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期刊 熱度: 時間:
農村經濟與技術
關注()《農村經濟與技術》農業經濟期刊,是由貴州省農業辦公室;貴州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主辦的農村刊物。主要任務是宣傳貫徹黨和政府關于農村工作的方針政策,傳播現代農業科學知識,推動農村改革,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
農村經濟與技術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農村經濟與技術雜志榮譽
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農村經濟與技術雜志社征稿要求
1、《農村經濟與技術》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農村經濟與技術》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農村經濟與技術》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6、編輯部對來稿有刪修權,不同意刪修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我刊同時被國內多家學術期刊數據庫收錄,不同意收錄的稿件,請在來稿中聲明。
閱讀推薦:農村天地
《農村天地》吉林省農業雜志,是綜合性農村刊物。主要研究農村改革與發展,報道典型與經驗、傳播信息與技術、反映現實與意見、活躍農村文化生活、促進兩個文明建設。
農村經濟與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政策導向
摘要:<正> 2003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其中深化農村改革,完善農村經濟體制的主要內容如下
農民就業:當前農村工作的“牛鼻子”————作者:李昌來
摘要:<正> 近年來,黨和政府對農民增收難的問題十分關注,采取了很多積極的措施,以求解決這一難題。但實際成效并不明顯。2002年,我國農村人均收入2476元,這個收入水平,比國際貧困人口標準——年人均收入人民幣3000元(每人每天1美元)還要低524元,我省則只有1490元。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比大致是2:1,2002年擴大到3:1(7702元:2476元),我省則為4:1(5944元:149...
雷山縣“四輪驅動”構筑農業產業化————作者:唐光新 ,張希才
摘要:<正> 近年來,雷山縣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農業結構,通過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茶、畜、菜、果四大產業,一個城郊型農業產業化雛形開始呈現。目前,全縣茶葉總面積已迭1.87萬畝,年產茶葉80噸。以雷山銀球茶葉公司、腳堯茶葉加工廠等龍頭企業為主構建的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服務體系已形成;同時,健全了縣、鄉、村三級銷售網絡。全縣僅茶葉一項年均總產值240萬元,茶農收入36
準確理解貧困內涵 科學解決貧困問題————作者:胡德海
摘要:<正> 貴州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國家扶貧開發的一個主戰場。在筆者看來,貴州的貧困,除了自然、歷史、經濟、社會等多種因素外,與我們長期以來在“貧困”內涵認識上的偏差,以及資源整合度低,扶貧開發政策單一,缺乏相互關聯良性互動的整體治本之策有關。因此,解決貴州貧困問題,要在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貧困”的科學內涵的基礎上,制定相應配套的治本之策,采取措施狠抓落實才能奏效
呼喚更多的“執照農民”————作者:沈泉勇
摘要:<正> 近年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廣大農民在將自己辛辛苦苦生產出的農副產品推向市場時,卻遇到了一個新的難題:由于多數農民沒有營業執照,談生意的主體資格不明確,加上又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缺乏市場信譽度,因而很難找到收購大戶和正規經銷企業簽訂大標的額
進一步加大貴州扶貧開發力度之管見————作者:吳廷紅
摘要:<正> 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第九屆委員會第三次全會上所作出的《關于加大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力度的決定》,為全省各地做好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指明了方向。要貫徹落實好這一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開創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新局面,筆者認為,必須做到“三大增強”、“四個不能”、“五項到位”
我國農業利用外資的現狀、滯后原因及對策————作者:吳友群,廖信林
摘要: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外資的使用為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活力,外資項目帶來了資金,也帶來了新技術、新設備、新思維和現代化管理方式。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農業利用外資,作為我國利用外資中的一部分,為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發展農村經濟,幫助農民脫貧致富起了重要作用
莫讓村務公開欄成擺設————作者:婁方進
摘要:<正> 黨中央曾多次明文規定:凡是農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焦點、熱點及重大問題都要向村民公開。公開的時間要及時,公開的內容要簡潔明了,讓群眾能一目了然。然而,筆者下鄉調研時,注意觀察過不少地方的村務公開欄,發現許多村務公開欄一直空著,成了名符其實的擺設品。有的地方雖然“村務公開”了,但公開的內容卻變了味,不是群眾普遍關心的涉及農村計劃生育、救濟糧款的發放、費稅改革、土地審批等熱點問...
丹寨縣種草養畜有新徑————作者:陳貴旭
摘要:<正> 丹寨縣在種草養畜工作中,堅持務實求真,走“優質、高效、高產、節糧型畜牧業”的發展路子,積極與市場接軌,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完成優質牧草種植2796畝,修建牛圈15682平方米,種草養畜戶迭3828戶,基礎母牛存欄7434頭。丹寨縣的種草養畜之所以能發展這樣快,關鍵是該縣采取了“四到位”措施:一是管理到位。該縣對皇竹草種的發放、種植,種公牛的引進、選點,基礎母牛的品種、使用等工作進行了...
貴州農產品大流通的“四個不適應”————作者:崔云霞
摘要:<正> 生產、流通、變換、消費是一個完整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鏈條,破壞了其中任何一條,都將對國民經濟的運轉造成巨大的損害。當前在貴州,農產品流通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加快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因為:一方面,農村自給半自給的自然經濟痕跡較深,市場主體發育程度較低,農產品流通中信息服務薄弱,農產品流通滯后于生產,大多數農戶圃于小農經濟簡單再生產的循環未能盡快打破;另一方面,農業生產經營又...
贊“農民收入自己填”————作者:余力
摘要:<正> 報載,河北省威縣在核算農民人均收入時,將收支賬簿發到農戶手中,讓他們自己記錄全年收支情況;年終,再由農戶如實填寫收入統計表,待匯總核算人均收入后,再反饋給農民,得到認可后,才向社會公布。群眾稱贊說,這樣的收入才是“實打實”
加快鄉鎮企業園區建設 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作者:葉棟國
摘要:<正> (一) 鄉鎮企業園區指由政府、企業或村集體主導,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統一實行一些優惠政策和服務措施,吸引、引進企業入駐的集聚發展區。建設鄉鎮企業園區,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好處
推廣“傻瓜技術”好————作者:楊榮林
摘要:<正> 報載,河北省內鄉縣農業科技人員針對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低、掌握技術慢的實際,著力在農業科技由“復雜”到“簡單”上動腦筋,下功夫,把一些農業高精尖新技術通過再加工變成簡單易懂,便于操作的“傻瓜技術”,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
大力發展主導產業 努力促進農民增收——遵義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情況綜述————作者:翁小蓉,李光明
摘要:<正> 遵義縣是一個名符其實的農業大縣,全縣130.38萬人,就有117.76萬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數的90%以上。近年來,遵義縣各級各部門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建設
對癥下藥調結構 突出優勢建小康——息烽縣加快貧困鄉村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做法與成效————作者:盧天倫
摘要:<正> 增加貧困人口收入,改善貧困鄉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素質,是新階段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舉措。近年來,息烽縣在扶貧開發工作中認真審視縣情農情,堅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傾全縣之力,重抓產業與資源組合,狠抓基地建設,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探索農民“調產增收”新路子,先后扶持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2002年,
別讓農民“大海里撈針”————作者:徐力
摘要:<正> 對信息,農民是又愛又怕。一條有用的信息,能讓人種一季萊養一圈羊,就賺回不少錢;可一條過時的、失實的信息,也能害得人賠錢搭工夫,落得個血本無歸。于是,大多數農民不管做什么決定,先得看看周圍的鄉親們種什么來錢,附近的市場上什么好銷。就連外出打工,很多農民也是從親友那里得到的信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讓農民從鋪天蓋地的廣告、真假難辨的信息中甄別、篩選出自己需要的東西,無異于讓他們在“大海里撈針...
加快農業結構調整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加快赤水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思考————作者:袁必祥
摘要:<正> 一、現狀及成效 素有“黔北門戶”之稱的赤水市,是個典型的農業市。為了加快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主要內容,以結構調整為栽體,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緊緊圍繞“兩業一城一市”的經濟發展戰略,突出抓好特色產業,全面推進以竹、畜、藥、果為重點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00
考核干部謹防陷入“誤區”————作者:道珍
摘要:<正> 考核干部必須做到實事求是,為黨組織提拔、任用干部提供科學依據。但從近年來一些地方考核鄉鎮干部的情況來看,普遍存在這樣一些問題
結婚后男到女家落戶可以嗎
摘要:<正> 編輯同志: 我父母只生了我們兩個女兒,姐姐已經出嫁。去年我結婚后,決定愛人到我家落戶,這樣就可以照料年邁的父母,可是當我提出給愛人入戶時,村里領導說,本隊田少,給我愛人入戶分田群眾有意見,不同意入戶,請問,他們這樣做合法嗎
行政命令不能違法
摘要:<正> 編輯同志: 兩年前,我與村委會簽訂了承包磚窯的合同,合同規定承包期為5年,每年向村上交承包費500元,另交制磚機等工具折舊費和土地使用費1萬元。到年底,我除了按合同交完承包費之后,還獲利2萬多元。村干部覺得我受益不少,而其他人收入又很低,就決定終止與我簽訂的承包合同,把磚窯轉給王某等3人承包,我不同意。可王某等3人認為村上已經把磚窯承包給了他們,就在一天晚上強行將磚窯停火,致使一窯磚報廢,...
相關農業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