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nóng)業(yè)期刊 熱度: 時間:
四川糧油科技
關注()《四川糧油科技》糧食科技雜志,是一本糧油技術刊物。
《四川糧油科技》宣傳黨在糧食生產(chǎn)和科技方面的重要方針、政策,報道省內(nèi)外糧油加工、儲藏、檢測、食品、機械、倉廠建筑、飼料研究、電子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革新的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
四川糧油科技雜志欄目設置
優(yōu)質(zhì)糧食、糧油加工、糧油儲藏、糧油食品、飼料與飼養(yǎng)、標準與檢測
四川糧油科技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wǎng)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四川糧油科技雜志社征稿要求
1.《四川糧油科技》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nèi),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并譯成英文。
2.《四川糧油科技》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四川糧油科技》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nèi)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shù)字用法:執(zhí)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的規(guī)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shù)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shù)字作為語素構(gòu)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shù)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shù)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shù)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shù)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nèi)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閱讀推薦:糧食流通技術
《糧食流通技術》是由國家糧食局主管、國家糧食儲備局鄭州科學研究設計院主辦的全國唯一以糧食流通為主題的科學技術性期刊,是糧食流通行業(yè)知名的國家級精品刊物。自95年創(chuàng)刊以來,深得讀者和同行的稱贊和好評。目前已覆蓋全國各地的大中型糧庫、油廠、面粉廠和飼料廠,得到全國各地廣大讀者朋友的支持、認可和厚愛。雜志內(nèi)容豐富詳實、新穎實用;印刷精美,圖文并茂,是廣大讀者朋友學習、交流、收藏的理想媒體。
四川糧油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華夏皇冠上的珍珠————作者:竇葉
摘要:<正> 皇權(quán)是令人討厭的,但皇冠是美麗的。用珍珠鑲嵌的皇冠是智慧,是聰明,是心血.是華彩的精粹。假如喜馬拉雅山正是華夏的皇冠。那鑲嵌在皇冠之上的五彩珍珠.就是大豆。 豆分黃、白、赤、青、黑、花、雙色……諸種天然色澤。其中尤以黃者為眾。老百姓于是稱之為“黃豆”。黑者常代藥,叫“黑豆”
米飯黃豆=長壽——與通永法師論道
摘要:<正> 文殊院茶圃極大,覓到老友通永大師頗費些力打個問訊后。茶博士已將余的茶水沖泡,法師告訴人家,說余是他的大師兄,茶資算他的、那茶博士便高矮要免單,說通永法師高人。區(qū)區(qū)
彭祖高壽不是謎————作者:張敬盆
摘要:<正> 蜀地多奇人,彭祖應算一個。 彭祖是一個具有文韜武略的部落領袖,又是一個善醫(yī)巫卜的學者。但這類人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fā)展史中比比皆是,不足以奇
以食代藥的優(yōu)良脂肪————作者:謝唯佳
摘要:<正> 幾乎所有流行的膳食搭配參考表中,都列有脂肪。各種醫(yī)衛(wèi)組織推薦的每日攝入量均為不低于25克。也有附加說明,提醒人們減少固態(tài)脂肪如豬、牛、棕櫚等動植物油脂的比例
高血脂引發(fā)腦中風————作者:楊茜
摘要:<正> 當代大陸中國人的富貴病之———高血脂是引發(fā)腦中風的重要原因。 腦中風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病。在中國北方城市及偏好油炸面食的地域更占有高發(fā)比例,是人類健康的殺手之一。直接原因是由于腦血管變窄,血栓阻塞、血管破裂所致。死亡率極高。幸存者也
蜀中緣何無大將————作者:古今
摘要:<正> 至秦漢,蜀中早已是草肥水美,人丁興旺。遠在楚荊的山野遺民諸葛先生,足不出戶,悉知三巴之事,作出了影響并改變中國歷史的“隆中對”:益州盼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
大豆之癢——既食之則安之————作者:一凡
摘要:<正> 作為計劃經(jīng)濟中的重要物質(zhì)之——油,一直是國家控制最嚴格的食品。為農(nóng)業(yè)外貿(mào)官員津津樂道的是五十年代我國還出口油料油脂,光大豆一項每年就出口幾百萬噸,直至199
鐵核桃————作者:連根
摘要:<正> 核桃,學名胡桃:(Juglans rega)。原產(chǎn)于我國西北羌族活動區(qū)域,又稱“羌桃”。羌族始祖為炎帝,即神農(nóng)氏。神農(nóng)嘗百草,是否嘗出羌桃可以食用,目前沒有文字記錄。但羌桃和
敲骨吸髓——鐵核桃取油記————作者:朱然
摘要:<正> 常聽人說起買核桃受騙的故事,內(nèi)容大同小異:流動小販賣帶殼核桃。擺幾顆剝脫二分之一帶骨殼的樣品,露出鼓鼓滿滿的桃仁、俗稱“薄
鮑魚春秋————作者:何資記
摘要:<正> 一 馬會請客 九十年代初,公干到香港。友人請觀賽馬。今天我們都知道西方的賽馬和東方的賽馬有點不同。蒙古草原賽馬,是以體育賽事和搶頭彩為目的。香港當時作為英人的轄地,是道地以馬為博
鮑和鮑魚的學問————作者:謝小
摘要:<正> 鮑:海洋動物。學名:Haliotis gigantea.俗稱鮑魚,也稱大鮑。古人稱其為“鰒”、“石決明”。《周禮·天官》載其為周天子常膳用料;《漢書·王莽傳》稱其“鰒魚”
廿度風雨泥濘路(上部)————作者:諸公
摘要:<正> 油品大容量計量科普審視 一、不懂不學、問題不說 一九八五年,我受命由科研一線轉(zhuǎn)行到業(yè)務管理一線。說明白一點,就是管理一個省的油品運輸計量和儲存,
論植物油密度和體脹系數(shù)的正確取值————作者:李永麗
摘要:<正> 植物油的密度的測量,一直是比較繁瑣,特別是絕對密度,在—般工作性檢化驗室中進行測量,既困難且重現(xiàn)性不好。因此,長期以來,國內(nèi)外都采用“相對密度”,即用比重來替代
流量質(zhì)量計量技術————作者:王天明
摘要:<正> 大容量油品的質(zhì)量計量通常情況下采用靜態(tài)下的稱量法或打尺計量法,這兩種方法由于受到計量方式本身的條件限制,因而計量精度低、效率差。特別是目前
油品計量技術三則————作者:朱元清 ,李書宏 ,周道伊
摘要:<正> 1、植物油密度測定方法 朱元清 一、測定器具 植物油密度計:最小分度值0.005(g/cm),最大不確定度0.0003,量程0.890—0.940 水銀溫度計:最小分度值0.2℃,量程0-50℃ 溢出式量筒:2000毫升溢出式量筒及溢出杯 二、試
最新“庫倫滴定法”植物油酸價測定儀————作者:王長明
摘要:<正> 一、庫倫滴定法是絕對精確的方法 在計量標準中,對液體的體積的計量是由長度單位派生出的體積所構(gòu)成的容器,因為體積是長度的三次方,故長度度量的誤差帶到容器度量中則按立方次增加,因而容積是計量范圍中較差的計量標準,制作容器材料及液體本身對溫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發(fā)明1998年度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內(nèi)貿(mào)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植物油密度計
摘要:<正> 一百多年前,古老的俄羅斯科學院測量出葵花籽油20℃時的“比重”。同時,還發(fā)現(xiàn)油的比重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比俄羅斯更古老的中國早就把這個發(fā)現(xiàn)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從前油商在冬天一定要在油缸下煨盆火。咋了?那不是怕油結(jié)凍嗎!不全對,油溫升高,體積就膨脹,一定“量提”中的油的量就
發(fā)明服務于國計民生——記植物油密度計的誕生————作者:馬孝昆
摘要:<正> 2002年,全國鐵路共散運植物油200萬噸,假如不用火車罐散運,而仍舊用200升鋼桶包裝運輸,則需要鋼桶1500000只,折計優(yōu)質(zhì)薄鋼板材30萬噸;增加鐵路運力20%以上。1987年,國家有一個保守的統(tǒng)計,每散運一噸油品,至少節(jié)支64
鐵路罐車油溫測定儀——奉獻給油品計量員的最好工具————作者:曾曉峰 ,王鑄
摘要:<正> 當我們從朱元清先生處獲知鐵路罐車油溫測定還在使用“半導體點溫計”時,真的大吃一驚。大家知道,計量工具和其它工具最大的不同是
朱老師電腦——植物油罐火車計量的微型計算機簡介————作者:毛掬萍
摘要:<正> 植物油罐火車是大宗油脂貿(mào)易最經(jīng)濟、最方便的運輸兼計量工具。2003年,據(jù)有關統(tǒng)計,全國共使用罐車四萬余次,運載植物油二百萬噸。約占植物油
相關農(nóng)業(yè)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國內(nèi)期刊大全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