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云夢學刊》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云夢學刊》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云夢學刊》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云夢學刊》是湖南理工學院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創刊于1980年,原名《岳陽師專學報》,1986年更名為《云夢學刊》,從1994年起國內外公開發行,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3-1240/C,歷任主編有劉唯力、童山東,現任主編為余三定,常設欄目有當代學術史研究、屈原研究、歷史文化研究、哲學政治經濟研究、美學文學藝術研究、語言學研究等,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是《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來源期刊。
該刊以時代性、學術性、探索性為辦刊宗旨,注重刊物的學術水平和社會影響,多次被推薦參加國內外刊展,在《新華文摘》、《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學術界》等保持了較高的轉摘和轉載率,其中在2005年全國師范類大學學報的轉摘轉載量排名第13。1996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理論期刊”,2000年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計量評價中心確定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2年5月獲“湖南省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2002年8月被評為第二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3年遴選為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2006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該刊兩個特色欄目“當代學術史研究”和“屈原研究”已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重要欄目,均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欄目”。“當代學術史研究”欄目,近年來先后發表了來自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數十位知名學者及本院學者的高質量論文,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云夢學刊》自200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學術研討會——“當代學術史”專題研討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許多著名學者前來參與,《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人民政協報》、《社會科學報》等多家重要媒體多次進行報道,2004年的專題研討會簽署了“遵守學術規范、推動學術發展”的《岳陽宣言》,在全國反響巨大,被評為該年度“十大學術熱點”,“當代學術史研究”欄目被評為“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屈原研究”通過18年來的積極努力,發表論文近200篇,已成為全國屈原研究的重要學術窗口。該刊主編余三定,以其精湛的學術功底及優良的辦刊水平先后兩次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秀主編”,并獲“全國高校社科學報事業突出貢獻獎”和“湖南省雙十佳期刊編輯”稱號。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湖南省優秀理論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屈原研究、哲學政治經濟研究、歷史文化研究、美學文學藝術研究、教育學研究、語言學研究、哲學政治經濟研究。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 時代轉型與文藝創新研討會在北方工業大學召開 2
2 讀書與事業——田敬誠先生座談會舉行 魯濤;曾曉劍; 3
3 柳忠秧古體詩·新詩作品研討會在岳陽舉行 張志剛; 4
4 唯真、唯美與唯善——論李建軍的文學批評 廖四平; 5-13
5 社會運行學派:理論自覺歷程中成熟的中國社會學學派 董翔薇;董駒翔; 14-20
6 理解傳播革命的三個視角——現代性視野中的傳播 陳陽; 21-26
7 西學與儒學的爭鋒:論《時務報》的反響 余亞莉; 27-31
8 毛澤東的崇高精神信仰摭談 吳青萍;袁源; 32-33+71
9 2012年楚辭研究綜述 方銘;余霞; 34-39
10 晚清社會的清流派 賈熟村; 40-44
11 九一八后張君勱民族復興思想初探 張可榮; 45-49
12 論《岳陽樓史話》的史學性、美學性與文學性 吳功正; 50-53
13 論公正與我國文化軟實力發展目標之實現 任榮; 54-58
14 趙季平《喬家大院》交響組曲的調式運用 王安軍; 59-61
15 論道家和道教的公益慈善倫理思想 彭柏林;左一; 62-66
16 論韓非公益倫理思想及其時代價值 周四丁; 67-71
17 我國養老保險資金缺口的影響因素分析 蒯小明; 72-76
18 湖湘菜系發展的對策研究 劉飛龍;鄧銀枝; 77-82
19 時代轉型與文學危機 向云駒; 83-84
20 文藝評論現狀的反思 余三定; 84
美術向導期刊論文范文參考:印象主義對我國繪畫色彩的影響
論文摘要:印象主義更注重在繪畫作品中對外部光線的描繪與表現,這也必然為而后出現的后印象主義和形式主義開辟了新的道路。雖然在印象主義出現的初期也曾受到過爭議,但最終被畫界所認可,在印象主義理論和觀念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印象主義”各流派,在現代藝術中起著重要作用,更是推進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進程,為世界藝術的發展和革新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關鍵詞:印象主義對中國繪畫色彩的影響,印象主義對中國當代美術的影響
一、印象主義繪畫色彩的運用對中國繪畫色彩的影響
自從中國的畫家接觸到印象派繪畫觀念以后,便對它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他們也開始對本國繪畫的發展前途有了更大的信心。在學習了印象派觀念之后他們也開始像印象派畫家那樣去嘗試明亮的顏色而摒棄之前灰暗的調子并開始嘗試用純度較高的顏色,使畫面在色彩并置的關系中發揮巧妙的作用。如今,在印象主義繪畫理念和技法的學習之下,我國的美術教育體系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特別是對寫實色彩的研究和實踐教學,有了明確的方法。在與西方藝術的相互借鑒與融合以后,中國的現代主義繪畫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使中國油畫的語音更加豐富多樣。
云夢學刊最新期刊目錄
國際投資爭端中國家安全例外條款的適用困境及應對建議————作者:柏婉丹;
摘要:在國際法視角下,國家安全例外條款雖然具有一定的法理基礎,但仍存在著關鍵定義模糊不清、判斷標準難以統一、實施程序難以保障等問題,這些問題無疑將成為條款濫用的溫床。國家安全例外條款的國際法基礎主要來源于WTO體系,并內化于各個區域貿易協定和雙邊協定中。目前國家安全例外條款的適用要件包含:投資行為對國家安全造成損害,該措施具有正當性、必要性和非歧視性。但國家安全條款的適用面臨關鍵定義模糊、判斷標準缺失等...
中國藏戲面具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圖像實踐之道————作者:周琪;蒙宇航;
摘要:藏戲面具在藏民族的社會文化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承載民族文化的表意符號。作為價值觀圖像表達和傳播的重要載體,藏戲面具通過視覺修辭、圖像敘事和儀式化演出,推動了價值觀在社會話語與個體話語、理論話語與生活話語、感性認識與理性認知之間的融通與轉換,從而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跨時空的社會核心價值觀教育方式
新媒體專業智慧教育生態的邏輯再造與行動實踐————作者:張世英;周孟杰;
摘要:智慧教育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創新動力,通過跨時空、跨組織、跨模態的教學要素重組以及多元主體間的協同合作,共同推動多元創新型人才培養與高等教育變革。新媒體專業智慧教育生態系統通過資源賦能教學內容、平臺賦能教學項目以及數據賦能教育治理,構建了靈活創新、個性鮮明的新媒體專業育人生態網絡。新媒體專業智慧教育生態包括視頻場景下的智慧環境、人機協同的培養模式、多元主體的教育治理、開放化的數據生態管理,應從創新...
《天問》尾層新解————作者:周秉高;
摘要:《天問》尾層的內容是前文問天、問地、問古三大層次思想的升華,條理清晰,意思連貫,逐層遞進。具體可分三層:第一層觸景生情,是作者的自嘲,表達一種無可奈何的心情;第二層揭露時弊,并委婉地向君王進諫,其內容主要有止戰和用賢兩點;第三層預言楚國國運將不久長,使全詩的主題升華到更高的境界。尾層在寫作上采用更加皮里陽秋的手法,委婉蘊藉,藝術水平很高
《楚辭研究史》: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新維度————作者:張少輝;
摘要:毛慶新著《楚辭研究史》主要有構架周密、考索精深、昌明傳統和揚棄謬見四個方面的特色。該著在楚辭學領域的貢獻則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突破了楚辭學史的限制,在研究維度、研究方向、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上開辟了楚辭研究的新局面,因而成為楚辭研究史上的第一本較大規模的專著;二是突出楚辭研究史中蘊含的文學理論、思想和研究方法的重要價值,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兼有文學理論、文學思想和文學研究史三個維度的完整的體...
我的近思之學————作者:朱漢民;
摘要:<正>每一個學者均有自己的學問路徑,而我的學問道路并不始于對天下大事、宇宙人生的思考,而是切近于我在岳麓書院對能夠接近之事的思考,似乎就是所謂“近思之學”,即中國古代學者就近思考自己所能接近之事的學術,如朱熹就編有中國思想史名著《近思錄》。而“近思”一詞來源于《論語·子張》載子夏所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之說,何晏解釋說:“近思者,近思于己所能及之事也。”[1]
朱漢民《中國思想學說史·宋元卷》的張載及其關學研究————作者:劉學智;
摘要:<正>朱漢民在宋明理學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是學界所公認的。近讀他在《中國思想學說史·宋元卷》(以下簡稱“朱著”)第二編第三章[1]160—182關于“張載及其關學”研究,覺其有獨到之處,有一些“點”是我沒有引起重視和關注的,頗受啟發。漢民既把張載及關學研究放在整個宋明理學發展的大視野中進行考察,但又不是一般地泛論,而是立足于張載個案特點進行細致入微的剖析,給人以清新的感覺。這里我主要從以下幾個...
儒家義理之學的探尋:讀《儒家義理的歷史衍化》————作者:郭曉東;
摘要:<正>2023年,朱漢民出版了《儒家義理的歷史衍化》[1]一書,該書是作者多年來對儒家義理之學進行深入思考的論文結集。在該書中,朱漢民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且卓有見識的觀點,具體而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儒家義理之學”的提出。早在清代,桐城派就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之學。但朱漢民重新提出“義理之學”,且賦予它更多的內涵。可以說,這個提法是對“中國哲學”這一提法進行反思的產物...
從學派、學統到道統:當代湘學研究的新趨向————作者:張晶萍;周蘭蕙;
摘要:湘學研究是湖湘文化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實“兩個結合”的重要領域。作為當代復興岳麓書院的親歷者,朱漢民以“近思之學”作為路徑,開啟了他對湘學的探討歷程。從聚焦湖湘學派到構建湘學學統,進而重釋中華道統,朱漢民不斷擴充視野、轉換框架,由在普遍性知識背景下提煉地域學術文化特色到從地方性知識中探求中華道統乃至人類普遍性價值,實現了地域學術文化研究與中華道統研究的雙重創新。他的研究成果...
論歷史主動精神————作者:賈鋼濤;
摘要:歷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取得歷史偉業、推進偉大變革、開創美好未來的重要精神特質。要深刻體悟并大力弘揚這一精神,需要追溯其生成邏輯,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重要論述中去探尋歷史主動精神的源頭,從“兩個結合”的生動實踐中感受歷史主動精神發展的宏大氣象,從百年黨史的偉大實踐中把握歷史主動精神展現的磅礴力量,從使命型政黨角度反思歷史主動精神的獨特品格。新時代我們要牢牢把握弘揚歷史主動精神的著力點,堅持文化自...
道義實存論視角下的康德實踐哲學之倫理性————作者:錢康;
摘要:在《道義實存論倫理學》中,鄧安慶以“道義實存論”為線索,在形而上學的存在論和歷史譜系的發生學中展開了對于整個西方倫理學史的剖析與重構。鄧安慶通過對“倫理”和“德性”概念的理解以及對“分析倫理學”的批判,對西方倫理學研究內在理路和哲學范式進行了重構。同時,從道義實存論倫理學的視角出發,我們同樣可以在康德道德哲學的語境中闡明這種實存論意義上的“倫理性”對于其道德證成的意義
美德倫理學在工程倫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實踐————作者:楊樺;
摘要:隨著現代工程的發展,工程倫理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傳統的工程倫理教育體系中,現代規范倫理學占據了重要地位,而美德倫理學相比之下則較少受到關注。實際上,美德倫理學在契合中國倫理觀念特質、構建工程師倫理完整性以及適應多樣不確定性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通過更新課堂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完善評價體系,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美德倫理學在工程倫理教育中的優勢,進而助力我國工程倫理教育的全面發展
江華紅色英雄群體的精神品格及其時代價值————作者:唐賢秋;伍泳璇;
摘要:江華瑤族自治縣是一片紅色熱土,涌現出了一批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不懈奮斗的紅色英雄群體。他們的精神品格集中體現為“追求真理、心系國家;對黨忠誠、熱愛人民;堅韌不拔、敢于斗爭;無私奉獻、不怕犧牲”。這一精神品格的形成,得益于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愛國主義精神的滋養,以及湖湘文化中愛國情懷的熏陶。此外,近代廣州民主革命運動所激發的愛國情感和江華瑤族人民的愛國傳統也共同促進了這...
紅色文化的政治倫理向度————作者:葉丹;曾楚喬;
摘要:紅色文化作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的精神瑰寶,蘊含著豐富的政治倫理內涵。這一文化體系不僅凝聚了黨對工農群眾解放、共產主義公平正義、實事求是等三大核心價值的政治倫理追求,而且深刻體現了黨的民主公意、政治正當性以及集體主義的政治倫理原則。紅色文化所展現的鮮明的人民立場,不僅是黨的價值倫理追求的生動寫照,更是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的體現,彰顯了黨在治理中的倫理自覺
雷鋒精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維————作者:姚選民;
摘要:雷鋒精神內涵豐富,其中蘊含的“信念精神”“大愛精神”“忘我精神”“進取精神”等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核心價值。這些精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下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仁者愛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誠待人、講信修睦的思想以及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思想等有著深刻的內在契合性。新時代新征程,要學習雷鋒,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者,應當著力于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傳承天下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大...
“世界-中國”文化場域中的郭嵩燾使西形象————作者:陳恩維;黃琦艷;
摘要:郭嵩燾的形象,是在“世界-中國”文化場域中通過多元主體的敘事而完成構建的。借助《使西紀程》和《倫敦與巴黎日記》的自我書寫,郭嵩燾完成了其清醒看世界的自我畫像。而西文報刊則對郭嵩燾外交活動的全面報道和評論,將其塑造為一個不同于一般中國官員的“他者”形象。《使西紀程》毀版后,原本支持郭嵩燾的《申報》為了實現商業利益、順應清流輿論而制造了畫像爭議,而《萬國公報》則始終正面維護郭嵩燾的“星使弁冕”的形象。...
當代書院研究的扛鼎之作:讀朱漢民等的《中國書院通史》————作者:程方平;
摘要:<正>最近由湖南大學出版社推出的四卷本《中國書院通史》(以下簡稱《通史》),再一次將中國書院史研究推向更為專業的水平,使人們對書院傳統的理解有了更加全面和權威的依據。該書由湖南岳麓書院的前“山長”朱漢民及號稱“鄧書院”的書院研究專家鄧洪波聯合主編,由岳麓書院的頂級研究團隊撰寫,是近年來研究中國書院史的經典和權威著作
“現代化之問”的馬克思財富倫理觀探賾————作者:賀漢魂;
摘要:馬克思財富倫理觀的資本批判精神具備人民至上的現代化根本立場,對“為誰實現現代化”這一問題做出了解答。馬克思財富倫理觀具備以實現物質與精神協調發展及共同富裕為目標的現代化本質特征,對“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現代化”這一問題作出了解答。馬克思財富生成倫理觀闡明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現代化的根本前提,馬克思財富主體倫理關系觀闡明了合作共贏、自主發展是現代化的根本保障,對“怎樣才能實現現代化”這一問題作出了解答。...
中國公共外交的學術研究理路與學科建設進路————作者:檀有志;
摘要:公共外交觸發于冷戰揭幕之初,勃興于冷戰結束以后,蛻變于新興時代伊始。唯有充分把握公共外交理念的歷史脈絡與現實觀照,才能精確審視當前公共外交學術研究狀況并科學把握未來公共外交學科建設方向。從學科邊界來看,公共外交初興之際適逢多學科交叉融匯的歷史機遇,整體研究現狀已經進入一個較長的“平臺期”;從邏輯理路來看,公共外交研究面臨著理論根基先天不足的尷尬境況,中外研究者們努力從不同學科理論視角去尋找適當的契...
蘇聯倫理學家О.Г.德羅伯尼茨基的道德概念體系論————作者:武卉昕;張瀚;
摘要:德羅伯尼茨基以建立道德概念體系的方法,回答了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的特點、界定道德概念如何可能等問題。他以歷史-邏輯的方法系統論證了倫理學的理論結構和學術范式,突出了研究的實證主義,采用逐一列舉法分析古今道德案例,最終得出規律性結論。這一方法深刻地影響了后來蘇聯和俄羅斯的倫理學研究,成為其后倫理學的研究范式。直到今天,俄羅斯的倫理學研究仍然保留了對道德實踐進行具體分析的傳統。О.Г.德羅伯尼茨基在...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