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貴陽文史》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貴陽文史》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貴陽文史》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貴陽文史》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收錄情況: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2014年01期目錄參考:
1 馬上吉祥 陳石;馬曉麟; 2
2 致2014 馬曉麟; 1
3 “人的社會”——陳獨秀被捕之后的救援風潮 傅國涌; 7
4 食物和性之外 我們愛的就是手機了 本刊編輯部; 7
5 名人論道 本刊編輯部; 8
6 告訴你默多克多有錢 本刊編輯部; 8
7 歷史點滴 9-10
8 不應遺忘的革命鄉賢張忞 李峰; 11
9 年憶 “年”的變與不變 馬曉麟;王英;萬泰華;黃韜;戴明賢;盧惠龍;陳竹;成建三;花影; 12-13
10 春節雜憶 戴明賢; 14-15
11 年的顏色 盧惠龍; 15-17
12 過年和春節的龍門陣 陳蓉俊;萬泰華; 18-19
13 揣上祝福 陳竹; 20-21
14 年的一種集體記憶 花影; 21-23
15 一個甲子里的市場變遷 萬祥富;黃韜; 24-25
16 公務員的年——宋柯炳日記選錄 萬泰華; 26-27
17 大年初一的香火 成建三; 28-29
18 80、90后過新年 黃韜; 30-31
19 編寫《中國彝族通史》的那些事 龍志毅; 32-33
20 那個大災難的記錄者走了 周曉農; 34-36
21 王陽明先生與水西安氏 羅登宜; 38-39
期刊編輯部投稿須知: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搜論文知識網論文發表公告
2、本站提供期刊推薦、論文發表、論文寫作指導服務,如有需要請點擊在線客服人員進行具體咨詢。
3、本站只適當收要收取編審排錄費、排版、制作、印刷、郵寄樣刊、發票等綜合費用,以維持網站正常運轉。
4、本站所推薦期刊,均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承認的,正規、合法、雙刊號期刊。
5、本站與雜志社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發表成功率高,文章審核通過確認錄用支付費用。
最后,感謝您一直以來對網站及合作期刊《貴陽文史》的關注與支持,我們會認真對待您繁忙之余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會再接再厲,與您攜手共進!
貴陽文史最新期刊目錄
黔菜大師古德明————作者:張婷;
摘要:<正>說到黔菜,要提及一位耄耋老人,他就是黔菜大師古德明先生。有人說,黔菜是川菜的衍生,古德明則認為,黔菜是綜合性菜系,集百家之長,又有別具一格的特色,相較已成熟的八大菜系,黔菜是一個年輕卻極富生命力的全新菜系。發揚黔菜文化,是古德明的人生命題,他也因此成為黔菜一派中承上啟下的領軍人物,對于黔菜菜系的形成及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抗戰時期的貴陽茶館————作者:班娟;
摘要:<正>貴陽茶館是抗戰時期貴陽經濟發展的一個表現,它的發展和所具功能呈現了當時貴陽民眾和外省人在貴陽的不同生活方式,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貴陽城市的社會變遷。在茶館里,人們接受了不同思想的碰撞,開闊了視野?箲饡r期的貴陽茶館,是一代人的記憶,也是推動近代貴陽生活走向近代的一個表現。茶館:最解鄉愁之處抗戰之前貴陽也有茶館,但數量較少,職能也較為單一,與西南其他地區相比稍顯落后
黔靈山:貴陽人的公園記憶————作者:林原 ;吳浩;
摘要:<正>作為山城,一直以來,登山都是不少貴陽人最喜歡的休閑方式。民國以前,人們大多喜歡爬東山、螺獅山和相寶山。新中國成立后,更多人則選擇爬黔靈山。不管是登高望遠、冬泳晨練,還是下湖泛舟、踏青賞花,抑或是看野生獼猴,在黔靈山都可以實現。黔靈山距離城區很近,這里的湖光山色,古木名剎,幽潭甘泉,一直滋養著貴陽人的身心。名家筆下的黔靈山在清朝初期以前,貴陽城很小,六廣門就是最北的城界
山城貴陽的湖泊————作者:韓進;
摘要:<正>貴州是山的王國,眾多的小河小溪亙古萬年來在群山中靜靜地流淌。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大力興修水庫,竟使貴陽從山城搖身一變,擁有了許多絕美的湖泊。眾多水庫既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又大大改善了生態環境,更讓貴陽城市大發展后人口劇增,有了充足的水源儲備和條件。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貴陽的上百個人工湖,是怎樣建成的
觀山湖公園————作者:王京;
摘要:<正>觀山湖公園是觀山湖區的城市“綠肺”,共占地5000余畝,其中森林面積4160畝,園內林木茂盛,森林資源豐富,由觀山湖和金華湖組成的生態濕地水體面積約700畝,吸引了數百只白鷺、野鴨等鳥禽在此棲息
“強省會”與打造“千園之城”升級版————作者:文思宛;
摘要:<正>本期特約專題聚焦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話題:公園建設。熟悉,是因為公園已經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場景。陌生,是指公園在城市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一個伴隨時代發展而深化的課題。作為公共開放空間,公園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承載了社會文化功能、生態環境功能、助推發展功能等等。公園的社會文化功能體現在為市民提供娛樂、健身、社交等活動的場所
民國初期的貴州軍閥混戰————作者:丁廷楷;
摘要:<正>民國初年發生在貴州的軍閥混戰歷史,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組成部分,作為沉重的教訓和借鑒,歷史應留下它的記憶。這些故事涉及到筆者祖輩的情節和交集,查明真相,追本溯源,是寫本文的一個初衷。民國初期,筆者的四外公熊范輿先后擔任滇督蔡鍔及黔督劉顯世的秘書長,并參與討伐袁世凱義舉,但此后不久由于貴州軍閥之間的權力爭斗被人刺殺。熊范輿的兒子熊偉當時雖還年幼
貴陽“特支”“新聯”與敵斗爭實錄————作者:李玉;
摘要:<正>這是一段鑲嵌在貴陽土地上的紅色印記,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抗日戰爭勝利后,隨著全國形勢的發展,中國革命進入了中國人民面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抉擇的解放戰爭時期,貴州城鄉出現了日益高漲的革命斗爭浪潮。在中國共產黨貴州組織的領導下,一場以學生運動為主體、以“反饑餓、反迫害”為主要內容的革命斗爭,正在貴陽、安順等中心城市蓬蓬勃勃地開展。工人罷工、學生罷課、教師罷教及各種形式的反抗運動,成為反對國...
貴陽市園林綠化發展回眸————作者:吳玲 ;楊小明;
摘要:<正>翻閱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的貴陽老照片,在黑壓壓的瓦房老樓間,只有稀疏的行道樹。除了河濱公園,城里很少見到成塊的公共綠地,而現在人們所見的場景,已然完全不同——不僅能推窗見綠、開門見園,還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一座座公園,就像一顆顆“綠色明珠”,構成了貴陽最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讓貴陽市民在生態方面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增強
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建園往事————作者:游紅;
摘要:<正>2022年新年伊始,一只被稱為鳥類“大熊貓”的青頭潛鴨,在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被發現,并成為貴陽市范圍內的首次記錄。調查顯示,我國青頭潛鴨數量僅約1500只,這只珍稀鳥兒的到來,不僅給迎新之際的貴陽增添了喜慶,也成為公園生態改善、物種多樣性的力證。近年來,在貴陽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發現罕見物種,已然不是新鮮事。這片藏身寸土寸金大都市里的“濕地野趣”,過去數十年里,始終與貴陽這座城市一同成長—...
日食腸旺兩大碗 不辭常作貴陽客————作者:韓義義;
摘要:<正>貴陽早餐品種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各種粉面、糯米飯、油條、豆漿、包子、饅頭等等,可以供選擇的品種極多。作為一個在北方生長的人,早餐常年習慣于豆漿、油條或各式糕點、包子饅頭,清晨不喜歡吃味道濃重的飲食。自從到貴陽定居后,卻惟對貴陽一樣吃物情有獨鐘,即腸旺面。貴陽腸旺面大體由幾部分組成:面條、肥腸、血旺、脆哨、鮮湯,缺一不可,真正色香味俱全,一看就充滿了吸引力
折耳根:黔地“吉祥之草”————作者:李世平;
摘要:<正>魚腥草乃一味中藥,最早見于南宋王介所撰《履饞巖本草》。在《本草綱目》中,正名為蕺(jí)!瓣垡病,其根修長,蜿蜒叢聚,也稱“蕺兒根”,后訛傳作“側耳根”。久之,黔地方言念為“折耳根”。宋人王十朋曾作《采蕺》,云“陟彼越山,言采其蕺。我思古人,中心悒悒……厥草匪甘,厥蔬匪香。維其味之,豈曰嗜之!辈⒂谠娗白⒃唬骸安赊荚酵跻病T接猩剑。蕺,蔬類也,王所嗜焉。予嘗登是山,故作是詩以思...
爽爽貴陽,美美與共——記貴陽市“千園之城”建設————作者:龍皎;
摘要:<正>如今的貴陽,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城更美……已經成為市民觸手可得的生態福利。項目啟動:整體規劃,統一部署2015年,我從貴陽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借調到貴陽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專班工作。貴陽市園林綠化科學院陳振聲院長作為綠規專班領導,帶領一些專家從2013年開始編制的《貴陽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歷時兩年,已進入尾聲。政府的批復已經拿到,就只有一些...
“國醫大師”劉尚義的中醫之路————作者:楊轉;
摘要:<正>2021年11月24日,貴州省委人才工作會議在貴陽召開。貴州省委、省政府決定,授予歐陽自遠、宋寶安、李桂蓮以及劉尚義四人首屆“貴州杰出人才獎”。四個人,四個領域,四種職業——歐陽自遠研究探月,是科學家;宋寶安主攻農藥,是大學校長;李桂蓮長于種菜,是農科院專家;劉尚義則專注中醫,是國醫大師。他們年齡不同,經歷不同,但都是各自領域里的佼佼者,都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都有著一顆滾燙的赤子之...
四個貴陽人與名劇《桃花扇》————作者:姜文斗;
摘要:<正>有“名世一寶”、“冠絕千古”盛名的《桃花扇》中,竟然出現了五個貴州人,有人將之歸納為“《桃花扇》里黔人多”。而劇中五個黔人,有三個均為貴陽人,其中楊文驄和馬士英兩人都是劇中重要人物。一部歷史劇,看似侯方域、李香君為主角,實則還有三個劇中貴陽人和一個劇外貴陽人在發揮著重要影響。實際上,自明末清初這幾位黔人被“綁架”上舞臺后,特別是《桃花扇》“懲創人心”三百多年來,三位筑人的“歷史臉譜”一直被這...
跟隨《旮旮角角貴州史》——在歷史的“背街”里溜達————作者:舒暢;
摘要:<正>這天,夜晚大雪,已經是半夜了,聶樹楷正準備睡覺,忽然楊宗瀛派仆人來叫他,說有要事相告。聶樹楷急忙趕到縣衙,衙役將他引進縣太爺的臥齋。只見楊宗瀛披裹著裘衣坐在火爐邊,手持一卷,爐火熊熊,一僮仆在旁煮茶。聶樹楷問有何事,楊宗瀛說沒有什么事,不過是想找你擺談一故事而已……這是周勝《旮旮角角貴州史——貴州歷史上不大被人知道的人和事》里的最后一篇。在2022年初貴陽的大雪中,讀到這個名為《那年雪夜,務...
貴陽人的游園記憶
摘要:<正>河濱公園的兒童游樂園、黔靈山公園動物園、黔靈湖湖畔、花溪公園百步橋……這些貴陽老公園給人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征稿啟事
摘要:<正>《貴陽文史》是貴陽市政協主管、貴陽市政協文化文史與學習委員會主辦、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雙月刊雜志,以“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為辦刊宗旨,堅持正確的政治站位和輿論導向,突出貴陽元素和文史特色,挖掘貴陽文化,講述貴陽故事,以史鑒今,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顿F陽文史》現有欄目有:《卷首語》、《特約專題》、《山里山外貴陽人》、《筑城記憶》、《筑城文旅》、《地名趣談》、《史海鉤沉》、《鄉愁民俗》、《...
圖片報道
摘要:<正>結合“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自然特色,近年來,貴陽市有步驟地實施了山體公園建設,截至目前,共建設了121個山體公園。這些山體公園內修建了登山步道、觀景平臺,設置了休閑娛樂、科普健身等設施,成為市民的重要戶外空間
文話花溪公園————作者:黃依莉;
摘要:<正>貴陽之勝在于花溪,而花溪之美,在于花溪公園自然山水靈秀,人文底蘊深厚。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花溪鄉賢周奎在花溪河畔開啟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營造花溪公園。彼時,周奎的初衷只是給家人營造一個讀書場所,為鄉民提供一個游覽之處,不設圍墻,也不是私家園林。他率家人先后在花溪河畔建樓、筑閣、種樹、疊壩、壘橋……其子循吏周際華致仕還鄉后,又在麟山腳下建借花草堂;疏通穿山頂的小洞飛云岫,在山腰...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