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小說評論》
關注()【雜志簡介】
《小說評論》雜志是由陜西省委宣傳部主管,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主辦全國唯一一家專門從事小說研究、評論的刊物,創(chuàng)刊于1985年,多年來,以鮮明的當代性、信息性、觀實性、學術性、兼容并蓄,雅俗共賞等特色獲得了廣泛好評為國家級學科核心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shù)據(jù)庫統(tǒng)計源期刊。
【欄目設置】
近代小說作品研究、當代小說作品研究、古典小說作品研究、文化藝術、百家講壇、文壇縱橫、國學論道、文學批評、歷史與考古、文學史論等。
雜志優(yōu)秀目錄參考:
守成立場下的“啟蒙反思”——1990年代以來文學批評的價值轉(zhuǎn)向 趙黎波4-10
近年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趨勢的一種考察 鄧瑗11-19
現(xiàn)代小說災害敘事類型研究 周惠20-25
文壇縱橫_孫郁專欄 夜讀閑錄
蕭紅與黑土地上的亡靈們 孫郁26-34
文壇縱橫_程光煒專欄 作家六題
作家與編輯 程光煒35-39
文壇縱橫_郜元寶專欄 小說識小錄
“中心”和“邊地” 郜元寶40-44
文壇縱橫_何平專欄 先鋒小說
可疑的先鋒性及“虛偽的現(xiàn)實” 何平45-48
小說譯介與傳播研究
中國文學對外譯介中的異質(zhì)性問題 過婧;劉云虹49-55
陜西當代文學的世界性因素研究 孫立盎56-61
試論池莉小說在法國的譯介 陳寒62-66
九十年代文學研究
研究生論文發(fā)表:芻議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現(xiàn)狀、原因及對策
[摘要]近年來隨著研究生在校人數(shù)的增加,研究生學術道德實際遵守情況讓人擔憂。本文基于當前我國高校所發(fā)生真實的違背學術道德之案例,分析了學術道德失范的幾種情況;對違反學術道德現(xiàn)象的危害及原因進行了深層次的闡述,最后從國家、社會、學校三方同時高度重視的視角著手有針對性提出了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學術道德,學術不端,科研學術環(huán)境
一、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現(xiàn)狀分析
近些年來,高校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事件頻出,例如《西安晚報》曾經(jīng)報道的暨南大學女研究生甘某因連續(xù)兩次向校方提交學術論文均被認定為抄襲之作而被校方做開除學籍處理、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兩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在校方評審的過程當中被認定為抄襲而被開除學籍。另外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也不斷爆出學術造假事件,2008年,浙江大學的賀海波,在其學習期間有8篇學術論文涉嫌偽造實驗數(shù)據(jù),因?qū)W術不端行為而受到了校方的嚴肅處理。
小說評論最新期刊目錄
跌宕起伏的“無事的悲劇”——魯迅小說《風波》解讀(上)————作者:閻晶明;
摘要:<正>早已有一個愿望,解讀一回魯迅的小說《風波》。它沒有《狂人日記》那么激進直接,也沒有《藥》那樣主題鮮明;它沒有《孔乙己》那么人物鮮活,又不比《故鄉(xiāng)》那樣直擊人心;它不及《祝福》曲折糾纏,又不如《傷逝》哀婉動人;論“總體性”,它不是《阿Q正傳》的同類;論悲痛徹冷,也不是《在酒樓上》《孤獨者》的風格。但它絕不是魯迅小說的另類,它恰恰是非常典型的魯迅小說。從某種角度講,《風波》簡直就是魯迅小說技法最...
時間的危機與空間的崛起:觀察當下小說的一種角度————作者:李壯;
摘要:<正>引子:新變,及如何觀察新變讓我們開宗明義:之所以想要以《空間里的“90后”》為總題寫這樣一組專欄文章,是因為日益重要的空間經(jīng)驗,正給文學帶來諸多新的變化、深刻地影響和形塑著當下的中國小說,而我們對這一話題的挖掘思考似乎仍然不夠深入和充分——尤其是,我們有意識以此為角度、對當下最新的文本和寫作群體進行分析闡釋的“批評實操”,還不夠深入和充分
當代中國小說的文體演變————作者:南帆;
摘要:<正>很高興有機會深入討論中國當代小說的文體演變。對我來說,回顧、整理與分析中國當代小說是一件很有樂趣的學術工作。首先,我要指出存在兩種理論傾向。一種傾向比較強調(diào)文體——不僅包括小說,也包括詩、散文等其他文類的文體——的穩(wěn)定、規(guī)范,甚至不可動搖。作家或者批評家覺得,必須維護文體的權(quán)威,抵制各種瓦解文體規(guī)范的寫作嘗試,小說就得寫得像小說,正如詩必須像詩。文學史的眾多小說仿佛是標準小說文體的外化,哪怕...
人文東北:意圖與方法————作者:王德威;宋偉杰;吳曉東;
摘要:<正>王德威:我們今天的主題是:為什么在中國香港談東北?站在理論上或者是方位上來重新思考什么是東北,也思考什么是香港。這是兩個并行的話題。我們從香港往北談華南、嶺南并不是特別難的事情,因為這兩個地方息息相關,但是,如果要談遙遠的東北,似乎隔了一層。可是我們要說明,香港和東北看起來很遠,其實息息相關,“似遠實近”。這兩個地方各自處于中國一隅,都是所謂的邊地;香港和東北的風土人情截然不同,一個是嶺南之...
歷史環(huán)境演變中的修撰、校訂、意譯與編譯——《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中英文版本演變初探————作者:張德強;
摘要:<正>論及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產(chǎn)生重要影響的學術著作,夏志清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下文簡稱《小說史》)不容小覷。自1961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推出《小說史》英文版以來,目前有3個英文版和8個中文版存世,這些版本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刪與修改。考慮到夏志清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寫此書時,所學專業(yè)尚為英美文學研究,而其身居海外,資料搜集整理亦大不易,其書縱有史料考證上的微瑕,而難掩其瑜...
戲曲、小說傳統(tǒng)與講故事的方法————作者:李修文;
摘要:<正>非常榮幸和大家做交流,也感謝張莉老師給我起了這個交流的題目,她確實可能比我本人更加了解我自己。那么,我就從戲曲開始說起吧。戲曲對于我的創(chuàng)作,乃至整個人生都極端重要——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我跟隨祖父祖母,住在一個漢江邊的小鎮(zhèn)子。鎮(zhèn)子雖小,戲風卻大盛,那些戲班里的人平日里就投宿在小鎮(zhèn)上的人家里,有好多回,他們?yōu)榱粟s場,穿著戲裝,帶著妝,在路上狂奔著,我還以為神仙鬼怪來到了我身邊,將我嚇個半死。...
漫長的90年代,猛虎如幽靈般徘徊——關于李修文的《猛虎下山》————作者:霍安琪;
摘要:<正>虎——這一特別富有中國特色的動物意象,在歷史的長河中演變成了中國人心中一個共有的情結(jié)。與虎謀皮、狐假虎威、三人成虎、苛政猛于虎……虎的意象在中國文學經(jīng)典和民間文化中被使用的頻繁程度,在世界范圍是罕見的。通常來說,國畫中的虎形象有“上山虎”和“下山虎”的區(qū)分。“上山虎”通常是吃飽喝足回到山上的老虎,象征著平安吉祥、步步高升;而“下山虎”則通常是餓著肚子,需要下山覓食來填飽肚子的模樣,象征著挑戰(zhàn)...
流俗地上,我們不再離散——關于黎紫書《流俗地》的訪談————作者:黎紫書;伍燕翎;
摘要:<正>自黎紫書的長篇小說《流俗地》于2020年由馬來西亞有人出版社首次出版,2021年再由中國北京十月出版社引進出版,一直受到國內(nèi)外讀者的廣泛關注。2023年5月,已遷居美國的她回到家鄉(xiāng)錫都怡保短住;8月,她到中國北京、西安、成都、廣州、上海、杭州和南京進行了馬拉松式的系列演講,與中國當代知名作家對談,分享了《流俗地》和她近幾年的寫作經(jīng)歷,幾乎場場滿座,人氣火爆,可以說她在華文文學圈掀起了一股“黎...
方志小說的女性文本——黎紫書《流俗地》的地方感形塑與精神歸屬————作者:伍燕翎;
摘要:<正>前言在首部長篇小說《告別的年代》出版后,黎紫書于2020年推出了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流俗地》。十年磨劍,精益求精,《流俗地》一經(jīng)出版便在華文文學圈引起廣泛關注,反響熱烈。該書的簡體和繁體版本分別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馬來西亞再版并多次印刷,
記憶喚醒之后:黎紫書《告別的年代》的后設與后記憶————作者:郭紫薇;
摘要:<正>引言《告別的年代》是馬來西亞女作家黎紫書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于2010年出版,2022年英文譯本TheAgeofGoodbyes出版。作家黃錦樹在這部小說初版的序言將其喻為“艱難的告別”,提出了兩個議題,即符號和小說作者可能經(jīng)歷的長篇焦慮,并總結(jié)說,“不管是怎
先鋒與傳統(tǒng)之間:黎紫書小說敘事技巧流變————作者:蔡曉玲;韋丁華;
摘要:<正>前言黎紫書是當代重要的馬華作家,曾多次獲得馬來西亞、中國等多地的文學獎。黎紫書創(chuàng)作發(fā)軔于文學獎,凝練于微型小說,謀篇于短篇小說,成熟于長篇小說,其近作《流俗地》更是獲譽無數(shù)。縱觀黎紫書的小說書寫脈絡,其小說敘事技巧結(jié)合了先鋒與傳統(tǒng),不同階段的作品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
并非無處可去的文學——2024年長篇小說漫評————作者:孟繁華;
摘要:<正>這是一個科技神話無處不在的時代,也是一個科技神話恣意橫行的時代。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神話漸次消失之后,AI登場。這個AI是無所不能的,它可以和人交流,可以替代許多職業(yè),甚至可以成為伴侶,當然也可以替代作家進行創(chuàng)作。也就是說,AI要逐漸替代人類成為這個世界的主體。是AI瘋了還是人類瘋了?如果真是這樣,人類不是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掘墓人嗎?如果是這樣,我們對這個毫無用處的包括小說在內(nèi)的文學,還會懷有多少期待?或者...
靜水流深,文韻悠長:2024年短篇小說巡禮————作者:姜雨佳;張叢皞;
摘要:<正>伴隨著多元化、流動性的時代趨向和持續(xù)深入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格局,2024年作家們以敏銳的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聚焦人心命運,用文學的筆觸思索和回應著時代嬗變中的本土和世界,在短篇小說領域呈現(xiàn)出強勁的創(chuàng)作態(tài)勢。延續(xù)前幾年短篇敘事對現(xiàn)實生活的關照,整體向多維度開掘,持續(xù)走深的同時蓄力新的可能。突出表現(xiàn)為內(nèi)向性的審美視點聚焦,勘探個體生命經(jīng)驗和人性人心,于日常生活細部深度關照“人”的生存處境和社會問題;介入...
黃土坡坡種希望——讀吳克敬的長篇小說《乾坤道》————作者:白燁;
摘要:<正>不同的讀者閱讀長篇小說作品,都會有各自不同的角度與尺度。在我看來,饒有意趣又耐人尋味的作品,多是那種讀來格外引人入勝,題材上卻又無法判定的作品。吳克敬的小說《乾坤道》,就屬于這樣一部內(nèi)容渾厚而又特點鮮明的長篇力作。《乾坤道》從起始的故事來看,主要寫北京知識青年在陜北乾坤灣村插隊落戶的生活。但作品在展開敘事的過程中,楔入了貧協(xié)主席道老漢的過往人生經(jīng)歷,把背景與場景回溯到延安時期和抗戰(zhàn)時代。在故...
時代的散射與個例的聚焦——孫立盎《一個人的文學史:賈平凹研究》序————作者:張清華;
摘要:<正>接下寫序的任務,就陷入內(nèi)心的忐忑。因為在眾多賈平凹研究專家面前,我實在沒有置喙的資格。盤點家底,我只有十年前因林建法先生之邀,為平凹早年的一部名為《空白》的詩集再版寫過一篇評論,除此幾無建樹。2016年春,我曾有機會去商洛參加一個文學活動,期間順道參訪了平凹先生在丹鳳棣花鎮(zhèn)的舊居,感慨良多,回來后寫了一篇談不上精彩的隨記。其他除了幾次研討會的發(fā)言,就再無文字的因緣交會了。所以即便是繞不過的緣...
地方書寫與中國經(jīng)驗的表達——讀《家山》————作者:郭冰茹;
摘要:<正>《家山》的故事從正月里四跛子家桃香母女斗嘴的一個普通場景開始,串聯(lián)起沙灣村的生活日常。隨著敘述的推進,一幅包含山林河流、屋舍農(nóng)田,婚喪嫁娶、村約鄉(xiāng)規(guī),農(nóng)人村婦、鄉(xiāng)賢學童的湖湘畫卷在讀者面前徐徐展開。《家山》在“尾聲”里附了葉落歸根的貞一寫給生活在中國臺灣的女兒念梓的一封家信,信中說,“每遇家國急難大事,鄉(xiāng)亭叔侄皆慷慨踴躍,極少宵小為鄉(xiāng)人不齒。而今每年清明,你祖父、舅父及齊峰叔、克文叔墳頭,通...
《非攻》:“只是走”的“老牌乞丐”————作者:姜異新;
摘要:<正>《非攻》是最典型的魯迅式歷史速寫,五千六百余字,取材《墨子·公輸》。整部小說的格調(diào)其實也在不動聲色地暗示史料材源作為本事的口傳筆傳本質(zhì)。據(jù)專家推斷,在送交發(fā)排之前,魯迅才在手稿上將題目改為《非攻》,此前一直是《扶危》。(1)若給最開始的題目加上賓語,就是“扶危宋國”,而給修改后的題目加上主語,即“楚國非攻”。可見,魯迅的最后一筆修改是非常精彩的,因為小說后兩部分主要講的就是墨子在楚國如何勸說...
《登春臺》的聲色與虛無——兼及格非的存在主義哲學————作者:徐剛;
摘要:<正>一、聲色、世情與“內(nèi)在超越
孫頻小說的浪漫情動力與情感表述轉(zhuǎn)型————作者:韓旭東;
摘要:<正>孫頻早期小說極富戲劇性,人物精神意志、情節(jié)轉(zhuǎn)軌節(jié)奏、敘事語調(diào)底色等皆有跡可循。模式化不同于媚俗。在“疼痛三部曲”(《鹽》《疼》《裂》)壓抑的閉合空間內(nèi),瀕死主體的絕望生命境遇與在劫難逃的宿命怪圈,讓此在無法自主選擇環(huán)境。進而,純文學反思向度體現(xiàn)在孫頻對以魯迅為開端的現(xiàn)代思想史之接續(xù)和世紀末“現(xiàn)實主義沖擊波”的續(xù)寫上。在情感轉(zhuǎn)向視角下,孫頻早期情動中的痛感與快感交融,敘事人極端的情感起伏內(nèi)蘊“...
原型重構(gòu)·異質(zhì)想象·時空穿越——論房偉中短篇小說之藝術突圍————作者:李莉;
摘要:<正>房偉的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既注重深入生活考察、體驗,也注重文獻資料搜集、整理與提煉,在牢牢把握素材基礎上追求“真意”與“新異”;其文本標題新穎,結(jié)構(gòu)蜿蜒,內(nèi)容別出心裁;其敘事視角和敘事方法獨運匠心,甚至利用時間的柔性特征設置各種“機關”,虛實串聯(lián),今昔穿越,新舊渾融,集體共享或者個人“隨意”粘連,進而創(chuàng)造出奇異的時間指令和空間想象。房偉小說融學理、思考、玄幻于一體,端莊中顯俏皮,詼諧中露沉思,現(xiàn)...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國內(nèi)期刊大全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