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林業經濟》
關注()
搜論文知識網為客戶提供省級以上期刊發表的相關信息以及相關渠道的中介服務。本站是《林業經濟》雜志的依托網站,《林業經濟》雜志是本站的主體雜志,直接負責該雜志的的推薦、征稿、信息整理收錄等工作。網站本著用心為客戶服務的原則,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推薦最適合您的論文欄目,幫助客戶節約時間和成本,提高論文發表的成功率。
《林業經濟》期刊簡介
《林業經濟》由國家林業局主管,中國林業經濟學會主辦,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承辦。國際刊號ISSN:1673-338X;國內刊號CN:11-5390/S。郵發代號:80-480。
辦刊宗旨:探討林業科學發展規律,跟蹤林業改革熱點,反映高層決策動向,交流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經驗。內容及特色:堅持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和超前性特點,立足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發展理論與實踐,致力于發表研究林業改革,林業生態體系、林業產業體系、林業生態文化體系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過程中多種深層次問題的具有原創性高水平的理論文章及案例解析報告,以推動中國現代林業建設和中國林業經濟學科的進步。
《林業經濟》2012年11期目錄
林業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生態空間研究.......................劉珉
論市場規則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李平
舟曲泥石流災害與森林植被變化相關性分析...................許慶
長江流域森林與水旱災害的關系研究.........................趙巖
關于廣東安徽浙江三省造林補貼試點的調查報告...............褚利明
政策性金融支持林業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建議.................曹華政
關于東營市加快推進林業生態建設的調研報告.................王恩苓
巴中市統籌城鄉加快林業發展實踐探索.......................向前
紙產品貿易與我國造紙業發展的互動關系研究.................孫龍益
中國油茶種植潛力分析——基于福建省農戶調查數據...........洪燕真
遼寧省木材供需系統影響因素及供需預測研究.................陳珂
基于SWOT分析的煙臺蘋果品牌發展及對策研究.................孔凡娜
森林為民綠色發展——第五屆森林博覽會在義烏召開...........趙萱
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結構分析——基于偏離—份額分析法.........曹穎
基于云計算的林業信息服務研究.............................黃蘭秋
湖南柘溪國家森林公園旅游循環經濟發展研究.................陳艷
林業企業多重社會責任價值體現及其實現路徑.................高二華
以創新為驅動力推進林業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趙志剛
論徐光啟在農林經濟上的主要成就...........................張晉光
1.期刊推薦
網站所有的期刊均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省級、國家級、核心正規刊物,具有國內國外雙刊號。凡增刊、假刊、各類專刊、版權有爭議的未經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非法刊物均謝絕合作與發表。
2.寫作指導
我們擁有眾多來自各領域專業知識過硬、寫作經驗豐富的的論文編輯團隊,并擁有一批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為您的論文發表把脈獻策。如果您有需要,我們將以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的標準竭誠為您服務,直到您滿意為止。
3.投稿保證
對于收到的論文稿件,本公司會有專門人員進行認真處理,保證第一時間與您溝通處理意見,并根據發表要求以及您的需要負責審核、潤筆等工作!
4.客戶投訴及建議
鳴網專門設立了客戶投訴電話,如果您對我們的服務有不滿之處,或有相關意見或建議,請聯系本站客服人員,我們的相關負責人會第一時間為您解決和答復。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服務人員滿意,請轉告你身邊的同事和朋友。
最后,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網站及《林業經濟》的關注與支持,我們會認真對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會再接再厲,與您攜手共進!
林業經濟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茶葉出口貿易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分析框架————作者:陳涵;林以恒;鄭庭昌;范水生;毛麗玉;
摘要:中國茶葉出口貿易在我國茶產業營銷流通及產業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基于新制度經濟學,構建了“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市場環境”中國茶葉出口貿易三維分析框架,并運用拓展貿易引力模型,結合2003—2023年中國與30個主要茶葉貿易伙伴國的雙邊流量數據,實證分析了制度、文化和市場環境等因素對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表明:(1)經濟自由度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促進中國茶葉出口。較高的經濟自由度降低了...
嬗變·理論·要義·價值: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重要論述的四維闡釋————作者:孔德意;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自然生態系統與社會價值之間關系的深刻理解和精準概括。文章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一系列重要論述進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結論顯示:該重要論述分為理念提出與初步探索、理論豐富與深化發展、制度完善與實踐推進三個階段,源于對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的時代回響與創新拓展、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的當代新生與發展和中國生態文明...
“三庫+碳庫”理念促進林業新質生產力生成:理論邏輯、現實要求與實踐進路————作者:許曉東;傅清媛;
摘要:林業新質生產力生成是實現林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推動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以“三庫+碳庫”理念為核心,結合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文章系統探討了林業新質生產力生成的理論框架和實踐進路。文章首先界定了“三庫+碳庫”理念的內涵,深入挖掘了水庫、糧庫、錢庫和碳庫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對林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提出了碳匯與生態產品價值提升的協同效應。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文章構建了林業新質生產力生成的系...
我國碳資產債券發展模式研究————作者:孫鑠鑠;秦濤;潘煥學;宋肖肖;郭春艷;
摘要:碳資產債券作為碳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及推動低碳項目融資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多案例研究方法,文章選取多個成功發行碳資產債券的典型案例,系統剖析當前碳資產債券發行模式的運行規律。通過歸納分析,文章提出“碳排放權債券”“碳減排量預期收益權債券”和“碳資產擔保債券”三種代表性的碳資產債券發行模式,并從發行主體與規模、發行期限與利率、擔保方式、掛鉤碳資產量等多個債券發行要素...
司法護航“武平林改”升級版路徑探索————作者:張麗華;陳英棠;李金玲;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福建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習近平同志親自抓起、親自推動的,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福建早期的探索實踐,也是地方經驗上升為國家決策的成功典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林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作為“全國林改第一縣”,武平敢為林改創舉,為黨和國家最高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歷年來,武平法院持續發揚“敢為人先、...
林長制政策提升林業生態全要素生產率了嗎?————作者:董丙瑞;李心毓;謝幫生;
摘要:林長制政策是中國環境分權視域的重要政策實踐,是促進林業資源高質量發展、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工具。文章基于中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012—2022年面板數據,結合合成控制法和雙重機器學習模型識別林長制政策對林業生態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1)林長制政策顯著提升了試點地區林業生態全要素生產率。林長制實施后,真實實驗組的林業生態全要素生產率明顯高于合成實驗組,政策提升效應約為3...
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背景下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補償制度研究回顧與評述————作者:劉璨;康子昊;劉浩;陳珂;侯方淼;寧攸涼;
摘要:增加農民收入和實現森林資源質量的提升、數量的增長為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下文簡稱新林改)的目標,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和生態補償是提高集體林經營效益的重要源泉,明晰產權是實現集體林生態產品價值和生態補償的前提,新林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補償制度需實現動態協同。文章采用文獻梳理方法,系統地梳理了新林改、生態產品價值與生態補償及其相應機制制度研究進展,也回顧了林業物質供給類、文化服務類、調節服務類等...
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平臺空間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作者:崔莉;張悅;
摘要:作為我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典型代表案例之一,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平臺在各地發展保護相協調、自然資源復合效益實現方面起到重要支撐作用。文章以國內縣區建設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平臺分布數據為研究對象,采用平均最鄰近指數、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測器和地理加權回歸等方法,討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平臺的空間分布特征與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平臺分布顯示出非均衡性的特征,數量最多的5個省份依次為浙江、黑龍江、福...
數字技術、農業農村現代化與林業現代化————作者:劉鵬飛;郭風;
摘要: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數字技術是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增加農民收入和改善農村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國省級層面數據,采用相關模型測度數字技術、農業農村現代化和林業現代化,運用面板固定效應模型和空間效應模型相結合的方法實證檢驗數字技術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影響和空間溢出效應。研究發現:(1)數字技術會顯著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且該結...
政府補貼能否賦能農林類上市公司新質生產力發展?——基于農林類上市公司的微觀證據————作者:崔丙群;劉巖;
摘要:政府補貼是鼓勵農林類上市公司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新質生產力發展是其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政府補貼能否賦能農林類上市公司新質生產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基于2017—2023年農林類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數據,揭示政府補貼對農林類上市公司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影響。回歸結果顯示,政府補貼對農林企業新質生產力水平的提升有顯著促進作用,通過相繼加入固定效應及控制變量,基準回歸系數分別為1.1812、2.1134...
林業碳匯關鍵領域研究綜述————作者:余光英;
摘要:2020年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國的“雙碳”目標,林業碳匯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渠道,但我國林業碳匯發展尚處于不成熟階段,林業碳匯關鍵領域綜述文獻比較缺乏,因此有必要梳理已有林業碳匯研究成果,為促進其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論證與政策啟示。文章對林業碳匯關鍵領域的主題(林業碳儲量、林業碳匯供給、林業碳匯需求、林業碳匯交易),按照時間序列(初始階段、發展階段、新近階段)進行文獻歸納分析。梳理2000—2...
“雙碳”目標下我國農林業碳排放效率的時空演變及影響因素分析————作者:張靈蕤;劉輝;鄧嵐;李群;
摘要:為實現農林業的碳減排目標,需要減少傳統農業和林業的資源投入,提高生產效率和碳匯能力。計算農林業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其關鍵影響因素,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步驟。文章基于低碳經濟理論,運用超效率模型和空間杜賓模型,測算了2000—2021年中國31個省份的農林業碳排放效率,并研究了其時空變化及影響因素。研究發現:(1)2000—2021年間我國31個省份的農林業碳排放效率平均值為0.70,農林業碳排放效...
農業數字化賦能鄉村經濟韌性:影響機制與實證考察————作者:侯光文;董婉瑩;
摘要:在全面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農業數字化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文章以2012—2022年中國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為基礎,采用熵值法對我國農業數字化、鄉村經濟韌性進行測度,并通過固定效應模型、中介效應模型等對其影響機制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發現:(1)隨著農業數字化進程的推進,鄉村經濟韌性得到了明顯的提高,農業數字化每提升1%,鄉村經濟韌性提高0.0129%。(2)在異質性方面,不...
林業產業綠色技術創新能力評價研究——基于中國29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盧尚坤;遆澤龍;田剛;
摘要:提高綠色技術創新能力是新時期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基于2004—2022年中國29個省級面板數據,文章引入資源利用能力、市場創新能力、技術創新支撐能力及管理創新能力等變量,在構建林業產業綠色技術創新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利用熵權TOPSIS法實證分析各省份林業產業綠色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機理。研究發現:(1)資源利用、市場創新、技術創新支撐和管理創新對林業產業綠色技術創新能力具有顯著異質性影...
鄉村振興背景下數字鄉村發展賦能共同富裕的影響機制研究————作者:白婉婷;陳建成;侯建;王瑞雪;
摘要:高質量發展是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和主題,而共同富裕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目標和要求,數字鄉村在內涵和特征上與其目標高度契合。基于此,文章利用中國30個省份2011—2022年省級面板數據,運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和動態面板門檻模型分析數字鄉村發展賦能共同富裕的影響機制。結果表明:(1)基準回歸結果顯示,數字鄉村的系數為0.2629,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數字鄉村對...
基于扎根理論多案例分析的“產業+生態”建設模式研究————作者:董暢;董建林;董菁;
摘要:我國生態建設投資以政府為主,社會資本參與不足,探索如何通過產業和生態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尤為重要。文章以科爾沁、渾善達克、毛烏素沙地和庫布齊沙漠等4個典型生態區為研究區域,選擇“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草畜一體化園區”“風電光伏+治沙”“政策性金融+企業”等4個案例為研究樣本,運用扎根理論多案例分析法研究“產業+生態”建設模式構建機理。研究發現:樣本案例初始資料編碼分析形成3...
我國林下經濟政策分析與量化評價————作者:段佳龍;徐梓浩;李劍泉;詹雷;陸書童;
摘要:開展林下經濟政策研究,對于推動林草產業和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文章通過篩選并處理2012—2023年頒布的共47項現行林下經濟規劃類長政策文本,利用Python軟件使用隱含分布主題模型,構建林業經濟政策分析框架并進行評價,根據困惑度以及可視化結果,確定了3個最佳主題,并總結各主題下林下經濟政策中出現頻率前30的高頻詞,確定了9個一級指標和36個二級指標。通過選取具有代表性的6項林下經濟政策樣...
露營旅游者親環境行為形成路徑及影響因素研究————作者:馬瑛;賈榕榕;郭榮慧;
摘要:露營旅游作為一種新興旅游休閑形式,在蓬勃發展的同時給露營地環境留下許多消費痕跡,探究露營旅游者實施親環境行為的影響因素對保護露營地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將計劃行為理論(TPB)和價值—信念—規范(VBN)模型相結合,基于對太原市及周邊露營旅游者的376份調研數據,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和中介效應模型進行實證研究,探究各因素對露營旅游者親環境行為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環境態度、個人規范和行為...
生態旅游體驗感知研究——以梅里雪山為例————作者:周世碧;陳長瑤;
摘要:《林草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依托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及野生動植物資源推動生態旅游產業擴面提質。因此,研究生態旅游的體驗感知對于生態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通過文本分析和扎根理論的研究方法,文章進行定性和聚類分析梅里雪山生態旅游體驗感知的作用結果和內在機理。結果表明:(1)在旅游者體驗感知中梅里雪山在景區范圍內成為旅游者關注最高的熱點,梅里雪山在所有旅游景點中占據...
基于Hartman模型的林業碳匯價值評估研究————作者:馮麗麗;杜云菲;來志明;王合友;
摘要: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林業碳匯項目作為應對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濟價值評估對于推動項目可持續發展及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基于Hartman模型,采用二叉樹實物期權法,對河北省三北防護林碳匯造林項目進行價值評估,并探討不確定性因素對項目價值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河北省三北防護林項目期權的估值達到9442元/hm2,整體價值約為4.2億元,證明碳匯收益對...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