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天中學刊》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天中學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天中學刊》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天中學刊》為黃淮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雙月刊,其中第1、3、4、6期為社會科學版,第2、5期為自然科學版。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統一刊號為CN41-1232/C,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5261。
本刊于1986年正式創刊,1986年2月出版了創刊號,時為內刊,登記證號為HN-21,刊名為《駐馬店師專學報》。當年出版兩期,均為文理綜合版。1987年,文理科開始分版,社科版出版2期,自科版出版1期。1988年,社科版改為季刊,登記證號為HN-18;自科版改為半年刊,登記證號為HN-21。1991年,自科版也改為季刊,社科版每期固定100頁,自科版每期固定80頁。1994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批準本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內統一刊號為CN41-1232/C,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6-5261。同時,原《駐馬店師專學報》更名為《天中學刊》,1995年第1期開始,本刊正式起用公開刊號和新刊名。1997年刊期改為雙月,其中第1、3、4、6期為社會科學版,第2、5期為自然科學版,每期固定124頁。2001年期刊改為A4開本,刊期、頁碼不變。2005年開始,每期頁碼增至140頁。
1999年,《天中學刊》成為《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入編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上網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2002年,本刊成為《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2003年,本刊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全文上網,成為《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來源期刊。
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期刊信息服務部統計,《天中學刊》歷年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高教文摘》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權威文摘雜志全文轉載或論點摘編篇目在全國同類學報中均名列前茅。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河南省優秀學報一等獎
河南省一級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政治·法律·哲學·社會學研究、經濟·管理研究、文學·語言研究、歷史·文化研究、教育·心理研究、編輯·圖書·其他、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生物·化學·體育。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 生命不止,學詞不停——馬興榮先生的詞學成就 吳晗; 1-5
2 發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趙仁珪先生的學術道路 杜麗萍; 6-9
3 學問途上的“會通”者——許結教授的學思歷程 王思豪; 10-13
4 拓寬古代敘事文學研究視野的成功實踐——評寧稼雨教授倡導的“中國敘事文化學” 程國賦; 14-15
5 張良故事俠主題演變及其文化內涵 李悠羅; 16-19
6 溫太真玉鏡臺故事的演變及文化意蘊 董艷玲; 20-23
7 “揚州夢”故事的文本流變及其文化意蘊 歐陽春勇; 24-27
8 馬克思主義整體性研究縱覽 張建云; 28-37
9 大學生黨員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不可忽視——基于陜西部分高校的調查 劉建偉;侯桂紅; 38-42
10 影響少數民族大學生政治認同的主要因素 邱世兵; 43-45
11 裁判文書網上公開問題研究 王琳;王芳; 46-49
12 試論保密認識與保密實踐的關系 巨乃岐;盧曉莉;王恒桓; 50-54
13 中國古代“和諧社會”思想及對當代的啟示 吳洋; 55-57
14 《詩比興箋》陶淵明詩注評議 張建偉;盛寅; 58-61
15 陶淵明的“靜”“恨”人生與美學范式的生成 鐘書林; 62-66
16 袁宏道與《莊子》關系研究 白憲娟; 67-70
17 《滕大尹鬼斷家私》故事淵源綜論 陶成濤;何研; 71-73
18 《金瓶梅》中巫術現象芻議 王永莉; 74-77
哲學論文發表:馬克思交往理論與人類幸福思想
摘要:馬克思交往理論與其人類幸福思想存在著內在的邏輯關系,對其予以探討,有利于直接地推論、切近生活地解讀、清晰地呈現和與時俱進地轉換、衍擴其人類幸福思想。在馬克思交往理論與其人類幸福思想的理論架構中,現實交往的人是人類幸福的主體,生存實踐的交往是通往自由與解放的人類幸福之路。“實現人民的現實的幸福”是核心的現實交往理念,財富“普遍的交換”的人類幸福價值就在于“生產出完整的人”,真正聯合的自由交往,是人類幸福生存的理想化交往形式。
關鍵詞:哲學論文發表 ,馬克思,交往理論,人類幸福思想
它基于人的生命社會存在的本質需求,反映人作為現實存在的社會屬性,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彼此聯系、協調溝通之主體間性。正是通過交往的作用,人類的生存境域才得以不斷地突破、拓展,人類才能成其為自在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生命活動的類存在者,不斷地趨近于更高層次的幸福。馬克思特別重視交往問題,深刻地認識到人類的交往與幸福生存的緊密關聯,在馬克思的理論架構中,其交往理論始終居于基礎性地位。交往與幸福一直是他人類幸福思想中的重要主題。
天中學刊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學術論文評價體系的優化——從突破論文買賣治理困局角度切入————作者:張晟煒;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與學術論文評價體系優化存在共同的理論與相通的邏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必須優化學術論文評價體系。然則,論文買賣、代寫代投等學術不端行為正嚴重破壞學術生態,并呈現高發、多發態勢,學術論文評價體系存在諸如論文買賣治理缺乏整體性法治理念、科研評價指標體系與現實科研供給不匹配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應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如細化學術不端行為,允許刑法、民法等實體法介入,為學術論文評價體系的優化提供實...
基于新質生產力推進數字政府治理——學習踐行習近平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作者:曹冬英;
摘要:新質生產力與數字政府治理密切相關,基于新質生產力推進數字政府治理的理論基礎是習近平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由于受技術、管理、人才、法規和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基于新質生產力推進數字政府治理,面臨諸如技術創新與應用的挑戰、數據管理與安全的挑戰、制度與政策創新的挑戰、人才隊伍建設的挑戰等。基于新質生產力推進數字政府治理的前景十分廣闊,需要進一步完善數字政府治理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強化數據治理和應用能力...
數字經濟驅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作者:楊楊;郝放;唐娜娜;
摘要:數字經濟是伴隨著近年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經濟形態。隨著體育產業與數字經濟的融合,數字化轉型成為實現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當前,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存在配套政策不足、法律制度缺失、技術人才投入不足、服務模式數字化轉型緩慢等問題。通過提供政策支持、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加大人才投入,不斷轉變發展理念,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供給能力等,可以有效推動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經驗與問題————作者:杜純布;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較大成效,并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試點先行的改革路徑;堅持發揮市場的資源整合配置作用,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等,但在企業管理體制機制轉型、發展質量、制度法律法規建設方面仍存在一定問題,為繼續推進和做好“國企混改”完善工作,我們應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厘清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建立完...
趙叔孺居滬期間經濟生活探究————作者:陳園園;
摘要:趙叔孺是民國時期上海著名的書畫篆刻家,自民國初移居上海后,以鬻藝為生。經濟生活是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的重要基礎。他在融入書畫市場的過程中并未因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放棄自身藝術品格,其藝術創作亦未過多受限于經濟而呈現出與世無爭的平和姿態
鄧小平對列寧新經濟政策的繼承與發展——紀念鄧小平誕辰120周年————作者:王成功;
摘要:在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上,蘇俄的新經濟政策和中國的改革開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濟改革。二者都在錯綜復雜的內外形勢下產生,卻有天壤之別的歷史命運。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思路。二者在觀念上都超脫了意識形態藩籬,在起點上都從農村問題開始突破,在方向上都堅守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同時鄧小平的改革吸取了新經濟政策所帶來的經驗教訓,從反對空喊、不搞爭論,到自下而上、農民自主...
黨的創新理論的生成邏輯、時代價值、實踐要求————作者:王倩;陳思琪;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用唯物辯證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世情、國情、黨情及民情,在適應時代發展新要求、民族復興偉大實踐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盼中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集中體現。研究和分析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生成邏輯、時代價值、實踐要求,對實現中國共產黨在新征程上的中心目標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和深遠的實踐價值
論現代國家建構與國家認同的內在關聯性————作者:于春洋;白鵬雁;
摘要:現代民族國家是建立在“民族認同國家”基礎上的國家形態。隨著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深刻變化,全球化的發展態勢也日趨復雜,民族國家普遍面臨國家認同被侵蝕和消解的壓力。國家建構被視為民族國家維持和鞏固國家認同的重要途徑。國家建構是現代民族國家的外觀建構,它是由統治階級依托國家政權力量主導的、為建立民主政治體制而進行的國家政治體系現代化的過程。國家建構和國家認同相伴而生,國家建構通過廓清國家主權邊界、明確國家...
淺論我國的企業刑事合規不起訴制度————作者:史爍今;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和經濟快速發展,我國近年邊試點邊總結,逐漸在司法體系中建立了企業刑事合規不起訴制度。目前該制度尚處于探索、建構階段,理論上有待深化,立法上有待進一步完善。在具體適用企業刑事合規不起訴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不僅要關注企業家的責任承擔問題,還要綜合考慮企業刑事合規不起訴的從寬情節,立足客觀實際對企業刑事合規進行評價;同時,檢察機關內部要合理分工,為企業合規計劃分配更多司法資源
叔本華性格理論述評————作者:粟鑠然;
摘要:叔本華提出了一種頗具特色的自我學說。他從自我、意志與理智的三方關系著手,揭示了心靈世界中的無意識部分和壓抑機制,從而在心理學層面上闡明了自我認知的困難之處。他在康德雙重性格說的基礎上提出了習得性格說,由此建立了性格與自我認知之間的深層關聯。他的性格說雖不乏實踐智慧,但卻存在兩個明顯的局限:第一,性格說對自我采取了一種靜態化的理解;第二,性格說脫離了社會的現實因素。以尼采和馬克思的學說對這兩個局限進...
論羅宗強先生的古代文論研究————作者:鄧心強;劉瑩;
摘要:著名學者羅宗強先生,在古代文學與文論領域耕耘數十年,開創了中國文學思想史的書寫范式和研究領地,其學術成就在學界產生了較大影響,他的多種論著成為學術精品,為學人所取法和參鑒,這與羅先生根據自身特點,綜合選擇研究方法有關。他以精致的審美和細膩的體驗切入古文論研究,將獨到的審美感悟和理論思辨有機結合,給讀者思想沖擊;他將文學思想立體還原,探究其邏輯演變和趨勢發展,并在作品與文論的互動中彰顯理論思維;他在...
鉤沉輯佚 明珠重現——評《〈論語解〉輯注》————作者:李祖哲;張弦生;
摘要:楊周靖先生以輯佚校注的方式整理出版了《〈論語解〉輯注》,該書分為正編、補編、附編、附錄四部分,體例完備,校勘規范,最大限度地恢復了《論語解》一書的原貌,對深入理解“上蔡學派”的理論,了解“上蔡學派”在宋明理學尤其是程朱理學中的樞紐作用有一定幫助。王鋼在該書序言中對謝良佐生平及著作情況的考證也極具學術價值
西漢至明清“秋胡戲妻”故事流變研究————作者:張惠;黃倩潔;
摘要:“秋胡戲妻”故事要素歷經漢代史傳、魏晉南北朝詩歌、唐代詩歌及變文小說、宋代詩文、明清詩歌與小說的書寫,在動態流變過程中不斷豐富與創新,容納了不同時代的主流思想與民俗文化生活。其中元雜劇《魯大夫秋胡戲妻》一改傳統的秋胡妻投水自殺的情節,取而代之的是夫妻和好的大團圓結局。其求新求異的獨創精神與敘事手法,使其成為歷史題材雜劇的典范之作。關注“秋胡戲妻”故事敘事的變與不變,挖掘其創作的文化心態及文化內涵,...
“羽衣”主題的中西方敘事流變研究————作者:曾曉娟;
摘要:羽衣主題又稱天鵝處女主題,在中國乃至世界民間故事中較為常見。在中國傳統的志怪傳奇中,能夠看到其主要情節的成型過程。《牛郎織女》故事是在兩類志怪的基礎上成型的,即以《姑獲鳥》為代表的“羽衣”主題與以《白水素女》《董永》為代表的福報故事。這類故事成型后在民間流傳,從目前所見已具備成熟完整情節的一些故事來看,可能是受到了佛經故事以及唐代志怪小說《田昆侖》等的影響
略論陶淵明的“酒趣”及其影響————作者:黃林燕;吳國富;
摘要:陶淵明好酒而深得“酒趣”,并善于在詩歌中表現出來,對后世的飲酒文化影響巨大。總結后人的評述,陶淵明的“酒趣”具體表現在“野酌”“酒適”“飲酒忘俗”等方面,且體現了“飲酒有德”的理性原則,故而人們對他推崇有加、仿效不已
《洛陽伽藍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作者:林宗毛;劉志引;
摘要:在《洛陽伽藍記》的研究史上,有兩個重要的轉折點:一是明代,二是近代。明代以前,《洛陽伽藍記》的研究無幾,且偏重校勘一隅。明代以降,《洛陽伽藍記》的研究漸興,呈現出校勘與注釋并重的趨勢。近代以前,《洛陽伽藍記》的研究深受明代以來研究趨勢的影響。近代以后,《洛陽伽藍記》的研究則在校勘與注釋之外,開拓出了更多的研究視角,如文史結合、史地結合、建筑與美學的結合等,另外隨著《洛陽伽藍記》影響的不斷擴大,歐美...
唐代詩歌中疾病的多重言說空間————作者:張麗麗;
摘要:疾病作為詩歌題材,在唐詩中多有呈現。臥疾書寫傾向于私人空間的病體傳達,臥疾自述與繁復的思緒相關聯,臥病寄遠擴大了病體言說空間,成為情緒紓解的方式。問疾與酬和是交游空間的病體互動,從中可以窺見以疾病作為交流話題所展開的士人、僧俗之間的生活常態。當詩人將對生命的關注遷移至自然空間,病物就成為詩歌意象。病物既是病體自況,也是人生處境的隱喻。疾病視域下遷客逐臣關于南方地理空間的想象和建構,以致病的瘴癘之氣...
論莫言新世紀小說雜糅歌謠的審美表征————作者:曹金合;
摘要:莫言在新世紀的小說創作中加大了兒歌、民謠、順口溜、流行歌曲等與小說情節結構相互融合的力度,借此表現民間的地域文化、人際關系、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審美意蘊。時政類歌謠、生活類歌謠、愛情類歌謠的審美表征,在邊緣化的處境中才能更顯示出自身的獨特風采。當然,莫言雜糅歌謠并不僅僅從審美形式的表征出發,而是力主為表現主題的審美意蘊服務。小說中雜糅的歌謠不論是對事物和現象的正面形容,還是帶有諷刺性意味的模...
論紅色歌曲的創作、傳播與當代價值————作者:李田甜;
摘要:革命時期,以民歌為主要載體而創作的紅色歌曲,為革命思想的傳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后,紅色歌曲不斷發展創新,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乃至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仍葆有生機和活力,在促進祖國繁榮發展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天津的基層宣傳研究————作者:師林;馬林榕;
摘要: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天津圍繞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展開宣傳工作,推動了農業、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以及私營工商業和平贖買的變革。這一時期的宣傳具有堅持黨對基層宣傳工作的領導、將宣傳工作與群眾利益相結合、重視宣傳內容與宣傳對象的現實需要相結合等特點。恰當而有力的宣傳使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同和支持,黨對社會的控制能力也進一步加強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