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唐都學刊》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唐都學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唐都學刊》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唐都學刊》始終以高等院校文科師生及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為既定讀者群,以古都西安為縱橫研究的基準與核心點,盡量突出西安自古迄今的人文特色,輻射整個學術領域中各相關學科。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
全國百強社科學報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漢唐研究、東亞漢學研究、哲學研究、經濟學研究、西部文學研究、西部影視文化研究、博士論譚、歷史文化研究。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 社會管理創新與公民道德發展 孫春晨 1-5
2 “良好秩序”社會的選擇與倫理意蘊 陳慶超 6-10
3 論信念倫理在公共危機管理中的意義 趙清文 11-15
4 張載《春秋說》初探 劉 泉 16-20
5 韓邦奇對張載“性道”論的繼承與推闡 魏 冬 21-27
6 當代中國國家哲學是建設性后現代主義的先進理論———兼與吳偉賦教授商榷 楊永庚 28-32
7 走向一種“動態整體論”的建設性后現代主義 費瑟林.彼得諾夫;吳偉賦; 33-38
8 唐代的蝗災再認識 何先成 39-45
9 論經學背景下的東漢歸隱現象 蔣 波 46-49
10 劉秀的文學創作及其成就 王 征,昝風華 50-53
11 千古誰識始皇陵———《秦始皇帝陵總體營造與中國古代文明》讀后 郭政凱 54-56
12 “事神致福”與“事死如生”———也說秦始皇陵出土銅車馬的性質 許衛紅 57-62
13 秦代文化工程與陰陽五行學派 趙均強 63-70
14 秦始皇陵營建觀念初探 潘明娟 71-73
15 歷史觀與世界觀概念辨析 周樹智 74-78
16 淺析清至民國陜西雹災的發生特點 耿占軍 79-81
17 服務型政府視域下我國政府文化管理的創新 劉吉發,肖 涵 82-86
18 曲江文化產業園區發展綜合評價的實證研究 占紹文,郭紫紅,辛武超 87-93
哲學論文發表: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觀及其當代啟示
摘要: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幸福的旨歸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幸福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道德、生態環境等方面,幸福的實現則要依靠無產階級的力量,以破除資本主義束縛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種種枷鎖,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實現無產階級的民主自由,構建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創造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同時通過加強個人修養以及依靠社會支撐以推動個人幸福和社會幸福的共同實現。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觀對當代中國幸福社會的建設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哲學論文發表,馬克思,恩格斯,幸福觀,異化勞動,幸福社會
一、馬克思恩格斯幸福觀的主要內容
人類的一切勞作,都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幸福。但何謂幸福,卻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前,關于幸福是什么,沒有令人信服的解釋。康德為此感嘆:“不幸的是:幸福的概念是如此模糊,以致雖然人人都在想得到它,但是,卻誰也不能對自己所決意追求或選擇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條理一貫。”基于前人的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建立了自己的幸福觀,并從根本上回答了個人幸福與社會幸福的關系、自我幸福與階級幸福的關系問題。
唐都學刊最新期刊目錄
明代家傳中夢占預言的敘事筆法探賾————作者:張世敏;方智煒;
摘要:家傳,指以“思顯父母”為目的,以“記人之私”為內容的傳記文章。家傳濫觴于漢末,昌于魏晉。至明代,家傳作者在敘事時,常采用較為夸張的敘事手法,甚至驥尾《左傳》《史記》,出現了不少夢占預言的描寫。這些預言常托借先祖、神怪以及名士,以為個人的生存發展尋找契機和理由。明代家傳的作者在利用夢占預言進行敘事時,展現了其高超的敘事技巧,將現實與夢境、過去與未來巧妙地聯系起來,塑造了眾多極具神異色彩的傳主形象
回看康德的本體論批判——兼論何為康德的理性神學————作者:鄧仕銀;
摘要:在《證明上帝存在唯一可能的證據》中,康德通過“存在論題”批評了經典的本體論證明,同時又基于“絕對必然的存在”,保留了關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論證明和自然神學證明的可能性。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基于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分,康德否定了一切證明傳統本體論對象的可能性。當代復蘇的本體論證明嘗試通過重釋“存在論題”駁斥“依賴性論題”,重建本體論證明的路徑。這種“新”本體論證明與康德在《證據》中保留上帝存在的可能性的方...
許寧教授,博士生導師
摘要:<正>許寧,男,1973年生,安徽合肥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南京大學哲學博士后,現為陜西師范大學關學研究院副院長,哲學學院教授,博導,校級教學名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陜西省人文英才計劃,陜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帶頭人,陜西省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帶頭人。任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華孔子學會理事、中國實學會理事、中國朱子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哲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哲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長安”主題學術研討會暨2025“市民大講堂”首場報告會圓滿召開
摘要:<正>2025年1月19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長安”主題學術研討會暨2025 “市民大講堂”首場報告會在陜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圓滿召開。會議由由中國古都學會與西安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西安市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承辦,陜西師范大學國際長安學研究院、西安古都學會、西安歷史地理學會協辦,西安部分高校、科研機構的相關專業學者100余人參加了會議...
交往實踐觀視域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明邏輯————作者:魏強;龐小林;
摘要:交往實踐觀是馬克思對全部歷史發展和人類主體本質進行科學分析、深刻洞見和整體把握的基本理論尺度。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正是黨領導人民交往實踐的產物,這一現實的、實踐的、必然的道路中蘊含著價值向度,從而通過文化拓展升華為文明自覺,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從根基上就內在地包含著文明邏輯。這一文明邏輯實現了對“西方中心論”“歷史終結論”和“文明沖突論”的超越,為走向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選擇、新智慧、新路徑,...
從“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共產黨外交理念創新發展的內在機制與基本遵循————作者:賈莎;
摘要:基于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研究視角,回顧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走向世界—中國融入世界—中國影響世界”的黨的外交理念演進歷程,探究隱藏于背后的縱向的“變”的歷史邏輯,即“戰爭與革命—和平與發展—合作與共贏”的認識邏輯、“獨立自主—韜光養晦—命運共同體”的話語邏輯、“自力更生—對外開放—‘一帶一路’”的實踐邏輯,在“變”中把握“不變”,剖開橫向的外交理念的基本架構,從而探尋和挖掘黨的外交理念創新發展的內生動力...
《唐高祖實錄》輯佚與研究————作者:鄧閎旸;
摘要:《唐高祖實錄》是唐朝開國君主的編年史,其以官府案牘為據,記載了隋亡唐興十余年史事。作為金匱秘笈,《唐高祖實錄》自唐初至明初,在世間流傳760余年,遍歷名都;雖讀者受眾極為有限,但對后世修史有獨特的作用;惜其在明初散佚,原書不可得見;所幸其存世佚文高度集中。運用大數據檢索方式,搜檢佚文、得146條,匯為一表。結果表明,《唐高祖實錄》是以編年為主,兼具紀傳與紀事本末的特征,雖有掩諱疏誤,但在唐史研究中...
長安城南出土唐咸通年間《杜傳慶墓志》疏證————作者:宋建建;
摘要:據《杜傳慶墓志》,可補有八位《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所闕載的家族人物。先祖杜颙,由于所涉資料豐富,結合史籍與多方家族成員墓志,可對杜颙在文獻記載分歧、前人推論不確的地方進行考辨:在仕宦上,杜颙曾任五州刺史,非《杜颙傳》與《杜乾祚墓志》《杜孝獎墓志》所記三州;在爵號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杜颙傳》誤記杜颙爵號為“廣陽公”“平陽伯”;在死亡年代上,前人所推論杜颙死于“東魏初”不確,由“侍中、柱國”...
《獨孤師仁墓志》與唐初政局————作者:梁雨昕;
摘要:獨孤師仁仕宦經歷與唐初中央政局的變化緊密關聯。獨孤師仁于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出使吐谷渾,關于此次出使的背景與目的,史書及墓志均缺載,結合李寬碑志、唐平吐谷渾后兩國關系及該時期吐蕃崛起的背景,推測師仁此次出使與是年李寬征討吐谷渾內部親吐蕃勢力及次年弘化公主和親有關。貞觀末年,獨孤師仁任玉華宮留守,隨后玉華宮、翠微宮被廢為佛寺。傳統觀點認為廢宮為寺是為祈福,但此舉背后可能還包含了唐高宗試圖走出“...
南方絲綢之路上的西南馬————作者:陳桂權;謝僑;
摘要:西南馬又稱川馬,是我國南方獨立的一個馬系統,有體型矮小、負載能力強、善于走山路的特點。西南馬是南方山區的主要運輸動力來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也是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主要運輸工具。以西南馬為基礎而形成的馬幫,擔負起溝通西南地區與內地、境外的橋梁作用,馬幫運輸成為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主要運輸形式,促進了地區間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交流
馬來西亞華文學校: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歷史演進與未來展望————作者:張明敏;林良娥;
摘要:馬來西亞華文學校在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不斷演進,有獨特的核心使命,面臨諸多挑戰與機遇。回顧華文學校起源與發展的歷程,揭示其在維護華人社群文化認同、促進多元文化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教育政策、社會文化變遷及全球化趨勢對華文學校發展的影響,探討其在傳承中華文化、促進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獨特貢獻,總結其在多元文化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與挑戰,對華文學校的未來發展有重要意義,并為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華文教育提供了新的...
西域到關中飛天造型語言與圖式文化的演變————作者:郭牧;
摘要:飛天的造型從印度經過西域傳到中國內地,后來日漸衍變和發展成了中國化的飛天造型。北魏時期是西域飛天與中國化飛天的分水嶺。本文主要選取北方石窟里處于北魏時期的飛天造型,進行橫向對比,探討其造型語言和圖式文化從西域的龜茲石窟群,經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到關中地區的演變過程。通過跨地域、跨文化研究同時代的飛天造型,從西域到長安一線的發展,可以看出漢傳佛像造型文化,特別是關中地區佛教造像藝術對古印度佛教造...
“風景”與“想象”:20世紀三四十年代西方旅行者的滇緬公路行紀————作者:戴炫;蘇永前;
摘要:滇緬公路見證了戰火紛飛的歷史,承載著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的愛國情感,同時匯聚了來自世界的目光。西方旅行者們懷著種種期待開啟了滇緬公路的冒險之旅,沿途壯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風情帶來行走的驚喜,而風景之外的各種狀況也引起了他們的關注。由于東西文化的巨大差異,西方旅行者在進入這一片復雜的文化場域之時,強烈的文化碰撞不僅帶來了新奇與興奮,更造成了他們對于東方的既定“想象”的再認識。通過西方旅行者的滇緬公路...
元代關學家侯均研究三題————作者:周日蓉;
摘要:侯均是元代關中地區著名學者,《元史·儒學傳》稱其“名振關中,學者宗之”,馮從吾《關學編》為之立傳。學界對侯均的研究均以《元史·儒學傳》或《關學編》為據,而忽視了侯均所撰的《元故壯士侯元公墓銘》《元北城先生屈繼平墓銘》《司馬溫公祠堂記》以及元人同恕、蒲道源、黃溍等人文集中的相關記載。通過對侯均佚文以及同恕、蒲道源、黃溍等人文集的爬梳、考證,可補正《元史》本傳及《關學編》關于侯均字號、籍貫、事跡、交游...
王吉相四書學思想發微————作者:許寧;
摘要:王吉相是清初關中地區的重要學者,《四書心解》反映了其四書學的思想體系。其一,他明確提出“歸主于心”,強調對《四書》的“心解”路線,弘揚“我心之會通”的主體精神;其二,他要求“歸原于知”,以“知”為核心,將“五常”“三達德”等貫穿起來;其三,他主張“知行不離”“即事為學”的工夫取徑。在四書學發展史上,王吉相的學術思想屬于“關中王學”的思想譜系,他自覺地援關補王,重視“反身踐履”、堅持“躬行實踐”,力...
《白鹿原》衍生作品中的意象研究:從文學到跨媒介的深度拓展——評吳玉軍教授《〈白鹿原〉衍生作品中的意象研究》————作者:梁瑜霞;
摘要:<正>陳忠實先生的長篇小說《白鹿原》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問世以來,不僅在文學領域引發了廣泛關注,并且還衍生出多種藝術形式的改編作品,諸如秦腔、話劇、舞劇、電影、電視劇及連環畫等版本。這些衍生作品不僅豐富了原著的藝術表現形式,也從不同角度對原著進行了深度拓展和多維解讀。盡管已有大量研究關注到《白鹿原》的傳統文化、人物形象、藝術特色、敘事策略、悲劇意識等方面,但對其衍生作品中意象的系統化研究還相對匱乏
論17世紀西歐船醫制度的建立————作者:張蘭星;
摘要:進入17世紀,西歐國家的海上活動及海外擴張持續增加,在英國、荷蘭等西歐國家,登船服役服務的船醫也越來越多,西歐國家迅速創建了一套船醫管理制度:多數船醫由理發師外科醫生行會培養;各國的海軍及商貿公司各有招募規定,要想當上正式船醫還必須通過專業考試,接受考核;船醫的級別、進階、考核、薪酬、職責均有比較明確的規定。在這樣一種制度的運作下,西歐出現了約翰·伍德沃爾、威廉·柯克布恩等著名船醫,他們也是航海醫...
清代官補圖案民俗文化要素探源————作者:劉暢;
摘要:“官補”是明清時期官員正式禮服上所使用的重要配飾,出自宮廷服飾禮儀體系,屬于標準的宮廷文化產物。但無論花式紋樣還是內容題材,無不與中國民俗文化息息相關。因此,在深入研究官補的各類圖案要素時,有必要著意于從民俗文化圖式的紋飾特點、內容題材、應用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進行探究,從中發掘出那些極具民俗文化內涵的元素來。通過梳理與分析這些傳統紋樣,有助于理清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體系,探尋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脈絡...
唐代嶺南商貿圈發展繁榮之研究——以嶺南胡人胡商為例————作者:朱利民;吳鐵;
摘要:唐朝中央政府不僅著力于陸上絲路的維護,而且傾心海上絲路的營運,即海事就是人事。胡人、胡商作為海上絲路商貿活動不可或缺的策動者、實施者,他們最初從事海上絲路階段性對口商貿,逐步開拓海外市場、組織通商貿易,成功助推了嶺南地區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領域的繁榮發展,促進了以廣州為中心涵蓋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和越南中北地區的嶺南商貿圈的形成
區域電影視域下1980年代西安電影制片廠崛起緣由探究————作者:謝群;李紀昕;
摘要:20世紀80年代“西影現象”的出現,其緣由是多方面的。1980年代是中國電影業從國有單位到市場化主體改革的過渡時期,國營電影制片廠雖然面臨市場的挑戰,但還可以享受到舊有電影體制的優勢與便利,同時自身又有改革調整的空間和可能性。處于過渡期的電影體制為藝術電影的創作提供了保障,20世紀80年代的“文化熱”為西部電影的興起營造了文化氛圍。在《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引下,西安電影制片廠圍繞“提...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