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書法》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書法》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書法》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書法刊物。旨在介紹中國傳統書法篆刻藝術,指導讀者學習和欣賞,為提高中華民族書法篆刻藝術水平服務。內容現代與古代兼顧,書法為主,刻印為副,作品和文字并重。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時空、視野、翰墨、經典等。
2014年03期目錄參考:
1 《黃庭經》曾熙臨本 上海圖書館藏品 1
2 立德為文鑄書魂 楊天才 22
3 從當代書法家“自作詩詞”說開去 章鐘鳴 23
4 藝苑教師雜談 楊吉平 24
5 書法批評的文風亟待改變 葛復昌 25
6 王羲之不僅僅是書法家 范美俊 24
7 我成“藝術家”了? 謝芳田 25
8 唐韓愈撰《竇牟墓志》 郭茂育 顧 濤 26-34
9 世家女子多風流——魏晉南北朝書法世家中的女性書家管窺 楊曉萍 34-36
10 唐代女性書家掠影 常 春 37-41
11 明清名妓的筆墨表情 盛詩瀾 42-47
12 略論中國近現代女性書法 李天天 48-83
13 “潤筆”“潤格”芻議 劉高潮 51
14 從發表文章到創作書法 徐建融 52-53
15 名家臨名帖——吳大澂臨《虢季子白盤》(上) 62-63
16 書概釋義(五十六) 馮亦吾注 64
17 朵云印評點評 唐存才 65
18 朵云書翰點評 黃 明 66-67
19 名勝印跡 泰山名勝印 主持人 陳 巖 68-69
20 竹堂筆記(六) 孟會祥 70-71
21 雅集“衡山”覓停云(下) 顧村言 76-79
2015論文征稿范文:嚴歌苓小說中的移民形象之比較
摘 要:移民形象經常活躍于現當代小說中,尤其是有過移民經歷的作家筆下,嚴歌苓就在她的小說中刻畫了一個個立體、豐滿的移民形象,她們的特點各不相同。這些移民形象的不同與歷史、文化背景差異和作者自身經歷有關。
關鍵詞:2015論文征稿,移民形象,嚴歌苓小說
一、移民形象概說
移民是由一個國家或地區遷移并長期居住、生活于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群體,這類人物形象經常活躍于現當代小說中,尤其是有過移民經歷的作家筆下。
書法最新期刊目錄
浙江古代書法選·清人書法
摘要:<正>姜宸英草書節臨王羲之《胡桃帖》軸(故宮博物院藏)釋文:足下所疏,云此果佳,可為致子。吾篤喜種果,今在田里,惟以此為事。足下致此子者,大惠也。臨似杏翛年道兄。姜宸英。陳奕禧行書《梅花絕句》軸(朵云軒藏)釋文:山月縞中庭,幽人酒初醒。不是怯清寒,愁踏梅花影。奕禧
當代書法現狀反思————作者:葛子茹;
摘要:<正>一當代書法藝術的生存環境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文化熱潮與美學新思潮的推動下,書法藝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書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從象形符號到意象性審美的演變,凝聚著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與藝術精神。然而,隨著藝術生存環境的變化,書法審美也在經歷深刻的變革。西方藝術思潮的介人催化了書法的視覺化與形式化,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則使書法藝術從傳統的文人化逐漸走向平民化...
生活美學視域下的當代書法————作者:王詠;
摘要:<正>一生活美學與當代書法的適應性當今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不再滿足于物質生活現狀,人們日漸增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精神世界的愉悅,中國當代生活美學應運而生。生活美學是現代人所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是人們在物質生活的基本滿足下,所產生的一種精神需求,是美好生活的理想指引。“‘日常生活審美化’是社會背景與文化語境的量變,而‘審美日常生活化’關系到審美與藝術的質變。”1前者是生...
魏晉南北朝時期帖派筆法與碑版筆法區別考————作者:楊二斌;石錦;
摘要:魏晉南北朝時期,楷書是由隸書俗寫逐漸演變形成的新的正體。由于書寫環境及介質的不同,筆法發展分為兩條主線。其一為南朝帖派筆法,以“一拓直下”法為主,逐漸脫去分書筆意,強化端折點,在發展中逐漸弱化筆畫中截;其二為北朝碑版筆法,其根植漢碑,在發展中受南朝書風影響強化端折點,然線條較為中實。二者之區別主要在于取法對象、書寫水平及書寫狀態之不同
朵云印評————作者:王義驊;
摘要:<正>是印取法上溯宋元,下追近現代元朱文名家,布局勻整,篆法秀麗,線質婀娜又不失渾厚,可見作者有較好的篆書功底和精到的篆刻技法水平。在一些細節處還有可以優化的空間。“臺”字最上面一筆做成折翅狀,與全印最為不協調,吾以為作者為了不與“香”“塵”二字的彎筆雷同而特意為之。其實可以改變“香”字的篆法,把上面的圓弧線改成方形結構就可以破解三筆造型雷同之困。“香”字最上一短筆借邊也似乎不太妥,歷來圓朱文印這...
法度與意韻——枕寒齋書法散論(二)————作者:范功;
摘要:<正>一由于構形的太過精準而失去了作品中的蕭散與自然,這往往成為造型藝術的遺憾或苛責。準確在此成了一種罪過,似乎這樣的藝術只是走到了道路的中段,就此止步。衰年變法,總因顯示出一種高貴的勇氣令人擊節稱贊,即使變法的結果往往可能與放棄、破壞畫上等號。生理的變化也會帶來控制造型時的心力不濟。面對這樣的問題,創作者與其過早地去討好觀眾,不如自然地去等待和接受“人書俱老”的現實。讓一個孩子過早地在老年病房里...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書法》(簡牘帛書)讀后————作者:李貴明;
摘要:<正>百年簡牘,蔚為大觀,撫簡追昔,遙接古人。開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書法》(簡牘帛書)就是朱樂朋等幾位作者近期推出的一本極具學術價值的書法類讀本。該書呈現下幾個特點:一是資料翔實。本著作在資料的詳實性方面堪稱楷模。作者以出土簡帛隸屬的時代線索為依據,將每一處簡帛出土的時間、地域、數量、大致內容、年代等信息搜集起來。為了讀者方便,有些簡牘出土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現,讓人一目了然
朝花夕拾(文摘)————作者:豐子愷;
摘要:<正>豐子愷《學藝術是要恢復人的天真》藝術常被人視為娛樂的、消遣的玩物,故藝術的效果也就只是娛樂與消遣而已。有人反對此說,為藝術辯護,說藝術是可以美化人生、陶冶性靈的。但他們所謂“美化人生”,往往只是指房屋、衣服的裝飾;他們所謂“陶冶性靈”,又往往是附庸風雅之類的淺見。結果把藝術看作一種虛空玄妙、不著邊際的東西。這都是沒有正確地認識藝術的效果之故
清楊學洛行書自作詩四條屏
摘要:<正>釋文:嵇生實慷慨,憤世托唐虞。好鍛性所成,能琴風有余。卓爾龍鳳質,塊然土木居。養生既妙理,舍身亦良圖。莊生悟大道,立意排俗儒。詭論薄孔顏,謬言非詩書。海鵬方圖南,井蛙自拘墟。漠漠《養生論》,渾渾《德充符》。老子澹泊宗,未許申韓擬。著書五千言,深究道德旨。柱下亦偶寄,流沙遂終止。虛牝近不聞,猶龍誰復似。車騎長名族,蚤歲親戎旃。出師婁挫秦,恭順不敢專。視父乃繼美,于兄已蓋愆。淝捷幸得邀,何至愧朝...
金農隸書《相鶴經》四條屏
摘要:<正>釋文:鶴二年落子毛,易黑點。三年產伏。復七年,羽翮具。復七年,飛薄云漢。復七年,舞應節,鳴中律。復七年,不食生物,大毛落,茸毛生,乃潔白如雪,或純黑,泥水不能污。是以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蓋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也,故壽不可量。復百六十年,雌雄相視而孕。復一千六百年,飲而不食。唯鸞鳳同為群。有圣神在位,則與鳳皇翔于甸。余年七十始作渴筆八分,漢、魏人無此法,唐、宋、元、明,亦無此法也。康熙間...
陳鴻壽行書《書對竹兼》七言聯
摘要:<正>釋文:書對圣賢成主客,竹兼風雨似咸韶。筠厓七兄屬。弟陳鴻壽
錢松行書論書軸
摘要:<正>釋文:河南草書《陰符經》字法步驟二王,而微帶草,風神瞥映,機致流轉。孫虔禮《書譜》脫胎于此。貞觀中奉敕書。石七大兄先生屬。錢叔蓋
徐三庚隸書《楊柳芙蓉》七言聯
摘要:<正>釋文:楊柳春風謝太傅,芙蓉秋月孟襄陽。廣彥三弟屬書。癸酉仲冬。三庚
趙之謙楷書《安得但見》七言聯
摘要:<正>釋文:安得山泉變春酒,但見野鶻盤浮圖。蕺子仁兄屬集蘇句。同治戊辰秋日。趙之謙
吳昌碩篆書《以樸其真》七言聯
摘要:<正>釋文:以樸為秀古原樹,其真自寫斜陽華。秉三仁兄大雅屬集舊拓獵字,時庚申冬。七十七叟吳昌碩
清金農隸書《餌菊詩》軸
摘要:<正>釋文:冬心先生廚無突煙,不為所厄,果何術耶?客居有菊數畦,采之以當夕餐。菊可餌乎?因作《餌菊詩》一篇。蕪疏花更疏,寒菊澹如此。有酒香入杯,無人景在水。可以充齋廚,夕糧笑糠秕。餐之得長生,我亦康風子。雍正十二年九月在揚州作,乾隆十一年九月書。古杭金農
清毛奇齡行書《上巳易園修禊,奉和益都夫子原韻二首·其一》軸
摘要:<正>釋文:曲江修禊已三年,勝飲無如柳下偏。地曠盡教油幔接,溪回不礙羽觴傳。沿堤草向春深發,夾路花從雨后妍。陪得蓬山舊仙侶,到來滿座盡云煙。書為君美賢甥孫博粲。西河毛奇齡,八十有七
北齊《高浟墓志》考釋————作者:岳改榮 ;李俊卿 ;劉秀峰;
摘要:<正>北齊《高浟墓志》全稱《齊故假黃鉞太師太尉彭城王墓志之銘》,蓋、志各一,蓋為盝頂式,篆書“齊故假黃鉞太師太尉彭城王墓志之銘”,志呈正方形,長、寬各六十八厘米,志文三十六行,滿行三十六字,共一千二百二十六字。此墓志對補史之缺、研究北齊時期書法藝術具有重要意義。一《高浟墓志》釋文齊故假黃鉞太師彭城王墓銘。昔烈山之后,分姓者十二;高辛之族,言才者八人。漢則劉交、劉蒼,好書好善
河東地區唐代碑刻中的楷書研究————作者:蘇金成;王歡慶;
摘要:河東地區臨近唐都長安,政治地位重要、文化底蘊深厚,碑刻藝術發展繁榮。河東地區唐代碑刻楷書風格的形成是當時科舉教育制度、帝王喜好、書丹者以及刻工等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而唐碑的法度自帶秩序的美感,這種審美認知與教化功能,亦是弘揚“正大氣象”的體現。如此規范典雅的楷書加之歌功頌德的文本與樹碑之場合共同塑造出一種獨特的書法景觀,在這一過程中碑刻的教化功能與藝術價值得到進一步凸顯
云南德宏州博物館藏清代傣族土司官印考論————作者:劉澤勇;朱書全;
摘要:清代傣族土司官印不僅是研究土司官職的實物資料,還是探求中央政權與地方少數民族政治關系的重要文獻。論文從形制、印文、款識歸納云南德宏州博物館所藏五方清代土司官印特點;探究“干崖宣撫司印”誤刻為“千崖宣撫司印”之說,勘正該印印文應為“千崖宣撫司印”;考訂“南甸宣撫司印”應為地方自制印;分析清政府與土司的政治關系及土司統治階層圍繞“印信”設置官職、節日背后蘊藏的人類學“族群文化”意涵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