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雜志是指導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的綜合性刊物,主要宣傳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農業計劃、農業發展規劃、農村區域開發、商品基地建設等方面的方針政策;介紹農業資源調查、農業區劃、農村產業結構布局調整,持續農業等方面的經驗、成果和國內外動態。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結構調整、經驗交流、資源利用、理論探討、持續農業、景觀研究、資源管理、新書介紹等欄目。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基于狀態空間模型的氣候變化與中國糧食安全動態關系研究 吳昊,李育冬,Wu Hao,Li Yudong
糧食主產區城鎮化健康持續發展分析--以河南省為例 楊建云,Yang Jianyun
歡迎訂閱《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雜志
1960~2013年白龍江流域地表濕潤指數演變特征 張芳芳,王強,張喜風,Zhang Fangfang,Wang Qiang,Zhang Xifeng
土地整治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機制與路徑--基于改進的存量-流量模型 劉海楠,王德起,周霞,Liu Hainan,Wang Deqi,Zhou Xia
稻田資源價值體系構建及價值評估--以南京市為例 劉利花,尹昌斌,錢小平,Liu Lihua,Yin Changbin,Qian Xiaoping
農業周期性波動對農業長期增長趨勢的影響--基于省際動態面板數據的研究 張紅輝,陳紅,Zhang Honghui,Chen Hong
基于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桑樹信息提取研究--以廣西鹿寨縣為例 謝國雪,黃文校,盧遠,楊如軍,Xie Guoxue,Huang Wenxiao,Lu Yuan,Yang Rujun
耕地動態監測應用管理系統框架設計及實現 孫江鋒,張合兵,劉明遠,陳寧麗,李悅,Sun Jiangfeng,Zhang Hebing,Liu Mingyuan,Chen Ningli,Li Yue
草場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模型及實證研究 王祥兵,陳永祥,Wang Xiangbing,Chen Yongxiang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征文啟事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編輯部
文登市鄉村景觀評價 蔡潔,李世平,董霽紅,喬磊,Cai Jie,Li Shiping,Dong Jihong,Qiao Lei
工程師職稱論文:遵義市特色烤煙品種抗旱性評價
摘要 以4個烤煙品種為材料,采用盆栽試驗測定了它們在干旱脅迫條件下的生物量積累及葉片保水力、相對含水量、根系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標,通過隸屬函數法對各品種進行綜合分析,評價不同烤煙品種的抗旱性。結果表明:在干旱脅迫條件下,各品種煙株的干鮮重積累量、葉片相對含水量均顯著下降,云煙87下降幅度最小,畢納1號次之,貴煙8號下降幅度最大,且各品種葉片保水力由強到弱依次為云煙87、畢納1號、貴煙8號、貴煙5號;各品種煙株根系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均顯著增加,且丙二醛含量以云煙87增加幅度最小,畢納1號次之,貴煙5號和貴煙8號相對較大,脯氨酸含量云煙87和畢納1號增加幅度較大,貴煙5號和貴煙8號增加幅度相對較小。隸屬函數法綜合分析結果顯示:云煙87抗旱性最強,畢納1號次之,貴煙8號抗旱性最差。
關鍵詞 烤煙,品種,抗旱性,隸屬函數,貴州遵義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丘陵山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問題與關鍵舉措————作者:沈立頂;海娜;
摘要:[目的]糧食安全關乎國計民生,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通過分析我國丘陵山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問題的關鍵舉措,旨在為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導向和支撐點。[方法]運用理論分析一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分析。[結果](1)在我國,作為國家糧食和特色農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丘陵山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值得進一步分析;(2)由于丘陵地形復雜,整治成本較...
農業生產性服務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雙重機器學習的因果推斷————作者:王陸陸;呂杰;張俊妍;
摘要:[目的]作為小農戶銜接現代化農業的重要途徑,農業生產性服務在突破資源環境約束,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探討農業生產性服務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及內在機理,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基于東北三省894份玉米種植戶的實地調研數據。[方法]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法測算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并構建了雙重機器學習模型框架,實證檢驗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農業溫室氣體的影響。該模型克服了傳統因果推斷模型諸多嚴格特...
四川省數字經濟發展對農地利用效率的影響研究————作者:李杰;楊尚巧;羅尊嬡;漆雁斌;
摘要:[目的] 數字經濟正成為農業提質增效的新動力,為了保障四川省糧食安全,利用數字經濟來提升耕地利用效率、挖掘糧食單產潛力,是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方法]該文利用Super-SBM模型和熵值法,分別測算了2013-2021年四川省21個地級市(州)的農地利用效率和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并運用Tobit模型考察了數字經濟對農地利用效率的影響效應。[結果](1) 數字經濟發展促進了農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數字普惠金融、農業產業鏈延伸與農民增收————作者:單培軒;陳瑾;何二毛;
摘要:[目的]探究數字普惠金融對農民增收的影響效果,尋求數字普惠金融建設、推進共同富裕的新思路。[方法]采用中國2011-2022年31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不包含港澳臺地區)面板數據,構建了數字普惠金融和農業產業鏈延伸的指標體系,采用熵值法測算出數字普惠金融和農業產業鏈延伸的綜合得分,以農民增收作為被解釋變量,數字普惠金融作為核心解釋變量,農業產業鏈延伸作為中介變量,對數字普惠金融促進農民增收的直接...
休耕政策對農戶耕地轉出行為的影響研究——基于土地依賴和耕地質量的中介效應————作者:鄒亞逍;侯現慧;景瑞祥;張超正;
摘要:[目的] 探究休耕政策對農戶耕地轉出行為的影響,旨在協調推進“藏糧于地”和農業適度規模化兩大戰略。[方法]基于甘肅省通渭縣476份微觀農戶調查數據,使用傾向得分匹配雙重差分法和偏最小二乘法結構方程模型實證分析了休耕政策對農戶耕地轉出行為的影響及其機制。[結果](1)休耕不僅推動了休耕地轉出,還促進了非休耕地轉出。這一結論在經更換因變量、更換匹配方法及安慰劑檢驗的穩健性檢驗后仍可靠。(2)機制分析表...
糞污資源化利用賦能養殖戶增收的理論機制與實證檢驗——基于全國12省肉鴨養殖戶調研數據————作者:陶桂任;劉靈芝;
摘要:[目的]糞污資源化利用作為一種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的技術手段,在畜禽養殖業被逐漸廣泛應用,但面對較高的實施成本和技術門檻,其能否賦能養殖戶增收亟待進一步檢驗。[方法]文章利用山東、安徽、河南等12個。ㄊ、區)的1011份肉鴨養殖戶調研數據,在正視樣本選擇偏誤問題的基礎上,借助內生轉換回歸模型和工具變量分位數回歸模型,實證檢驗糞污資源化利用對養殖戶的增收效應。[結果](1)基于反事實假設,養殖戶若未...
廣東省區域性幫扶運行邏輯、構成體系與啟示————作者:李國景;李佳穎;羅其友;王秀芬;尤飛;周振亞;
摘要:[目的]開展經濟發達省份區域性幫扶實踐分析,為常態化幫扶階段幫扶政策措施優化提供借鑒。[方法]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廣東省區域性幫扶運行邏輯、體系構建和啟示分析。[結果](1)在幫扶體系上,以推進縣鎮村一體化幫扶為目標,統籌幫扶力量,融合幫扶組織,整合考核制度,形成了以省直單位組團縱向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珠三角地區對口幫扶協作粵東西北地區、駐鎮幫鎮扶村促進鄉村振興等幫扶制度為主要基礎的省域內...
規模化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糧食增產效應研究——以黑龍江農墾為例————作者:李運美;王大慶;郭濼;佟光霽;
摘要:[目的]切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農業建設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將是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農業強國的題中之義。以北大荒集團農業社會化服務這一農業發展創新模式為研究對象,評估北大荒集團農業社會化服務對黑龍江農墾糧食產量的促進效應,為推動糧食穩產穩增尋找新的有效動力源泉。[方法]以2010—2022年北大荒集團9家分公司面板數據為研究樣本,利用熵值評價法測度了黑龍江農墾的農...
時空異質性視角下農業用水效率及其驅動因素分析——基于山東省三大經濟圈的比較————作者:張化楠;茍偉;
摘要:[目的]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是緩解農業用水矛盾的關鍵,也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方法]基于2013—2022年山東省16地級市面板數據,利用非期望SBM模型探究16地市及三大經濟圈農業用水效率的時空演變特征,進一步結合Tobit模型和GTWR模型考察影響農業用水效率的關鍵驅動因素及其時空異質性。[結果](1)山東省農業用水效率整體呈上升趨勢,省會經濟圈農業用水效率與全省...
山地農業經濟內涵釋義、研究演析與未來展望————作者:王怡婷;鐘鈺;
摘要:[目的]我國山區分布廣泛,山地農業經濟作為我國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學和資源學的研究熱點,F有研究對山地農業經濟發展歷程、典型模式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的系統分析有待進一步深化。[方法]文章基于文獻史梳理、國內外經驗借鑒等方法,構建了山地農業經濟的理論分析框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煉總結出山地農業經濟的內涵特征、發展歷程及研究演變,梳理了國內外山地農業發展四種典型模式,并提出未來展望。[結果]分...
農業數字化、空間溢出與農民收入增長————作者:劉榮軍;王慧;
摘要:[目的]增加農民收入仍是當前三農工作中的重點任務,深入探究農業數字化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對實現城鄉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方法]文章基于2012—2022年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測算農業數字化發展水平,并利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中介效應模型和空間杜賓模型實證研究了農業數字化對農民收入增長的影響機制。[結果]結果表明,2012—2022年全國及各地區的農業數字化發展水平呈現逐年上升的態...
基于三階段DEA-Malmquist指數的中國棉花全要素生產率測算————作者:劉玲潔;曾兵;溫賽賽;羅其友;李國景;劉洋;
摘要:[目的]作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棉花生產在資源配置上更能體現市場導向和效率原則,科學評價棉花全要素生產率對厘清棉花生產現狀和推動棉花產業高效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方法]采用三階段DEA-Malmquist模型,剔除社會經濟發展、種植結構、棉花直補政策等外部環境變量影響后,對1990—2022年我國棉花全要素生產率進行測算。[結果](1)外部環境變量對我國棉花全要素生產率有顯著影響。經濟發展水平的提...
不同代際視角下農戶宅基地退出意愿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作者:王俊龍;張龍;
摘要:[目的]研究宅基地退出有助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農民福祉,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科學的政策依據。[方法]文章通過對江蘇省9個市1008份農戶調查數據,運用問卷調查和Probit模型等方法,從農戶個體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和住房情況、宅基地退出補償及未來預期五個方面分析了農戶代際差異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響。[結果]結果表明:(1)從總體樣本上來看,家庭人口數、承包農地面積、宅基地數量、退出補償方式以及...
環境規制與畜牧業經濟綠色轉型——來自中國畜牧業經濟發展的實證檢驗————作者:鄒錦鵬;王歡;夏曉梅;王芳;
摘要:[目的] 在日趨嚴峻的生態環境約束下,多層次、全方位的環境規制體系正倒逼畜牧生產格局的重塑。本研究旨在檢驗環境規制與我國畜牧業綠色轉型之間的非線性關系,為合理制定環境政策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基于SBM模型與面板門檻模型,結合2007年至2022年的畜牧業面板數據,對環境規制強度與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之間的非線性關系進行實證檢驗。[結果] 第一,16年間中國畜牧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但...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何以賦能黃土高原旱作農業高質量發展?——價值意蘊、動力機制與實現路徑————作者:李玲玲;姬悅穎;崔彩賢;
摘要:[目的]黃土高原作為典型的旱作農業區,面臨水資源短缺、土壤肥力低下、生態環境脆弱以及農技推廣績效內卷化等發展難題,以科技化、數字化和綠色化為特性的新質生產力是破解其發展瓶頸的關鍵所在,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黃土高原旱作農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方法]提出“價值意蘊-動力機制-實現路徑”的理論框架,識別黃土高原旱作農業發展中的新質要素,構建科學的動力機制,探究切實可行的實現路徑。[結果]從價...
中國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水平區域差異及特征分析————作者:曹穎軼;
摘要:[目的]闡述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核心理念并解析其理論框架,實證研究以分析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水平的區域差異及其空間收斂特性,以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方法]結合2000—2021年我國26個省級層面數據,運用熵權-TOPSIS、Dagum基尼系數、kernel密度實證分析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水平區域差異和時空特征。[結果]我國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就地區差異來看,區域內差異由高到低依次為:...
農業外資項目管理經驗和借鑒——以亞洲開發銀行貸款農業綜合開發長江綠色生態廊道項目為例————作者:楊曉梅;蘇葳;鄭苗;向青松;尹昌斌;
摘要:[目的] 總結外資項目管理經驗有助于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方法] 本文以亞行長江項目為例,梳理利用外資推進農業農村發展的主要做法,總結項目管理經驗,并提出對我國農業工程項目管理的啟示。[結果] 項目通過強化可行性研究,布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強化管理體系和制度構建,為項目實施筑牢“四梁八柱”;加強機構能力建設,提升基層管理水平,確保項目執行有力。[結論] 借鑒...
適度規模養殖影響因素及層級結構分解——基于全國755份肉牛養殖戶數據————作者:韓冬青;衛冕;曹建民;
摘要:[目的]規模養殖是畜牧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規模化并不代表大規模,一方面,養殖戶受“利潤最大化”驅使擴張規模以尋求收益增長,另一方面,環境壓力日漸激增以及資源要素趨緊對養殖規模產生約束。適度規模養殖的探索或許能成為在環境治理與畜禽產能供給保障的跨期選擇中尋求平衡的關鍵。[方法]文章基于755份肉牛養殖戶微觀調研問卷,運用Logit模型研究了適度規模養殖的影響因素,進一步借助ISM分析法解析了顯著因...
草畜平衡維護行為對牧戶家庭福利水平的影響——來自新疆伊犁州的經驗證據————作者:黃絢;李敏;徐苗苗;
摘要:[目的]“人-草-畜”平衡作為牧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目標,持續關注牧戶作為草畜平衡維護中最廣大且重要的參與主體,保障牧戶群體在參與草畜平衡維護后的福利不受損,對于推動草畜平衡維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方法]基于新疆伊犁州草原牧區402份牧戶微觀調研數據,利用內生轉換模型實證檢驗牧戶采取草畜平衡維護行為對家庭福利水平的影響,并進一步運用中介效應模型探究該影響機制,找到提升牧戶采取不同草畜平衡維...
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如何縮小農村內部收入差距——基于湖北省1 329份農村居民家庭調查數據的考察————作者:董艷敏;嚴奉憲;趙景魯;
摘要:[目的]試圖研究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對農村內部收入差距的影響及作用路徑,以期為縮小農村內部收入差距、助力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提供參考。[方法]利用2023年湖北省的實地調研數據,運用OLS和中介效應模型考察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對農村內部收入差距的影響及機制,用異質性分析考察不同類型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對農村內部收入差距的影響差異。[結果]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對農村居民家庭之間的收入差距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應,且...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