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美術觀察》
關注()雜志簡介
《美術觀察》雜志是立足“大美術”概念的大型綜合性美術月刊。
《美術觀察》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努力展示中國先進文化的特色、成就和方向;關注美術發展的前沿和熱點,深入探究美術理論和創作的基本問題,大力傳播美術學知識和相關信息,以豐富的欄目反映美術領域的多樣景觀,致力于有中國文化立場的現代美術形態的建設與繁榮,在美術學科創造性地體現國家發展的文化戰略和宏觀精神指向。《美術觀察》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強調學術至上、質量第一的編輯原則。雜志的志趣是:精誠問道,但不囿書齋;側重建設,卻不懈批評;著意前瞻,亦勤于反思;力求全面,也力避浮泛;尊重客觀,更崇尚良知;基調嚴肅,又飽含熱情。
自創刊以來,定位于美術史論研究,全面反映體現國家水平的美術理論、美術史和美術批評研究成果,對美術界影響廣泛,享有很高聲譽和權威,為促進中國美術理論研究以及創作實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和美術研究所的濃郁學術環境中,在14年的刊行歷史中,雜志堅持學者辦刊、權重學術,形成了以學術性為核心的自身傳統和風格特色。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第三屆(2005)國家期刊提名獎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觀察家、美術家、美術學、國際視野、熱點述評、前沿報道、時代人物、本期名家、現象、品評、理論、史學、學人檔案、國際論壇、國際畫廊、國際藝訊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3 策展人的價值 孟繁瑋;祝帥; 4
4 游離:美術館與策展機制的現狀 王璜生; 5-6
5 策展也是一種創新實驗 王春辰; 7-9
6 策展人常見的幾個問題 杜曦云; 9
7 中國需要什么樣的策展人 盛葳; 10-11
8 溝通還是拒絕溝通 齊喆;廖向榮; 12-13
9 中國當代藝術語境下的策展與策展人的價值 何桂彥; 14-15
10 美術館策展人:從“展覽制造者”到“文化傳播者” 張苗苗; 16-18
11 當代美術館的發展需要規范的策展人制度 劉燕; 18-19
12 失控的策展 段君; 20-21
13 藝術家村:從城市邊緣到產業基地 楊簡茹; 22
14 警惕:以藝術區的名義權力尋租的產業貪腐鏈 佟玉潔; 22-23
15 從藝術家村看藝術的產業生態 王嘉; 23-25
16 藝術村產業化的困境 宋永進; 25-26
17 “藝術家村”的產業化之路 谷赟; 26-27
18 藝術區——不僅僅是藝術 邢莉莉; 27
19 藝舟雙楫 鵬城論道——《美術觀察》同仁作品展暨“當代中國美術評價體系研討會”在深圳舉行 梅江; 28-29
20 工·在當代——2013第九屆中國工筆畫大展在京成大開幕 蕭聲; 32-33+30-31
出版廣角投稿:視覺設計在城市旅游網絡服務中的應用
摘 要:隨著互聯網用戶數量的穩定增長以及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終端應用已逐步滲透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關鍵詞:出版廣角,界面,互動性
1 中國大陸城市旅游發展現狀
城市旅游是指以現代城市為依托,以城市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特有的人文景觀為吸引要素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旅游方式。隨著全球旅游業的發展及推動,中國國內旅游已經逐漸形成規模化產業,旅游產業支柱作用也更為明顯。2014年2月2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有關 “交通、郵電和旅游”內容顯示,2013年,國內游客32.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3%;國內旅游收入26276億元,同比增長15.7%。旅游業在質和量的發展上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旅游資源的整合及旅游產品的開發也呈多向度發展。作為新興旅游方式的城市旅游,更是未來提升城市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途徑之一。
美術觀察最新期刊目錄
文藝復興背景下《新怪誕書》的藝術傳承與創新————作者:房炯銘;
摘要:16世紀,德國版畫家克里斯托弗·賈姆尼策創作的蝕刻版畫合集《新怪誕書》基于文藝復興末期的裝飾風格,并融合了古羅馬時期“金屋”壁畫中的怪誕元素與自然形態,發展出獨特的軟骨風格。這一合集揭示了晚期矯飾主義和早期巴洛克的藝術特征,充分展示了宇宙觀與奇觀的結合,同時也體現了創作者對自然與想象力的探索及其藝術創新精神
萬物靜觀皆自得——在探索中走自己的藝術之路————作者:田忠利;
摘要:20世紀以來,中國畫的現代性轉向始終圍繞著傳統藝術的傳承、中西文化的碰撞以及時代風貌的變革漸進式發展。這種轉向不僅體現了美學意趣與人文情懷的歷史變遷,更在不同類型的創作中展現出獨特價值。本文從歷史與現實人物畫創作、花鳥畫創作等方面,結合作品探討了中國畫的意象性表達、筆墨與空間構成的關系,以及畫境傳達與情感抒發之間的內在聯系
異質與共在:彈幕藝術的關系重構————作者:向勇;
摘要:彈幕藝術是一種互動性、即時性的流媒體藝術形態,是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產物。彈幕藝術的生產與消費行為是一個多重異質、瞬時共在的社會關系的建構過程。彈幕藝術重構了個體身心的互動關系,構建了觀看者、彈幕文本作者以及視頻作品創作者之間的新型關系,改變了個體與集體之間的依存關系
晚鐘————作者:田忠利;
摘要:<正>~
卷首語————作者:?苏\;
摘要:<正>比如,《達·芬奇密碼》視頻播放中,觀者正在凝神注目《蒙娜麗莎》的微笑,倏忽間“口紅色號求鏈接”7個字自右而左從屏幕劃過,如不速之客侵擾了觀眾的情緒、視頻的節奏、編導的匠心!翱诩t色號求鏈接”這類字詞或符號像子彈一樣射出并密織如幕,便叫“彈幕”。2006年彈幕首次出現在日本彈幕視頻分享網Niconico,2008年A站(AcFun)增加了彈幕功能,2009年B站(bilibili)推出彈幕功能...
彈幕,一種媒介關系的演進————作者:緱夢媛;
摘要:<正>彈幕從某種程度而言重塑了數字時代的藝術生產范式,其本質是技術邏輯與文化實踐碰撞出的新型媒介語言。作為實時疊加的視覺文本流,彈幕將屏幕轉化為動態書寫界面,文字與影像的時空嵌套消解了傳統藝術的線性敘事方式,觀眾通過即時評論參與內容共創,形成了去中心化的意義生產網絡,也觸發了群體智慧的語義涌現。這種創作模式顛覆了主客二分的藝術權威,使藝術闡釋從封閉解讀轉向開放協商,觀眾的身份在解碼者與編碼者之間持...
彈幕,一種超越圖文共生的新關系————作者:韓緒;
摘要:彈幕作為一種新興的互動形式,起源于2006年日本的Niconico動畫,隨后在中國等東亞國家流行。它不僅改變了傳統的圖文關系,還創造了一種新的媒介語言,實現了文字與視頻的深度融合。彈幕的出現得益于技術進步和文化需求,它獨特的即時性、群體性和碎片化表達方式,超越了簡單的評論功能,成為一種新的敘事媒介。另外,彈幕文化還反映了東西方媒介接受習慣的差異,并在社會、社交和藝術設計等方面展現出新的價值
20世紀以來“饕餮紋”意涵認知的演變————作者:譚力銘;
摘要:“饕餮”一詞最早見于《春秋左氏傳》,爾后至宋人大興金石學以來的“饕餮”則是指青銅器中一種常見的獸面紋飾,作為紋飾出現的“饕餮”蘊含著“戒貪”之意。20世紀以來饕餮紋意涵不再局限于自春秋時期以來的“意在規勸”,而是有更為多元的解析
黑龍江墾區美術創作機制與北大荒版畫風格演進————作者:黃世晴;
摘要:北大荒版畫的風格演化與黑龍江墾區美術創作班的創作機制密切相關。本文以美術創作機制與藝術風格演變為切入點,深入分析這一藝術群體的歷史傳承、創作機制與藝術轉型的過程,揭示藝術創作與社會歷史、地域文化和創作機制之間的深刻聯系,為中國版畫藝術的發展提供獨特的樣本與經驗
中國畫寫意觀念嬗變與創新初探————作者:盧攀攀;盧凡凡;
摘要:寫意作為中國藝術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寫意傳統是革新者思想、技術、材料各方面不可或缺的資源。本文通過對中國古代具有代表意義的寫意理論進行分析,從中得以窺見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在當代形成的錯綜復雜的藝術面貌。運用文化研究的多種方法,以文化形態為視角重新建構寫意理論。在現今中國畫疏離寫意精神的形勢之下,對寫意理論的重新研究和發掘得以發現,材料并非藝術的重點,唯有思想能夠承擔繪畫的責任
藝術介入的鄉村社區變革及發展路徑研究————作者:余毅;
摘要:藝術介入鄉村建設已經成為我國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藝術在鄉村的介入推動了鄉村社區的變革,它不僅凸顯了社區共同利益,增強了社區的文化認同感,還構建了多樣、包容的社區關系。藝術作為利益紐帶,調動基層組織、企業、藝術家和居民等多方力量參與社區建設;作為經濟紐帶,吸引藝術產業鏈上的多族群進入,塑造包容和多元的社區形態;作為社會關系紐帶,激發社區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整合三種不同路徑的鄉村社區發展模式能夠為藝...
從藝術觀相學到“濕”波普——談李孝萱人物畫創作及“她們”系列————作者:張娟;
摘要:李孝萱的寫意人物畫創作以面貌多樣著稱,這并非是他有意為之的結果,乃是源自藝術家性情的自然生發,是“非線性”創作意識的體現。本文還特意引入了“藝術觀相學”概念,以此梳理李孝萱各個時期的人物畫作品,并著重闡述了“她們”系列中的波普藝術特質,從中挖掘出區別于西方藝術的“濕”性,作為對“她們”系列的創造性解讀
春夏————作者:熊維妙;
摘要:<正>~
香滿金秋————作者:董婧怡;
摘要:<正>~
侗鄉姑娘————作者:孟瑞智;
摘要:<正>~
花鳥圖————作者:潘子維;
摘要:<正>~
太行隱居圖————作者:徐喆;
摘要:<正>~
秋聲————作者:王詩語;
摘要:<正>~
伊犁的陽光之一————作者:李大琪;
摘要:<正>~
暖陽————作者:宋和歷;
摘要:<正>~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