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文學評論》
關注()雜志簡介
《文學評論》的前身原為《文學研究》。它創刊于1957年春。當時的辦刊方針是“中外古今,以今為主”,“百家爭鳴,保證質量”。《文學研究》作為當時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77年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文學研究和理論批評的學術性刊物,一開始就團結了全國各地的著名學者。他們長期從事學術研究,積累頗多。由于他們紛紛賜稿,一時《文學研究》佳作連篇,真是中外古今,令人目不暇接,立時贏得了讀者的愛護和信任。其中不少文章都為上乘之作,今天讀來,猶覺新鮮與厚重!后來,為了加強對社會主義文學現狀的關注,加強對當代作家作品與文學現象的評論,于1959年初,《文學研究》改名為《文學評論》,一直沿用至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2004年度核心期刊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2004年北大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發表:關于文學理論、中外文學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學史問題、中國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創作和理論的研究和評論文章,除論文外、還辟有“短論”、“論壇”、“資料”、“書評”、“新作評介”、“新人評介”、“通信”、“讀者、作者、編者”、“學術動態”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關于“強制闡釋”的討論(筆談)
(5)“強制闡釋”與理論的“有限合理性”李春青
(9)理論批評:回歸漢語文學本體 陳曉明
(12)理論的批判機制與西方理論強制闡釋的病源性探視 高楠
(16)文學闡釋過程中前置立場與前見的區別 畢素珍
(20)“賦亡”:鋪陳的喪失 易聞曉
(29)彌合理論與實踐的裂縫——高居翰繪畫研究之于文藝學創新的啟示 李濤
(38)從“美”到“慣例”——藝術的現代觀念轉型及其中國情境的反思 楊向榮
(48)從模仿再現到離形得似——中西表演藝術差異之哲學與美學根源 顧明棟[1,2]
(56)文學批評的溫度、力度和風度 劉巍
(65)“譯文不在場”的翻譯文學史——“譯文學”意識的缺失與中國翻譯文學史著作的缺憾 王向遠
(72)晚清“詩”與“歌”中的句法和意象——以傳統詩歌的句法原理為分析基礎 謝君蘭
(81)易代同時與遺民擬態——北平淪陷時期知識人的倫理境遇(1937—1945) 袁一丹
(92)大文學視野下的《吳宓日記》李怡[1,2]
(102)福爾摩斯與奧斯丁——重讀楊絳的小說 許江
(108)作為《子夜》“左翼”創作視野的黃色工會 妥佳寧[1,2]
中文論文發表:文學到電影的主題流變
[摘要]由文學作品改編成電影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潮流,電影往往保留了文學作品的精華,但是很多電影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本文以李碧華的小說《青蛇》改編而成的同名電影《青蛇》為例,將文學作品與改編電影進行了探討,對比分析了文學作品《青蛇》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同名電影《青蛇》對原著進行修改后所要表達的主題,兩部作品都反映了當時浮躁社會環境人們對于男女關系、愛情的迷茫和看法,但側重點有所不同,本文對于探索文學作品到電影主題流變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文學,電影,主題流變,改編
一、引言
作為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華的作品具有辛辣、凄美、悲涼的風格,其愛情小說也被多次改編搬上銀幕,包括《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等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她的作品喜歡講述愛情的前世今生,同時又是有些畸形的愛情,其作品的語言充滿了浪漫、凄美的色調,像一杯苦茶,喝的時候覺得苦澀,喝下卻又回味無窮。本文以改編自其小說的電影《青蛇》為例,探討文學到電影主題的流變,對文學作品電影改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