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文學期刊 熱度: 時間:
《河西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河西學院學報》是由甘肅省教育廳主管,河西學院主辦,河西學院學報編輯部出版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其前身為《張掖師專學報》。1982年,原張掖師專召開第一次學術報告會,編印了論文集,這是《張掖師專學報》試刊前奏。于1984年獲得內部刊物準印證,隨后以內刊(雙季刊)的形式,文理綜合,連續出刊。內刊版的《張掖師專學報》成績斐然,曾獲得全國和全省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獎。1998年在甘肅省教育廳的協調下,我校同蘭州、慶陽、天水、合作五所師專共同創刊《甘肅高師學報》,《張掖師專學報》相應并入《甘肅高師學報》,到2000年,張掖師專升本改制為河西學院,《張掖師專學報》(內刊)復刊,并于2001年相應地更名為《河西學院學報》,又以內刊季刊形式試刊一年,在這期間積極申請公開發行,2002年2月,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成為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現在發行的《河西學院學報》為雙月刊,A4開本。其中,1、3、4、6期為社會科學版本,主要刊登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教育學、心理學、史學、管理學、藝術等學科的論文和研究報告;2、5期為自然科學版本,主要刊登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網絡傳媒與計算機等學科的論文和研究報告。主要特色專欄為:敦煌學、河西文化、河西風俗、河西生態等,目前對于河西經濟、歷史、文化、農牧、水文、生態、沙產業等方面的研究已初具規模,有效地促進了學校教學、科研工作和地方經濟建設、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結合。
《河西學院學報》堅持科學規范辦刊,得到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肯定,于2002年底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成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2003年底,《河西學院學報》獲得了《CAJ--CD規范》執行優秀資格,《河西學院學報》辦刊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
在主管部門和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下,《河西學院學報》立足河西,面向全國,不斷改進辦刊水平,轉載、索引率穩步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也日漸擴大。已逐步成為西北學人從事科學研究交流的陣地,逐步為了研究千里河西走廊經濟、社會、教育、文化、歷史以及生態科學的平臺,也逐步成為了對外提升學校知名度的信息窗口。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本刊于2002年底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成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2003年底,《河西學院學報》獲得了《CAJ--CD規范》執行優秀資格,《河西學院學報》辦刊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
【欄目設置】
主要特色專欄為:敦煌學、河西文化、河西風俗、河西生態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鎖陽寄主—多裂駱駝蓬抗旱性能與應用潛力評價 羅光宏,陳葉,王進,張勇,Luo Guang-hong,Chen Ye,Wang Jin,Zhang Yong
2. 張掖潤泉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規劃探討 王小明,張延龍,Wang Xiao-ming,Zhang Yan-long
3. Schr(o)dinger算子的Riesz變換與新BMO函數的交換子在LP空間上的有界性 白莉紅,Bai Li-hong
4. Picard-GPHSS迭代法的局部收斂性證明 朱睦正,張定仁,Zhu Mu-zheng,Zhang Ding-ren
5. 一類單圈圖的譜刻畫 劉群,夏海濤,Liu Qun,Xia Hai-tao
6. 正則環的冪比較性 張萬儒,Zhang Wan-ru
7. Euler函數性質在Mizar系統下的實現 荊祿旭,Jing Lu-xu
8. 嚴格對角占優M-矩陣的逆矩陣無窮大范數上界進一步研究 蔣建新,Jiang Jian-xin
9. 與Fibonacci數列有關的數列推廣 劉金霞,Liu Jin-xia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乳酸鏈球菌素發酵條件優化 蘇鳳賢,苑賢偉,蔡聰慧,王娟麗,董麗男,張芬琴,Su Feng-xian,Yuan Xian-wen,Cai Cong-hui,Wang Juan-li,Dong Li-nan,Zhang Fen-qin
11. 基于理化指標統計分析的葡萄酒質量評價模型 齊亞娥,曹志強,劉婭楠,楊婷,馬蕾,Qi Ya-e,Cao Zhi-qiang,Liu Ya-nan,Yang Ting,Ma Lei
12. 人類常見遺傳性疾病的遺傳方式、特征表現及防治方法 曾秀存,朱燕,Zeng Xiu-cun,Zhu Yan
13. 中國稅收收入經濟性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 陳璐,Chen Lu
14. 資產減值中資產組的認定及其減值處理 馬曉東,Ma Xiao-dong
15. 不同類別金融資產減值判斷及其會計處理 劉桂榮,Liu Gui-rong
16. 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初步探討 李銘元,Li Ming-yuan
17. 甘肅省籃球裁判隊伍現狀調查與成因分析 羅睿,張惠芳,Luo Rui,Zhang Hui-fang
期刊論文網投稿:從高校著手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
摘 要: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物質資源豐富的當代社會,人們在追求物質需求的同時往往忽略了道德需要,從而引發出了各種社會問題。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儲備人才,將來國家建設的中流砥柱,理應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本文從高校入手,著重強調了高校教育對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實踐路徑。
關鍵詞:期刊論文網,大學生,社會責任感
一、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基本內涵
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是對社會責任感的一個主體的限定。即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就是大學生主體對自己所在的特定的社會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自覺的、主動的施以積極的、有益的、具有助力作用的行為的主觀調控意識。簡單的說,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就是支配與調控大學生責任行為的主觀意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大學生的自我責任感,二是大學生對除自身以外的其他一切社會群體的責任感。大學生的自我責任感主要是指大學生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對自己的日常行為負責,保持個人的獨立人格,重視個人的名譽等。主要表現為: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有正確的人生目標,有準確的個人定位,有強烈的自尊心等方面。大學生對除自身以外的其他一切社會群體的責任感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與大學生個人利益直接相關的社會其他群體的責任感。
河西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宋代河東路墓地買賣的幾個問題——以宋代墓志資料為中心————作者:薛鈺;
摘要:宋代河東路墓志中記載的土地價格,可補該區域土地價格之缺。經對比分析宋代墓地價格比良田和一般田的價格都要高。宋代在進行土地交易時使用足陌的情況較為常見。墓志中出現“無差稅”土地的原因是亡者家人為慰藉其亡靈,讓其在地下免受繳稅服役之苦。墓志中還記載了土地交易的稅率,同時買地信息中也透露出土地交易的相關制度,如簽訂契約、親鄰優先權、契約酒禮銀廣例等
鄉村振興戰略下河西走廊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的現狀與挑戰————作者:曾麗華;
摘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是河西走廊實現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一環,河西走廊五市,近年來,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的成效的基礎上,從規范、主體和執法實踐三個維度,分析當前農業綜合執法工作面臨的主要困境,并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對河西走廊五市農業綜合執法提出的新要求和執法工作重難點,提出需要通過強化法治保障、提升執法能力、提高執法科技水平、深化跨區域多部門協作、注重執法監督等措施逐步克服挑戰,助力河西走廊地區的鄉村振興
甘肅省中小學生心理測評問卷第四版效度檢驗與常模建設————作者:宋眾琴;張海鐘;胡志軍;張安旺;
摘要:采用中小學生CGSPQ2223-24心理測評系列問卷,通過微信問卷星和調查學校心理教師現場指導,以甘肅省白銀市、蘭州市、平涼市、慶陽市、武威市、張掖市、臨夏州部分市縣23所中小學的12560名中小學生為對象,進行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分別測評,對照2012年發表的論著,再次檢驗張海鐘教授主持編制的CGSPQ2223-24系列問卷自評版信度效度,建設了各分問卷的常模。心理健康問卷各版本同質性信度均在0....
青少年朋友圈研究:數量分布、影響因素與選擇偏好————作者:馮樂安;
摘要:青少年朋友圈既有數量問題,又有質量問題。通過對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數據分析,發現青少年朋友數量中位數為5人,75%的青少年朋友數量在10人以內,青少年朋友數量在性別、年級、民族、戶口等方面存在群體差異。將影響青少年朋友數量的因素進行回歸分析,發現在學校表現方面學習成績和自信心顯著影響青少年朋友數量;在家庭背景方面家庭經濟狀況和父母關系顯著影響青少年朋友數量。青少年選擇朋友存在結構偏好,要以...
敦煌寫本《劉薩訶和尚因緣記》文學內涵探析————作者:屈玉麗;齊嘉銳;
摘要:《劉薩訶和尚因緣記》作為歸義軍時期的一篇文學作品,講述了劉薩訶一生的行跡與神異故事,文本對多個劉薩訶傳說進行整理與融合,使得劉薩訶的故事內容更加豐富。《劉薩訶和尚因緣記》是敦煌民間文學作品,吸收了大量民間文學的創作手法,具有濃厚的民間文學色彩,同時它又誕生于佛教文化的氛圍中,在講述佛教主題故事的同時,又融合了佛教文學與中原傳統文學的寫法,發展了“因緣記”這一新興的文學表現形式
甘肅民樂方言韻母的單元音化————作者:徐麗華;劉麗君;
摘要:民樂方言的聲韻調與其他方言相比,有著獨特的規律。其韻母單元音較多,復合元音較少,缺少嚴格意義上的鼻音韻尾,許多韻母有不同程度簡化的傾向
《河西學院學報》投稿須知
摘要:<正>一、來稿以8000字左右為宜,文章摘要、關鍵詞以及文章題目、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工作單位須同時譯成英文。二、作者簡介包括以下內容:姓名、性別、籍貫、單位全稱、職稱(或學位)、研究方向。三、來稿摘要約200字左右,應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附關鍵詞3—5個。四、獲得基金資助的項目文章應注明詳細的“項目名稱”,并在括號內注明具體的“項目編號”
化金繩以開覺路 考文獻而愛舊邦——吳浩軍教授《甘肅歷代詩歌選注·酒泉嘉峪關卷》評介————作者:歐陽一鋒;
摘要:吳浩軍教授《甘肅歷代詩歌選注·酒泉嘉峪關卷》一書,選詩精當,并依據自身學識為之注釋,援引豐富文獻,梳理學界研究成果,糾正不妥觀點,揭橥詩歌流變,勘破詩心,為學界研究河西文獻文化提供了翔實資料。足以增強中華民族之文化主體性與文化自信心,乃研究闡釋中華文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之學術力作
目的理性犯罪論視野下自洗錢犯罪的罪數認定理論闡釋————作者:黨惠娟;劉鐸漢;
摘要:自洗錢行為入罪后解決了事后不可罰原則限制下洗錢罪條款虛置的狀況,但在罪數認定問題上,對于司法機關作數罪并罰處理的普遍立場,學界仍存在較大的質疑。自洗錢入罪是刑法和刑事政策互相協調下為打擊洗錢及其上游犯罪的產物,是維護國家金融秩序穩定的需要,因此對其罪數認定問題依然要在刑法與刑事政策的互動關系下進行檢視,通過目的理性犯罪論體系對洗錢罪法益的重構,在刑法教義學的語境下由法益到目的,為數罪并罰的司法處斷...
唯物辯證法視域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學理闡釋————作者:楊燦;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蘊含著豐富深刻的哲學意涵和辯證邏輯,需要從多重視域來理解和把握。從普遍聯系的敘事機理而言,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在道路形式、道路布局、道路樣態層面彰顯了其內在的本質特征。從永恒發展的動態視域來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升級版、是人類文明形態的重構版、是現代化實現途徑的創新版。從辯證矛盾的發展邏輯來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彰顯了多重辯證統一關系。從唯物辯證法的視域來分析中國式現代化道...
新時代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四重邏輯————作者:溫靜;侯晨晨;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具有原創性的新范式,其實踐場域應遵循歷史辯證法去推進和拓展。從源流之演進、先后之承繼、東西之交感、守正與創新之辯證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必然、動力邏輯、現實意義、價值旨歸作整體性把握,不僅有助于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對西方現代化道路歷史超越性的清晰呈現,同時,也能夠為世界各國實現現代化的現實進路提供方法論鏡鑒
甘州社火“地蹦子”舞蹈表演形態研究————作者:陳吉剛;
摘要:“地蹦子”是河西地區眾多社火中的一個獨特藝術樣式,是集于歌曲、音樂、舞蹈等為一體,同時具有表演特征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在傳承中,甘州“地蹦子”形成了獨有的表演形態。本文在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對甘州社火“地蹦子”典型舞蹈動作、典型舞疇、表演場圖、音樂等方面進行了整理研究。它融合了農耕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獨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明代祁連山沿線的軍事城堡————作者:李國健;
摘要:明代中后期,隨著西海蒙古在祁連山以南青海地區的活動加劇,甘肅鎮南部的祁連山防線逐漸形成。借助祁連山天險,輔以軍事城堡等防御設施為依托的祁連山防線,基本完成了“南隔羌戎、北遮胡虜”的戰略目標。文章即對祁連山沿線五十余座軍事城堡的建置沿革、防御對象、戰守形勢及兵力部署等情況做一探討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路徑探析————作者:鄭育琛;李佳祺;
摘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使命,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和魂,蘊含中國式現代化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蘊,中國式現代化則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現代力量。新時代進一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在構建現代表達、重塑文化敘事、創新傳播策略等方面持續發力,增強人民群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歸屬,為中國特...
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三重維度————作者:曹華;侯亞華;
摘要: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對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關鍵作用。當前,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動力既有國家政策和生態法律的引導支撐,又有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客觀需要。然而,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仍面臨著認知困境、利益沖突、制度缺陷等諸多挑戰。因此,需要針對現存問題,從塑造理性參與主體、促進生態利益平衡、完善公眾參與機制等方面出發,強化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效性,為穩步推進人與自然...
優化西部營商環境背景下行政允諾的司法審查研究————作者:楊紅;王欣;
摘要:作為非類型化行政行為,行政允諾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基于五十六份西部地區行政允諾案件的司法審查樣態分析,司法機關認定行政允諾文件的性質呈現出多元觀點,司法審查進路突出表現為兩大方面,審查結果主要可以歸納為五種類型。針對行政允諾司法審查實踐,考慮到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需要,行政允諾司法審查的完善,從立法層面加大制度供給的同時,嘗試由行政行為中心論向行政過程論的司法審查進路轉換,進而引入雙階...
“以鹿尋路”:中華民族共享文化符號與中華文化認同研究————作者:賀衛光;強力源;
摘要:鹿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動物,更是一種文化符號和精神象征,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它被賦予了祥瑞和吉祥的象征意義;另一方面,鹿文化在中國文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鹿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筆者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為田野調查點,以當地經濟文化調查結果加以史料分析,探究中華民族中“鹿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鹿文化”對各民族的積極影響,從而闡述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對中華...
從“胡商識寶”故事看唐代絲綢之路胡商形象塑造————作者:王東;朱勝坤;
摘要:自張騫鑿空絲綢之路始,胡商便在絲路物質文化交流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胡人不斷涌入中原地區的同時也被世人所熟知。唐代絲綢之路日益繁盛,人們將絲路胡商與源自漢地的識寶故事相嫁接,經廣泛傳播并重構演繹,通俗且帶有傳奇色彩的“胡商識寶”故事應運而生。絲綢之路作為東西方商貿重要通道也是一條文明交流互鑒之路,“胡商識寶”故事背后蘊藏著中國與西域中亞等地的經濟文化交往、民族交融的重要信息。通過“胡商識寶”故事...
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文化對外譯介傳播現狀與對策研究————作者:吳雅萌;王炤;
摘要:紅色旅游文化承載著新中國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具備深厚的民族基礎。在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的背景下,推動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既符合國家的大政方針,也有助于紅色旅游的發展。然而,當前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文化對外傳播還存在傳播主體相對單一、數字化程度相對不高、譯文語種相對單一等問題。構建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文化譯介傳播協同機制,建設河西走廊紅色旅游文化雙語或多模態多語語料庫,有助于進一步優化和提升河西...
敦煌寫本三種佛經注疏錄文校正————作者:尤彩娜;
摘要:《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5冊和《敦煌本古佚與疑偽經校注——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為中心》均對部分敦煌佛經文獻進行了校錄,后者是在前者校錄的基礎上重新進行了整理,糾正了前錄文中的大量錯誤,但仍存在誤錄、缺錄、漏錄、誤補、誤倒的問題。針對《小乘戒律注疏》《法華義記卷第三》《維摩經義記卷第四》三種佛經注疏錄文中的這五類失誤,共擇取20例,試作考釋
相關文學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