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西北美術》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西北美術》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西北美術》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西北美術》--西安美術學院學報,是西北地區唯一公開發行的專業美術期刊。本刊現為季刊,方12開,五個彩色印張,共56頁。每季月末出刊,每期刊登彩色圖片約50幅,文章約9萬字,內容豐富,圖文并茂。近年來,雜志立足西北,放眼全國,始終把目光投向學術前沿,不僅關注藝術創作及理論研究的新動態,而且展示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新成果,為繁榮文化藝術事業竭盡全力。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陜西省高校優秀社科學報三等獎(2002年)
知網,萬方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當代視野、藝術探索、文化考古、文化熱點、藝林漫筆。
2014年02期優秀論文范文:
11 黃山畫派及其傳統風貌 王伯敏 62-65
12 王世貞與董其昌:兩種不同傾向的繪畫史觀與畫史建構方法——兼談繪畫史寫作的立場與原則(上) 杜娟 66-70
13 “太極圖是書畫秘塊”——黃賓虹畫學探微 王魯湘 71-77
14 小橋通衢燭光不滅 蔡昌林 78-80
15 “內模仿”與“個人無意識”理論 曹陽 81-83
16 陜北子長縣鐘山石窟考察實錄 呂春祥 84-87
17 魏晉南北朝墓葬圖像與佛教圖像之關系探析 王江鵬 88-90
18 淺述梵高、蒙克、席勒藝術創作中的負向情感 林薇薇 91
19 對抗與認同——阿特米西亞與維吉?勒布朗繪畫中的女性意象研究 李敏 92-95
20 生命本體與藝術本體的雙重探尋——安東尼奧?梅內蓋蒂的本體心理學與本體藝術探索之路 婁宇牟平 96-99
21 《雍正洋裝伏虎圖》研究 鄧雪萍 100-102
22 歷史與審美視域中的當代陜西書法文化觀念探析 高喜鋒 103-106
23 霍去病墓石刻藝術的早期調查與研究 曹鐵娃曹鐵錚 107-109
24 洛佩斯的城市與繪畫 李華 110-111
25 武當民居建筑風格探究 柯澤 112-114
相關論文范文:試論激發幼師專業學生美術課學習興趣策略
摘 要:教育是一門藝術,美術教育更是一門藝術中的藝術。如何把握職業學校美術課堂的天平,怎樣發揮職業學校學生的潛能,成為一個值得研究和思索的問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職業學校的美術教學更應該注重以人為本,激發學生的興趣,創設“詩情化”教學、“人情化”教育的情境,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使興趣這一老師在教學中真正令教與學互融互補、互為依存。
關鍵詞:美術教育,激發,興趣,人性化,策略
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思維、有情感的,職高學生的思想、思維和情感較之普高學生更豐富、更復雜、更有多面性。美術學科不僅是單純的藝術學科,更是一門藝術與人文相交融、相互補、相滲透的綜合性學科,因此,職業學校美術教學中的學習興趣正如一塊頑石,是可以攻玉的,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西北美術最新期刊目錄
筑一流美院 揚大國美術——在西安美術學院推進“雙一流”建設大會上的主題發言————作者:朱盡暉;
摘要:<正>十月長安,群賢畢至。今天,我們相聚西美,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共商“雙一流”建設發展大計。在此,我代表西安美術學院,向百忙之中蒞臨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西美發展的各位同仁、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今天的西美校園,是知識的海洋、藝術的殿堂,每個角落都充滿憧憬和希望。我們為偉大祖國75載的輝煌成就心潮澎湃。作為一所與共和國同齡的紅色美術院校,我們...
“人民性”的時代建構:新中國美術75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摘要:<正>2024年10月22日,“人民性”的時代建構:新中國美術75年學術研討會于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A館一樓舉行。本次研討會作為202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百年美術創作中的人民性研究》階段性會議,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提供學術支持,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雜志社聯合主辦,西安美術學院學科建設辦公室、美術史論系等單位承辦,西安美術學院科研創作處、新中國美術研究所協辦。中國美術家協會美...
新中國美術的人民性————作者:朱盡暉;
摘要:在新中國美術中,人民性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概念。它涵蓋美術作品的題材內容、形式風格、藝術價值、社會功能等多層范疇。由于它全面且頗具深度的內涵和外延,使得新中國美術的創作導向始終圍繞“以人民為中心”,滿足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需求,成為連接歷史與現實、溝通藝術與民眾的橋梁,為中國美術事業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西安美術學院推進“雙一流”建設大會
摘要:<正>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推進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于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部署要求,2024年10月18日上午,西安美術學院在雁塔校區美術館召開推進“雙一流”建設大會。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海波出席并講話;西安美術學院黨委書記丁巨濤主持會議,院長朱盡暉作主題發言;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周慶富,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楊曉陽,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陜西省師生書畫作品展在西安美術學院開幕
摘要:<正>2024年9月24日上午,由陜西省教育廳主辦、西安美術學院承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陜西省師生書畫作品展”在學院美術館開幕。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冀映秋,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王淳,省少先隊總輔導員、省少工委主任趙大勝,省委網信辦二級巡視員高志強,西安美院黨委書記丁巨濤,院長朱盡暉,副院長何軍出席開幕式。書畫展圍繞“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習近...
西安美術學院召開國際美術人才培養座談會
摘要:<正>2024年10月19日上午,西安美術學院國際美術人才培養座談會在西安美術學院篤行樓二層會議室召開。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伊朗伊斯法罕藝術大學校長阿里瑞薩·阿塔里·艾哈邁德、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藝術大學副校長迪米遲耶·佩西、伊朗伊斯法罕藝術大學副校長錫耶德·穆哈邁德尼·艾瑪米、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拉奎爾·蒙克·阿爾法羅、西班牙塞維利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丹尼爾·比爾博·佩納、意大利...
朝鮮族“白衣民族”稱呼的符號象征————作者:張宇帆;
摘要:朝鮮族作為我國眾多少數民族之一,以其獨特的服飾特點而得到廣泛認識。而朝鮮族的另一個稱呼“白衣民族”也為大眾所熟知。在這其中,“白衣民族”是如何成為朝鮮族的另一種稱呼,并最終形成代表這一民族的符號象征,是本文進行探討的地方。通過對史料等的初步分析及圖片資料對比,結合符號學研究,客觀簡要的對朝鮮族“白衣民族”的由來進行分析,闡述朝鮮族“白衣民族”中所體現的符號象征
王履祥先生與敦煌圖案學————作者:李青;
摘要:敦煌圖案學是敦煌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學科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1954年,王履祥先生在西北藝術專科學校(西安美術學院前身)校刊《藝術生活》中發表了《略談敦煌的圖案藝術》一文,該文被學界視為敦煌圖案學的第一篇開山之作。兩年之后,1956年常書鴻、金維諾、勞榦等陸續又有相關文章發表,是為敦煌圖案學研究之濫觴。本文依據王履祥先生的論文、日記及其他相關材料,僅對王先生上述論文的寫作緣起和論文特色及其學...
略談敦煌的圖案藝術————作者:王履祥;
摘要:<正>西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我們的祖先在這里遺留下很多寶貴的文化藝術遺產,就圖案藝術來說,也是全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為了更好地向民族藝術遺產學習,為創造具有民族風格的新圖案準備條件,西北藝術專科學校領導于去年6月中旬派了5個同學和我去敦煌千佛洞進行臨摹和學習。由于大家的團結和努力,特別是敦煌文物研究所領導及全體同志的熱情指導與協助,在短短兩個月中,臨摹了各種圖案142種:計有各代藻井21種,邊飾...
朱狄《當代西方美學》之書評————作者:豐凡順 ;楊維民;
摘要:“當代西方美學”所涉獵的理論范疇和研究對象甚廣,且美學思潮、流派紛繁復雜,莫衷一是。鑒于想要更全面且客觀地探尋、掌握當代西方美學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的美學思想,了解延續了兩千多年的美的本質問題放在當代西方的視野中將如何探討,以及當代西方美學所關注的學術重點是什么、各門類藝術中的美學問題又是什么等等。倘若選擇這本美學名著進行研讀,正可謂理想之選。朱狄先生以系統性、全面性的研究方法,通過秩序化、文本化的邏...
敦煌彩塑的造型語言————作者:龍忠;張鵬飛;
摘要:敦煌彩塑始自十六國,歷經多個朝代,其保存古代彩塑數量眾多,工藝精美絕倫,歷時之長,為世界所罕見。在造型語言上豐富多樣,敦煌彩塑追求生動逼真的形體,強調對人物形態、表情和神態的刻畫;色彩豐富艷麗,多采用紅、黃、綠、藍等鮮艷的色彩,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既有雕塑的立體造型語言,也有平面的繪畫語言,其中線條、色彩、空間、動態反映了敦煌彩塑造型語言的基本特征和藝術風格
芮國墓葬人龍紋的圖像設計語言考略————作者:張金元;
摘要: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中,曾經出現過一個璀璨的、擁有豐富金器、玉器并呈現出豐富美學價值的文化瑰寶,即是梁帶村芮國墓葬出土的諸多文物。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金器、玉器中的龍紋以及人龍紋呈現出了豐富的造型和出眾的美感,并體現著古人對美的追求以及其信仰的展現和對政治地位、身份的宣誓。其中人龍紋在出土文物中具有代表性,有著圖像學、社會學和藝術學的多重意義。本研究通過對芮國墓葬出土器物中人龍紋的圖像分析,嘗...
明清仿北苑作的筆墨分歧考和董其昌的董源圖像矯正觀————作者:高尚學;程曦;
摘要:作為文人畫語境下的“南宗之祖”,董源風格是明清畫家在創作表現與主題模仿上繞不開的高峰。但作為被傳承的藝術范式,董源風格于明清時期的不同畫家筆下存有明顯圖像分歧,該分歧既表現在筆墨形式的視覺差異中,亦體現于摹寫方式、真似效果的形象表達里。圖像模式分歧的現象背后既有來自不同時期繪畫觀念的解讀差異,亦有來自特定時代藝術權威的矯正影響。對明清時期不同風格的“仿北苑”式繪畫展開研究,不僅能從多角度完善董源的...
符號學視角下的中國明清山水畫研究————作者:謝瑤;
摘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符號學正式誕生并興起,在西方學術界引起了諸多討論,而后逐步成為當前藝術史研究過程中十分重要的方法論。中國山水畫的語言包括了筆墨、結構、賦色和造型,藝術家在線條與墨色中構造山水、樹木、樓臺等藝術形象,也傳遞著形象之外的情感與精神。通過符號學視域對明清山水畫展開研究,正是對圖示背后意義的探索,在自然觀、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思想觀念的影響下,明清山水畫的畫面形式、組成部分、色彩變化...
技術觀念嬗變——關于中國當代版畫語言邊界拓展的思考————作者:張煉;馬駟駿;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版畫創作中不斷涌現出新的技術和工具,這些新的技術和工具不僅帶來了創作的便利性和效率,更重要的是拓展了版畫創作的表現力和語言邊界。本文基于現有研究成果,探討技術在版畫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對版畫語言邊界的拓展所產生的影響,并深入理解版畫藝術的發展和技術與藝術的互動關系,試圖從藝術邊界劃分理論出發尋找出符合版畫藝術在當代文化背景下的界定方法
五四運動題材在革命歷史畫創作中的發展研究————作者:魏瑤;
摘要: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展開了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斗爭,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本文以我國建國以來(1949-2021)的四件具有代表性的五四運動題材的革命歷史畫為研究對象,從作品本身形式要素出發,通過梳理分析這四件作品的構圖樣式與敘事呈現、色彩運用與情感表達,探析這一題材在不同時期和風格的美術創作中對革命精神和革命歷史文化元素的傳承與發展
中共“一大”題材油畫創作中群像塑造的演進————作者:謝波;
摘要:本文以中共“一大”題材油畫創作中的群像比較為基點,對其圖像演變脈絡進行梳理,從時代需求,歷史畫發展的自我要求,主體史觀的角度揭示其演變緣由。筆者認為,以中共“一大”為題材的油畫創作所呈現的差異性演變,實際上是從以群像再現為中心的圖像還原,轉向具有象征意味的精神建構,此種演進是歷史題材創作中史實還原的必然,也是時代精神的審美外化。通過對此演變線索的考察,不僅可以解讀同一母題中群像塑造的視覺變遷和時代...
邢永川雕塑藝術的民族化路徑選擇————作者:趙思彤;
摘要: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雕塑在現代轉型的文化視域中,面對西方沖擊和時代語境,以邢永川為代表的一批藝術家,從中國傳統哲學美學內部尋求動力,自覺在堅守民族傳統的道路上中外融合,逐漸形成并確立既適合現代精神,又獨具民族性、地域性、時代性的中國雕塑內涵與精神。本文通過分析邢永川經典雕塑作品,闡釋貫穿其創作生涯始終的民族意識,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意象表達、詩性思維等理論與現代雕塑形式結合,探索現代雕塑的民族路徑
美人食土:委拉斯貴支《宮娥》中布卡羅陶瓶解析————作者:齊彬;蘇子晴;
摘要:布卡羅陶瓶是16、17世紀風靡西班牙乃至歐洲的美白神器,委拉斯貴支《宮娥》中小公主手中所拿的就是這種陶瓶,“食陶”成為美白的捷徑,在貴族婦女中被追捧。不僅是繪畫作品,文學作品也記載有布卡羅陶瓶。正是由于西班牙黃金時代對全世界的殖民掠奪,布卡羅陶瓶才能進入西班牙藝術史,成為繪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一個人的文藝復興——保羅·塞尚繪畫研究筆記————作者:麻愛周;
摘要:剔除繪畫以外的多余部分,找到如數學公式一樣精美的繪畫公理——這就是保羅·塞尚終其一生想要得到的繪畫真理。塞尚的繪畫風格是非常多樣的,他的每一個系列作品都在實踐與驗證一個關于繪畫的基本法則,塞尚要讓他發現的眾多法則最后完美地融合在一幅作品之中,無疑這對于塞尚來說是困難的。我們很難發現塞尚的某一幅作品將他全部的法則都融合呈現。這對于塞尚也許是一種遺憾,但對于我們作為他的繼承者未必不是一件值得慶幸之事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