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雙月刊。主要報道國內外大氣光學和環境光學領域及相關交叉學科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具有創新意義的成果。撰稿形式可采用學術論文、綜述評論、研究通訊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已被英國《科學文摘(SA)》、美國《化學文摘(CA)》等收錄
【欄目設置】
進展與綜述、大氣光學、環境光學與環境光譜學、光學遙感、海洋光學、空間光學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石英增強光聲光譜技術研究進展 尹旭坤,董磊,馬維光,張雷,尹王保,賈鎖堂,YIN Xukun,DONG Lei,MA Weiguang,ZHANG Lei,YIN Wangbao,JIA Suotang
MODTRAN5中不同光譜分辨率帶模式對計算大氣吸收帶背景輻射的影響 王藝然,徐青山,魏合理,WANG Yiran,XU Qingshan,WEI Heli
華南山區秋冬季節大氣光學湍流初步測量分析 呂煒煜,苑克娥,魏旭,胡順星,王建國,L(U) Weiyu,YUAN Kee,WEI Xu,HU Shunxing,WANG Jianguo
合肥市大霧時空特征與細網格資料的預報釋用 陳健,周后福,方茸,黃向榮,翟振芳,CHEN Jian,ZHOU Houfu,FANG Rong,HUANG Xiangrong,ZHAI Zhenfang
基于MAX-DOAS的對流層NO2和氣溶膠光學厚度遙測反演 牟福生,李昂,謝品華,王楊,徐晉,張杰,陳浩,吳豐成
FTIR-ATR光譜法對硫酸鹽和硝酸鹽離子的定量分析方法 劉娜,魏秀麗,高閩光,LIU Na,WEI Xiuli,GAO Minguang
基于MATLAB洛倫茲線型非線性擬合算法實現 徐秀敏,張玉鈞,何瑩,尤坤,王立明,周毅,高彥偉,劉建國
偏振遙感圖像的大氣校正 吳浩,張鑫,麻金繼,WU Hao,ZHANG Xin,MA Jinji
利用新型經驗函數模擬云底亮溫及誤差分析 張婷,劉磊,高太長,吳磊,ZHANG Ting,LIU Lei,GAO Taichang,WU Lei
基于NCEP FNL資料的定標場地氣象信息獲取及應用 史劍民,徐文斌,鄭小兵,SHI Jianmin,XU Wenbin,ZHENG Xiaobing
地質研究論文:北流市常見地質災害及防治
摘要: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北流市近年來地質災害發生比較頻繁,各鎮不同程度受到災害威脅,災情較為嚴重,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大。本文分析了北流市地質災害現狀,并對本市常見的幾種地質災害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研究論文
1 北流市地質災害現狀
西埌鎮西沖村大竹根泥石流(BL-049),造成死亡14人,毀房40間,直接經濟損失27萬元;塘岸鎮金城村紅日巖崩塌(BL-348),造成4人死亡;新圩鎮覃沖村旺廟腳滑坡(BL-035)造成5人死亡;大里鎮冠塘村佛子沖滑坡(BL-029)造成4人死亡,毀房30間,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大里鎮林垌村斗田肚滑坡(BL-026)造成3人死亡,毀房15間,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民樂鎮石垌村文魁田滑坡(BL-062)造成5人死亡,3人受傷,毀房30間,直接經濟損失20萬元;民樂鎮蘿村村黃嶺山滑坡(BL-055)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毀房30間,毀田30畝,迫遷6戶,直接經濟損失200萬元;六麻鎮六美村根竹滑坡(BL-209)造成3人死亡,毀房8間,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
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伊寧市PM2.5、PM10外來輸送路徑及潛在源分析————作者:陳新;劉云慶;王興磊;
摘要:為研究伊寧市PM2.5、PM10時空變化特征、外來傳輸路徑及潛在污染源區,基于2022年國控點監測數據、氣象資料及GDAS數據建立后向軌跡模型(HYSPLIT),結合潛在源貢獻(PSCF)分析法和濃度權重軌跡(CWT)分析法進行研究。結果表明:(1)2022年伊寧市冬季受采暖影響空氣污染最重,在00:00—02:00期間顆粒物質量濃度最高。(2) PM<...
佛山干季邊界層結構及其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作者:步巧利;李浩文;
摘要:為揭示佛山市干季邊界層結構特征對于空氣質量的影響,利用佛山市順德區、禪城區、三水區3個站點的地基遙感觀測設備(包括風廓線雷達、激光雷達和微波輻射計等儀器),對佛山市的大氣邊界層結構進行了全方位的綜合立體觀測研究。研究結果表明:(1)該地區下屬不同區域的邊界層結構存在明顯差異,禪城城市化程度高于三水和順德,其邊界層低層風速最小,水平擴散條件最差;順德位于佛山的南部,水汽含量更充足,污染物濃度最高,這...
基于近紅外激光外差光譜的大氣CO2廓線反演方法研究————作者:李仁仕;鄧昊;闞瑞峰;楊晨光;劉浩;許振宇;張先燚;
摘要:采用中心波長為1571 nm的分布反饋式半導體激光器作為本振光源、太陽光作為信號光源,搭建高分辨率激光外差探測系統,開展了大氣CO2廓線測量方法研究。用半導體激光器作為模擬窄線寬信號光源(2 MHz)的方法,測定系統光譜分辨率為0.008 cm-1;利用太陽跟蹤儀接收太陽光,斬波后耦合到光纖中與本振光合束后進行外差探測,通過鎖相放大器解調得到高分辨率CO...
基于共振型光聲光譜技術的痕量二氧化碳氣體傳感系統————作者:楊子健;李琳;郭古青;宮廷;劉強;田亞莉;孫小聰;邱選兵;李傳亮;
摘要:基于1.578μm的分布式反饋半導體激光器搭建了一套用于二氧化碳(CO2)檢測的共振型光聲光譜測量系統。該系統采用800 Hz最佳調制頻率對激光器波長進行調制,同時采用1 Hz的鋸齒波對激光波長進行調諧。為了提高光聲信號的強度,設計了用于光聲檢測的Herriott型多光程池,該光程池最大反射次數可達42次,對應光程約為8.4 m,測量結果表明通過多次反射將光聲信號提升了11....
基于機器學習和多源數據的大氣顆粒物質量濃度估算方法————作者:楊蕙榮;何南騰;卜令兵;莫祖斯;樊增昌;周曉夢;肅欣;
摘要:高濃度的大氣顆粒物會引起大氣能見度降低,并對人身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對顆粒物濃度的時空變化特征進行連續監測與預測估算對環境污染評估與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工作利用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濟寧市任城區的氣象數據、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電化廠站空氣質量數據以及激光雷達探測信號反演得到的近地面氣溶膠消光系數(EC),基于機器學習算法建立了顆粒物濃度估算模型。該模型首先以前24 h的空氣質...
乙二醛/硫酸銨水相二次有機氣溶膠的光解研究————作者:凡家福;喻遠琴;顧學軍;唐小鋒;
摘要:水相反應對二次有機氣溶膠的形成具有重要貢獻,相關研究已成為大氣氣溶膠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本文選擇乙二醛/硫酸銨這一典型的水相反應體系作為研究對象,基于煙霧箱模擬反應系統,利用掃描電遷移粒徑譜儀和真空紫外光電離質譜對該反應體系產生的二次有機氣溶膠粒徑和組分進行了測量,通過與暗反應條件下氣溶膠分布特征的對比,探討了紫外光輻照對不同相對濕度下乙二醛/硫酸銨水相二次有機氣溶膠粒徑和組分的影響機制。研究結果...
石家莊地表溫度時空變化及驅動力探究————作者:許珅燊;李崇貴;
摘要:基于2004年6月11日、2009年6月25日、2014年6月27日、2020年5月22日的Landsat影像,采用單窗算法對石家莊市地表溫度進行了反演,分析了地表溫度的時空動態變化特征,并運用時空地理加權模型探討了各驅動因子的作用機制。結果表明:(1)在研究的四景影像中,石家莊地區地表溫度最大值以1.997℃/a的斜率從2004年到2020年呈上升趨勢,在2020年達到最大。(2)隨著時間的推移...
結合四叉樹結構與尺度估計的遙感影像分類算法————作者:范強;魏宇;欒曉澤;
摘要:面向對象影像分析方法因具有考慮對象光譜及形狀信息等優勢,成為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分類的主流方法。影像分割是面向對象影像分析方法的重要步驟,決定著影像分類的精度。同一影像存在多種地物特征,單一的分割尺度將會造成影像欠分割或錯分割的現象,因此需要不同的影像分割尺度。本文以分形網絡演化算法為例,提出結合四叉樹結構與尺度估計的遙感影像分類算法。該算法首先利用四叉樹結構均勻檢測分割的特點劃分影像區域,繼而通過統...
基于前后向光散射原理的天氣現象識別系統設計與初步應用————作者:王志儒;程寅;桂華僑;張礁石;楊明;劉建國;
摘要:天氣現象識別對交通、農業、人類日常活動等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光學原理的天氣現象自動觀測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目前已有的氣象儀器對霧霾的區分主要依據能見度范圍,判斷條件單一,并且需要降水傳感器識別雨、雪,技術復雜。本工作基于不同角度下雨、雪、霧、霾粒子的散射特性差異,設計研制了一種前后向散射式天氣現象通用識別系統,通過40°、120°兩路散射角度信號識別霧、霾、雨、雪和清潔天等天氣現象。在相對穩定環...
《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征稿簡則
摘要:<正>1.《大氣與環境光學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主辦的學術刊物。主要報道國內外大氣光學和環境光學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與成果,重點欄目為進展與綜述、大氣光學、環境光學、環境光譜學、遙感、海洋光學、空間光學等。2.來稿要求信息準確,論點鮮明,實驗數據可靠,文字精煉。每篇限8000字左右。3.具具體要要求3.1題題名...
春節大規模人口流動對中國東部不同規格城市冠層熱島的影響差異————作者:余孟千禧;王旭紅;馮子豪;袁弈美;李冰倩;
摘要:為了更加充分地了解大規模人口流動對冠層熱島(CUHI)的影響,本研究通過簡易城鄉劃分法確定城市區域,并運用最優參數地理探測器結合氣象及多源遙感數據,分析了2018至2023年春節期間中國東部不同規模城市的冠層熱島差值(ΔIc)。結果表明,在春節前后7周內,大城市的熱島強度呈現顯著的夜間降溫趨勢(白天和夜間ΔIc分別為-0.09℃和-0.15℃,總體為V型...
基于2015-2019年CloudSat衛星探測的江淮地區梅雨期云系宏微觀特征分析————作者:于彩霞;石春娥;王羽飛;吳文玉;
摘要:本研究基于CloudSat衛星二級產品數據,開展江淮地區2015-2019年梅雨期云系宏微觀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梅雨期間江淮地區以單層云為主,其次是兩層云,占比分別為49.3%和33.7%。在云類分布中以高云為主,卷云占比34.5%,其次為高積云,對于主要降水云系(深對流云和雨層云),占比分別為7.0%和4.4%。梅雨期云系平均液態水含量為383.2mg/m3, 在3km以下...
固定污染源煙氣CO2和流量在線監測分析————作者:李博;王東濱;劉通浩;鄧建國;李相賢;王軍霞;敬紅;郝吉明;蔣靖坤;
摘要:固定污染源是CO2排放的重要來源,準確核算其排放量,是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保障。碳排放在線監測是核算的重要方法,已在一些發達國家廣泛應用,近年來我國也開展了火電廠、鋼鐵和水泥三個行業固定源的煙氣CO2濃度和煙氣流量的試點監測。非分散紅外光譜、傅里葉紅外光譜和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等技術是固定污染源煙氣CO2在線監測...
安徽區域ERA5再分析資料與探空資料的對比分析————作者:鄧學良;祝頌;何冬燕;沈薇薇;陸大春;戴睿;金曉龍;徐倩倩;
摘要:利用2018―2021年安徽省L波段氣球探空資料,通過多要素融合匹配方法,對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第5代產品ERA5再分析資料的氣溫、相對濕度、風場等要素進行了系統評估,探討了ERA5垂直要素在安徽區域的適用性。結果表明:ERA5與氣球探空的各要素表現出較好的一致性,相關性從高到低依次為氣溫、風、相對濕度;各要素在垂直方向的對比效果有明顯差異,氣溫和相對濕度在低層優于高層,而風場則相反...
一次陣風鋒觸發的強對流天氣過程分析————作者:蘇繼鋒;王海龍;劉勇;李帥;康漢青;
摘要:利用常規觀測數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再分析數據、多普勒天氣雷達和風廓線雷達數據及其二次開發產品數據,分析了2021年7月19日蕪湖地區一次陣風鋒及其觸發的強雷暴所帶來的大風和短時強降水天氣過程。研究結果表明:(1)陣風鋒附近徑向速度場顯示輻合特征明顯,陣風鋒在移動過程中遇到有利的環境場能夠觸發新的雷暴單體形成。(2)風廓線數據產品較好地反映了陣風鋒過境前后垂直方向大氣運動情況:鋒前階...
紫外通道太陽光度計的大氣臭氧柱濃度反演方法研究————作者:錢聰聰;尋麗娜;盧慧;呂丁勇;張晶晶;李新;
摘要:在分析Dobson、Brewer和UV-PFR儀器的臭氧反演波段的基礎上,采用Pandora全球大氣監測網絡在相應波段中的數據,利用單差對法和雙差對法反演了大氣臭氧柱濃度。將這兩種方法的反演結果與Pandora自身直接反演獲得的大氣臭氧柱濃度進行對比分析,以尋找臭氧反演的最佳波段。結果表明,單差波長對(318 nm/332 nm)和雙差波長對(311 nm/332 nm, 318 nm/332 n...
廣德市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監測及環境影響分析————作者:朱森;汪水兵;秦志勇;衛尤文;
摘要:運用多通道在線GC-MS/FID在2021年4―8月對廣德市工業園區和城鎮生活區環境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分別進行了短期的連續監測,研究了VOCs的濃度變化、組成特征、對臭氧生成潛勢的貢獻以及主要來源。結果表明監測期間兩個監測點共檢出115種VOCs,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s)的平均體積分數分別為(115.13±49.58)×10-9和(132.97±26.66)...
基于改進Seq2Seq模型的華東地區PM2.5預測————作者:陳善龍;李毅;牛丹;胡譯文;臧增亮;
摘要:PM2.5數據是一種時間序列數據,具有較強的時序性與非線性特征。傳統的時間序列模型算法有長短期記憶人工神經網絡(LSTM)、循環神經網絡(RNN)、編碼器-解碼器神經網絡(Seq2Seq)等方法。本文提出一種基于Seq2Seq網絡并融合注意力機制的PM2.5預測算法(Seq2Seq+Attention),其中Seq2Seq的cell單元為LSTM,能充分...
基于光學衛星遙感的云分類研究進展————作者:付雅帥;張文豪;金永濤;劉其悅;張麗麗;邴芳飛;馬宇;
摘要:云類型產品在氣象預報、氣候變化、災害監測與預警等眾多領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近年來隨著衛星技術的發展,光學衛星遙感因其空間覆蓋范圍廣、觀測頻率高和空間分辨率高等優勢,成為云分類研究的重要數據源,基于光學衛星遙感的云分類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首先簡要介紹用于云分類的光學遙感衛星及其傳感器。隨后,系統闡述了近20年國內外基于光學衛星遙感的云分類研究進展,根據分類方法的原理和復雜度,主要分為基于...
基于TROPOMI觀測的珠三角地區對流層臭氧特征研究————作者:楊昆鵬;劉浩然;邢成志;蘇文靜;洪茜茜;李啟華;季祥光;劉誠;
摘要:利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開發的對流層觀測儀(TROPOMI) O3、NO2和HCHO產品,結合城市建成區邊界數據,分析了珠三角地區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間臭氧及其特征前體物(NO2和HCHO)的時空分布特征、臭氧生成控制類型的季節變化和城鄉差異。首先,觀測結果表明在時空分布特征方面,觀測期間該地區對流層NO2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