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辦刊宗旨:堅持“雙百”方針,圍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語文化藝術的主旨,重點探討跨世紀的高等藝術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努力把學報辦成特色鮮明、內容豐厚、質量上乘、富含學術價值的高品位藝術類綜合學術刊物。
讀者對象
國內外藝術工作者、藝術院校師生。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學術經緯、教學視窗、丹青引、點擊世界動畫、東北戲劇史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學術經緯_音樂與舞蹈學
意向性:音樂表演藝術的哲學身份 徐科銳2-4+39
中國民族聲樂教學探析 李麗莉5-8
皖西民間音樂文化生態研究 喻林9-13
析中音長號《降B大調協奏曲》的不同演繹 李今鵬14-18
學術經緯_美術與設計學
東北文化與當代東北民間文藝的互動關系——以東豐農民畫為例 周青民;李秀云19-22
從晚清《點石齋畫報》透視19世紀末西洋女裝 馮鳴陽;華雯23-30
與其打造畫派,不如塑造品牌——試析中原繪畫的發展之路 范少鵬;吳海峰31-34
潮汕粿印紋樣之模因探究 杜營;王小青35-39
瓦爾瓦拉•斯捷潘諾娃與構成主義紡織品設計 田豐;芭尤洛娃•瑪麗娜•亞歷山大羅夫娜40-43+63
置于玩味表象下的產品設計童趣文化 白淼44-47
學術經緯_戲劇與影視學
論元代北曲雜劇的“散曲意識” 趙璐;甄洪永48-50+47
《她比煙花寂寞》之日神酒神理論研究 牛麗軍51-53
當下中國電視真人秀節目的基本特征 胡泊54-56
美•真•善:論奇觀元素打造的《最強大腦》 張娟57-59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投稿:國外服裝原型的比較
摘要:分析和比較有代表性的各國原型設計方法,包括俄國EMKO、法國LinJaqe、德國Mueller、意大利Sitam和日本文化原型等設計方法。這些方法都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積累,在滿足不同的審美和各國人體體型的基礎上,發揮著各自的長處和各自的特點。
關鍵詞:中國職業技術教育,服裝原型,國外原型,原型設計方法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守正創新:關于中國藝術管理教育發展方向及學生培養的幾點思考————作者:謝大京;楊于衡;
摘要:新政策背景下,對藝術管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十九屆藝術管理教育年會重點探討了藝術管理教育如何與新興科技、文化產業以及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實現教育模式的創新。共同圍繞藝術管理教育的現狀、挑戰與未來趨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展示了藝術管理教育在新時代下的新面貌
基于機器學習的日用陶瓷裝飾設計應用研究——以敦煌壁畫為例————作者:陳正凱;徐婷;劉亞文;
摘要:日用陶瓷產業隨著數字時代科學技術的推動與發展,從傳統手工業方式逐漸轉向日用陶瓷生產智能化、機械化、自動化。同時,面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個性化、多元化的審美需求,借助機器學習技術應用于日用陶瓷裝飾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以莫高窟壁畫為研究對象,闡述敦煌壁畫與日用陶瓷裝飾設計的關聯,梳理裝飾元素的提取及機器學習模型的方法,分析關于機器學習與日用陶瓷裝飾設計相結合的可行性、優勢、創新性,提出針對日...
淺論版畫創作方法論中復數性在不同時代創作語境下的體現————作者:武鵬;
摘要:版畫是一種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復數性和間接性是版畫的核心方法論,此兩種創作方法論運用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與彼時的文化和技術相結合后就會產生新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同樣版畫創作的方法論應用到不同的創作媒介中或不同于平面藝術的創作語境中也會生成別樣的作品。在一些現當代藝術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版畫復數性方法論的應用,多媒體藝術和行為藝術都有復數性方法論的運用,雖然這些作品和傳統的版畫作品在表現形式上大相徑庭,但其...
暗箱的觀看與隱喻——重新解讀繪畫《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作者:鐘書洋;雀寧;
摘要:自文藝復興以來,西方的視覺認知模式建立在“觀看”的基礎之上。因觀看的改變,藝術的視覺再現和認知模式也因此而改變。17世紀,暗箱的發明使以暗箱為主導的視覺觀看機制取代了之前以透視為主導的視覺機制。觀看的改變對于當時的科學認知和繪畫再現都有著巨大的影響。17世紀的畫家維米爾以暗箱輔助繪畫聞名遐邇,其繪畫《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就深受該機制的影響。維米爾對暗箱的運用首先表現在空間構圖上,即利用暗箱機制...
藝管高端人才培養與一體兩翼模式探索————作者:林宏鳴;
摘要: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國高等學校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高校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基于高素質應用型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培養需要,在“一體兩翼”思想指導下,通過具體的案例,詳細介紹“專業研討課”“行走的課堂”等內容,為藝術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進行生動地解讀,強調藝術管理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北朝碑刻隸書楷化影響研究————作者:黎學銳;李婕;
摘要:在書法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不同字體之間的演變關系錯綜復雜。在研究篆隸楷行草各體發展進程時,應當注意彼此間的聯系與過渡階段,尤其是一些經常被忽略的書體雜糅時期的作品更需要挖掘研究。魏晉南北朝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重要時期,隸楷文字多出現在北朝碑刻之上,故北朝碑刻是研究隸書楷化的重要資料。北朝碑刻波磔翻挑的變形是對當時正統書風的挑戰,其文字形態、間架結構、筆畫形式以及美學風格等都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創新特征。北...
20世紀20—30年代中國繪畫中女性形象的演變————作者:劉一洲;周睿;
摘要:近現代中國繪畫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女性覺醒的圖像縮影,也是展現女性在復雜歷史境遇和社會進程中構建性別身份認同和民族文化認同的特殊方式。這些形象既折射了社會對女性角色的認知變化,也反映了近現代百年來女性自我意識的逐步覺醒,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以文化性別語境為基底,觀照20世紀20—30年代女性權利在社會變遷中的覺醒,通過作品分析和現象描述展現這個時期女性從他塑中初步脫離的成長境遇
文化資源化視域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實踐探析——以“南京云錦”為例————作者:李子涵;于師號;
摘要:隨著文旅部對非遺保護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視,非遺作為一種服務于經濟發展與文化訴求的資源正被日益強調。非遺傳播成為非遺傳承與保護的未來課題,尤其是資源化過程中各傳播要素發生的變化對非遺傳播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南京云錦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傳播能力建設還不足以應對數字化浪潮的沖擊和文旅融合背景下對于經濟與文化雙重效益的挑戰,在傳播主體、渠道、內容和受眾層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從文化資源化角度論...
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現狀與挑戰————作者:馬穎;
摘要:采用量化為主的研究方法,以藝術類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調查法、測量法、訪談法開展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發展水平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旨在揭示藝術類大學英語語用能力培養所面臨的挑戰及教學啟示。目前,藝術類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整體處于較低的初中水平,未能達到大學要求,且專業類別、教學策略和語言因素對其影響顯著;其語用能力培養存在水平偏低、目標與內容單一、實踐不足、評價體系薄弱、語言環境有限及個體差異未...
解放戰爭時期《東北畫報》對人民軍隊形象的塑造與宣傳————作者:牛晨樂;李世輝;
摘要:解放戰爭時期,《東北畫報》作為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發行的刊物,以刊載美術作品和攝影作品為主,始終同社會革命形勢發展同頻共振,充分發揮著配合黨的中心任務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東北畫報》通過刊登反映人民解放軍在行軍途中、作戰前線和整訓期間優秀事跡的藝術作品,成功塑造了其驍勇善戰、捷報頻傳的戰斗者形象,為民服務、遵紀愛民的守衛者形象和寬大為懷、優待俘虜的友善者形象,起到了堅定信心、凝聚人心的積極作用。探析...
東北秧歌“沙拉雞”藝術實踐與保護傳承————作者:馬娜;徐子淇;
摘要:通過挖掘“沙拉雞”歷史發展及道具特點,詳解“沙拉雞”道具“板”與“棍”的結構形態,以及“沙拉雞”舞蹈中拉打、撥打、磕打、碎打、花打、輪指轉花、開花轉板的表演技巧,闡釋“頓中有蹭,蹭中有擰”“趕中有花,花中有顫”“情中有韻,韻中有聲”的表演風格特征。通過深入研究東北秧歌舞蹈中獨具特色的視聽覺效果于一體的表演形式,以繼承、開拓與創新的方式進一步發展“沙拉雞”舞蹈藝術,讓優秀傳統舞蹈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
吉劇《江姐》藝術特征探析————作者:陳思;胡子希;
摘要:吉劇《江姐》作為中國紅色經典題材的地方戲劇代表作,以其獨特的藝術手法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成功再現了江姐在革命斗爭中的堅毅精神。該劇在劇本創作、舞臺表演、音樂唱腔和舞美設計等多方面,均融合了地方戲曲與舞臺劇的相關藝術特色。同時,在對紅色題材的深刻探討中,吉劇《江姐》詮釋了女性革命英雄的光輝形象,并結合文本敘事和舞臺設計,展現了地方戲曲在文化傳承和教育功能中的藝術表現獨特性,為紅色經典在新時代的傳播和創...
共同富裕視域下“和美生活”境界的實現:以藝術管理工作方法為發力點————作者:張朝霞;
摘要:自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以來,政策耦合帶來的新機遇,催生了城鄉社區內不斷裂變衍生的文化新空間、新業態,城鄉社區文化的供給與消費由表及里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方面,在文旅深度融合趨勢下,各類新空間的一體化、一站式藝術賦能解決方案開始啟動。另一方面,依托高新技術應用和高品質藝術社區營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生活”場景不斷涌現。基于此,共同富裕視域下,應該充分發揮藝術管理的結構性功能,以藝術介入和跨...
“2024年全國十八省市木版年畫傳承創新聯展暨學術交流活動”在吉林藝術學院隆重舉行
摘要:<正>2024年11月14日,“中國年禮—溯源·創新—2024年全國十八省市木版年畫傳承創新聯展暨學術交流活動”在吉林藝術學院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活動由吉林藝術學院主辦,吉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承辦,旨在讓木版年畫藝術回歸新年、回歸現代生活,讓傳統民俗重生活力與生機。展覽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木版年畫精品與新作共計300余件,古板與創作雕刻木板90塊。開幕式后...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征稿啟事
摘要:<正>《吉林藝術學院學報》是全國公開發行的省級正規期刊(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CN22-1285/I;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4-5442。本刊主要發表與藝術學專業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論文與教學、科研理論成果,內容涵蓋藝術學、音樂與舞蹈學、美術與設計學、戲劇與影視學、新媒體藝術學等專業領域,以及藝術類交叉學科、新興學科,反映國內外前沿學術水平和學術動態
“白山松水·守藝傳薪——東北美術文脈精品巡展”作品選登
摘要:<正>“白山松水·守藝傳薪——東北美術文脈精品巡展”是吉林藝術學院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該項目以20世紀以來誕生于“白山松水”間的吉林美術為示范,集中展示東北美術文脈歷史發展與成就,是吉林藝術學院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積極舉措。2024年10月20日,巡展在延安魯藝文化中心開幕,11月16日在昆明市博物館拉開巡展第二站的帷幕
從書法“正體”觀念形成看中華文明的統一性————作者:張炬;
摘要:書法正、草書體的生成是以文字為根,伴隨著書體演進和流變在文明史中既有判析分野,又有濟通雜糅。書法“正體”觀念的形成,就是在書法正、草書體的歷史互動中,從多樣性與統一性對立轉化的審美實踐,體現出大一統的人心根基和“守正”價值取向。其形成有著重要的社會歷史動因。外部看,諸多要素中,與文化的大一統傳統、政治統一、教育考課的時代之需有重要關系;內部看,正體與草體的歷史性伴生和正、草兼通是二者在發展中呈現書...
“粉雪奇緣-冰雪題材美術與攝影作品巡展”作品選登
摘要:<正>“粉雪奇緣——冰雪題材美術與攝影作品巡展”是吉林藝術學院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該項目以粉雪為靈感,匯集了吉林和新疆兩地的146件(套)繪畫與攝影作品,以及新疆阿勒泰地區十二位藝術家的60余件作品。項目旨在縮短4100公里的距離,通過藝術的力量跨越地理上的距離讓不同地域的人們共享文化之美。2024年11月8日,巡展在吉林省美術館開幕
“藝術學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學術周”活動在吉林藝術學院成功舉辦
摘要:<正>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為推動藝術學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吉林藝術學院成功舉辦了“藝術學學科建設高質量發展學術周”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由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理論專業委員會指導、吉林藝術學院主辦、藝術研究院承辦。此次活動匯聚了來自全國藝術學理論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分別是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會長、北京大學教授彭吉象,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教授王廷...
中國傳統文化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通過藝術創作與工藝美術設計的三個案例探索藝術管理新未來————作者:單增;
摘要:探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進行藝術創新的內涵、特征及實踐路徑,通過藝術創作與工藝美術創新的三個案例,總結其在新時代召喚下的文化形態轉型方式和創新經驗,進而分析藝術產業在新質生產力引領下的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跨界融合等實踐路徑,以探索傳統文化創新與文化創意產業化的解決方案和措施,為數字時代藝術文創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可行性路徑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