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棉花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棉花學報》由中國農學會主辦,著重報道有關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研究報告、試驗簡報、綜合評述、經驗交流、應用技術、科技簡訊、信息研究及有關其他生物、綠色食品和環境保護等科技文章。以圍繞棉花管理、經營、使用提供信息、傳授技術、交流經驗、普及知識為主要內容。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國外數據庫收錄
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網絡版
【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設有:研究與進展、研究簡報、專題與述評。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棉花C2H2類型鋅指蛋白基因GhSIZ1的克隆及表達分析 張新宇,林書岱,張濤,裴柳玲,唐清,劉峰,劉永昌,Zhang Xinyu,Lin Shudai,Zhang Tao,Pei Liuling,Tang Qing,Liu Feng,Liu Yongchang
轉MvNHX1和MvP5CS基因棉花耐鹽抗旱性比較與育種價值分析 游朝,晁朝霞,姚正培,任燕萍,陳全家,曲延英,張樺,You Zhao,Chao Zhaoxia,Yao Zhengpei,Ren Yanping,Chen Quanjia,Qu Yanying,Zhang Hua
鹽脅迫下棉花K+和Na+離子轉運的耐鹽性生理機制 王寧,楊杰,黃群,蘇桂蘭,周紅,許慶華,董合林,嚴根土
密度對棉花產量及棉鈴內部產量構成的影響 支曉宇,毛樹春,韓迎春,李亞兵,杜文麗,李小新,王國平,范正義,楊北方
水培磷脅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苗期根系形態及葉片光合特性的差異 宋世佳,孫紅春,張永江,劉連濤,白志英,李存東,Song Shijia,Sun Hongchun,Zhang Yongjiang,Liu Liantao,Bai Zhiying,Li Cundong
氮素對濱海鹽土棉花產量、品質及生物量的影響 鄒芳剛,王友華,趙文青,陳兵林,孟亞利,周治國,Zou Fanggang,Wang Youhua,Zhao Wenqing,Chen Binglin,Meng Yali,Zhou Zhiguo
黃河流域棉區早衰棉田土壤肥力綜合評價 劉連濤,孫紅春,張永江,王春山,宋世佳,陳靜,李存東,Liu Liantao,Sun Hongchun,Zhang Yongjiang,Wang Chunshan,Song Shijia,Chen Jing,Li Cundong
秸稈還田對濱海鹽堿地棉苗光合特性及生長的影響 馮國藝,張謙,王樹林,祁虹,杜海英,李智峰,梁青龍,林永增
外源調節物質對棉花幼苗耐寒生理特性的效應 辛慧慧,李志強,李防洲,侯振安,冶軍,Xin Huihui,Li Zhiqiang,Li Fangzhou,Hou Zhen'an,Ye Jun
農業職稱論文范文: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田間試驗
摘要 在南江縣水稻土類下濕紫泥田土種上進行水稻“3414”肥料效應小區試驗和示范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通過配方施肥示范試驗,可以改善水稻的生物、經濟性狀,水稻具有明顯的增產增收效果,水稻施測土配方肥比常規施肥增產12.67%;比不施肥處理增產226.89%。水稻配方施肥較常規施肥新增產值1 549.8元/hm2,較不施肥對照新增產值9 568.8元/hm2,產投比5.38。
關鍵詞 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產量,效益
為摸清土壤養分校正系數、土壤供肥能力、水稻養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參數;獲得水稻最佳施肥數量、施肥品種、施肥比例、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構建水稻施肥模型,為施肥分區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據。同時,綜合比較肥料投入、水稻產量、經濟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標,客觀評價配方肥料施用效果和施肥效益,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的校正及進一步優化配方施肥提供依據。根據測土配方施肥試點項目要求,南江縣土壤肥料與資源環境工作于2014年4月1日至10月2日在南江縣長赤鎮樂臺村六社進行水稻肥料效應小區試驗和示范試驗。
棉花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不同生長期棉花葉片中類黃酮代謝物的變化與分布————作者:劉璐瑤;曹倩文;馬曉鴿;秦兆隆;劉夢格;湯夢琪;鐘超敏;商海紅;陳迪;屈凌波;徐霞;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生長發育時期棉花葉片中類黃酮次生代謝物的動態變化過程。【方法】取陸地棉品種s GK156苗期、盛花期和吐絮期的葉片,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對棉花葉片中的差異代謝物進行分析,并對類黃酮物質豐度進行檢測。【結果】3個不同時期的棉花葉片差異化合物主要富集在黃酮和黃酮醇的生物合成代謝通路;苗期山柰酚-3-O-阿拉伯糖苷、柚皮素的含量顯著高于盛花期和吐絮期,盛花期紫云英苷、銀椴苷、槲皮...
新型氮肥增效劑N-lifeⅡ對棉田土壤氮素供給及相關酶活性的影響————作者:石釔琦;祝越熠;馬心雨;祝水金;趙天倫;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用N-lifeⅡ(主要有效成分為氯啶)對棉田土壤養分含量以及土壤氮循環相關酶活性的影響,為N-lifeⅡ在棉花生產中的應用提供依據。【方法】以浙大12號為供試棉花品種,2021―2022年在海南省三亞市開展大田試驗,采用兩因素裂區試驗,主區為N-lifeⅡ施用量:每公頃分別施用22.5 kg和0 kg(對照),副區為純氮用量:每公頃分別施用285.0 kg(常規用量)、...
5個解毒基因在棉薊馬生長發育中及甲維鹽脅迫下的表達模式分析————作者:辛渺渺;王曉云;姬繼超;高越;雒珺瑜;張銀寶;劉軍;張文斌;王冬;陳亮亮;帕提瑪·烏木爾汗;崔金杰;
摘要:【目的】明確棉薊馬(Thrips tabaci)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基因和谷胱甘肽S-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基因的序列結構,及相關基因在棉薊馬生長發育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簡稱為甲維鹽)脅迫下的表達情況。【方法】基于棉薊馬不同生長發育時期的轉錄組數據,挖掘了CYP450基因和GST基因,設計特異性引物...
海7124選育過程溯源及主要性狀分析————作者:金林;徐鵬;郭琪;徐珍珍;沈新蓮;
摘要:【目的】追溯海7124的選育過程,通過性狀演變分析,明晰品系特征,為深入挖掘海7124在棉花遺傳育種與資源利用中的價值提供參考。【方法】分析海7124選育過程中原始材料、相關株行材料、決選單株材料的生育期、結鈴性、產量、纖維品質、抗病性和株型等性狀信息。【結果】海7124品系選育始于1959年由埃及引入的原始材料米努非,經過10代的系統選育而成,于1965年獲得關鍵單株65-3049-6,最終以1...
基于線粒體COⅠ基因的湖南省棉葉蟬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作者:劉冰蕾;王永波;張正云;楊彬;李彩紅;
摘要:【目的】棉葉蟬(Amrasca biguttula)在湖南省棉田發生日趨嚴重,旨在解析當地棉葉蟬的遺傳多樣性與遺傳分化。【方法】2023年在湖南省采集了14個棉葉蟬地理種群樣本,基于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獲得的線粒體DNA(mitochondrial DNA, mt DNA)細胞色素c氧化酶亞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
氮肥追施次數對膜下滴灌棉田供氮能力和棉花產量的影響————作者:吳曉芊;殷昊;張宸;羅宇;周樂儒;吳玉雯;張俊;王娟紅;車慶軒;馬悅;陳波浪;
摘要:【目的】探究氮肥隨水滴施次數對新疆南疆棉田土壤氮素含量和棉花產量的影響,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參考。【方法】2021―2022年,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開展田間試驗。在施肥總量(純氮總用量為300kg·hm-2,20%基施,80%隨水追施)相同的情況下,設置4個氮肥追施次數處理(4、6、8和10,分別記作N4、N6、N8和N10)。分析不同處理對棉田土壤全氮與堿解氮含量、棉花干物質質量與氮素含量,棉...
棉花生物育種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
摘要:<正>棉花生物育種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大學和鄭州大學建設,2022年12月完成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由原名“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更名為“棉花生物育種與綜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于2011年10月由科技部正式批準建設,2014年8月通過建設期驗收,2017年6月通過科技部評估,結果為“良好”。實驗室以學科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聚焦棉花生物育...
2024年編委、審稿人審稿數量統計
摘要:<正>~
投稿指南
摘要:<正>《棉花學報》(雙月刊)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農學會主辦,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為依托,《棉花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的國家級學術類棉花專業期刊。該刊以報道棉花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進展為主,旨在展示我國棉花科研動態和研究水平,介紹國外同類研究進展狀況,促進棉花領域學術交流。1 來稿要求1.1總體要求。文稿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據準確、文字精練、條理清晰。“研究與進展”一般不超過1萬字(含中英文...
基于產業結構調整探索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作者:汪辰暉;
摘要:<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各行各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著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現實境況。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面臨著從傳統模式向更為高效、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轉變的現實要求。《農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一書立足于“農業高質量發展”,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綠色農業發展等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研究,為認識農...
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建設的協同推進————作者:王敏雁;
摘要:<正>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對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有重要作用。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裝備,可實現對農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促進農業農村的智能化、現代化發展。筆者參考由唐珂編寫、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的中國實踐》一書,對新時期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的前沿發展動態進行介紹,為我國協同推進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指...
農業新技術推廣助力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作者:王世鋒;
摘要:<正>農業不僅僅是滿足人類基本生活需求的行業,更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高質量發展尤為重要。新技術的引入與推廣為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農業新興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與質量,還能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由陳兆波主編的《基于產業價值鏈的農業新技術推廣案例選編》,整合全國各地農業新技術推廣案例,深入探討農業新技術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為...
加強農業經濟管理 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作者:秦國華;
摘要:<正>農業現代化是提升農業競爭力、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農業現代化不僅涉及生產技術的改進,還包括管理體制的創新和市場機制的完善。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研究,對于推動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由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徐西利、王雄雄和李艷麗編著的《農業經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書,聚焦農業與農業經濟管理,從生產組織、市場營銷、要素組合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多個維度出發,系統探究加強農業經濟管理的...
智慧農業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運用————作者:張暉;
摘要:<正>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智慧農業作為新興的農業生產模式逐漸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信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無人機技術、機器人技術和精準農業等先進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徹底改變了農業生產的方式,促進農業資源得以高效利用。本文參考由高倩文、陳沖、高志強編寫,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智慧農業應用技術》一書,探討智慧農業技術在農業發展中的一些關鍵...
加強農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意義與實現途徑————作者:馬晶照;
摘要:<正>生態文明是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審視的產物,是一種后工業文明。現代工業革命使傳統農業擺脫了靠天吃飯、生產力效率低下的困境,推動了農業發展的機械化、工業化和商品化,極大地改善了全球糧食供應的緊張狀況,在消滅饑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現代農業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例如土壤肥力下降、農業面源污染、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對生態系統發展及農村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有助于...
現代生態農業與風景園林設計的耦合探究————作者:金嘯宇;
摘要:<正>生態農業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方式,該模式的推廣能夠逐步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提供綠色、有機、健康的農產品,可以有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將現代生態農業與風景園林設計融合,可以有效發揮現代生態農業在生態景觀配置方面的重要價值,為人們提供優美的休閑空間,增強城市的生態功能。由陳義、沈志河和白婧婧編著的《現代生態農業綠色種養實用技術》,對現代生態農業種植規劃進行了系統梳理,并從技術層面解析了現代...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耦合關系探討————作者:鄭譜;
摘要:<正>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人們對自然和鄉村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強。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作為連接城市居民與鄉村環境的橋梁,逐漸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力量。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橫跨一二三產業,兼容生產、生活、生態,融通工農城鄉的新產業、新業態。由唐德榮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實務》,通過深入探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發展機制,系統探究了如何通過協同發展實現休閑農業與...
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智慧農業發展探索————作者:莊淵;
摘要:<正>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它通過采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現代信息技術和對應設備,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精準化和網絡化。其中,物聯網技術能夠實時收集農業生產的各種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生產者可以優化農業生產決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推動智慧農業發展。李道亮編著的《物聯網與智慧農業》,對物聯網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展開系統探究,為智慧農業的相關從業人員和研究人員提供了有益參...
農業產業化助力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者:崔海花;
摘要:<正>農業農村的穩定發展是國家持續發展的基石,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業也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而農業產業化應時應運而生,成為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由高鳳芹、韓瑩和李美娟編著的《現代農業經濟發展及農業產業化發展探究》,對現代農業經濟發展中的農業產業化問題進行探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闡述了如何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問題,對廣大農業經濟管理從業人員及相關研究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發展的綠色轉型————作者:陳奕瑾;
摘要:<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既要發揮鄉村產業的“金色”價值,更要保持鄉村的“綠色”顏值。農業作為鄉村經濟的重要支柱,其發展方式和質量直接關系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效。綠色轉型作為一種凸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轉型思路,為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方向。由許曉東和劉占軍主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鄉村振興新時代三農政策》,系統探究了新時代鄉村發展方式,并圍繞農業資源保護與鄉村環境治理展開剖析,提出了推...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