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國際展望》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國際展望》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國際展望》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國際展望》由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編輯出版的學術刊物《國際展望》于今年下半年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現贈閱第1期刊物兩份,請提出寶貴意見。歡迎全國各相關大專院校、黨校和智庫的研究人員及師生訂閱,同時也熱誠歡迎各位專家學者不吝賜稿。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的前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從1995年開始編印供內部交流的學術刊物《國際問題論壇》(季刊,分為中文版和英文版),迄今已出54期,在學術界也擁有一定影響,并經常刊登國外學者的來稿。本院將在此基礎上推出公開發行的《國際展望》,并向全國征訂和征稿。
《國際展望》為中英文雙月刊,大32開,每期篇幅200頁左右,每逢單月15日出版,單價10元,全年為60元。今年下半年由本院自辦發行(每份30元),明年交郵局發行。《國際展望》設有大國關系、國別和地區研究、區域合作、經濟觀察、理論探討、海外專稿等欄目,重點關注國際關系的演變、國際趨勢的發展、大國關系、中國對外戰略、政策等領域的熱點問題,強調前瞻性、戰略性和學術創新。《國際展望》的辦刊宗旨是“闡述和平發展理念,詮釋中國對外政策,推動構建和諧世界,洞察國際局勢變化,介紹前沿理論動態,促進學科健康發展。《國際展望》的公開出版發行,將在國內本專業領域增加一個重要的學術平臺,是本專業學者和廣大師生了解學術前沿動態的一條重要渠道。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設有大國關系、國別和地區研究、區域合作、經濟觀察、理論探討、海外專稿等欄目。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亞信:促進亞洲安全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程國平 1-3
2 美歐應對中國崛起:理論、戰略和互動 趙懷普 王振玲 4-21+154
3 當前中東安全局勢及對中國中東外交的影響 李偉建 22-34+154
4 新安全觀與中國和東盟的安全困境 張哲馨 35-50+155
5 中國海外利益維護路徑研究:基于國際制度的視角 王發龍 51-67+155
6 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政治風險:基于案例與對策的分析 黃 河 68-87+156
7 后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國家安全治理 江 濤 88-106+157
8 北極區域治理范式的核心要素:制度設計與環境塑造 趙 隆 107-125+157
9 聯合國在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中面臨的困境及其應對 石晨霞 126-143+158
10 “第六屆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與 2015 年后全球發展議程”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祝 鳴 周玉淵 144-148
11 “亞信上海峰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周士新 149-153
摘 要: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文化建設免不了與圖書的千細萬縷的聯系,本文主要以贛州的公共圖書與文化建設為例,闡述城市文化建設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作用,提出公共圖書館在城市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關鍵詞:作家雜志社投稿,公共圖書館,城市文化,關系
2011年,贛州市列入第一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近年來,贛州市緊緊圍繞實現“五個一”的創建目標,探索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新路子。全市投入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資金50多億元,新建改建修繕市、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劇場、文化廣場、文化藝術中心等63個,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均達到國家一級館標準,全市18個縣(市、區)都有部頒(國家文化部頒發)三級以上標準的圖書館、文化館,15個縣有博物館。城市文化建設是當前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而城市公共圖書館作為傳播文化的重要陣地,其發展也日益受到重視。
國際展望最新期刊目錄
《國際展望》2025年重點選題方向
摘要:<正>~
美國外資安全審查制度的歷史變遷、發展趨勢及對中國的影響————作者:趙蓓文;劉婧怡;
摘要:根據與中國的相關性,可以將美國外資安全審查制度的演變劃分為四個階段:外資安全審查制度的萌芽階段、以出口限制為主的審查階段、審查內容從出口轉向投資的階段、審查頻率上升和限制范圍擴大的階段。目前,美國的外資安全審查制度呈現出外資安全審查權限擴大、強化對行業領域的審查、外資審查與外貿審查直接關聯、審查的法定期限延長、區別對待不同國家、對華差別審查常態化等特點。特朗普第二任期在對華外資安全審查方面會出現新...
從特朗普1.0到特朗普2.0: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政策透視————作者:朱鋒;凌邦皓;
摘要:從特朗普第一任期到拜登政府再到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國的對華政策在延續中演變。隨著中美關系的不斷演進,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政策也歷經醞釀期、實施期、推進期,進入到強化期。在戰略競爭的主基調之下,美國對華戰略競爭策略已完成系統化構建,競爭態勢也產生錨定效應,這一趨勢短期內不會改變。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政策中,科技競爭是其行動重心,從特朗普第一任期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到拜登政府打造“民主科技聯盟”、構建“小院高墻...
美國軍備人工智能化對中美戰略穩定的沖擊————作者:丁伊;江天驕;
摘要: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以及中美博弈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美國大力推進軍備領域的人工智能化進程,并放任其由常規武器領域向核武器領域滲透,以維持自身在全球范圍內的軍事優勢和霸權地位。然而,此舉可能對中美戰略穩定構成嚴峻挑戰。從危機穩定性方面來看,美國軍備人工智能化容易誘發先發制人核打擊和危機升級,從而增加中美核戰爭風險。從軍備競賽穩定性方面來看,美國軍備人工智能化可能觸發智能化軍備競賽、提升技術管控難度以...
共同目標與差異化方案:中非、歐非能源轉型合作比較————作者:姚樂;
摘要:當前,隨著大國戰略競爭日趨激烈,非洲逐漸成為大國地緣政治經濟競爭的新場域。同時,非洲能源轉型國際合作也面臨更嚴峻的地緣政治風險。作為非洲的重要發展合作伙伴,中國與歐盟都將能源轉型視為對非合作的重要支柱。為了厘清中國和歐盟對非合作在宏觀上和微觀上的共性和差異,進而探究中、歐在非洲可能的互動模式,需要從合作目標、合作動機、合作路徑、合作資金分配結構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對中非、歐非能源轉型合作進行全方位比...
同質與差異:北極制度空間的建構邏輯————作者:郭培清;李文君;
摘要:隨著烏克蘭危機影響的外溢,“北極例外論”逐漸退潮,北極空間正義問題愈發凸顯。從空間辯證法的視角出發,摒棄線性思維,同質性與差異性構成北極制度空間建構的張力。北極國家通過產權模式和國際制度性話語權的建構,試圖構建“同質化—碎片化—等級化”的空間形態。而隨著烏克蘭危機的催化作用的發揮,被同質性空間所壓抑的空間解構力量得到釋放,北極制度空間目前呈現出元敘事缺位、機制競合的后現代多元特征。在介入機制方面,...
美國強化北極安全合作的差異化策略————作者:匡增軍;蔣杰威;
摘要:差異化策略是美國在北極投入戰略資源有限的前提下,與北極盟友合作分攤安全成本和安全風險的長期策略。自奧巴馬政府以來,美國逐步深化對北極的戰略認知,泛化“北極安全”概念,但由于國內各部門協調不足,美國北極戰略在執行層面長期缺乏具體規劃。隨著北極安全合作出現新議題,美國既需要與北極盟友保持合作,保持在北極安全事務中的影響力;同時,自身戰略資源不足又使得美國不得不關注北極盟友的主要安全關切,以換取盟友的合...
外空軍控何以實現?——基于戰略穩定性視角的分析————作者:徐能武;高楊予兮;司孟韓;
摘要:當前,各國對外空系統的依賴日益加深,但外空系統的固有特征使得對其的軍事利用存在明顯的“能力—脆弱性”悖論。美國企圖利用外空系統的戰略價值加快外空武器化,謀求外空絕對軍事優勢,以護持其全球霸權。面對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的威脅,其他國家必然會利用外空系統的脆弱性特征進行非對稱反制。隨著外空對抗的不斷升級,外空的危機穩定性不斷降低,并最終危及全人類的外空利益。因此,各國最理性的選擇是進行外空軍備控制。從...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全球治理主張及其多重影響————作者:王明國;
摘要:特朗普再次執政將嚴重阻礙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進程。特朗普在第二任期秉持“內部調整、外部收縮”的基本治理原則,鼓吹“美國優先”和“讓美國再次偉大”,以排他取代包容、以強硬取代協商、以單邊取代多邊、以利益交換取代價值輸出,在全球治理領域采取更加冒險和孤立主義的行動,其沖擊波將比第一任期更大。在此背景下,全球治理體系再次面臨壓力測試,全球治理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將進一步上升。特朗普政府的全球治理政策是由各種...
新能源能否創造新政治:氫能的地緣政治影響————作者:張銳;
摘要:氫能正逐步成為全球能源體系中的基礎能源,其地緣政治影響日益顯著。能源影響地緣政治的機制包括國際關系行為體的能源實力、能源貿易和能源輸送三個方面,分別衍生出政治權力、依賴性關系和通道政治等地緣政治影響。在氫能領域,這種地緣政治影響主要表現為,推動大國通過技術競爭建構權力;氫能貿易有利于促進區域一體化,但也導致陣營政治的發展,并使進口國占據優勢的關系失衡;氫能運輸將開辟新通道,但也將延續各國對能源通道...
糧食安全共同體:全球糧食安全治理的新探索————作者:張帥;
摘要:在相互依存的全球糧食市場,各國的糧食安全境遇與世界糧食安全形勢密切相關。因此,糧食安全的全球治理需要國際行為體協同參與,突破糧食民族主義的桎梏,共創糧食安全合作機制,而構建糧食安全共同體是破解糧食安全治理赤字的有效路徑之一。糧食安全共同體的核心內涵表現在氣候安全和糧食安全的共融性、南北糧食安全的共存性、人的安全與糧食安全的共生性三個層面,凸顯了糧食安全共同體在天之維、地之維和人之維的特征。從體系、...
非洲跨區域合作與中國的角色:探尋新的多邊合作范式————作者:周玉淵;
摘要:非洲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合作是非洲發展和地區一體化的優先議程。受到大國競爭、地區安全挑戰增加、能源轉型和供應鏈安全問題凸顯等因素的驅動,不僅非洲國家加快推進跨區域合作,而且域外國家也更加重視對非洲跨區域合作的參與。美歐對非合作正經歷從傳統的發展援助轉向戰略性經貿投資的范式轉變,使圍繞非洲關鍵發展走廊的競爭成為地緣政治經濟競爭的重要形態。中國是非洲跨區域合作和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及突出貢獻者。隨著中非合作...
從冷戰經驗到大國競爭:美國的核戰略與核威懾————作者:葛漢文;
摘要:自核武器出現以來,其始終在國際政治演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有核國家,美國長期以來將威脅運用核武器作為重要的對外政策工具。冷戰時期,美國核戰略從“先發制人”核打擊轉變為核威懾。冷戰結束后,在缺乏明確敵手的情況下,美國依舊將確保核優勢作為政策核心,核威懾在其國家安全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改變。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后,美國受到“霸權焦慮”的驅使,在大國競爭背景下大幅提升核武器的戰略地位,推...
全球中產階級的變化及其對外影響————作者:俞新天;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中產階級出現了許多新變化,其影響廣泛而深刻。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數量持續萎縮,經濟和社會狀況不斷惡化。由此引發的對外影響是:保護主義取代自由開放,排外主義取代包容融合,政治右傾趨勢加劇,進而使地緣政治更趨復雜。相反,發展中國家的中產階級數量持續增長,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更大作用,他們信心倍增。但是,快速現代化造成發展中國家中產階級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使這一群體具有脆弱性。這推...
特朗普及其第二任期涉外團隊的對華傾向與政策影響————作者:刁大明;奚千涵;
摘要:唐納德·特朗普贏得2024年美國大選并再次當選總統,其回歸給中美關系帶來的可能影響備受關注。特朗普個人及其充斥著對華鷹派的涉外團隊在總體上將延續對華戰略競爭,但在經貿、科技、軍事安全、臺灣問題、所謂人權與價值觀、應對氣候變化和毒品問題等諸多議題上的對華傾向又展現出微妙差異。特朗普個人更強調將中國定位為“競爭者”,偏好關注經貿議題,強調通過關稅等手段來解決問題,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為目標,基本屬于“...
美國社會文化危機及其國內、國際政治效應————作者:潘亞玲;
摘要:美國在即將迎來建國250周年之際正陷入重大的社會文化危機之中。美國的社會文化危機盡管往往被簡化為“身份危機”,但事實上是多重危機相結合的產物,集中體現為:人口結構轉型導致的白人族裔化發展、平權運動轉型以及白人和少數族裔的內部分裂,經濟結構轉型催生的嚴重不平等和階級分化與重組,技術革命爆發加劇的代際物質性和非物質性沖突。美國的社會文化危機經過國內政治和國際政治的雙重傳導,與其在進入21世紀后接連遭遇...
集體記憶、戰略自主與東南亞國家的對沖延續——基于菲律賓、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的比較分析————作者:陳菲;楊季寧;
摘要:對沖是東南亞國家在高度復雜且不確定的戰略環境中平衡風險與機遇的戰略手段。隨著中國的進一步崛起和中美競爭的加劇,東南亞國家的戰略環境逐漸由包容性轉向約束性,其對沖空間正在縮小。然而,與結構現實主義的理論預設相悖,東南亞各國在應對體系壓力時的戰略選擇具有顯著的差異性。從新古典現實主義視角來看,研究東南亞國家的對沖延續因果機制需將戰略環境和國內政治特性相結合。通過比較分析菲律賓、越南和印尼這三個國家的國...
《國際展望》2025年重點選題方向
摘要:<正>1.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學理性闡釋2.人類命運共同體、“三大倡議”、“一帶一路”研究3.中國特色大國外交4.區域國別研究5.大國崛起的經驗總結6.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中美關系與大國關系7.全球化與全球治理8.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9.科技戰略與國際關系、人口問題與國際關系10.全球南方的崛起及南方國家內部關系11.地區沖突及國際安全問題12.國際體系、國際秩序的轉型與發展《國際展望》是由上海國際問題研...
權力互動與平衡性競爭——中美歐數字權力競爭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作者:閆廣;忻華;
摘要:數字空間正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新場域。在數字浪潮的推動下,權力形式及其競爭范式呈現出流變與進化之勢,數字權力應運而生。數字權力來源于行為體對數字資源即數字規則、數字技術、數字市場“三位一體”的控制。數字權力的競爭邏輯基于數字市場、規則與技術之間的相互制約,表現為對數字市場權力、數字規則權力和數字技術權力的爭奪。數字權力競爭模式是“競爭性相互依存”下的雙向權力互動模式,而非“技術決定論”下的單向權力壟...
私有信息、突然襲擊與戰爭爆發——以巴以沖突和烏克蘭危機為例————作者:韓蕭;汪瑾卉;
摘要:借助戰爭研究中的議價理論和突然襲擊理論,以博弈中的信息和情報因素為焦點,系統分析巴以沖突和烏克蘭危機爆發的原因,有助于在理論和現實層面加深對戰爭爆發問題的理解。戰爭的議價理論認為,與行為體自身軍事實力和作戰意愿相關的信息是私有信息,而行為體存在錯誤呈現私有信息的動機,這導致各行為體在互動中始終懷疑對方會錯誤呈現私有信息,這是導致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在巴以沖突和烏克蘭危機中,哈馬斯和俄羅斯都曾試圖展...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