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嶺南文史》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嶺南文史》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嶺南文史》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嶺南文史》綜合性刊物。旨在挖掘整理、研究嶺南地區二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遺產,探討有關嶺南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的問題,保存鄉土文史資料,激發讀者的愛國主義精神,把文史研究工作更好地用于為祖國統一、振興中華,為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收錄情況:中國知網、維普資訊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談談制度文化 王本祥; 3
2 從海洋制度文化看歷代中國政府對南海領土主權的管理(下) 司徒尚紀; 1-4
3 試論冼夫人文化研究的傳承與發展 張均紹; 5-10
4 歷代廣東地方志編修簡述 侯月祥; 11-13
5 清代“金堡”獄案對韶關文化的影響 劉麗英; 14-17
6 《嶺南文史》雜志征訂單 17
7 廣東臺山下川島王府洲是南宋皇朝的最后王府 趙福壇; 18-19
8 方志有關高州市和電白縣錯誤記述對冼夫人研究的影響 周忠泰; 20-26
9 康有為與朝鮮儒士的交往 帥倩; 27-32
10 禺南地區迎神賽會中的對聯文化 陳銘新; 33-37
11 清游會 畫壇一笑泯恩怨——嶺南畫派和傳統國畫研究所的恩怨解析(下) 曾陽漾; 38-48
12 殷殷良馬情 拳拳知遇心——李黼平和阮元的情誼 方尤瑜; 49-51
13 《梁格莊會葬圖》:余紹宋與梁鼎芬的如煙往事 鄢衛建; 52-54
14 芻論“廣州十三行”到“嶺南十三行” 冷東; 55-58
15 番禺學宮建筑沿革考略 魏雅麗; 59-62
16 嶺南商貿體系中的“點—線—面”——《內聯外接的商貿經濟》書評 劉強; 63-64
17 嶺海名流 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孔憲明 65
《嶺南文史》雜志社編輯部投稿: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社科類論文發表:生態文明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摘 要]在“五位一體”視角下,從生態經濟文明、生態文化文明、生態社會文明、生態政治文明、生態環境文明5個層面,選取47個要素指標,構建生態文明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在此基礎上,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青島市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的5個層面進行評價分析。
[關鍵詞]社科類論文發表,五位一體,生態文明城市,評價指標體系
Abstract:From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cultural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ecological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ivilization, 47 element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civilized city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ve in one”.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analysis of Qingdao city on the five aspects with the methods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嶺南文史最新期刊目錄
香港抗戰歷史資源研學旅游的活化與利用——以東江縱隊抗日歷史為例————作者:葉德平;
摘要: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而香港也在其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學習抗戰歷史除了是愛國主義教育外,也加強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培養其優秀的價值觀。然而,基于歷史的抽象性,傳統的教育方法未必能夠達致高效的教育成果。本文將通過對“紅色研學旅游”的概念與案例分析,進一步驗證運用體驗式學習進行香港抗戰歷史研學旅游教育方法的可行性及意義。此外,本文還詳細探討香港現時抗戰歷史資源的運用及開...
《集福壇詩鈔》:晚清葉名琛父子嶺南呂祖信仰小考————作者:段雪玉;
摘要:本文認為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集福壇詩鈔》為晚清漢陽葉志詵扶鸞降乩詩匯編,是葉氏呂祖信仰之新證。道咸時期,漢陽葉志詵就養于長子廣東巡撫、兩廣總督葉名琛粵東節署。咸豐四年(1854)葉志詵分別于廣州長春仙館、學海堂設呂洞賓、李太白二仙乩壇,邀得三十余信眾參與扶鸞,并將二仙乩壇降詩及信眾敬和詩刊印為《集福壇詩鈔》。葉氏于學海堂設乩壇應為葉名琛默許與庇護。西樵山白云洞改建為奉祀呂祖的云泉仙館也得到葉名琛...
贛閩粵聯手打造中央蘇區紅色文化名片————作者:楊興鋒;
摘要:原中央蘇區紅色文化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中央蘇區地跨贛閩粵三省,是共和國的搖籃和蘇區精神的主要發源地,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建議贛閩粵三地緊密合作,結成“弘揚中央蘇區紅色文化聯盟”,共同打造“共和國尋根”平臺數據庫、中央紅色交通線旅游研學品牌等,攜手做好中央蘇區紅色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利用、研究和傳播工作
香港紅色愛國文化的振興————作者:張志翔;
摘要:香港青少年的愛國教育是“愛國者治港”的主要環節,是香港長治久安的關鍵舉措之一。振興香港愛國文化,必須進一步推動地景去殖民化;挖掘香港的紅色愛國文化;出臺更多的“文化惠港”政策
“深港一體”視域下革命文化的歷史考察————作者:王定毅;劉偉;
摘要:深港兩地歷史上同屬于一個縣,人民同源、同語、同文、同俗,只是在近代才被人為分割開的,由于地緣關系,兩地的不少革命斗爭是依托兩地共同完成的,單獨強調一個地域均會有失偏頗,組成了獨具特色的“兩地一體”革命文化。從歷史來看,深港一體開啟反英侵略、反清統治的篇章,取得罷工勝利和在危難關頭保存黨組織實力,抗擊日寇侵略,成功實施名人大營救,成為黨在華南的領導指揮中心。在今天加強人文灣區的背景下,應該充分挖掘,...
明清時期廣州城學宮功能概析————作者:魏雅麗;
摘要:明清時期廣州城內有三座學宮,即廣府學宮、番禺學宮和南海學宮,擔負著傳承儒家文化、施行禮樂教化的職能。學宮初旨都在養士育才和教化。但在科舉制度下,廣州城學宮逐漸喪失其教育功能,主要成為教化和禮儀體系的物化象征,被踐踏和侵占的現象也伴隨而生
乾嘉時期嶺南詩人趙希璜仕宦生涯考————作者:金建鋒;
摘要:趙希璜是清代乾嘉時期嶺南著名詩人、方志學家、金石學家、書畫家,在當時和后世具有重要的影響和地位。有關趙希璜的生平事跡研究中,對其仕宦生涯的梳理還不夠細致清晰。通過對趙希璜仕宦的起點、轉折、署理和遷職等進行考析,可以更清晰再現趙希璜的仕宦生涯,以裨益于對其的研究。實際上,趙希璜的仕宦生涯是乾嘉時期舉人出身的中下層封建官僚群體的典型個案
古代嶺南家風文化發展脈絡及其內涵述略————作者:張瓊;
摘要:古代嶺南地區有著豐富的家風文獻,包括家譜族譜、家訓家規、家集、別集中的詩文等。嶺南家風文化起步較晚,漢魏時期開始發軔,初步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唐宋時期有所發展,代表人物張九齡、余靖、崔與之等開始有意識地打造優良家風;明清時期是繁榮期,出現了三代以上的世家大族,有些家族甚至綿延數十代。嶺南家風有中國家風的共同內涵,也有獨特的地域特性。優良的家風確保了嶺南人才輩出,書寫出可圈可點的壯麗篇章
清末民初廣東布政司署地域空間功能演變探究————作者:王志華;
摘要:清末民初,廣州的廣東明清布政司署(藩司署)的地域空間、功能結構和政治、經濟、文化內涵經歷了解構與重組,在不斷革新和優化的過程中,逐漸從單一政治功能轉變為集政治、文化、商業于一體的多功能空間。這一轉變反映了廣州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和不同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思路。本文旨在研究清末民初廣東藩司署舊地的空間格局和功能結構的歷史演變,借此更好詮釋廣州城市的空間肌理和社會經濟歷史演變歷程,為當代城...
廣州第六屆農講所所址沿革考補————作者:程存潔;
摘要:1926年5月3日至9月11日,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廣州番禺學宮舊址開辦。據前人調查研究,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結束后所址先后成為廣東農民訓練所、農民銀行、傷員醫院、番禺縣政府和番禺中學的所在地。筆者近期新發現一本?瘹垉,確認這是1931年2月旅市番禺縣立鄉村師范學校印制的?。該校正是設立在廣州番禺學宮舊址內,創立時間是在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結束后半年,且辦學時間較長。這一新發現,不僅填補了第...
投稿須知
摘要:<正>《嶺南文史》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主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主辦的文史綜合類期刊(雙月刊),以研究嶺南地區文史、探尋嶺南文脈、促進學術交流、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國內外公開發行(CN 44-1004/K、ISSN 1005-0701)。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助推嶺南文化“雙創”工程深入實施...
《嶺南文史》雜志征訂
摘要:<正>《嶺南文史》雜志(雙月刊),是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主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主辦的文史綜合類期刊,以研究嶺南地區文史、探尋嶺南文脈、促進學術交流、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嶺南文史》以研探嶺南傳統文化,普及文史知識,傳承文化精粹為目標?瘍仍O有“紅色文化”“史海鉤沉”“嶺南史析”“區域文化”“人物春秋”“文苑藝壇”“宗教探微”“史料考辨”等欄目,題材廣泛,...
紅色文化與大灣區創新發展新動能————作者:田豐;
摘要:粵港澳大灣區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地,有深厚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底蘊,同時也有深厚的紅色文化基因。紅色文化要成為大灣區的創新發展新動能,必須實現理念創新、價值創新和實踐創新
東源縣林屋村開燈習俗調查與研究————作者:葉玉珍;
摘要:東源縣林屋村的開燈儀式時間跨度長,內容豐富,內涵突出,能在整體上代表粵東客家地區的添丁禮習俗。全面深入調查研究林屋村的開燈習俗,不但有利于保護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以挖掘其在鄉村社會治理與鄉村旅游開發中的價值,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芙蓉灣————作者:黎簡;
摘要:<正>~
蒲風詩歌大眾化的“口語”實踐————作者:張荻荻;
摘要: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化運動中,廣東文化界人才輩出。其中,粵籍詩人蒲風以口語化的新詩創作實踐推動了革命文藝大眾化發展。一方面,他充分挖掘口語真實、親切、靈動的特征,運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言語創作出許多通俗易懂的詩作,并積極對新詩中的方言、聲音元素開展探索;另一方面,他還嘗試從民間傳統中汲取養分,如在詩中融入敘事手法,豐富了新詩的表現形式。蒲風以口語為主的大眾化詩學實踐,不僅為紅色文藝鞏固意...
對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保護展示的思考————作者:黃麗萍;
摘要:遺址展示是傳承弘揚歷史文化、促進文物保護利用的重要方式。文章重點介紹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采用實物和虛擬兩種主要展示形式,分析博物館在提高可及性、減少模糊性、加強整體性等遺址展示實踐所作的努力,還就遺址保護展示的內容、功能、特點、作用等實際應用方面探討得失,并提出若干思考意見
嶺南古籍文獻出版的回顧與展望————作者:鐘永寧;
摘要:嶺南古籍文獻出版是嶺南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其發展深受傳統文化觀念和嶺南地域文化意識影響。本文梳理嶺南古籍文獻出版發展歷程,總結了其歷史經驗與不足,并對未來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主張立足嶺南古籍文獻資源優勢,尊重已成出版格局,在古籍深度整理出版、影印出版、普及利用和古籍整理促進上,創新思路和工作方式,提升嶺南古籍文獻出版的權威性、系統性及整體效率與規模,增強嶺南文化的傳播力
瓊崖抗日根據地的文化教育事業————作者:游海華;
摘要:1939年2月日軍入侵?谝院,中共瓊崖特委領導抗日軍民逐漸開辟和發展壯大瓊崖抗日根據地,其相應發展的文化教育事業歷經初創、艱難展拓、繼續發展三個階段,并形成了瓊崖抗日根據地文化教育事業的獨有特點
黃埔軍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革命歷史類博物館“大思政課”建設的啟示————作者:孟砥;
摘要:1924年,孫中山先生通過實地考察,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了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這所新型學校的政治教育制度促進了革命軍事政治人才的迅速成長。本文通過深入研究黃埔軍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體內容和形式,以及政治機構設置和政治人才隊伍構成,以期對革命歷史類博物館傳播革命歷史精神有啟發作用,有助于推動紅色文化有效融入“大思政課”建設,賦能革命歷史類博物館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