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減污降碳是當前農村水環境整治的關鍵。在分析陜西關中地區農村污水排放特征的基礎上,結合關中渭北旱塬、中部平原、秦嶺北麓淺山區農村空間布局、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實際狀況,分別提出了適宜的污水綠色低碳收集、處理與利用技術,以期為關中整縣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提供參考和技術支撐 油菜“棒狀”主花序種質群體株型和產量性狀的綜合分析————作者:梁佩萱;尚麗平;張莉莉;曹小東;張崟;李保軍;羅斌;趙亞軍;王灝; 摘要:為了研究“棒狀”主花序種質群體性狀之間的關系,對209份材料的9個株型和產量相關性狀進行相關性、通徑和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棒狀”主花序率、分枝高度、莖稈抗折力的變異系數較大,莖稈直徑和株高的變異系數較小。“棒狀”主花序率與莖稈抗折力和主花序長度呈負相關。通徑分析結果表明,單株生物學產量、一次分枝高度、主花序長度對單株經濟學產量直接產生正向影響。主成分分析將農藝性狀綜合為單株經濟學產量、一次分枝... 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狀的全基因組關聯分析————作者:白奇艷;南文智;張雄;楊宏霞;劉婷婷; 摘要:玉米穗部性狀顯著影響產量,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挖掘與穗部性狀緊密關聯的遺傳位點,不僅有助于理解這些性狀的遺傳基礎,還可以開發分子標記,為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奠定基礎。本研究選用350份玉米自交系構成的自然群體,利用玉米6H60K芯片鑒定自交系的基因型。采用混合線性模型(MLMM)對穗行數、穗軸粗、穗長、行粒數和穗粗等性狀開展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篩選與目標性狀關聯的SNP標記。研究結果顯示... 不同基因型玉米雜交種選育二環系的效果研究————作者:崔婧婧;于玲玲;郭強;張全國; 摘要:以先玉335、東單1331和迪卡516為基礎,選育二環系。2021年冬,對所選育的二環系,按照Griffing方法(無親本,僅一組F1),配制了108個組合。2022-2023年,通過對108個組合在產量、抗倒性、抗病性,以及一年多點產量穩定性、豐產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多角度對品種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KPK124(迪卡516二環系)×KPX49(先玉335二環系)組合,在兩年多點試驗中,產量最高... 早熟青貯玉米品種篩選研究————作者:賽迪阿合買提·吾買爾江;趙志強;胡莎莎;馬守科;周海寧;宋衛平;張鴻; 摘要:對不同早熟青貯玉米新品種生物、干重、粒粒產量、農藝性狀、穗部性狀、生育期、乳線位置、含水率和抗逆性等多項指標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早熟青貯玉米品種KWS9384和綏玉29可以在伊犁河谷地區及氣候類似地區復播推廣種植。該研究為早熟青貯玉米大面積復播生產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20個四季豆種質資源的綜合分析————作者:高海娜;王晨;張麗瓊;譚超;馬俊; 摘要:選用安康市農科院繁育的20份四季豆優質材料,對其8個植物學特征、8個農藝性狀和4個品質性狀指標多樣性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篩選適合陜南地區廣泛栽培的優良品種或優異種質資源。結果顯示:20份四季豆品種在始花節位、單株夾數、單莢重、單莢種子數、百粒重、單株產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各品種始花節位為1~4,其中1號、11號、14號始花節位為1,較為早熟;單株結莢數分布于11.8~23.9之間,結莢較多的主要有... 微塑料對小麥幼苗生長、葉綠素含量及光系統Ⅱ的影響————作者:楊帆;張彥軍;張蓓蓓; 摘要:探究土壤中微塑料對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尤為重要。本試驗研究了不同濃度(0、0.7、1.4、2.1、2.8 g/kg)粒徑 高油抗病油菜品種禹油35的選育與高產栽培技術————作者:瞿利英;諶國鵬;孫曉敏;邢麗紅;薛艷;張雁霞;黨俊華;蔣瑞;王佳偉; 摘要:禹油35是用細胞質雄性不育系漢11A與優良恢復系S12R雜交選育而成,于2019-2021年兩年參加長江流域多試點品種區域試驗,增產顯著,在長江上游區平均產量3 460.04 kg/hm2,比對照增產9.09%;在中游區平均產量2 971.14 kg/hm2,比對照增產7.21%;在下游區平均產量3 260.11 kg/hm2,比對... 不同春油菜品種在慶陽地區的生長特性及豐產性評價————作者:李峰;席芳芳;張發;蘇龍;李濤;宋亞麗;魚亞瓊; 摘要:以不同春油菜品種為研究對象,采用露地和半膜覆蓋穴播種植模式,分別在慶陽市慶城縣和正寧縣對8個春油菜品種開展了田間試驗研究,通過對春油菜生育期、植株特性、產量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旨在驗證春油菜在該區種植的可行性。結果表明:8個春油菜品種均可以在7月15日左右成熟,播種時間和種植模式與成熟時間無必然相關性;隴油雜1號的平均株高、一次有效分枝、主花序長度均顯著高于其他品種,分別達到了150.1 cm、7.... 有機肥添加對渭北旱塬蘋果園土壤水氮及果實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作者:趙鵬;馮浩;董勤各; 摘要:針對黃土高原渭北旱塬蘋果園土壤肥力低、蓄水保墑能力弱等問題,研究不同土壤改良模式對渭北旱塬蘋果園土壤水分、土壤硝態氮以及蘋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為渭北旱塬蘋果產業的高效穩定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本研究以8 a生‘煙富10’蘋果為試驗材料,設置了商品有機肥(OF)、商品有機肥+微生物菌劑(OFM)、商品有機肥+光合細菌菌劑(OFP)和商品有機肥+微生物菌劑+光合細菌菌劑(OFMP)4種有機肥添加方式,以不... 哈茨木霉、貝萊斯芽孢桿菌PYB-17菌劑對玉米莖基腐病防效及根際微生物多樣性影響————作者:洪赫;李蓉;王艷斌;張紅娟;劉杰輝;趙芳;王春靜;謝咸升; 摘要:為探究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ensis)、貝萊斯芽孢桿菌(Bacillus velezensis)PYB-17菌劑對由禾谷鐮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玉米莖基腐病(Maize stem rot)防效及根際微生物多樣性影響,本研究采用盆栽試驗對玉米進行人工接菌,并設置單獨施用500倍哈茨木霉粉劑、單獨施用500倍貝萊斯芽孢桿菌PYB-17可濕性粉劑、... 納入概率分布的多面域油菜種子病蟲害顯著性檢測方法————作者:李風慶;邵文泰;李明軍; 摘要:為能夠更精確地量化病蟲害的發生程度和分布情況,以及綜合考慮多種影響因素,提出納入概率分布的多面域油菜種子病蟲害顯著性檢測方法。通過對油菜種子病蟲害圖像進行超像素分割,獲得超像素塊,以這些塊構建圖像連通圖,并結合初始圖像信息和先驗知識,計算出顯著圖中超像素的概率分布表示。利用KL散度,比較不同區域超像素的概率分布,提高顯著性檢測的精度,并采用超像素邊界連通性的量化指標,區分顯著圖區域與背景區域,獲得... 外源褪黑素處理對鹽堿脅迫下薄皮甜瓜種子萌發的影響————作者:李巖;郭春蘭;劉志泰;孫浩軒;張文杰;劉小花;張沖; 摘要:試驗選用薄皮甜瓜品種‘玉美人’種子為材料,用50、100、150、200和250μmol/L濃度的褪黑素進行處理,以清水處理種子為對照,分別研究了外源施加褪黑素對鹽堿脅迫下薄皮甜瓜種子的發芽率、發芽勢和活力指數的影響,同時分析了褪黑素對鹽堿脅迫下薄皮甜瓜種子芽苗總鮮重、胚根長胚芽長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濃度的褪黑素處理后,發芽能力、總鮮重、胚根長與胚芽長隨褪黑素濃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褪... 納豆激酶生產菌株選育及其發酵培養基優化————作者:文雯;胡海峰; 摘要:以實驗室保藏的納豆芽孢桿菌SIPI-W-N5為出發菌株,通過紫外誘變和DES誘變,獲得了突變株SIPI-W-N5-16,采用響應面優化試驗對其發酵培養基進行優化。結果表明,突變株SIPI-W-N5-16較出發菌株產納豆激酶活力提高了149.24%,并確定了該突變株最佳搖瓶發酵配方,采用該發酵培養基發酵突變株SIPI-W-N5-16,其產納豆激酶活力較優化前提高了104% 國審玉米品種榆單808選育及其配套技術————作者:李生龍;苗志栓;郝永康;馬肖;張明明;劉鱈熳;高寶;白艷霞; 摘要:為了加速國審玉米新品種榆單808的推廣應用,該試驗介紹了榆單808的親本來源、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種技術要點。榆單808是陜西大地種業(集團)有限公司以母本Y9329和父本Y4001雜交組配選育而成的玉米新組合,2021年分別通過陜西省關中夏播玉米區審定(陜審玉20210060號)和國家黃淮海夏玉米區審定(國審玉20210497),生產試驗平均產量達9 798.0 kg/hm2,...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