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水稻科學》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水稻科學》為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水稻學術性季刊,主要報道以水稻為研究對象的未經發表的中、英文原始論文。
本刊主要刊登以水稻為研究對象的原始科研論文。為中文核心期刊,在我國農業和生物類期刊中影響因子名列前茅,被20余種國內外數據庫及檢索刊物收錄,如聯合國糧農組織的AGRIS數據庫;國際農業和生物中心的CAB Abstracts數據庫;國際水稻研究所的水稻文獻數據庫;美國Chemical Abstracts、Biological Abstracts、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數據庫及其系列期刊;國內大多與農業及生物有關的數據庫及檢索刊物。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首屆全國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
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
農業部浙江省優秀期刊
國外數據庫收錄
美國化學文摘
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網絡版
【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設有:專題研究報告、綜述、研究簡報、研究快報、實驗技術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水稻褐色穎殼新等位基因 OsFBX310 bh6的克隆鑒定 徐霞,張曉波,施勇烽,王惠梅,黃奇娜,奉保華,李小紅,郭丹,吳建利,XU Xia,ZHANG Xiao-bo,SHI Yong-feng,WANG Hui-mei,HUANG Qi-na,FENG Bao-hua,LI Xiao-hong,GUO Dan,WU Jian-li?
水稻磷脂酰絲氨酸合酶 SUI1在煙草葉肉細胞中的定位 趙娟,康書靜,饒玉春,邱振楠,徐杰,胡江,張光恒,曾大力,郭龍彪,錢前,朱麗,ZHAO Juan,KANG Shu-jing,RAO Yu-chun,QIU Zhen-nan,XU Jie,HU Jiang,ZHANG Guang-heng,ZENG Da-li,GUO Long-biao,QIAN Qian,ZHU Li
水稻少蘗直立穗突變體的形態特征和基因定位 張海波,曾冬冬,金曉麗,鄭希,石春海,ZHANG Hai-bo,ZENG Dong-dong,JIN Xiao-li,ZHENG Xi,SHI Chun-hai
水稻矮稈多分蘗突變體 bf370的遺傳分析和基因定位 胡運高,楊國濤,郭連安,欽鵬,陳永軍,李仕貴,HU Yun-gao,YANG Guo-tao,GUO Lian-an,QIN Peng,CHEN Yong-jun,LI Shi-gui
中日水稻品種雜交后代株型性狀的變化及其相互關系 徐海,宮彥龍,夏原野,閆志強,王華杰,唐亮,徐正進
雜交粳稻親本米質性狀配合力的分子標記區段檢測 劉洋,劉二寶,曾思遠,普偉,劉強明,梁利君,劉佩睿,張琪夢,洪德林,LIU Yang,LIU Er-bao,ZENG Si-yuan,PU Wei,LIU Qiang-ming,LIANG Li-jun,LIU Pei-rui,ZHANG Qi-meng,HONG De-lin?
根際氧濃度對水稻產量及其氮素利用的影響 胡志華,朱練峰,林育炯,胡繼杰,張均華,金千瑜,HU Zhi-hua,ZHU Lian-feng,LIN Yu-jiong,HU Ji-jie,ZHANG Jun-hua,JIN Qian-yu
影響水稻遺傳群體株系氮素高效吸收的主要根系性狀 陳琛,羊彬,朱正康,曹文雅,羅剛,周娟,王祥菊,于小鳳,袁秋梅,仲軍,王熠,黃建曄,王余龍,董桂春
不同氮磷鉀處理對中浙優1號水稻產量、品質、養分吸收利用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董作珍,吳良歡,柴婕,陳遠利,朱躍忠,DONG Zuo-zhen,WU Liang-huan,CHAI Jie,CHEN Yuan-li,ZHU Yue-zhong
發表核心期刊投稿:一種節能增效的新型半自動打底焊接工藝
摘要:文章通過對帶不銹鋼襯墊的鋁合金板材進行熔化極半自動(MIG)打底焊工藝(該技術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試驗,并將該新工藝與傳統的手工鎢極氬弧(TIG)打底焊進行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新工藝在防止厚板打底焊工藝中的底部咬邊和襯墊擊穿方面具有優異的表現,能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減少生產成本。同時,該研究通過分析新工藝焊縫的機械性能和缺陷,獲得該工藝的適用范圍和應用局限性,為新工藝的生產實踐提供指導。
關鍵詞:發表核心期刊,鋁合金,熔化極半自動焊接,打底焊,節能增效,對比試驗
帶不銹鋼襯墊的鋁合金半自動打底焊接工藝技術是我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并總結的一套全新的技術,該技術在鋁制壓力容器制造最后一道封閉的環焊縫中應用具有極大的優勢。其首次開發并應用在杭州杭氧低溫液化公司制造的RS801~RS803等系列厚板壓力容器筒體對接環焊縫打底焊接作業,效果顯著,一次合格率很高,經總結歸納,該新技術已申報發明專利。因此驗證該工藝方法焊縫機械性能,掌握其特點,有效發揮優點,控制不足之處,推廣該項重要技術發明,突破傳統手工鎢極氬弧焊在不銹鋼襯墊打底焊作業的單一方法,對生產節能降耗、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水稻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秸稈還田方式對稻田土壤特性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及其水肥互作調控————作者:王超瑞;周宇琨;溫雅;張瑛;法曉彤;肖治林;張耗;
摘要:作物秸稈的合理利用對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秸稈還田是秸稈資源化利用的一種有效途徑,對保證糧食生產力和促進土壤良性循環有積極影響,同時,秸稈還田會改變稻田土壤特性進而改變土壤微生物組成和活性,最終影響溫室氣體排放。本文綜述了秸稈翻耕還田、免耕覆蓋還田和炭化還田等秸稈還田方式對稻田土壤特性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及機制,總結了秸稈還田條件下的配套水肥栽培調...
磷肥施用量對湖北省直播水稻產量、磷素積累及利用率的影響————作者:沈智達;余秋華;張斌;曹玉東;王少華;王紅飛;伍永清;戴志剛;李小坤;
摘要:【目的】研究明確磷肥用量對湖北省直播水稻產量、磷素積累 、磷肥利用率及經濟效益的影響,為湖北省直播水稻的科學施肥提供理論依據。【方法】在湖北省水稻主產區的縣(市、區)采用多點試驗,設置0、45、90、135 kg P2O5·hm-2的4個磷肥用量處理。對比分析了不同磷肥用量下水稻的產量、磷素含量、磷素積累量、磷肥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種子休眠基因Sdr4的生物信息學分析與分子標記開發和應用————作者:黃奇娜;姜鴻瑞;楊婕;于坤宇;楊長登;梁燕;
摘要:【目的】水稻收獲前穗發芽嚴重制約產量與品質形成,該性狀主要受種子休眠基因調控。解析種子休眠分子機制對改良水稻穗萌抗性具有重要理論價值與育種意義。【方法】綜合運用生物信息學分析、分子標記開發及標記輔助選擇技術,系統解析種子休眠基因Sdr4(Seed dormancy 4)的生物學功能,探究其分子標記在多基因型種質改良中的應用潛力。【結果】Sdr4啟動子區含TATA-box等核心元件及ABA響應元件等...
泛基因組圖譜揭示轉座子在非洲栽培稻馴化中的作用————作者:李笑霞;張天馳;賀文闖;賀慧英;盤楠;劉祎凡;錢前;商連光;
摘要:【目的】轉座子(TEs)是水稻遺傳多樣性的重要來源,并在亞洲栽培稻(Oryza sativa)的馴化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然而,由于TEs序列的高度重復性,其鑒定通常依賴于高質量的基因組序列。目前,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Og)的基因組資源有限,導致對其TE的多樣性及其在馴化過程中的貢獻仍然缺乏系統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11份Og和10份短舌野生稻(Oryza barth...
不同類型組蛋白修飾在水稻響應非生物脅迫中的作用————作者:郝雯倩;蔡興菁;楊海東;賈修齊;吳宇陽;滕軒;薛超;龔志云;
摘要:水稻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和品質直接關系到全球糧食安全。然而,水稻在生長過程中常面臨各種非生物脅迫,如鹽脅迫、干旱、低溫、高溫等,嚴重影響水稻的生長發育和產量。近年來,表觀遺傳學研究尤其是組蛋白修飾在調控水稻耐脅迫響應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關注。本文綜述了組蛋白修飾在水稻脅迫響應中的最新研究進展,以期為水稻遺傳改良和抗逆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水稻OsAlR1基因耐鋁性功能研究————作者:王鏡博;蘇暢;馮晶;姜思旭;徐海;崔志波;趙明輝;
摘要:目的:隨著土壤的酸化加劇,酸性土壤中的鋁毒嚴重限制了水稻的生長發育,挖掘耐鋁毒基因資源并解析其分子功能,培育耐鋁毒品種,可保障酸性土壤上水稻的產量。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敲除載體,采用同源重組和golden gate無縫克隆方法構建過表達載體,遺傳轉化獲得轉基因材料。篩選純合過表達株系和敲除株系進行耐鋁性表型分析并測定ROS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結果:qRT-PCR的結果表明OsA...
谷丙轉氨酶OsAlaAT4調控水稻氮素吸收和產量————作者:王軼欣;林參;馬劉洋;陳龍;奉保華;倪深;魏祥進;賀記外;陳天曉;
摘要:【目的】研究OsAlaAT4在調控水稻氮素利用中的功能,有助于完善水稻氮調控網絡,同時為水稻高氮利用率提供理論基礎。【方法】根據OsAlaAT1的氨基酸序列在NCBI數據庫找同源基因,構建敲除載體,通過農桿菌介導的遺傳轉化方法轉化日本晴(NIP)愈傷組織,從而獲得水稻轉基因植株并篩選純合突變體,將野生型日本晴(NIP)與突變系通過不同氮濃度的水培試驗和田間試驗來驗證OsAlaAT4與氮吸收利用相關...
華南稻區抗白葉枯病育種研究現狀與應用————作者:苗哲寧;陳積金;李自明;劉毅;羅利軍;
摘要:水稻白葉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是嚴重威脅全球水稻生產安全的細菌性病害。近年來,華南稻區白葉枯病的流行趨勢逐漸上升,給水稻安全生產帶來了巨大挑戰。本文梳理了華南稻區白葉枯病菌株的優勢致病型,分析了華南稻區審定品種白葉枯病抗性,綜述了廣譜白葉枯病抗性改良技術及應用。旨在通過系統分析華南不同稻區白葉枯病的致病型和品種抗性差異,為提高品種對白葉枯病抗性提供針對性...
聚合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1和Pid2水稻三系不育系福夢A的選育與利用————作者:程朝平;何旎清;白康呈;林少俊;黃鳳凰;劉軍化;程祖鋅;黃成志;楊德衛;
摘要:【目的】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產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對全球水稻生產均產生嚴重威脅,大規模和長期種植具有單一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種通常會導致抗性的喪失。通過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選育抗病品種是防治稻瘟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方法】首先,以泰豐B為受體,分別以攜帶Pigm-1的雙抗77009和攜帶Pid2的地谷B為供體,通過雜交、回交和復交的方法,并借助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對各世代單株基因型進行分析與鑒定。...
水稻源流庫形成與調控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作者:倪晨;張家豪;朱昌進;徐繼偉;胡秋倩;霍中洋;戴其根;許軻;李國輝;
摘要:水稻產量形成依賴于源器官(葉)的光合生產能力、庫器官(籽粒)的同化產物儲存能力和流(維管束系統)的轉運能力以及三者的協調程度,其調控受內在與環境因子的共同作用。近年來,隨著生理生化、遺傳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手段的革新,研究者已逐步揭示水稻源器官發育、庫容量構建及同化物轉運的分子調控和互作機制及其對環境和栽培因素的響應機理。本文重點綜述了源-流-庫系統的形成及調控的生理和分子機理,總結了環境因子、激素信...
北方粳稻密苗機插育秧對秧苗素質及取秧特性的影響————作者:董立強;張義凱;楊鐵鑫;馮瑩瑩;馬亮;梁瀟;張玉屏;李躍東;
摘要:【目的】為研究密播乳苗對機插水稻秧苗質量及取秧特性的影響,探明其對水稻育秧及機插效率提升作用。【方法】于2024年以遼粳419為試材,以農戶常規播種水平每盤(長和寬為58 cm× 28cm)100g(CK)為對照,設置每盤125g(ISR1)、150g(ISR2)、175g(ISR3)、200g(ISR4)為4個密播處理,進行育苗試驗研究,探究不同播種量對水稻秧苗質量及機插取秧特性的影響,闡明密播...
水稻側根發育突變體lrp1鑒定及表達分析————作者:易浩昆;羅堰木;黃敏;李曼菲;杜何為;
摘要:側根原基是植物根系中一個重要發育器官。ZmLRP1基因是調控玉米側根原基發育的關鍵基因,為研究LRP1蛋白是否在水稻側根原基發育過程中起作用,在本研究中從百格基因科技(江蘇)有限公司篩選購買了一個ZmLRP1的水稻同源基因OsLRP1(Os01g72490)的突變體lrp1,并對其進行表型鑒定及功能驗證。觀察野生型和突變體在苗期的根系表型,發現相較于野生型Zhonghua 11,lrp1側根原基數...
雜交稻條播育秧機插秧苗素質對產量的影響————作者:唐承翰;王晶卿;陳惠哲;張玉屏;向鏡;張義凱;王志剛;懷燕;陳佳峰;王亞梁;
摘要:【目的】精準條播育秧可提升機插秧苗素質與群體均勻度。本研究旨在闡明雜交稻條播育秧秧苗素質與機插產量間的關系,為構建高產群體提供理論依據。【方法】本研究選用秈粳雜交稻甬優1538為供試品種,設置3個條播規格(D1:16條,D2:18條,D3:20條)和3個每穴播種粒數(S1:3粒,S2:4粒,S3:5粒)處理。播種規格為每個秧盤橫向播種40次,縱向播種次數與播種條數相對應。分析比較了不同處理下水稻的...
鹽害和干旱對稻米品質形成的影響及生理機制研究進展————作者:馬唯一;朱濟鄒;朱旺;耿孝宇;張翔;刁劉云;汪璐璐;孟天瑤;高平磊;陳英龍;戴其根;韋還和;
摘要:我國正大力開發利用濱海鹽堿地發展水稻生產。然而,受限于淡水資源和水利基礎設施,濱海鹽堿地水稻生產過程中極易遭受鹽-旱復合脅迫,導致水稻產量和稻米品質顯著下降,嚴重制約了濱海鹽堿地水稻豐產提質目標的實現。本文系統綜述了鹽害、干旱及其復合脅迫對水稻加工品質、外觀品質、蒸煮食味品質和營養品質的影響,并從滲透脅迫、離子平衡、光合作用、抗氧化保護、內源激素、碳氮代謝、代謝物及基因調控等方面闡明了其影響稻米品...
不同耐低磷水稻品種的內源激素水平差異及其與產量和磷利用率的關系————作者:徐月梅;彭詩燕;孫志偉;王志琴;朱寬宇;楊建昌;
摘要:【目的】探明不同耐低磷水稻品種內源激素水平的差異及其與產量和磷吸收利用的關系。【方法】以2個強耐低磷品種(耐低磷指數>0.9)和2個弱耐低磷水稻品種(耐低磷指
氮肥運籌對優質雜交中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作者:舒傲;解嘉鑫;曹威;周傳名;李蓓蕾;陳嘉馨;李莉;曹放波;陳佳娜;黃敏;
摘要:【目的】明確提高優質雜交中稻產量和品質的最佳氮肥運籌方式。【方法】于2022—2023年在湖南省瀏陽市永安鎮坪頭村開展大田試驗,以優質雜交稻珠兩優570和華浙優261為試驗材料,比較了不同氮肥運籌(基肥∶分蘗肥∶穗肥分別為5∶2∶3,N1;4∶2∶4,N2;3∶2∶5,N3)下優質雜交中稻產量及產量構成、干物質生產和稻米品質的差異。【結果】供試品種的產量在N1處理下顯著高于N2和N3,增產的主要原...
植物引導編輯技術——作物育種的新方向————作者:宋安琪;吳松權;馬秋月;班宛寧;劉相國;金永梅;
摘要:植物引導編輯技術(Plant Prime Editing,PPE)為植物基因組的精準改良提供了全新途徑,克服了傳統基因編輯方法中依賴雙鏈斷裂和外源供體DNA的局限性,不僅可以實現任意類型堿基替換,還可以進行小片段乃至大范圍片段的精準插入和刪除,并且脫靶率較低。本文詳細闡述了PPE技術在國內外的最新研究進展,包括其發展歷程與工作原理、在作物育種與性狀改良中的應用,及PE技術在大規模基因組編輯和多重基...
基于高密度遺傳圖譜的水稻分蘗角度QTL定位與分析————作者:王召君;何雨宣;劉浚蓉;徐群;章孟臣;王珊;孫燕飛;魏興華;楊窯龍;郭曉紅;馮躍;
摘要:【目的】分蘗角度是水稻株型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水稻的種植密度并最終影響水稻產量。挖掘和研究新的調控水稻分蘗角度QTL/基因并應用于株型改良,是提高水稻產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方法】本研究利用印度粳稻品種M494和秈稻品種中9B雜交并自交衍生的重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群體為試驗材料,于2021至2023年在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富陽與海南省陵水試驗基地...
水稻類病變早衰突變體lmes7的鑒定與基因精細定位————作者:劉亞萍;董譯詞;鄭君妍;邱絢;劉鵬程;馬伯軍;葉亞峰;劉斌美;陳析豐;
摘要:為了研究水稻防御反應和葉片早衰相關基因的分子機理,從粳稻武運粳7號誘變庫中篩選出一個類病變早衰突變體lmes7 (lesion mimic and early senescence 7)。調查統計了該突變體的主要農藝性狀,對其葉片中的光合色素進行測定,利用圖位克隆技術對目的基因進行精細定位和測序鑒定,以及對其編碼蛋白進行分析與序列比對。結果表明,突變體葉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比WT極顯著降低,且細胞中...
水稻長護穎小粒突變體lsg8的表型鑒定與基因克隆————作者:陸帥;陶濤;劉冉;周文玉;曹蕾;楊青青;張明秋;任鑫哲;楊芝笛;徐福祥;環海東;龔遠航;張皓程;金素奎;蔡秀玲;高繼平;冷語佳;
摘要:【目的】通過對一個水稻長護穎、小粒突變體的表型鑒定與基因克隆,探明控制該性狀的遺傳基礎和分子機制。【方法】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誘變粳稻品種WYJ27,從中獲得一個穩定遺傳的長護穎、小粒突變體,將該突變體命名為lsg8 (long sterile lemma and small grain on chromosome 8)。觀察并統計野生型和突變體的農藝性狀變化;利用透射電鏡觀察穎殼外表皮細胞...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