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青少年書法》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青少年書法》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青少年書法》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青少年書法》分為“少年版”和“青年版”。《青少年書法·少年版》讀者對象主要為中小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的同時,也注重書法知識的普及和書法技法的傳授。“書法伴我快樂成長!”輕松而響亮的口號刊登在每期雜志的封面,有無數小讀者通過雜志的引導,成為后來的書法家。少年版貼近初學者,以寫字教育為主要內容,指導少年從基礎學起,增強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提高少年的綜合審美素質。
雜志舉辦了很多有影響的展覽和比賽,其中包括6屆“銀河杯”全國青少年書法大賽、兩屆全國少年書法大賽、兩屆全國青少年書法臨摹大賽,參與者有幾十萬之眾。此外,雜志常年開展少年書法評級活動,為推動少年書法教育的規范化不懈努力。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先生一直關注青少年書法事業的發展,關注《青少年書法》雜志,他還欣然擔任雜志的首席顧問,還不止一次擔任雜志舉辦的大賽的評委。在雜志創刊20周年時,他曾為雜志題詞:“廣德”,表達了他對青少年書法事業的關心和對《青少年書法》雜志寄托的無限希望。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知網,萬方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1、經典導讀2、現代書家 3、古代書家 4、書法教育 5、書法知識 6、臨帖輔導 7、名詞術語 8、硬筆講座 9、名帖競臨 10、書學卡通 11、毛筆講座 12、評級命題 13、習作點評 14、唐宋詞畫 15、小小星座 16、習作選登 17、評級作品 18、書史連環畫等。
2014年01期目錄參考:
1 小小星座 2+73
2 何紹基臨《爭座位帖》 唐秀領; 3-8
3 漢《禮器碑》臨習技法(連載·6) 喬延坤; 9-11
4 《曹全碑》技法(連載·5) 張建國; 12-15
5 小學語文同步寫字(連載·25) 張守鎮; 16-19
6 褚遂良《大宇陰符經》技法講座(連載·5) 楊海波; 20-23
7 執筆無定法 盧仰; 24
8 含文苞質,平中寓奇(連載·12)——以《乙瑛碑》為例淺談中學生硬筆書法教學 位素娟; 25-26
9 牽牛要牽“牛鼻子”,糾錯須找“關鍵點”——也談如何矯正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孫玉; 27-28
10 寫字教學評價應注意的三大問題 謝碧玲; 29-30
11 古拙清新,質樸自然——解讀鐘繇小楷書法的主要藝術特色及其歷史影響 張榮才; 31-32
12 談談蘇軾的執筆法 陳偉彬; 33
13 我的辦班簡述——河南省澠池縣趙元兆書畫班教學經驗談 趙元兆; 34-35
14 趙元兆書畫班學生作品選登 36
如何快速發表職稱論文:論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人學價值
[摘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全部理論的價值訴求,而異化勞動理論是馬克思自身思想變革的重要環節。該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片面發展和價值貶值的多重表現和內在根源,其關注的核心問題就是人的問題,包括人的價值、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問題,而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則構成了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基本框架。正是從人的全面發展這個價值訴求出發,馬克思揭示了揚棄人的自我異化的人學主旨,即超越人的工具理性、從人的片面發展向全面發展的人學價值。而在當代中國,這也正是理解和汲取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人學價值的意義所在,即增強堅持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自覺性,尊重勞動與勞動者以及創造勞動者價值實現的生產勞動與生活環境,進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論自信奠定堅實的人學基礎。
[關鍵詞]如何快速發表職稱論文,馬克思,異化勞動,人的需要,人學價值
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自誕生到現在已經170年了。這部《手稿》完成于1844年8月,是一部政治經濟學研究筆記,而在當時,馬克?a href='http://www.56st48f.cn/journal/jijiu/'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急救嗣揮薪湔匠靄妗T謁懷痙飭?0多年被世人知曉后,西方學者驚呼發現了另一個馬克思即“人道主義的馬克思”。20世紀 80年代以來,在我國理論界曾一度掀起關于異化和人道主義的討論中,《手稿》所闡述的異化勞動理論成為論戰雙方的重要理論資源。
青少年書法最新期刊目錄
《寇奉叔墓志》研究——兼論隋碑中的“篆分遺意”————作者:楊梅桂;
摘要:隋代楷書淵源漢魏,內承周齊峻整之緒,外收梁陳綿麗之風,上谷寇氏家族中的《寇奉叔墓志》便具有此類風格特點。本文對寇奉叔的家族世系和仕宦過程等相關問題展開討論,并且探析該墓志書法的藝術特點和書風源流,另外從清代包世臣書論中“篆分遺意”和“中實”筆法的概念來賞析這方墓志。本文意在補充史料中關于寇奉叔的記載,同時,通過此墓志書風,考察北朝墓志到隋代初期的書風流變和審美價值
撫塵書法遺珍——《延香館帖》考辯————作者:杜景麗;
摘要:<正>《延香館帖》,是王鐸傳于后世的、保存完整的三種碑刻匯輯之一。另外兩種是享譽書壇的《擬山園帖》和《瑯華館帖》,這兩種刻帖在國內外知者甚眾,且經久不衰;而《延香館帖》卻鮮有知者,僅在20世紀80年代初由中州書畫社在其出版的《王鐸書法選》中收錄過部分作品(當時名為《柏香帖》,后因延香館位于柏香鎮而賦名)
碑學運動下的鄧石如隸書————作者:牛晴;
摘要:清代的碑學運動是中國書法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涌現出一批在碑學影響下而卓有成就的書法家,鄧石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本文闡述了碑學的釋義及碑學影響下的隸書風格,緊密結合時代背景,探討鄧石如書法的成因、風格特征、技法,兼及對后世書學的影響
古法與己意——蔡襄與北宋書壇略論————作者:李一鳴;
摘要:“宋四家”中的蔡襄于北宋書壇而言意義非凡,在扭轉北宋書學的風氣方面起了關鍵性的作用。蘇軾在繼歐陽修之后亦對蔡襄贊許有加,稱其為“本朝第一”。蔡襄本人的書法風格也是在中庸思想影響之下“法”與“意”高度結合的產物,他的這種淡雅中和之風既是時代的選擇,也盡顯個性魅力。蔡襄承接唐法,啟發宋意,對北宋書壇及整個中國書法史的意義不容忽視
顏真卿行草書與晚明尚奇書風研究————作者:王彥文;
摘要:本文通過比較顏體行草與晚明尚奇書風,發現二者在繼承傳統中突破創新、追求筆墨趣味、注重個性抒發等方面有相通之處。然而,晚明尚奇書風在審美取向上更加多元,呈現出雕琢藻飾的特點;在書寫速度上也更加閑適悠然,反映了時代精神的差異。通過對二者異同的分析,可以深入理解不同時期書法藝術的發展脈絡與審美情趣的變遷,為當代書法創作提供啟示
明清印論品評中的“逸品”研究————作者:張雪;
摘要:“逸品”作為傳承千年的中國傳統藝術品評標準之一,具有多重含義,是抽象的、模糊的存在。本文通過“逸品”的發生與演變,及明末清初各印人在印論品評中對于“逸品”說的繼承與發展,來研究中國傳統藝術品評觀對明末清初印學理論的影響,并解釋說明“逸品”觀的思想流變
以《吳鎮詩》為例淺析趙之謙碑帖融合的書寫精神————作者:齊麟;
摘要:趙之謙書法于顏體用功極勤,后及宋人尺牘,至34歲時得《鄭文公碑》精拓,后轉益北碑,書風從此改變。其獨特的開創性成就集中在魏碑行書這一領域。趙之謙作品最多、傳世最廣的是行書,行書也是其晚年作品的重心。其行書有的介于真行之間,有的介于行草之際,但總而論之,魏碑的形態、篆隸的線質是趙之謙行書獨有的特點
論書百韻箋略————作者:黃修珠;
摘要:<正>侯馬盟書甲金石上論風神,霧里看花總不真。千古紛紜求筆法,水精宮[1]里問迷津。求篆于金[2]誤煞人,只憑鋒正步前塵。一池春水觀科斗,潦倒生機最可親。注:[1]指趙孟,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一說水精宮道人)。趙孟《蘭亭十三跋》:“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2]李瑞清認為:“求分于石,求篆于金,蓋石中不能盡...
李日華“性靈”思想探究————作者:劉宇欣;
摘要:隨著書法文化的深厚積淀與持續演進,書學之路上涌現出眾多引領風潮、推動變革的杰出人物,他們的貢獻所產生的影響深遠而持久。李日華集書畫和鑒藏于一身,在書學領域提出的“性靈說”,其中獨到的見解,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他強調書家心靈與性情的自然流露,主張書法應抒發個人獨特的情感與體悟。這一理念將儒家的中庸之道與個性解放思潮巧妙地融為一體,為書學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氣象超拔,吳帶當風”:吳讓之篆書淺析————作者:李翌;
摘要:<正>秦小篆的規范化,標志著篆書的完全成熟。至漢代以后,篆書雖然逐漸退出實用舞臺,但無論從文字本身還是藝術傳承方面來看,都沒有被時代遺棄,反而隨著歷史文化的進程與其他書體相交融,顯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其中秦代的李斯、唐代的李陽冰、明代的趙光等在篆書發展史上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清代乾嘉以前,尊崇舊法的篆書書家都在極力模仿“斯冰之風”,求得“傳統”的承續,但在取法范圍及筆法上的陳陳相...
《集王圣教序》臨習探賾————作者:張洪福;
摘要:<正>《集王圣教序》,全稱《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現存于陜西西安碑林。該碑堪稱王羲之書法藝術的集大成之作,是后世學習行書的楷模。明代學者王世貞對其評價甚高,譽之為“墨池之龍象,蘭亭之羽翼”。即便是對碑刻書法極為推崇的沈曾植亦認為,學習唐代書法,無論從何處入手,均不能繞過此碑。由此可見,《集王圣教序》在行書學習路徑中的核心地位不容忽視。若欲從臨摹中汲取知識,首要之務在于掌握碑刻之歷史背景及其鐫刻方...
趙之琛印章款識中的“仿印”思想————作者:郭明軍;
摘要:趙之琛作為“西泠八家”之一,其印學思想具有極高的影響力,趙之琛印章款識大量流傳于世,具有重要的文獻研究和篆刻藝術價值。在其印章款識中大量存在“仿”“擬”等此類字眼,記述了篆刻創作的取法對象、取法方向、取法目的等關鍵點,這也是他成為古今第一“仿印”大家的主要依據。因此,提起“仿印”,后世篆刻者們就會想到趙之琛。當然在趙之琛之后,“仿印”的高度再難被突破。他不僅在“仿印”取法上廣泛,在“仿印”的審美認...
智慧教學平臺賦能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提高書法臨摹能力的實踐研究——以示字旁為例————作者:熊宇;
摘要:當前,我國教育數字化正在更立體、更全面地賦能“五育融合”的素質教育。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當下中小學書法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書法臨摹能力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智慧教學平臺的優勢,探討智慧教學平臺賦能下提升小學三至六年級學生書法臨摹能力的策略,旨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落實美育浸潤行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書法教育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現狀與對策分析————作者:程林娜;
摘要:書法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僅承擔著傳承書法經典、弘揚中華文化的使命,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但當前書法教育在資源開發和利用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優化書法教育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美術教學創新研究————作者:嚴赟;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項目化學習逐漸成為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項目化學習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本文探討了基于項目化學習的小學美術教學的創新路徑,通過教學設計和實踐應用,分析其對學生美術素養和綜合能力提升的積極影響
小學低年齡段學生書法教育教學研究————作者:陳殷;
摘要:<正>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書法教育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說是一種文化的珍寶。現在,為了讓這一文化珍寶可以得到傳承和發展,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注重把小學階段的書法教育做好。因此,當代教師應從小學低年齡段入手,積極實施書法教育,讓學生充分體會書寫漢字的樂趣,有效喚醒學生的漢字審美意識。一、相關概念(一)小學低年齡段概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將1至2年級定義為第一學...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作者:金俊喜;
摘要:<正>書法作為中小學教育階段中的一個重要課程,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繼承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項基礎工程。要想讓學生寫一手好字,就必須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一、激發興趣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書法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事物,而且教學內容涉及較多的是楷書。它的審美思維不像美術那樣有明亮的色彩,有比較具體、熟悉的形狀,書法只有單一的顏色和線條。如果教師授課方式缺乏創意,學生學起來就會...
書法教學中美育滲透策略探析————作者:趙浩;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育滲透成為各學科教學的重要任務。然而,如何在書法教學中有效融入美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探討了書法教學與美育的內在聯系,提出了培養審美感知力、激發美學想象和提升審美判斷的具體策略,并探索了跨學科整合、數字化賦能和社會實踐導向的創新路徑。通過這些策略和路徑的實施,旨在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促進書法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實現美育在書...
書法教育與傳統文化傳承的互動關系研究————作者:胡永龍;
摘要:書法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文字表達的功能,更是民族文化與精神的體現。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書法教育逐漸被納入課堂教學中,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分析書法教育與傳統文化傳承的互動關系,探討其在當代社會中的現實意義與挑戰。我們發現,書法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地位不可或缺,能夠有效促進文化認同的構建、增強文化自信,并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傳播
兩方新莽官印試釋————作者:婁鈺杰;
摘要:<正>一“義陽典鐵官宰”(圖1)印,銅質,龜鈕,印面2.35厘米見方,通高2.4厘米,其中印臺厚0.8厘米,鈕高1.6厘米。1989年征集于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1997年調河南博物院收藏。《文物》1999年第4期《“義陽典鐵官宰”銅印跋》(以下簡稱《印跋》)、2001年第4期《“義陽典鐵官宰”銅印新釋》(以下簡稱《新釋》)兩篇文章分別對此印進行了考釋,涉及到“義陽”的區位以及斷代等內容。細讀之,仍...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