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第歐根尼》
關注()【雜志簡介】
《第歐根尼》叢刊以主張把人的研究作為出發點的第歐根尼的名字命名,在世界人文科學領域屬高層次的學術刊物。刊登當前世界各國最新人文科學研究成果,反映人文最新學術動態和前沿課題。
學術論文尤以跨學科性為特點,從不同的視角對某一課題展開多方位和多層次的探索,文章立論新穎,論證翔實,分析透徹,深為學術界所贊賞。撰稿者均為各學科頂尖人物,其中包括R.羅蒂、P.利科等國際著名學者,亦不乏學術界新一代的佼佼者。該刊目前以多種文字出版,包括法文(原版)、中文、英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印地文。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有數易與義理易、《周易》經傳與易學史研究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思想者的啟程 沃爾夫岡•卡爾騰巴凱爾;杜鵑; 1-13+162
2 列維-斯特勞斯:現代的、超現代的、反現代的 烏戈•E.M.法別蒂;蕭俊明; 14-41+162
3 從列維-斯特勞斯到維特根斯坦:人類學中的“不完美性”觀念 弗朗切斯科•雷莫蒂;蕭俊明; 42-63+162
4 鄰近的邊疆:東方主義神話的結構分析 安德烈•金格里希;杜鵑; 64-73+163
5 一扇開啟的門 J.M.G.勒克萊齊奧;賀慧玲; 74-80+163
6 司法實踐——類別、程序、策略 達妮埃拉•貝爾蒂;吉勒•塔拉布;陸象淦; 81-94+163
7 審判黑手黨——意大利的司法歸類與道德經濟學(1980-2010) 德博拉•普喬-德恩;陸象淦; 95-117+163-164
8 普遍倫理與全球化 金禹昌;陸象淦; 118-140+164
9 還有一個故事——巴西文學中的種族關系與思維定勢 保羅•V•巴普蒂絲塔•達席爾瓦;賀慧玲; 141-161+164
論文發表范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執行力提升研究
論文摘要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不斷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公共政策作為政府履行職能的主要手段,政策的執行力直接影響政府職能的履行,因此,研究政府公共政策執行存在的問題,提出提升政府公共政策執行力的措施,對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提升我國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執行力的路徑。
論文關鍵詞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執行力
公共政策執行力也叫政府執行力,主要是指公共政策執行主體為了實現既定的政策目標,運用國家強制權力,通過對各種社會利益的重新分配、整體調度和使用,從而使公共政策落到實處的政府行政能力。政策執行力第一次被寫如中央政府的正式文件是在2006年,當時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問責制,提高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 。這標志著政策執行力建設被納入我國政府管理的范疇。
第歐根尼最新期刊目錄
生活形式在當代想象中的改變————作者:瑪拉·瑪格達·馬夫泰伊;馬勝利;
摘要:本文分析了一些當代作家(安托萬·貝洛、石黑一雄、伊莎貝爾·賈里、帕特里克·洛朗、伊恩·麥克尤恩)在將“生活形式”一詞理解為表達批判性思維和理論方式方面所做的貢獻。這些作家根據其特有的思維模式和方法論解構了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和米歇爾·?孪胂蟮纳钚问,并以此對后人類主義做出響應
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鄰居嗎?——從烏班圖的視角看老齡化的黃金法則————作者:莫霍貝·拉莫塞;蕭俊明;
摘要:作者以非洲的社群概念作為出發點,認為人到老年并不是子女將其對父母的責任轉交他人的正當理由。有用性并不是對老年人,尤其是父母的價值的確定特征。作者援引西塞羅來表明,這種理解活躍于西方古代,在近代由比如詩人彌爾頓所力挺。當子女在自己還健康的時候不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無異于毀滅與扼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三角關系
思考政制、倫理和經濟的關系————作者:費瑞·坎迪爾;馬勝利;
摘要:本文對“生活形式”概念的使用旨在突顯利科對“地球文明”進行的大量批判性思考。這種計算性、技術性和金錢性的地球文明浸透了當代社會,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統治的作用下。本文闡述了該文明所醞釀的系統性不公正和異常性生活形式。面對這種異常性,本文提到了利科探索的兩條批判性途徑。第一條途徑是批判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乃至經濟主義。第二條途徑涉及政制、經濟和倫理在地球文明中的相互依存關系。這也是本文著重論述的路徑。一方面...
生活形式與民主————作者:桑德拉·洛吉耶;彭姝祎;
摘要:過去幾十年間公共空間的概念已然發生變化,但仍然被一如既往地使用著。該概念已經通過一些行為從一個“理性人之間辯論”的隱喻,變成了21世紀的某種具體現實和生活形式。公共空間問題日益與私人空間和生活形式問題緊密相連。當代學術政治思考將公共空間的概念導向了一種話語式、論辯式和理性主義的公共空間觀念。只有民主訴求的具體出現才能動搖這一觀念并將其付諸“現實”
體現正義的觀點:羅爾斯與“生活形式”概念————作者:呂克·弗瓦諾;談方;
摘要:對羅爾斯的批評將其視為一個無視道德生活具體形式的一個思想家,本文旨在說明這個批評忽略了他的正義論中長期被忽視的一個層面。羅爾斯在1953年閱讀了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后,以一種獨特的方式使用了“生活形式”(Lebensform)概念,之后又試圖將這一前理論的概念與其正義論結合起來。讀了《哲學研究》之后,他思考的一個問題涉及與某種生物形式——人類生活形式——關聯的自然能力與人類所具有的道德判斷能力...
法律挑戰下的人工智能與移情:尋找一種新的“生活形式”————作者:安杰拉·G.巴勒莫;王祎慈;
摘要:人工智能在法律中的作用與移情在法官身上的作用是兩個基本卻看似對立的方面,當代哲學與法律對這兩個方面的興趣可以通過一種新的視角得到更好的闡釋:即現代法律邏輯與概率邏輯之間的復雜關系。這一視角旨在引導研究,追溯現代法律哲學家所開啟的探討,聚焦于語言的力量以及古代修辭學中一個復雜的概念——“語言符號”,從而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移情
生活形式與資本主義:作為最大化主體的“經濟人”概念的建構問題————作者:瓦萊麗·沙羅勒;馬燁昕;
摘要:經濟學中,經濟人(homo?conomicus)被視作資本主義社會的理想化主體,其特征為秉持工具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該假設的適切性常常遭到質疑。本文旨在從批判、務實且扎根于認識論問題的哲學視角,重新審視經濟科學對“經濟人”概念建構中懸而未決的若干問題。在對生活形式、經濟人建構和資本主義進行一些概念澄清之后,作者探討了森(1977)和阿羅(1987)對理性假設的批評。接著,作者試論經濟學...
人類欲望與工具欲望:以資產管理為例————作者:克里斯蒂安·沃爾特;馬燁昕;
摘要:金融領域的科學研究(有時被簡單地歸結為所謂的金融數學)已經從理論轉化為實踐,形成了一套集技術設備、規則范式或監管機制以及計算機化為一體的管理系統,而金融從業者的日;顒泳谶@一套體系之下。這一變革改變了金融從業者的文化,使他們按照技術創新下的新規則,重新審視對風險的直接經驗和感受。一種源自實用主義哲學的概念可以用來描述這種變化,即“生活形式”。本文通過專業的資產管理實踐,特別是由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戰后雜志在法國的作用————作者:弗朗索瓦·多斯 ;遇薈;
摘要:本文旨在強調,思想由雜志所承載,正如皮埃爾·諾拉所言,沒有雜志,知識生活將淪為平面腦電圖。作為社交性的場所,雜志是20世紀重大爭論的熔爐。我們可以將1945年以來的時期劃分為不同階段:戰后初期對堅定的先知型知識分子的推崇;20世紀末對在專家實驗室與公眾輿論之間進行調解的傾聽型知識分子的推崇。這些雜志促進了豐富的跨學科交叉,以及羅歇·凱盧瓦所稱的啟發式對角線
凱盧瓦之作:探尋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的限度————作者:紀堯姆·布里代;馬燁昕;
摘要:凱盧瓦的作品既有個性,也有共性,即對界限的反復質疑:不是去決定“生存還是毀滅”,而是在“存在和/或不存在”之間游移。如何在各種事物——物體、生物、機構等等——的內部和外部,以及它們所屬的不同范疇之間定位?從一本書到另一本書,作者都在探討“內在”和“外在”這兩個對稱的問題,并試圖建立清晰的界限,從而確定自己的主體地位,更廣泛地說,確定個人、社會和文明的未來。本文將試圖探尋凱盧瓦如何在社會學、歷史學和...
解釋國際變化:國際關系學科需要更加多元化————作者:阿爾泰·阿特勒;杜鵑;
摘要:在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世界各領域都在經歷快速變化,這不僅涉及技術發展的加速、社會變化、經濟繁榮與衰退等,還涉及國際體系的重大轉變,即從美國穏操霸權的1945年后自由國際結構,轉向一個以更多未必認同自由市場和民主選舉原則的主要行為體為標志的國際體系。在這個快速變革的世界中,國際關系學術探究的努力難以跟上經驗變化的速度。本文認為,國際關系學科之所以存在這種不足,主要原因是缺乏多元主義,亦即主流國際關...
列維-斯特勞斯屬于后現代派————作者:拉斐爾·戈梅里厄;馬勝利;
摘要:1962年,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引起了眾多評論家的質疑,因為他曾指出,“人文科學的最終目的不是建構人類,而是將其毀滅”。這位人類學家被看作自信滿滿的現代性的最新代表,并繼承了笛卡爾的傳統。結構方法論似乎能以近乎機械的客觀性來理解其研究對象,這在人文科學中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列維-斯特勞斯在《野性的思維》中表達的看法似乎徹底摒棄了關于人類通過文化擺脫自然狀態的西方現代觀念。本文的意圖在于表明,實際...
東亞現代性的十大論題————作者:埃馬紐埃爾·洛澤朗;彭姝祎;
摘要:為了從東亞,尤其是日本的具體情況出發,為現代性問題的復興做出貢獻,我們特意提交了十篇簡明扼要的論題,以供批判:“現代”誕生于內生動力與外生動力的碰撞;“現代”是參與日益擴大并密集的交流網絡;“現代”伴隨著觀念的重組,后者建立了不同的領域;民族想象和國家合理性是現代性的核心;“現代”是對時間的重讀,既包括現在和未來,也包括過去;現代性伴隨著公共空間的建立;“現代”意味著現代化工程的激增;現代性帶來多...
文化互化與文化多孔性:費爾南多·奧爾蒂斯————作者:羅伯特·貝爾納斯科尼;蕭俊明;
摘要:費爾南多·奧爾蒂斯關于文化互化的解釋,作為一種描述文化之間的歷史接觸的方式,是為了取代梅爾維爾·赫斯科維茨的文化涵化概念而提出的。按照奧爾蒂斯的理解,文化涵化概念是要促進一種與他在故土古巴所見所聞截然不同的同化主義模式。文化互化既不符合康德的普遍歷史所倡導的世界主義模式,也不順應那種植根于赫爾德的對立的歷史研究進路的多元文化主義。相反,它所表述的文化接觸和文化轉化概念,突顯了社會存在的物質和經濟條...
中國山水畫散論:西方進路————作者:基拉茲·佩林切克·卡拉維特;杜鵑;
摘要:這篇論文考察了西方不同時期對中國山水畫的研究進路,重點關注中國十一世紀畫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作者首先簡要介紹這位藝術家及其作品。對1936年發表的一篇評論的簡要審視將展示《林泉高致》在西方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隨后,在1969年、2007年和2009年分別發表的后續著作將展示關于中國山水畫的西方進路的變化,揭示了當時的主要修辭以及西方藝術史中不斷變化的論爭和方法
語言的生命和性別————作者:法布麗琪婭·丘立安妮;王祎慈;
摘要:十多年來,語言和其他符號系統如何反映性別差異以及如何促進性別建構一直是公眾討論的焦點。在語言的使用層面,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重要的創新,它們改變了人們牢固的、約定俗成的習慣。新聞事件向我們表明在何種程度上這些變化既不是線性的,也非一勞永逸。本文研究了意大利政治傳播中的一些事例,并表明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僅在于包容的策略,更在于每種語言能在其系統資源的基礎上接受和表達新含義的能力。需要特別注意的并不是包容...
全球化、社會內化與新冠疫情————作者:亞當·波塞馬伊;馬燁昕;
摘要:雖然地球獨一無二,但全球化的概念并不唯一,它隨著社會、文化和經濟的變化而發展。21世紀的全球化與20世紀的全球化截然不同。雖然全球經濟和數字相互依存比過去更加緊密,但在國家層面卻出現了新的政治和民粹主義分歧。本文利用最近提出的“社會內化”概念,作為社會麥當勞化的一個新因素,來分析數字資本主義的最新進展及其對全球化的影響。得益于智能手機和其他尖端技術,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理解全球化的新階段,而為抗擊新冠...
超越羅爾斯—奧金辯論:走向去中心化的女性主義————作者:蘇米亞·梅斯特里;楊迪;
摘要: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女性主義,因為女性主義既發展出了不同的訴求,同時又要求我們承認其具有多元性以及復雜性。這是無可爭論的。然而,我們尚未對研究此現象的方法和視角達成共識。本文將從“去中心化的女性主義”的視角對女性主義項目進行“診斷”。我們也將參考蘇珊·奧金對羅爾斯作品的批判性解讀,進而找出“再中心化”過程的主要特點:再中心化可被視為一種旋轉而非轉換
馬格里布的女性主義進步:喜憂參半的結果————作者:蘇菲·貝西斯 ;妮科爾·阿爾貝 ;楊迪;
摘要:本文為妮科爾·阿爾貝對蘇菲·貝西斯的訪談實錄,主要探討馬格里布地區的女性主義。女性主義有助于我們理解阿拉伯世界女性運動的動因及其發展史。事實上,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對于女性主義的看法不盡相同。隨著時代的發展,世俗女性主義和伊斯蘭女性主義在不同的阿拉伯國家發生了不同形式的變化,這種變化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如宗教、殖民史和法律。這些國家的女性主義運動致力于為婦女訴求與男性同等的法律地位
現代性、后現代轉型、朝向現代的再開放——日本的例子————作者:阿蘭-馬克·里厄 ;彭姝祎;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重新定義現代性的概念,將其置于當前的背景下,即工業社會受到環境制約、不得不進行徹底改革的現時代。但是改革很難構想和實施,因為它將導致工業社會超越歷史上的現代化進程。今天的現代性指的是某種類型的社會走到盡頭、走到極限的關鍵時刻,從那一刻起,它將進入解構的時代。這種現代性體驗重新激活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工業國家興起的后現代概念,并賦予了它新的緊迫性。在這一關鍵時刻發生了什么?是哪些話語...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