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環境科學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環境科學學報》是國內環境科學領域最有影響的學報級學術期刊,1981年創刊。現為月刊,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
本刊宗旨:及時報道國內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新近取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跟蹤最新學術進展,推動中國和世界環境科學事業的發展。
報道領域:主要為環境化學、環境地學、環境毒理與風險評價、環境修復技術與原理、環境污染治理技術原理與工藝、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等。
讀者對象:主要包括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科研或管理機構的科學家、工程師,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研究生。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被收錄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美國《Chemical Abstracts》(《化學文摘》)、聯合國《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水科學和漁業文摘)等收錄。
【欄目設置】
報道領域:主要為環境化學、環境地學、環境毒理與風險評價、環境修復技術與原理、環境污染治理技術原理與工藝、環境經濟與環境管理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上海市光化學污染期間揮發性有機物的組成特征及其對臭氧生成的影響研究 王紅麗,WANG Hongli
消費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特征的研究 肖景方,葉代啟,劉巧,彭若斯,王冠男,XIAO Jingfang,YE Daiqi,LIU Qiao,PENG Ruosi,WANG Guannan
南京地區典型霾天氣個例特征的比較分析 傅瑜,王體健,黃曉嫻,廖鏡彪,朱佳雷,FU Yu,WANG Tijian,HUANG Xiaoxian,LIAO Jingbiao,ZHU Jialei
1961-2013年遼寧省不同等級霾現象時空分布特征及其氣候成因 崔妍,趙春雨,王濤,王穎,李倩,周曉宇,敖雪,劉鳴彥,伍俊藝
萬州城區夏季、冬季PM2.5中有機碳和元素碳的濃度特征 彭超,翟崇治,王歡博,田密,李紅麗,劉源,付川,張六一,楊復沫
貴陽市PM2.5微觀特征的季節變化分析 杜德艷,李金娟,陶蕓,程佳惠,張維,DU Deyan,LI Jinjuan,TAO Yun,CHENG Jiahui,ZHANG Wei
CMAQ模式及其修正技術在上海市PM2.5預報中的應用檢驗 王茜,吳劍斌,林燕芬,WANG Qian,WU Jianbin,LIN Yanfen
MODIS 3 km氣溶膠光學厚度產品檢驗及其環境空氣質量指示 孫曉雷,甘偉,林燕,張自力,周艷飛,王珂,朱于紅,SUN Xiaolei,GAN Wei,LIN Yan,ZHANG Zili,ZHOU Yanfei,WANG Ke,ZHU Yuhong
青島大氣總懸浮顆粒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其來源解析 仇帥,張愛濱,劉明,QIU Shuai,ZHANG Aibin,LIU Ming
典型酸雨城市降水、降塵中陰陽離子分布特征及其相關性 程佳惠,李金娟,孫廣權,張維,張燕美,CHENG Jiahui,LI Jinjuan,SUN Guangquan,ZHANG Wei,ZHANG Yanmei
MMT對汽油機微粒排放影響的試驗研究 姚春德,王全剛,劉辰,耿鵬,王建云,竇站成,耿培林,危紅媛
醇類汽油混合燃料EGR氛圍下顆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魏群,王天友,張志進,楊競,WEI Qun,WANG Tianyou,ZHANG Zhijin,YANG Jing
職稱論文發表: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遼河水質污染問題探究
【摘要】為進一步確定遼河水質污染的影響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本文建立了水質污染問題的結構方程模型。結果表明,各污染因子共同影響水質,導致水質污染越來越嚴重,抑制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遼河,水質污染,結構方程模型
本文利用2013年遼河流域的監測數據,包括生活污水,氮磷營養鹽、重金屬污染及船舶油類和工業污染之間的關系建立了影響水質污染的結構方程模型,揭示了這五大污染因子對水質影響的程度。
環境科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稻田土壤微生物甲烷氧化代謝產物對汞甲基化的影響————作者:劉慧文;劉琴;文書海;劉玉榮;
摘要:稻田生態系統中厭氧微生物可以將無機汞(Hg)轉化成毒性更強的甲基汞(MeHg).稻米可以從土壤中富集MeHg,從而威脅人類健康.土壤微生物也能將稻田系統中的甲烷(CH4)氧化,產生的代謝產物會影響稻田土壤中的其它氧化還原過程.然而,稻田CH4氧化產生的代謝產物如何影響微生物對Hg的甲基化仍不清楚.本研究選取黑龍江海倫、湖南岳陽和廣東廣州3種典型稻田土壤,...
基于機器學習的深圳近岸海域水質與陸域污染響應關系研究————作者:趙晨羽;黎栩霞;徐旭;謝穎嘉;孫文郡;曾思育;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岸海域污染形勢嚴峻,陸域污染源數量眾多且結構復雜,現有機理模型難以準確高效地定量解析陸海污染響應關系.本研究以沿海城市深圳為例,運用隨機森林、自適應提升等7種機器學習方法,對在線監測數據、人工采樣數據、氣象數據等進行清洗融合和時空匹配后,分別針對大鵬灣、大亞灣和深圳灣建立陸域排放與近岸海域水體氮磷或葉綠素a濃度的響應關系模型,并通過設置陸源調控情景探索響應關系模型的應用.結果...
SCICHEM局地尺度O3與PM2.5溯源研究:以北京市大興區為例————作者:王昭桐;徐鑫;王剛;伯鑫;張英磊;
摘要:基于中國高分辨率碳與大氣污染物排放數據庫(CHRED3.0A),進一步分配了2023年北京市大興區的排放清單,分辨率為2 km,并將其細分至318個網格.采用SCICHEM模型模擬大興區各網格及網格內的交通源、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對區域內空氣質量監測站點的影響,并開展O3及PM2.5溯源研究.結果表明,受人口分布及路網分布影響,交通源與生活源對O 基于PMF和蒙特卡洛模擬的銻礦區沉積物重金屬來源、風險評估及優先控制因子分析————作者:韋超前;肖艷桐;段明宇;涂漢;李學先;吳攀; 摘要:都柳江流域長期受銻礦采冶活動的影響,水系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突出,研究沉積物中重金屬污染來源、風險對流域水環境安全及污染管控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在分析都柳江水系沉積物中重金屬含量、污染水平及對生態環境危害基礎上,結合正定矩陣因子分解(PMF)受體模型和基于蒙特卡洛模擬的人體健康風險評價(HRA)模型對沉積物中重金屬潛在來源、不同污染源影響下人體健康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確定流域重金屬污染防控優先管控因子... 水力激發與表面活性劑協同修復含水層低滲透區殘余相污染————作者:伍世杰;付冰潔;李博文; 摘要:非均質含水層低滲透區殘余相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是地下水污染修復的難點之一.本文旨在構建抽-注循環井水力激發協同表面活性劑增溶增流修復系統,探究水力激發下表面活性劑向含水層低滲透區的傳輸及修復殘余相TCE效果.實驗結果表明兩種技術具有協同效應,循環井的水力激發作用能夠在垂直地下水流方向上有效強化鼠李糖脂、槐糖脂和吐溫80等表面活性劑向含水層低滲透區傳輸,3種表面活性劑在低滲透區的濃度超過高滲透區的40%... 錳氧化菌對Mn2+影響的水稻幼苗鐵錳膜形成和吸收Cd介導作用————作者:許佳露;肖志曉;張平;張斌;彭佩欽;周航; 摘要:錳氧化菌具有對Mn2+的氧化性和Cd2+的吸附性,研究其與Mn2+協同改良Cd污染稻田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單因素實驗,檢測菌株的環境適應性,隨后開展了水稻幼苗的水培試驗,分別配施低濃度Mn2+(1.2 mmol·L-1)和高濃度Mn2+(30 mmol·L-1... g-C3N4/MXene復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備及其降解卡馬西平性能————作者:李紅梅;邱春生;毛捷;王晨晨;柏耀輝; 摘要:藥品和個人護理產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在水環境中的存在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構成了潛在威脅.光催化技術因其高效的催化氧化能力而備受關注.本研究采用煅燒法制備了g-C3N4/MXene (MCN)復合光催化材料,并探究了其對水體中卡馬西平(CBZ)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通過X射線衍... 基于WRF-Chem模式評估家用揮發性化學品(VCPs)排放對我國近地面臭氧生成的影響————作者:文超;謝芊芊;張苑婷;顏豐華;袁斌;皇甫宜博;王雪梅;陳偉華; 摘要:家用揮發性化學品(VCPs)源是大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一類重要但經常被忽視的排放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化學產品的使用頻率不斷增加,導致VCPs排放呈剛性增長,顯著影響近地面臭氧的生成.因此,研究家用VCPs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已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和前沿科學問題.然而,目前尚缺乏系統研究來定量評估家用VCPs排放對我國近地面臭氧生成的具體貢獻,導致相關控制政策制定缺乏科學依據.本研究基... 不同鈍化改良劑聯合施用對煤矸石中特征污染物釋放及對斑馬魚運動行為學的影響————作者:薛蓉杰;吳永貴;李夏琳;強一彬;魯鴻霈;羅有發;梁婉;馬幸; 摘要:煤矸石堆場在生態治理過程中因Fe、Mn、Cu、Zn等污染物易釋放、酸性強、毒性大且養分低等生境惡劣原因,常導致植物難以正常生長.因此,煤矸石中特征污染物釋放的綜合控制及重金屬的原位鈍化與植生環境的復合改良是對煤矸石堆場進行生態治理的前提.本研究以貴州黔西某堆積數十年的典型表層煤矸石為研究對象,通過靜態浸出試驗,探究本地豐富的富鈣無機鈍化材料(灰巖、磷石膏)和不同類型有機改良材料(釀酒污泥、五節芒凋... 復合污染中四環素和金屬銅的絡合行為與機制研究————作者:吳曉亮;王瓊;林鑫;劉以凡;呂源財;葉曉霞;宋梁;黃健;林春香;劉明華; 摘要:四環素(TC)分子中存在多個與金屬配位的活性位點.為深入探究四環素與Cu(II)在復合污染中的絡合行為,本研究采用超高分辨率掃描電子顯微鏡(HR-SEM)、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等技術對TC-Cu(II)絡合物進行表征分析,系統研究了TC與Cu(II)的相互作用位點,并通過紫外-可見光譜(UV-Vis)分析進一步探討了TC與Cu(II)的絡合行為及其機理.實... 厭氧污泥停留時間對側流強化生物除磷工藝的影響及機理研究————作者:秦璐;王東琦;李凱龍; 摘要:污水處理廠進水碳源不足是影響生物除磷性能的重要瓶頸.利用污泥厭氧水解發酵產生額外“內碳源”的側流強化生物除磷(S2EBPR)工藝在低碳磷比進水條件下具有高效穩定的除磷性能.然而,有關關鍵控制參數對S2EBPR工藝影響和機理的研究尚存在不足.基于此,本研究構建典型S2EBPR系統,探究了側流污泥停留時間(SRTSS)對反應器性能及微生物的影響及潛在機理.結果表明,SRT 城市小型景觀水體溶存甲烷(CH4)濃度特征及其影響因素————作者:劉富平;陳學兵;朱騰龍;馬小雪;田琳琳;李彥;蔡延江; 摘要:城市小型景觀水體極易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易成為氮磷污染物的匯集地,是潛在的甲烷(CH4)排放源,然而目前對城市小型景觀水體溶存CH4濃度(cobs(CH4))的認知還相對不足.本文以城市小型景觀水體為研究對象,于2020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水-氣頂空平衡-氣相色譜法監測水體cobs(... Z型異質結BiVO4-Pt-TiO2納米管的制備及光電催化降解頭孢唑啉鈉的性能研究————作者:唐亞芬;王理明;孫安邦;王澤敏;裴亮;焦蘭鑰;雷雨歌; 摘要:新污染物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對水環境健康產生了巨大的威脅.本研究采用光沉積法和水熱法制備了Z型異質結構的BiVO4-Pt-TiO2納米管電極,對其進行了結構表征與電化學分析,并應用于頭孢唑啉鈉模擬廢水的降解.通過SEM、XPS等分析,TiO2納米管的管徑約為90 nm,表面存在少量Pt單質和BiVO4納米片.I-... 厭氧氨氧化工藝耦合硫自養反硝化工藝性能:動力學和貢獻率————作者:朱曉鵬;張凱瑜;梁娜;肖景洪;蔡靖; 摘要:探究了厭氧氨氧化污泥、硫自養反硝化污泥和兩者耦合污泥分別在厭氧氨氧化基質(NH4++NO2-)、硫自養反硝化基質(NO2-+HS-)及復合基質(NH4++NO2-
異龍湖湖濱濕地溶解性有機質生物穩定性的時空變化特征分析————作者:李杰;宋維峰;張昆;包寧穎;郭雨桐;
摘要:溶解性有機質(DOM)具有復雜的生態環境效應,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原因之一.探明DOM生物穩定性的時空變化特征對異龍湖富營養化的治理至關重要.以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異龍湖入湖河道城河和北岸湖濱濕地7月(雨季)和11月(旱季)水體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傅里葉變換離子回旋共振質譜技術(FT-ICR-MS)解析了DOM生物穩定性的時空變化特征.結果表明:(1)城河河道和北岸濕地的DOM分子種類和數量均表現...
大王灘水庫溶解性有機物變化特征和來源分析————作者:黃鐘珩;王貝;劉紹剛;蔣才芳;許謙;譚學才;董慧峪;強志民;趙國理;黃琳富;湯睿;
摘要:溶解有機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在水生生態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并顯著影響水源地的消毒過程和消毒副產物的形成.本文采用了三維熒光光譜結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和區域積分法(FRI),深入分析了大王灘水庫溶解有機物(DOM)的時空分布特征和來源.研究發現:(1)大王灘水庫DOM含量在春季達到最高,且從上游至下游逐漸降低.垂直分布上,DOC含量在表層和...
SO2對苯乙烯臭氧化形成二次有機氣溶膠的影響研究————作者:朱敏聰;黃明強;胡惠敏;陳詩璐;趙衛雄;胡長進;顧學軍;張為俊;
摘要:二氧化硫(SO2)是常見的大氣無機酸性氣體,它能夠影響二次有機氣溶膠(SOA)有機硫酸酯(OSs)組分的形成和光學性質.苯乙烯是僅次于甲苯的高反應活性芳烴化合物,本文利用煙霧腔系統研究SO2對苯乙烯與臭氧反應形成SOA的組分和光學性質的影響情況.實驗結果表明,SO2能夠促進SOA的形成和OSs組分的產生.結合氣溶膠激光飛行時間質譜儀...
長期低溫饑餓脅迫后厭氧氨氧化恢復特性研究————作者:張訓浩;汪濟瀧;馮帆;
摘要:盡管饑餓會降低厭氧氨氧化工藝效能,但相比常規污泥,饑餓厭氧氨氧化污泥在工藝啟動過程中仍具備優勢.本研究對比了低溫環境下(4℃和-20℃)保藏一年的厭氧氨氧化污泥在饑餓恢復過程中的脫氮性能和污泥特性.結果表明,長期饑餓后,4℃保藏的污泥消耗大量胞外多聚物(EPS,剩7.03 mg·g-1)導致細胞膜破損,血紅素c(1.51μmol·g-1)流失,污泥呈黑色...
針鐵礦吸附的核苷酸、線性核酸和抗生素抗性質粒在無機磷酸鹽驅動下的脫附行為————作者:王天竹;陳再明;
摘要:鐵(氧氫)氧化物是土壤和水體中核酸的強吸附劑,但被吸附的核酸的脫附行為及其環境效應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本文研究了針鐵礦吸附的核苷單磷酸、線性脫氧核糖核酸(線性DNA)和環狀DNA(抗生素抗性質粒)在中性水溶液中無機正磷酸根(Pi)作用下的脫附行為.結果表明,界定Pi濃度為0~4 mmol·L-1,隨著Pi濃度上升,核苷單磷酸和DNA的最大脫附率增加,其范圍為10.3%~100%...
一株Cr(Ⅵ)還原電活性微生物的篩選及Cr(Ⅵ)去除機制分析————作者:陳亞松;周英萍;趙云鵬;劉家雯;孫宛;肖琳;錢新;
摘要:六價鉻(Cr(Ⅵ))具有強氧化性和致癌毒性,在環境中的積累可能嚴重威脅生態系統及人類的健康,從而引起廣泛的關注.本研究利用電化學篩選法和三氧化鎢納米探針高通量鑒定法篩選出具有電活性的微生物MEC-8,經鑒定為Ochrobactrum屬細菌.MEC-8不僅具有Cr(Ⅵ)的高耐受性,而且對5~40 mg·L-1 Cr(Ⅵ)的去除能達到95%以上.MEC-8對Cr(Ⅵ)的吸附符合L...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